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许你锦绣天下 第一章 初见,有些狼狈

天启元年冬,靖国皇都,临安城。

向来以温暖如春著称的南方都城,在今年冬末下了有史以来第一场盛大的冬雪。不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簌簌之声,也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悠然姿态,这场雪让临安的百姓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举目四望之处,尽是一片苍茫的白,如果不是一月后天光乍现,云霄雪霁的情景,他们甚至要怀疑,这是不是老天降临给他们的灾难,或者是给,靖国的灾难。

一月后的今天,当彤日微黄的暖光映照着临安城的莹莹白雪,在那苍茫之中,最夺人眼球的要属一片片妍丽而喜庆的红色。

雪霁之日,也是当今天子大婚之时。

偌大的京城在这天被染上了一片耀眼的红色。街上熙熙攘攘,全城百姓都在望着这十里红妆,不,百里红妆之景,盯着大红色的凤轿一点一点在侍卫的簇拥下走入城门,眼里一片艳羡之色。

听说当今皇帝力排众议,册封一民间女子为四妃之首,不知该是何等姿色呢?

围观的人群里逸出一阵阵长叹:“传闻陛下丰神俊朗,是掷果盈车般的人物,怎么会娶这么个平民女子,要是她还是个无盐女可如何是好。 ”说话的男子油头粉面的模样,掩着袖口暗暗叹息。

旁边一位 面容隐在兜帽里的女子,看着从前方缓缓行过的迎亲队伍,那妍丽的红色一瞬间灼痛了她的眼睛,藏在面纱下的眼睛里写满了愤怒,不甘以及嫉妒。

粉面男子斜昵了一眼,又一个为色所迷的人,不禁嗤笑:“依在下看,姑娘还是另投明路的好,当今陛下已经下旨三年之内选秀皆免,姑娘恐怕是毫无希望了。”

“要你多嘴。”女子恶狠狠地一记耳光扇了过来,嘴角的笑有些渗人:“她今日之荣宠不过一时云烟罢了,我用得着嫉妒她。”女子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隐在人群里的几个人立马将那粉面男子掩了口鼻拖了出去。

围观的人群依旧,即使伫立于冰雪未消的寒风里,脸上的热情也未减半分。

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景澜,双眼紧闭,额上不时的渗出冷汗,一张巴掌大的小脸在大红色轿子的映衬下看起来惨白惊人。外面人群的喧闹,还有嘈杂的器乐,一声一声撞击着她,无一不是在刺激她的神经。

她感到头越来越紧,越来越痛,整个人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四周一片黑暗,耳边嗡嗡作响,有一种将要窒息的感觉。

情急中掏出腰封里的小瓷瓶,立马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吞了下去,药的苦涩在舌尖蔓延,瞬间席卷了整个口腔。景澜皱了皱眉,真是……要命的苦啊!

冬日的太阳有些惨淡,白光透过巍峨的城门,落在青石板的宫路上,却是亮的惊人。

为了今日迎亲的顺利,自几天前,宫里就加派了人手在往来宫道上撒盐融雪。所以,今日,原本不该慢的车程却慢了有半个时辰,让景澜心里暗暗诧异。

隔着喜轿的半个帘幕望去,巍峨的宫墙已近在眼前,听说靖国皇宫历经三代帝王才修缮完成,到先帝时更是耗去了半个国库,其豪华,其壮大,可想而知。

终于,轿子停了下来。

礼乐也骤然停下,气氛由喜庆陡然变得庄重起来,让景澜垂着的双手有些无措。

轿外伸进一只嬷嬷的手,干枯而带些谄媚,掐着细细的嗓音喊着不知名的祝词,忽然,她的鼻尖飘过一阵淡淡的香味,还没等辨别出什么,刚刚间歇的头痛又开始发作,连着四处筋脉开始作通,那老嬷嬷带着香气的手帕朝前又伸了伸,作势要扶,被景澜一把挥开。

她顾不上外面的人喊些什么,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冲了出去。可能是起的猛被轿子的横梁绊到了,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霎时间,眼前天旋地转,只觉得有一片片惨淡的白光向她笼罩过来,茫然间,她看到旁边伸出一双骨节修长,晶莹如玉般的手,她毫不犹豫地伸手握住了。

