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对文学理论进行总结并绘制全貌吗?那又该采用何种形式?我们大概在盲目下注,因为保罗·德曼(paul de man【27】)曾说:“文学理论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它无法定义。”(de man, p.3)我们需要一种对立理论,否则文学理论就无法把握,这就好比要说清楚隐身的上帝,没有否定派神学不行。看来得放宽尺度,好好谈谈文学理论与虚无主义之间的——确实存在的——亲缘关系。理论不应被简化为一门技巧,一门教案(当它成为规则技巧的汇编,带着色彩斑斓的封面被摆在拉丁区书店的橱窗中时,它就已经在出卖自己的灵魂了),当然,这也不能成为将其玄学化、神秘化的理由。文学理论绝非宗教。再说,文学理论未必只有一种“理论意义”,我完全有理由说,它很可能在本质上是论战性的,批判性的,生有反骨的。
13
对我而言,理论的有趣与真意主要不在于其神乎其神或精致严密,也不在于实践或教学方面,而在于它对文学研究中固有观念的充满活力的抨击,以及固有观念对它的顽强抵抗。或许,给出了自己关于文学的定义(这定义从定义上讲十分可疑,可谓是占据首位的理论陈词滥调,即“什么是文学?”),人们期待一份关于文学理论的总结,继而草草回顾所有上古、中世纪及古典文学理论,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e)到巴陀(batteux【28】),当然也不会忘记提一提种种非西方的诗学,扫描20世纪为理论所关注的种种流派:俄国的形式主义,布拉格的结构主义,美国的“新批评”,德国的现象学,日内瓦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国际马克思主义,法国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阐释学,精神分析学,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等。此类教材可谓汗牛充栋,让教师省心,为学生分忧。然而,那些教材所谈的不过是理论中的细枝末节。它们不是让理论失却本性就是将其引入歧途,而理论真正的精神恰恰与折中主义背道而驰。理论的精神,是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论战的精神,是低着头一条死胡同走到黑的精神。理论家们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他们对其对手立场的批评不够中肯理性。他们像其对手一样自以为是且故步自封,他们侃侃而谈且反复强调,结果常常把自己的命题或反命题推至荒谬地步,甚至自己推翻自己,信口雌黄,让对手不战而胜,乐不可支。你只需任由某位理论家高谈阔论,时不时地带点嘲弄意味地打断他一下:“是吗?”你就能见到他不顾一切地赤膊上阵!
14
我在贡多塞中学上初一时,有位老教师,教拉丁语和法语,同时还兼任了布列塔尼区他家乡小镇的镇长。每遇到一篇文学课文,他就会问我们:“这一段如何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该诗歌或该散文美在何处?作者观点的独到之处体现在哪里?它对我们有何启迪?”人们一度以为这类令人烦心的问题已被文学理论一劳永逸地荡涤干净了。然而,答案过耳,问题犹在,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有些问题每代人都会重提,其形成早于理论,早于文学史,理论建立之后,冒出来的还是这些问题,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不禁让人寻思是否有文学批评“史”这回事,比如说的确有哲学史或语言学史,史中常有新造的概念,如cogito(“我思故我在”)或补语。在批评领域,范式永远不会消失,它们互补共存,基本上相安无事,翻来覆去地折腾那些相同的观念,即属于大众语言的观念。此乃原因之一,可能是主要原因,让我们觉得文学批评史始终在重弹老调:阳光之下无新事。人们在理论中不遗余力地试图剔除那些惯用术语:文学、作者、意图、含义、表述、再现、内容、背景、价值、个性、故事、影响、时代、风格,等等。长期以来,大家在逻辑学领域里就是这样做的:在一般语言中切出一块具有真值的语言区域。不过,逻辑学后来被形式化了。文学理论没能摆脱与文学有关的那些通俗说法,即读者和票友们的用语。因此,每当理论远去,那些旧有观念便会沉渣泛起,依然如故。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它们,是因为它们自然贴切、名副其实吗?抑或如德曼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有意抵制理论,因为理论让人难受,因为理论妨碍我们借助语言和主观性制造幻觉。有人说今天已经几乎没人能感到理论之翅所扇之风了,这大概让人觉得更安逸。
15
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除了我所说的那个微不足道的教学法?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在1970年前后那个辉煌的时代里,理论就是反话语,对传统批评的前提进行质疑。巴特曾想用“文学科学”来取代当时风行高校的“似是而非的批评”,神奇的1966年,他在《批评与真理》中将此类文章概括为“客观、有趣、明晰”。当关于文学之惯常说法的前提不再天经地义地被人们接受时,当这些前提被当作历史产物与约定来质疑时,新的理论就出现了。最初,文学史也是根据某一理论搭建起来的,以理论的名义它在文学教学中驱逐了古老的修辞学。然而,随着文学史越来越适应大学、中学课堂,理论便渐渐淡化,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本质上讲,呼唤理论就是呼唤对立,呼唤颠覆,呼唤起义。理论有一个逃脱不了的宿命,那就是被学术机构化解为某种方法,即所谓被回收。20年过后,令人惊讶的假如不是历史与理论间的强烈冲突,那就一定是各种学说在初期所热衷的那些问题之间的极端相似,而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学?”
