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棚户人家 正文 第109章 第二渠道

而那些言情武侠、地摊需要的“好看”的书,就只能在这二渠道交易了。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盗版、盗印之作。有的就是黑印刷厂直接送来的黑书。但是它们的内容开放,黄色书刊、淫秽作品鱼龙混杂,就受到了那些个体书摊老板的欢迎。

果然不出所料,我坐车穿越了一个个小胡同、小马路,来到了城郊一个僻静的建筑物前,就看到一个类似生产车间的厂房。但是厂房上面的标识,却是图书交易市场的广告牌子。

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厂房内灯火通明,从外面往里面看,就见到里面是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摆放了各种各样的杂志。我们来到门口,大门已经是紧紧的锁上了。

工段长打了个电话,从里面出来一个老头儿,说“下班了下班了。”工段长喊叫了一声“张师傅!”那老头儿才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并一再警告:只准走左边,不准走右边!

进入到里面,我才发现,这座厂房改装的图书批发市场分为两个部分:左边为杂志批发摊位,右边为书籍批发摊位。

此时此刻,右边的书籍批发摊位已经停止了交易,漆黑一团。左边的杂志批发摊位还亮着灯,有几个摊位的交易还在进行中。

近前一看,杂志的样品琳琅满目摆放在架子上,封面上的杂志名称就显得奇怪。除了几本叫个什么《边城文学》、《民间文学》像模像样的名称,其他的刊物名称五花八门。

什么《故事会》、《侃大山》、《侦探小说》、《茶余饭后》、《聊天室》等等,都是走的休闲风格。更让人可疑的是,我仔细观察这些刊物的出处。

除了有几个注明是某某市区文联主办或者是某某作协主办,大部分刊物几乎找不到主办单位,有的干脆就注明老大编辑室、黑妞编辑部,帅哥文学社等等。既然主办单位不明朗,出版部门审核的刊号就更谈不上了。根本不知道这些玩意儿出自于何方神圣之手?

我想,怪不得《满族文学》成为市场的弃儿,面对这样的乱象,严肃文学或者是纯文学岂能不败?又想想自己的第一期期刊,是不是太严肃了?

溜溜达达,就来到了一个正在交易的摊位前。买书的像是母女俩。那个母亲负责选择刊物,女儿负责讨价还价。我看到那母亲拿起一本《民间故事》,说是要一百本。

那个批发商小伙子却拿出另一个《情色案件》来,说:“阿姨,这个好看!”那母亲看了看《情色案件》露出女人大腿的封面,脸红了一下拒绝说:“这个,大盖帽会查的。弄不好还要被没收。我可不冒这个险。”

“既然是一百本,你们打三折吧!三元一本,怎么样?”见到母亲选定了品种,女儿就讨价还价了。

“小妹妹,我是三元进的货。你给我三元,我还赚钱吗?这样吧,三元五。”批发商小伙子觉得吃亏了,重新开了价。

“如果是三元五,我就要50本。多了,积压怎么办?”女儿看砍价不成,就减少了购买量。

“好了,小妹妹,我真是服你了。好吧,三元,一百本你拿走!”

批发商急于出货,就答应降到了三元。接着,就见到小伙子一摆手,一辆电瓶叉车开过来,小伙子把一百本包装好的《民间文学》装到了叉车上。

再往前走,又是一个正交易的摊位。双方人员都是西装革履,很文明的样子。我仔细一看,双方交易的杂志竟然会是《收获》。

《收获》这么高雅的文学刊物,怎么也来到这第二渠道交易了?正纳闷儿,就见工段长对我耳语说:“这都是小印刷厂盗版盗印的。比正规的定价减百分之五十呢!”

我说,这不是犯法吗?工段长说,反正这深更半夜也没有人查。我就问那个进货的人,哥们儿,这《收获》好卖吗?他说不好卖。

我问,那你还进这种货干什么?他说,我主要是卖通俗读物。但是也得有几本严肃刊物充一下门面是不?不然的话,我就挣不到公款消费的钱了!

哦,这倒是大实话。

因为没有看到书籍批发市场的交易情况。我有点儿不满足,想留下来住一夜,明天再来考察一下,但是,老婆来了电话,问我为什么还不回家?我才想起今天出来没请假,就说我在省城图书批发市场呢!

景琪一听我在省城考察图书批发市场,没说什么,就说女儿想吃鸡翅了,如果方便的话,回家带上一份。

我一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等到我赶回家,女儿早就睡觉了。可还是答应她买回去。回到家,女儿已经是进入到梦乡里了,景琪让我把鸡翅放到冰箱里。就问我,你去批发市场,是推销你的书么?