耳边隐隐传来细细的低语声,她费力地睁了睁眼,只看到一片模糊的光影,然后是一声低低的轻咳。

景澜朝着发声的地方看去,面前之人身穿玄色金纹龙袍,三千乌发被白玉龙冠冠住,眉峰修而长,肌肤润而白,他的眼睛正盯着一处,眉头稍稍往上扬起,紧抿的唇瓣和微抬的下巴带着与生俱来地倨傲,每一丝神情,每一个动作都写满了他此刻的不耐。

景澜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看,像被烫了似地立马伸回手。

天呐,她刚刚情急之下抓住的竟然是帝王的袍摆。

顶着周遭好些莫名的眼神,尤其是面前这两道摄人的视线,景澜缓缓站起,用袖子随便抹了抹刚才被汗水浸湿的额头。

幸好帝王只是匆匆一眼后,便迈步向前走去。

景澜松了口气,开始环顾四周。

面前是一座巍峨的宫殿,白玉高阶,金龙缠柱,四角飞檐在金色琉璃瓦的相映下溢出华美的金光,在它正前方遒劲而又威严的三个大字“宣和殿”。

殿前两侧站着许多人,从衣服来看,有不少的官员还有几个宫妃,再往后便是一一排排的侍卫。

最重要的是,他们此刻全都注视着景澜一个,而且目光灼灼。前面的倒还都保持着风度,目光虽不善,倒也算镇定。后面的便不是了,虽低着头,但那微颤的肩膀早已泄露出了笑意,还有大胆些的更是直接簇在一起指指点点。

景澜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云鬓发髻已经松散,九尾凤钗耷拉着倾斜在鬓边,就连临上轿时画的妆也被刚才流汗时胡乱擦去了。

的确有些狼狈。

被各色目光盯着看久了,她觉着刚擦了的汗这会又冒了出来,说不气愤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尴尬。

想她在明月楼多年何曾这样被人当猴一样地围观过,若不是记着临行前师傅的叮嘱,万不可行差踏错,留人以把柄,她保证一定让这会笑的人待会连哭都哭不出来。

景澜白了一眼过去,以小不忍则乱大谋来告诫自己,才能不作理会。

为转移注意力,她开始暗暗打量起前面的那道身影来。

据说这位皇帝八岁随军,十五岁封王,曾以三千靖军一举击败三万敌寇,为此夺得战神的荣誉。

据说这位皇帝不为先帝所喜,曾蛰伏十多载,将先太子斩于马下,真可谓是不屈不挠的人物。

据说这位皇帝还是王爷时,就俘获了京城少女的一众芳心,以至于登基后,京城所有的世家闺秀都眼巴巴地盼着能参加选秀,成为他三千佳丽中的一员。

据说这位皇帝下旨废除选秀的那一晚,京兆府的人忙了一宿,原因无二,去河边劝或者捞那些想不开要寻短见的小姑娘。

在听到这种种传说后,景澜承认她对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夫君”有些感兴趣了。

这么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地位无人可超越的人物,怎么就偏偏选自己来做这个“贵妃”了,景澜表示自己很不清楚。

暗自怔忡间,礼官的一段祝词已经念完,帝王的眸光略过一片乌压压的人群,转移到那片显眼的红色时顿住,然后起步。

景澜呆呆望着,靖国权利最高的人,一代帝王,她暂时的夫君,就这样以万众瞩目的方式走到了她的面前,一身玄色衣袍,乌发高束,逆光而立,身后巍峨的宫殿仿佛都成了他的陪衬。

他的脚步很慢,缓缓走过两旁跪着的人群,最后停在离景澜几步之遥的地方。之前还算有些声音的场合,此刻一片寂静。

没见面之前景澜也曾幻想过他的样子,但都不及此刻这种亲眼目睹的感觉,他只站在那里,不需言语,一身气度就足以掩盖四周的一切。

这便是上位者的威仪吧!一个蛰伏多年,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将权利尽掌于一身的男子,他的世界,肯定是个不可测的深渊。