16
问题依旧,给出的种种答案却自相矛盾不堪一击:理论企图清除通俗说法,可一旦理论倦了,这些通俗说法便又重新抬头,人们总有理由重新捡起这些说法,以便重温理论曾经提供的对立答案,以便能够理解所有这些答案为何没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古老问题。或许为了克服拦路虎,理论常常矫枉过正以至于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年复一年,面对新一届学子,我们不得不重温那些难以把握的常识性形象,重温有数的那几个文学疑案或老生常谈,因为通常的文学话语需要它们作为标记。下面我将会在其中抽几个最麻烦的例子来进行考察,文学理论为克服这些麻烦屡战屡败,所以它的确有理由怒不可遏。围绕这几例麻烦,我们完全有可能组织出一个关于文学理论的生动介绍。
【1】这段译文参考了郭宏安先生的译作《巴黎的忧郁》,第132页。——译注(本书的页下注皆为译注,下略。)
【2】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形式接近古典主义,内容却奇特、奔放,与往昔的诗作迥然不同。他著有诗集《恶之花》等。
【3】利奥·斯皮策(1887—1960):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其著作有《语言学与文学史》、《文学解读法》、《风格研究》等。
【4】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1886—1956):德国历史学家。其著作有《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等。
【5】贝内代托·克罗齐(1866—1952):意大利历史学家。其著作有《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那不勒斯王国史》、《1871—1915年意大利史》、《十九世纪欧洲史》等。
【6】吉安弗朗科·孔蒂尼(1912—1990):意大利文学评论家、文献学家。其著作有《意大利文学史纲》等。
【7】f.r.利维斯(1895—1978):英国文学评论家。其著作有《伟大的传统》、《文化与环境》等。
【8】瓦雷里(1871—1945):法国诗人。其著作有《诗学》、《地中海随想》等。
【9】让·包兰(1884—1968):法国作家。其著作有《盲女》、《光与暗》、《塔布城辞藻》等。
【10】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5):德国数学家、哲学家,现代逻辑学的先驱。
【11】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
【1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英籍奥地利裔哲学家。其著作有《哲学研究》等。
【13】卡尔纳普(1891—1970):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14】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其著作有《算数哲学》、《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哲学的观念》、《形式、先验逻辑》、《笛卡儿式的沉思》、《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现象学运动》、《现象学与文学批评》等。
【15】热拉尔·热奈特(1930— ):法国文学理论家。其著作有《形象ⅰ》、《形象ⅱ》、《形象ⅲ》、《体裁理论》等。
【16】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哲学家。其著作有《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等。
【17】朗松(1857—1934):法国文史学家、学院派文学批评家。其著作有《法国文学史》、《居斯塔夫·朗松谈伏尔泰》等。
【18】罗兰·巴特(1915—1980):法国文学批评家、符号学家。其著作有《写作的零度》、《论拉辛》、《批评与真理》、《s/z》、《恋人絮语》、《神话学》、《流行体系》、《符号学原理》、《符号帝国》、《显义与隐义》、《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明室》等。
【19】茨维坦·托多洛夫(1939— ):法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其著作有《文学理论》、《谈诗歌》、《象征理论》、《语言学百科辞典》、《批评之批评》等。
【20】菲利普·索莱尔斯(1936—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其著作有《写作与极限体验》等。
【21】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其著作有《精神病的历史》、《精神病与非理性:古典时期精神病的历史》、《康德的人类学》、《精神病与心理学》、《词与物》、《雷蒙·鲁塞尔》等。
【22】雅克·德里达(1930—2004):法国现代哲学家、解构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其著作有《文字语言学》、《文字与区分》等。
【23】朱丽娅·克里斯蒂娃(1941— ):法国符号学家、文学理论家。其著作有《符号学:关于符号分析的探究》、《小说文本》、《诗性语言的革命》、《关于中国妇女》、《符号的运动》等。
【24】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其著作有《拥护马克思》、《读〈资本论〉》、《政治和哲学》等。
【25】皮埃尔·马舍雷(1938— ):法国思想家,路易·阿尔都塞的学生。其著作有《文本生产力论》等。
【26】鲍里斯·艾亨鲍姆(1886—1962):前苏联文学史家、形式主义者。其著作有《论电影风格问题》等。
【27】保罗·德曼(1919—1983):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其著作有《美国新批评中的形式与意向》、《解构之图》等。
【28】巴陀(1713—1780):夏尔·巴陀神父,法国哲学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其著作有《文学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