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爷负起手来,开始旁若无人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前秦依靠世家大族才得以建国,众多家族乃其根基,帝国基业尚不稳定就动根基,而以外宦势力牵制家族,最终以外戚之乱亡国,沦为后人笑柄,实在是昏庸无道之举。”
他顿了顿,看了看夫子的表情,尽管夫子不大同意此观点,但又不敢正面进行驳斥。四王爷接而又高谈阔论道:
“依本王看,如若让本王来治理前秦,我会大力保障世家大族的利益。
其一,世家大族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拥有庞大的庄园田产,拥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武装,可以利用钱财声望聚集人心;
其二,是政治实力,前秦的许多官员随新登基的皇帝取天下再治天下。是新朝建立的倚赖的根基;
其三,是社会实力,世家门风清正,或出文臣或出武将,无不依赖家学渊源。继而不断为朝廷输送人才,为中央赢得名望。
先生,你觉得本王说得如何啊?”
郎虞的脸色似乎不太好看,显然他认为这个四王爷虽有见地,却失之短视,看不到长远的王朝未来。
可碍于众多原因,又不好正面开口,只好点着头示意他坐下。敷衍地说了两句“不错不错”云云。
众人听完宋景伯的一番论述,男子们都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看似颇为认同他的观点。
而五王爷宋景彦虽很想反驳,无奈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也不知懂怎么分析形式。
只好把风头都让给他一个人出了。只有杜逸潇一手托着腮,对他的长篇大论提不起一点兴趣。
在场的女子们当然也听不太懂,对于朝堂之事,她们大多没有多少见识。只是听着男人们讨论政事就像打瞌睡。
郎虞眯着一双老眼,正想宣布下学,有一个清亮的声音忽而响起。
“亏得四王爷还是当朝的皇子,竟如此鼠目寸光。刚刚王爷所说的,不过是匹夫之见罢了。但凡是个有眼睛的人,都能明白。又何须王爷来重复呢?”
一连串的话犹如平地一声雷,把众人都惊醒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谁的胆子这么肥,竟敢顶撞当朝的四王爷?
谁不知道四王爷宋景伯暴戾残忍,冷漠无情,敢惹他,那一定是嫌命长了吧?
还能有谁?那个嫌命长的自然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顾兰了。
不过这次,倒不是因为四王爷前世跟她结过什么仇,单纯是因为她心直口快而已。
以她做为公主的见识,加上前一世目睹的一些真相。她清楚而明白地知道,宋景伯所说的,简直大错特错,错的离谱。
四王爷的一个小跟班忍不住开口顶撞:“你是哪家的姑娘?敢这样跟我们王爷说话?”
顾兰没有丝毫的惧意,回敬道:
“这博文书院本就是学子们学习交流的地方。难道只有你们王爷说话的地方,没有我顾兰说话的份了?”
“你不过是个小妮子,不先称称自己几斤几两,能跟我们王爷的见识相比吗?”
顾兰神色不动,反而轻笑了一下:
“是,我还是个小姑娘,那你们王爷连一个小姑娘的话都听不下去。又何谈礼贤下士,广开言路,治国理政呢?我想王爷的心胸不该狭窄至此的。”
说罢,她缓缓抬眼看着四王爷,正对上他的眼眸,那双冷漠的眸子里多了一些玩味的神情。
四王爷确实不会心胸狭窄至此,他很惊讶,但还是客客气气地对顾兰拱手道:
“既然不同意本王的见解,那不知…顾小姐有何高见?本王愿闻其详。”
“四爷谦虚了,不敢说高见,只是一点浅见罢了。”
顾兰启口道:
“世家大族好则好矣,对于前秦的建立确实功不可没,可制度下的门阀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长久下去,世族必定没落。此其一。”
她面色镇定,徐雪凝则环顾了一周,周围人的脸色显然都不好看。她此话的意思是大齐养着他们这群贵族子弟当蛀虫呢。
夫子倒也很惊讶,一个看上去只有及笈之年的丫头说话竟然如此锐利。
顾兰又接着说:
“世族内部争权到日后必定会很恶劣,影响皇权统治。这是皇权只能依附于贵族,大权随之,而成了名义上的傀儡皇室。
前秦政权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方才着手撬动贵族的利益。之所以覆灭,不是因为目的不对,而是失于急躁。
若能徐徐图之,恩威并施。前秦政权一定不会这么快就覆灭。”
她在讲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小的少女竟然有这样的自信,实在令人惊叹。
郎虞小眼一睁,闪出些许的亮光。
称赞道:“顾五姑娘的见解独到,老夫佩服。”
四王爷此人虽也是腹有经纶之辈,却总是太过短视。一听顾兰此言,仿若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杜逸潇本来以为顾兰只是长得格外脱俗,特别招人眼球。实在不知道白松为何对她念念不忘,现在看来,这丫头确实有几分胆识。
一直在旁边默默围观的七王爷听完顾兰说,才开始认真注意打量这丫头。
只见不像其他女子一样花哨,一身素雅的青纱曼裙,妆容淡雅清新。秀眉如柳弯,眼眸如湖清,鼻子小巧,高高的挺立。
——————————
作者有话说:
女主才是真正地深藏不露呢!毕竟是公主,文史哲、诗词赋、琴棋画皆有涉猎喔~以后这些技能点会慢慢解锁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