我说,是为杂志找销路的。她就说,你先得顾自己的书,只有你的书畅销了,具备了畅销书作家的名气,你主编的杂志才有销路。我明白了,老婆的市场意识很强啊!知道文艺界的名气也是生产力。

接下来,我就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洪流这位大作家主编的《满族文学》,通过邮局正式的征订,才订了500本,而那母女俩购买《民间故事》,一下子就购买了一百本。

这样的事,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接着,又想起我们文艺界的其它行当,譬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还有歌舞、曲艺这样的表演,是不是也应该尝试一下类似第二渠道这样的运行机制呢?

也许是第二渠道的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不然的话,就不会那么火爆了。

皮丫儿第二天下午来电话,说是《棚户人家》正式下线了。出版社赠送我60本样书,下午可以去取。我就告诉红英那个第二渠道的事,让她取我的样书之后立即去那儿考察一下。

红英就对我说,推销产品没有帅哥美女不行。她得招聘两个临时工。我说可以。红英除了办公室主任职务,也兼任了杂志的销售部主任,经费是包干制。所以,她招聘临时工这样的事就由她作主了。

60样书运回来,在门口就被大楼里的人劫持一空。看到定价21元,拿到书的人还掏出了零钱给红英,让她转交我。

我一看,这怎么行?出版社赠送我的书,我也该免费赠送大家才是。就要求红英把钱退回去。红英说,我也记不得这些钱是谁给的了,怎么退回?

这时候,正好金小华拿了一本《棚户人家》让我签名。红英看到他说,好了,凡是来要求你签名的,我就退款给他。

于是乎,要求我签名的人来了,红英和许小静就退书款。忙活了近一个小时,这一阵风潮才过去。屋子里静下来,红英就汇报考察第二渠道的事,她说,因为没现货,只是一个封面,影响了工作效果。但是,仅仅是封面,就让她推销了四千册。

四千册?我竟然会大吃一惊!原以为推销一千册就可以保本了,没想到第二渠道的威力如此的大!

“你和他们签订合同了么?”我无意中问道。

“没有。只是留下了手机号码。”红英告诉我,手里没有现货,她不好意思要求人家签订合同。我忽然想起第二渠道的吊诡性,让她打对方的手机号码。

结果是,响了半天铃,却没有人接听。

“妈呀!我是不是碰到骗子了?”红英吓了一跳。

“不是。”我告诉她,第二渠道的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明明白白讲好的事,也许突然间就变化了。

那些购书人不一定是骗人,却是因为资金不到位或者是老板不同意,就让这种约定出现了变故,很正常的。下一次,带上现货交易,一手钱一手货,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那么,第一期,印刷多少册呢?”红英提出了一个急迫的问题。因为销售情况不明朗,我初步拟定的印数是一千册。这还打出了大部分赠送的余数呢。

没有想到,红英一下子推销出了四千册,虽然对方没有及时接听电话,但是通过封面预售,这本期刊的价值还是被书商们认可的。我就果断的告诉她:“印刷四千册。”

“啊呀!印刷这么多。卖不出去积压了怎么办?”红英担心的问。

“没事。如果卖不出去,我们就免费赠送,闯一下牌子嘛!”我想到了自己原本就想免费赠送第一期打广告、闯牌子的想法。告诉她:“放心,即使是积压了,我照常发放你们销售部奖金!”

我这么一说,红英高兴了,马上就想到另一个事。她说,咱们这座城市的文学期刊从无到有,应该是一个大喜事。我记得报社逢到创刊多少周年纪念日,部要搞个纪念仪式,变相让下面的单位送礼送红包。咱们期刊,是不是也搞个首发式?

这个,就免了。我想到,报社属于官方的性质,搞什么活动都有人捧场。而这文艺期刊不过是文化市场谋生的商业刊物,搞那样的仪式不会有人捧场的。

但是,也得有点儿什么表示才行。总不能这么鸦雀无声吧?红英似乎是不甘心。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在棚改指挥部编辑《棚改简报》时,曾经让李书记和梁市长做了个刊头题字。

就显得有了几分庄重性。于是乎,我想,可以请市委高书记题个字呀。他的行书写的不错。而且上任后就提出创建文化旅游城市的口号。这样的事,求他做,他不会拒绝吧!

