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和皇贵妃说了什么?泰安这问题一出,吴良辅倒是心里存疑。
看泰安对皇贵妃态度,近日里是大不相同,在意得很,刚听说皇贵妃碰到了那位,便赶来了承乾宫,没想到进去许久,竟不曾问过。
“只是平日里的行礼问候罢了,也没说多的。”吴良辅知道这位在意的是什么,“娘娘聪慧,一眼便看出端倪。”
“哦?她一眼便能认出?”泰安高兴起来,吴良辅说的,正是他最爱听的。
“是,娘娘一抬头便察觉了,因而娘娘说那些个腊梅是皇上要的。”吴良辅心道,当时皇贵妃脸色便不对,想来说的这些八成是为了试探福临,“皇贵妃娘娘是聪慧的。”
这倒是让吴良辅对顾念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位娘娘,和初进宫时不同了。
“是吗?”嘴上说着怀疑的话,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这种感觉真是新奇,以前还从未有过,“去准备吧。”
天主堂接到皇帝明日携皇贵妃前来的消息,也是立马打起精神准备起来。
汤若望虽受皇帝尊崇,可他也不敢好大喜功,盲目的自大只会断送一切。
汤若望本名约翰·亚当,是罗马帝国的贵族,在神学院学习时,对曾在中原宣传天主教的利玛窦极为崇拜。
因此,在成为神父后,汤若望漂洋过海抵达中原,希望能成为像利玛窦一样的传教士。
汤若望在明朝天启2年来到中原,他发现这是一个对宗教信仰似乎没什么兴趣的东方国度,加上有之前“南京教案”的影响,因此大多西方传教士要么无功而返,要么身陷囹圄。
不过汤若望没有放弃,他以独到雄厚的天文知识开始帮助明朝修改历法,因此有机会进入朝廷。
清军入关后,他把传教的希望寄托在满洲人身上,还帮助多尔衮修了《时宪历》。
虽然如今多尔衮已经去世,可对汤若望的地位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汤若望对皇帝有多次劝谏之功。
更何况,汤若望和太后布木布泰有着良好的关系,这使得他在宫中地位十分稳固。
而汤若望与布木布泰的关系,还要从给天主堂开始。
一天,汤若望的教堂来了三位满族贵妇人,她们声称一位亲王的女儿生了病,特被派来神父这里询问。
汤若望听过她们讲述的病情,认为那位亲王之女病的不重,便给了她们一个圣牌,并告诉她们,只要亲王的女儿将圣牌挂在胸前,四天后就会病好。
第五天,那几位贵妇人又到了教堂,她们告诉汤若望,郡主的病已经好了。
后来,汤若望才知道,派她们来的人是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当今太后布木布泰,而当时那位生病的郡主正是如今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布木布泰为此很感谢汤若望,并表示要做他的“义女”,或许是因为东方国家更敬畏鬼神,汤若望是不太理解的。
后来,在顺治皇帝的大婚典礼上,汤若望见到了昭圣太后,太后取下手腕上的两只手镯送给汤若望,以作报答。
在多尔衮死后,齐尔哈朗想继续做摄政王,孝庄太后委托汤若望从中周旋。
汤若望亲自劝说齐尔哈朗,最终促使齐尔哈朗决定“即日上朝,倡率百官,疏请皇上亲政”。
所以,汤若望虽表面上更受皇帝崇敬,可太后对他的支持也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