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先前两图所悟“听息”法,静坐片刻,身心入静,即将两目微闭,似观非观,自然而然止于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约有片刻,路云生豁然明白,此为“祖窍”穴也!此前所看一本《道书札记》有载:祖窍哉!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称之“祖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需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此性光显也!
明此真意,路云生心神以此行法,强聚目光与祖窍,不及片刻,但觉眼前白光渐起,星星点点,明灭不定,欲用心意强之凝聚成片,总是时聚时散,最终分崩离析。却不知此意一起,便入邪道。
因此种境界乃自然相成,万万不可强求;如要用心,亦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初入道途,多有修道炼气之士如此进入魔境,不能自察,实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心神,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方为正途。
路云生强聚祖窍性光,总是不成,过有一盏,突觉头目晕眩,双眼发酸。脑海之中杂念忽起,神思动摇。欲要定心梳理念头,不料此念还未结束,已被另一杂念所断。打坐时间渐长,脑子积累杂念渐多,此起彼伏,不可招架。正是浮游乱想,萦绕心怀,暗里许多,一时分辨不清,如同乱丝无头。
心烦气乱之下,但觉胸间憋闷,几欲走火入魔,路云生再也不能静坐,猛然睁开双眼,跳下石柱。站在石柱之下,轻轻吐纳,缓缓平复丹田中翻涌的真气。路云生抬首向石壁望去,但见石壁之上,打坐之人栩栩如生,神态安闲。心知今日心神烦乱,不宜再参悟壁上图解,遂悄悄向中洞行去。
一连两日,路云生不再入后洞参悟图解,只静心在中洞练习玉山派功法。闲暇之余,走出前洞,在洞口处眺看山川景色,清明碧空,舒展心情。
第三日早课做罢,路云生悄然步入后洞。纵身盘坐第三幅图解对面,依“听息”之法身心入静之后,遂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心神微微放于“祖窍”,不再强亦为之,过不盏茶,性光自现。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初始似乎由外而来,路云生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凝定形体,即以意照于白光之中,此为聚性之功。
随后心神不动,性光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随后性光时聚时散,难以固定。此时脑海之中杂念忽起,个个横空而出。
路云生定下心神,静坐之中,始终保持警惕,见有杂念生出,随即除去。在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时,当下无念,片刻之间保持清静。
如此随生随消,逐渐减少,慢慢达到无念的地步而长清净。正如道经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念时无需去损即无为境界。
路云生按石壁图解顺序,一日一图相继修炼,依“听息”之法入静,继而观祖窍而显性光,待脑中杂念突起,便依领悟的“消念”之法,消除杂念而处静。
今日路云生按时而来,盘身坐在正对第六幅图解的石柱之上,依面前图解所示打坐入静,待杂念来时,仍以“消念”之法消止杂念。不料石壁图解修到此种境界,外界打坐姿势虽同,,内中功效差别甚大,入静的境界更深,但觉识海深处所留往日遗忘杂念纷纷显现。
路云生仍用“消念”之法消除杂念,不料此念未消,它念又起,此起彼伏,几无间歇,一时消除不禁,杂念越显越多。
感此心境,路云生并不慌乱,在石柱上只是静坐不动,恍然间突有明悟,便用微意把杂念归收身内,同时观想自身如大冶洪炉,熔化一切物我念想。但觉所有杂念如似雪花片片,入炉即为消熔。
如此杂念生出,即收归身内,然后忘却,“忘”了之后,化为乌有,如此一忘,而杂念自无。遂生遂收,遂收遂忘。过有两个时辰,渐渐导心入静,自臻清静无为之妙境。
却不知此时所悟之法亦已近太上忘情,因念有心生,有念即有欲,有欲既有情,因故忘念即忘情。所谓“忘”者,非是凡俗之人傻忘也,乃是对于自性心性明悟的一种调节,即由杂念丛生的心境,移入一念不存的静地,此种真意,路云生一时难明。
如此杂念既消,性光最后终于汇聚成为一片,再无波动。可惜性光弱小,形如米粒,边缘之处多缺漏,并不圆满。入静约一个时辰,路云生突然清醒,随后性光消散,返本归元。
此后,路云生按石壁图解顺序修炼入静之功,待脑中杂念突起,便依忘情之法,观自身如洪炉,消除杂念而保持清静。依此法修行,入静所需时间日短,而处静所持时间日长,祖窍性光虽未变大,边缘缺漏逐渐圆满。每日修行坐功之后,觉神清气爽,心思少妄,丹田经脉中真气越发灵动。
路云生醉心修炼,不计时日变幻,以“忘情”之法消除杂念,每次入静三五日方醒。每次清醒后,只觉神情越发阔淡寡欲,唯有腹中饥饿。待用洞中所藏食物果腹后,路云生暂会休息一日方按下幅图解修行。
这一日,开始参悟石壁上第九幅图解,此时路云生入静修持已入甚深境界,心思清明,犹如静水清波,一眼透彻;神思灵动,犹如游鱼,波澜不起。
路云生十余日来入静修行,心中漂浮杂念几尽消除完毕,这次打坐心底突起波澜,只觉浮游乱想,萦绕心怀,虽然杂念不重,但是暗里许多,一时分辨不清,如同乱丝无头。忙用有念即止的“消念”之法却觉难以清理,又用“忘情”之法但却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