我就拿起电话来,找韦小宝。韦小宝本名魏晓宝。不知道怎么了,一当了市委书记的秘书,人们就称他为韦小宝了。我说,魏秘书,我们北辽要出版正式的文艺期刊了。第一期首发,想请高书记题写几个字,图个吉利,也彰显领导对刊物的重视。

“是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的期刊吗?”韦小宝是明白人,马上核实这个事儿的真伪。

“是的。没错!刊名就叫《北辽满族文艺》。”

“除了题字,还有别的事么?”韦小宝看来好象是怕我给书记添麻烦,要钱什么的。

“没有别的事了,但是这事情着急。印刷厂就等待高书记题字后付印了!”我说的是实话。

“好吧,我马上汇报!”韦小宝很是痛快。

放了电话,我就等待对方的消息了。红英却提醒我:如果你去高书记那儿求字,总不能空手去吧?

拿个红包,装上一千元。我想到了现实的送礼行情。

恐怕不行。高书记是个清官。听说,春节时东辽县委书记送上一棵老人参,让高书记骂了一顿。你可不能干这事。红英叮嘱我。

那……应该怎么办?我倒是犯愁了。

正在这时,李大字溜溜达达到我的屋子里来了,我想到他是书法家,应该懂得求字的礼数,就请教他。

这个好办!他马上为我出了主意,说,你让红英去古文斋买一套文房四宝来送去,既表示了礼貌,又捎带催字了。

说完了,他又打电话问书画院长:你哪儿还有文房四宝的礼品吗?如果有,送一份到李主席办公室。

书画院长找到了一套礼物,原来是一个精致的礼品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套狼毫精致的毛笔,一个笔架,一方古砚,一瓶香墨。还有裁好的一叠宣纸。

嗯!这个好,既文雅别致,又经济实惠。我称赞了一番。

“高书记实在是太忙了。下午要听八个局长汇报工作。所以,你只能下班后来了。”韦小宝在电话里告诉我。

“那也不错了。”我说。人家八个局长汇报的,一定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工作内容,我不过是去求个字,还要耽误书记的休息时间,影响人家下班回家。想到此,我心里倒是觉得过意不去呢。

来到韦小宝的秘书室,我看到本市旅游局柳局长正在那儿等待汇报,我与他寒暄过,便一起坐下来等待。

不大一会儿,财政局长从书记室出来了。韦小宝马上说道:“柳局长请!”柳局长便去了书记办公室。韦小宝觉得书记办公室的空气太沉闷了吧,就把门留了一道缝,这样,里面的谈话内容就让我听到了。

柳局长开始汇报了,好像是念汇报材料。高书记就说:“老柳,你用不着这么正规。来实的吧!你就告诉我,那条河的漂流工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书记呀,这个漂流工程,我可是当第一工程抓的。但是,财政局的钱,至今还没到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柳局长在强调客观困难。

“老柳,实话告诉你,这个漂流工程的款项,很可能要泡汤了!”高书记竟然会来了这么一句。

“泡汤了?为什么?!”柳局长似乎是有点儿怒不可遏了。

“因为,去年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政府让利太多。原定的行政收费没有交上来,所以,财政局的金库钱不多。这就影响了今年的工程支出了。”高书记客观的解释着。

“既然是这样,财政局为什么不让别的开支项目泡汤?却偏偏要让漂流工程的资金泡汤呢?他们分明就是不重视。这个项目可是列入发改委年度计划的。是年初市委、市政府喊出去的重点工程啊!”柳局长可能是情绪激动,嗓门儿大了起来。

“老柳,你说让别的开支项目泡汤,公务员工资能泡汤么?退休费能泡汤么?教师工资能泡汤么?今年的每一笔财政支出都是我的孙市长研究过的。你那漂流工程项目,原本是要力保的。可是,财政那里没有钱怎么办?咱们的工程项目就不干了??”听高书记的口气,他对柳局长的态度很不满意。

“没有钱,你让我们怎么办?总不能拿刀逼着建筑工程公司的工人强行上马吧!“柳局长看来好象是黔驴技穷了。

“可以想想其他的渠道嘛!譬如招商引资。如果实在困难的话,可以发动民营企业上嘛!只要挖掘潜力,资金来源总会有办法解决的。”高书记在鼓励柳局长了。

“高书记,你说的这些渠道,我都尝试过,可是……不行啊!银行那边惜贷,信托投资公司根本不考虑这一块。前天我去省旅游厅,他们也是一筹莫展。既然高书记这么重视这个工程项目,我们领导班子再开会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想出别的办法来。”说完了话,柳局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听到这里,我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原来,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竟然会给下任造成了如此巨大的财政亏空。

是啊,我知道,为了解决那些贫困户交不起扩大面积款的问题,市政府在收费问题上一让再让。最后连芏主任都看不下去了。他曾经告诉我,这么让利,明年的财政就难以为继了。

果然不出所料,即使是漂流工程这样的项目,也因为财政资金不到位而不得不搁浅了。这时候,我就觉得高书记的胸怀是如此的宽广。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