如今,她也要涉足那个深渊,这,便是她此行的使命。

唉,真让人糟心的使命,景澜不禁叹气,这可比她潜几回军机大臣的府邸,探几回敌国的军营还要有挑战性。叹气时不忘从兜里摸了个桃子出来,咬了两口。事发突然,她连早饭都没吃就被催着上了花轿,这会已经饿的不行。

似是发现有人打量,帝王淡淡的眼神朝她这边看了过来,景澜不经意对上他深邃的眼眸,一时恍惚,忘了低下头去。当然,也忘了藏起那个被啃了半个的桃子。

他的眉毛修长而凌厉,乍看有一种压迫的感觉,但眼睛没有想象般盛气孤傲,而是一眼望不透的深沉,如同古井般,带着莫名的吸引力。

景澜定定瞧着,突然觉得他的眼睛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意识到这种想法的荒谬,景澜摇了摇头。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的病。其实最近她犯病的次数已经很少了,但在今天却突然发病,还耽误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真是罪过。

现场仍旧一片寂静,有礼官上前来躬身道“启禀皇上,吉时已到,是否继续举行大婚仪式?”

其实礼官也不确定,帝王大婚,自然是红色吉服最好,若娶的不是皇后,那明黄色于情于理也合适,但这玄色,靖国几乎人人都知帝王痴爱玄色,但也人人都知道玄色在靖国还代表着另一种含义,丧。

往日帝王这般肆意穿着,无人敢言,但今日大婚,总归让人不由得多想。

礼官还没等来帝王的答复,接着,又有一大臣上前跪地,慷慨激昂道:“启禀皇上,贵妃娘娘刚才于宣和殿前举止不端,臣以为,此等行为不仅是对先帝的不敬,更有损天家颜面。待日后更难成为后宫典范。所以,臣斗胆请求皇上,关于册封贵妃一事,请皇上收回成命”大臣说着,以头叩地,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景澜撇了撇嘴角,继续啃她的桃子。心里却暗道:这人敢拆帝王的台,胆量也不容小觑啊。不过,听这磕头的声还挺大的,只一会,额头都磕烂了,血迹顺着伤口留了下来,糊了一地。

帝王见此皱了皱眉,

天启元年冬,靖国皇都,临安城。

向来以温暖如春著称的南方都城,在今年冬末下了有史以来第一场盛大的冬雪。不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簌簌之声,也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悠然姿态,这场雪让临安的百姓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举目四望之处,尽是一片苍茫的白,如果不是一月后天光乍现,云霄雪霁的情景,他们甚至要怀疑,这是不是老天降临给他们的灾难,或者是给,靖国的灾难。

一月后的今天,当彤日微黄的暖光映照着临安城的莹莹白雪,在那苍茫之中,最夺人眼球的要属一片片妍丽而喜庆的红色。

雪霁之日,也是当今天子大婚之时。

偌大的京城在这天被染上了一片耀眼的红色。街上熙熙攘攘,全城百姓都在望着这十里红妆,不,百里红妆之景,盯着大红色的凤轿一点一点在侍卫的簇拥下走入城门,眼里一片艳羡之色。

听说当今皇帝力排众议,册封一民间女子为四妃之首,不知该是何等姿色呢?

围观的人群里逸出一阵阵长叹:“传闻陛下丰神俊朗,是掷果盈车般的人物,怎么会娶这么个平民女子,要是她还是个无盐女可如何是好。 ”说话的男子油头粉面的模样,掩着袖口暗暗叹息。

旁边一位 面容隐在兜帽里的女子,看着从前方缓缓行过的迎亲队伍,那妍丽的红色一瞬间灼痛了她的眼睛,藏在面纱下的眼睛里写满了愤怒,不甘以及嫉妒。

粉面男子斜昵了一眼,又一个为色所迷的人,不禁嗤笑:“依在下看,姑娘还是另投明路的好,当今陛下已经下旨三年之内选秀皆免,姑娘恐怕是毫无希望了。”

“要你多嘴。”女子恶狠狠地一记耳光扇了过来,嘴角的笑有些渗人:“她今日之荣宠不过一时云烟罢了,我用得着嫉妒她。”女子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隐在人群里的几个人立马将那粉面男子掩了口鼻拖了出去。

围观的人群依旧,即使伫立于冰雪未消的寒风里,脸上的热情也未减半分。

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景澜,双眼紧闭,额上不时的渗出冷汗,一张巴掌大的小脸在大红色轿子的映衬下看起来惨白惊人。外面人群的喧闹,还有嘈杂的器乐,一声一声撞击着她,无一不是在刺激她的神经。

她感到头越来越紧,越来越痛,整个人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四周一片黑暗,耳边嗡嗡作响,有一种将要窒息的感觉。

情急中掏出腰封里的小瓷瓶,立马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吞了下去,药的苦涩在舌尖蔓延,瞬间席卷了整个口腔。景澜皱了皱眉,真是……要命的苦啊!

冬日的太阳有些惨淡,白光透过巍峨的城门,落在青石板的宫路上,却是亮的惊人。

为了今日迎亲的顺利,自几天前,宫里就加派了人手在往来宫道上撒盐融雪。所以,今日,原本不该慢的车程却慢了有半个时辰,让景澜心里暗暗诧异。

隔着喜轿的半个帘幕望去,巍峨的宫墙已近在眼前,听说靖国皇宫历经三代帝王才修缮完成,到先帝时更是耗去了半个国库,其豪华,其壮大,可想而知。

终于,轿子停了下来。

礼乐也骤然停下,气氛由喜庆陡然变得庄重起来,让景澜垂着的双手有些无措。

轿外伸进一只嬷嬷的手,干枯而带些谄媚,掐着细细的嗓音喊着不知名的祝词,忽然,她的鼻尖飘过一阵淡淡的香味,还没等辨别出什么,刚刚间歇的头痛又开始发作,连着四处筋脉开始作通,那老嬷嬷带着香气的手帕朝前又伸了伸,作势要扶,被景澜一把挥开。

她顾不上外面的人喊些什么,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冲了出去。可能是起的猛被轿子的横梁绊到了,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霎时间,眼前天旋地转,只觉得有一片片惨淡的白光向她笼罩过来,茫然间,她看到旁边伸出一双骨节修长,晶莹如玉般的手,她毫不犹豫地伸手握住了。

耳边隐隐传来细细的低语声,她费力地睁了睁眼,只看到一片模糊的光影。然后是一声低低的轻咳,景澜朝着发声的地方看去,面前之人身穿玄色金纹龙袍,三千乌发被白玉龙冠冠住,眉峰修而长,肌肤润而白,他的眼睛正盯着一处,眉头稍稍往上扬起,紧抿的唇瓣和微抬的下巴带着与生俱来地倨傲,每一丝神情,每一个动作都写满了他此刻的不耐。

景澜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看,像被烫了似地立马伸回手。

天呐,她刚刚情急之下抓住的竟然是帝王的袍摆。

景澜缓缓站起,用袖子随便抹了抹刚才被汗水浸湿的额头,环顾四周。

面前是一座巍峨的宫殿,白玉高阶,金龙缠柱,四角飞檐在金色琉璃瓦的相映下溢出华美的金光,在它正前方遒劲而又威严的三个大字“宣和殿”。

殿前两侧站着许多人,从衣服来看,有不少的官员还有几个宫妃,再往后便是一一排排的侍卫。

最重要的是,他们此刻全都注视着景澜一个,而且目光灼灼。前面的倒还都保持着风度,目光虽不善,倒也算镇定。后面的便不是了,虽低着头,但那微颤的肩膀早已泄露出了笑意,还有大胆些的更是直接簇在一起指指点点。

景澜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云鬓发髻已经松散,九尾凤钗耷拉着倾斜在鬓边,就连临上轿时画的妆也被刚才流汗时胡乱擦去了。

的确有些狼狈。

被各色目光盯着看久了,她觉着刚擦了的汗这会又冒了出来,说不气愤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尴尬。

想她在明月楼多年何曾这样被人当猴一样地围观过,若不是记着临行前师傅的叮嘱,万不可行差踏错,留人以把柄,她保证一定让这会笑的正欢的人待会连哭都哭不出来。

景澜白了一眼过去,决定不作理会,反正中午日头正是毒辣,她们爱瞪就让她们瞪去吧!

小心瞪成青光眼。

轻拍了拍衣裙上面刚才染的灰尘,景澜开始在人群中逡巡,正疑惑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一声高喝,“皇上驾到”。

一时间所有的人齐刷刷地退在两边,跪下行礼,山呼万岁。

今天的主角终于到了。

想到将要来的人,景澜心里竟不由地多了丝忐忑。

传说这位皇帝八岁随军,十五岁封王,不仅骁勇善战,更是玉树临风般的人物。传说京城所有的世家闺秀都眼巴巴地盼着能参加选秀,成为他三千佳丽中的一员。传说皇帝下旨废除选秀的那一晚,京兆府的人忙了一宿,原因无二,都是去河边劝那些想不开要寻短见的小姑娘。

在听到这种种传说后,景澜承认她对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夫君”有些感兴趣了。

对繁琐礼节的不熟让她下跪的动作慢了旁人许多,她看了眼顷刻间全都跪在地上的人群,又注意到站着实在太显眼的自己,正打算跪下时,一道洪厚充满力量的声音传了过来。

“免礼。”

景澜循着声音望去,靖国权利最高的人,一代帝王,她暂时的夫君,就这样以万众瞩目的方式走到了她的面前,一身玄色衣袍,乌发高束,逆光而立,身后巍峨的宫殿仿佛都成了他的陪衬。

他的脚步很慢,缓缓走过两旁跪着的人群,最后停在离景澜几步之遥的地方。之前还算有些声音的场合,此刻一片寂静。

没见面之前景澜也曾幻想过他的样子,但都不及此刻这种亲眼目睹的感觉,他只站在那里,不需言语,一身气度就足以掩盖四周的一切。

这便是上位者的威仪吧!一个蛰伏多年,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将权利尽掌于一身的男子,他的世界,肯定是个不可测的深渊。

如今,她也要涉足那个深渊,这,便是她此行的使命。

唉,真让人糟心的使命,景澜不禁叹气,这可比她潜几回军机大臣的府邸,探几回敌国的军营还要有挑战性。叹气时不忘从兜里摸了个桃子出来,咬了两口。事发突然,她连早饭都没吃就被催着上了花轿,这会已经饿的不行。

似是发现有人打量,帝王淡淡的眼神朝她这边看了过来,景澜不经意对上他深邃的眼眸,一时恍惚,忘了低下头去。当然,也忘了藏起那个被啃了半个的桃子。

他的眉毛修长而凌厉,乍看有一种压迫的感觉,但眼睛没有想象般盛气孤傲,而是一眼望不透的深沉,如同古井般,带着莫名的吸引力。

景澜定定瞧着,突然觉得他的眼睛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意识到这种想法的荒谬,景澜摇了摇头。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的病。其实最近她犯病的次数已经很少了,但在今天却突然发病,还耽误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真是罪过。

现场仍旧一片寂静,有礼官上前来躬身道“启禀皇上,吉时已到,是否继续举行大婚仪式?”

其实礼官也不确定,帝王大婚,自然是红色吉服最好,若娶的不是皇后,那明黄色于情于理也合适,但这玄色,靖国几乎人人都知帝王痴爱玄色,但也人人都知道玄色在靖国还代表着另一种含义,丧。

往日帝王这般肆意穿着,无人敢言,但今日大婚,总归让人不由得多想。

礼官还没等来帝王的答复,接着,又有一大臣上前跪地,慷慨激昂道:“启禀皇上,贵妃娘娘刚才于宣和殿前举止不端,臣以为,此等行为不仅是对先帝的不敬,更有损天家颜面。待日后更难成为后宫典范。所以,臣斗胆请求皇上,关于册封贵妃一事,请皇上收回成命”大臣说着,以头叩地,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景澜撇了撇嘴角,继续啃她的桃子。心里却暗道:这人敢拆帝王的台,胆量也不容小觑啊。不过,听这磕头的声还挺大的,只一会,额头都磕烂了,血迹顺着伤口留了下来,糊了一地。

帝王见此皱了皱眉,薄怒的容颜中还带着那么一丝嫌弃, 轻嗤一声,神情依旧淡淡,但出口声音却是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郭爱卿慎言,若朕没记错的话,此事朕早已下旨,如今你要朕收回成命,是想藐视圣旨,还是弃朕之威严于不顾?”

最后那低低的沉问让所有人不由地为这位郭大人捏了把汗。

那位姓郭的大臣闻言一愣,也是吓得不行,但还有些破釜沉舟的心思,于是连连磕头“臣不敢,臣只是……”

“收起你的只是。”帝王显然没有耐心,刚才还淡淡的表情此刻写满不满,厉声喝止了郭大人战战兢兢的答复。

冰冷的视线扫过前面站着的众位大臣,启唇开口:“今日乃大喜之日,朕本不想为难各位爱卿,但,朕的家事,若有人再作置喙,朕……绝不轻饶。”最后一个眼神,已是不怒自威。

待转过头看着跪在地上的郭大人,帝王语气又是一如既往的平淡,但就这淡淡的语气让人听着不由地脊背发寒。

“至于郭爱卿,既然你刚刚说贵妃于宣和殿前举止不端是为有罪,那你血染宣和殿便更该以身作则了,这样吧,朕也不忍多罚,以后每日早朝下时,郭大人你就在殿前受三十杖,也为众臣工日后做个典范。”

众人听的一惊,三十杖,而且还是每日,让一个年逾四十的男人每日在来来往往的殿前受三十杖,不要说身体受不受的住,他的自尊心肯定受不住的。

果然,帝王不是好惹的。

那些被含沙射影的大臣此刻更是恨郭大人恨得不行,他们可都记得此前因册封贵妃一事帝王明升暗降了好些个反对者,更甚者被发配去了边疆苦寒之地。这事才揭过,被刚才这么一搅和,不知帝王是否会旧事重提。这样想着,于是又向已经冷汗涟涟已经快要晕过去的郭大人飞去了好些眼刀。

此刻大家都被刚刚帝王的一番话搞得胆颤心惊,全无刚才看热闹的神采,唯有一人例外。

帝王垂眸望去,人群中那一身红色嫁衣的女子唇角勾起,正兴致勃勃地欣赏郭大人狼狈不堪的样子,神情说不出的明媚动人。顿了顿,他收回目光,又道:“传令下去,贵妃身体不适,大婚仪式从简,只需宣旨授印即可。”

听起来是对刚才礼官的答复,不过语气可是比刚才和缓多了。

众人好不容易缓下来的心情又被疑惑填满,按照帝王之前不顾群臣反对独断专行的举动,怎么着这大婚典礼也是该隆重举行啊,可最后帝王却说一切从简,连宣和殿的仪式都省了。再次证明,帝王心,果然深不可测。

景澜听后,面上依旧毫无一丝波动,反而看着周边人各倒是表情各异,有惊讶,也有幸灾乐祸。估计惊讶的是那些被帝王警告过的大臣,幸灾乐祸的就是衣着华丽的宫装女子了。

仔细打量下来,宫装女子人数虽不多,却个个姿容不凡。最让景澜感到特别的就属前面一位,一袭柔娟曳地长裙,发间插着几支镂空飞凤金步摇,身材极其消瘦单薄,像是快要撑不起那宫装一般。只有她看向景澜的目光不是敌视,也不是蔑视,只是一望无底的平静,像是心如止水,看破红尘般的平静。

可是在这深宫里,向来都是红颜枯骨的地方,怎么会有真正平静的人呢?她不信。

初次见面,景澜果断给她贴上了复杂的标签。

圣旨已下,帝王也没有多留的意思,在众人的恭送下转身走了。

临走时,景澜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头顶盘旋了一瞬。

但,也仅是一瞬。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