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曾国藩箴言录 §家训

【原文】

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炼,苦心劳神,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沅甫叔向最羸弱,近日从军,反得壮健,亦其证也。

【大意】

生在多灾多难的世道,如果能够经受风霜的磨炼,经受劳心劳力的磨砺,反而能够让筋骨坚强,增长见识。你的沅甫叔向来身体最弱,这些年从军以后,反而变得健壮了,这也是一个证明。

【原文】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大意】

居家过日子的方法,唯有崇尚俭朴才可以保持长久。身处乱世,更要以戒除奢侈作为重要之事。

【原文】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大意】

人生唯有恒心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练字这件事,也曾苦苦思索,到头来却一无所成。近来每天早上临摹字帖,长时间不间断,于是感觉到每月都有变化,每年都有不同。可见年纪不分老少,事情不分难易,只要持之以恒,自然如同种树、养牲口一样,它们每天都在成长,而你却觉察不到。

【原文】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目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大意】

人的气质是天生的,本来很难改变,所以想要改变的话,必须先立下坚定的志向。就以我一生的经历来说,我在三十岁之前最喜欢抽烟,可以说片刻都不能离开。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我立志戒烟,到现在都没有再抽。四十六岁之前,我做事情根本没有恒心,近五年来才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情都能够做到持之以恒。从这两件事来看,就可以见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古时说金丹换骨,我则认为立志就是金丹。

【原文】

不料袁婿遽尔学坏至此!然尔等待之,却不宜过露痕迹。人之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拼弃不顾,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大意】

没有料到袁氏女婿突然学坏到了这般地步!但你们对待他,却不宜太露痕迹。人之所以稍稍顾及脸面,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敬重。如果一个人傲惰的坏毛病已经暴露无遗,那他就不顾一切,索性撕掉脸面,甘心情愿与正人君子为敌,那以后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原文】

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大意】

要想让诗文具有雄奇矫变的效果,必须要有超群脱俗的思想和立意,才能摆脱那些庸俗陈旧的路子。

【原文】

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大意】

大凡写文章,要有气势才能形成格局,有见识才会有法度,有感情才会有韵致,有情趣才有味道。

【原文】

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至精,尔兄弟宜各觅一册,常常阅习。

【大意】

颜之推(官到黄门侍郎)的《颜氏家训》作于乱世,张英(谥号文端)的《聪训斋语》作于太平盛世。这两本书在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议论都十分精当,你们兄弟应该人手一册,常常阅读温习。

【原文】

凡言兼众长者,必其一无所长者也。

【大意】

凡是称兼备多种长处的人,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原文】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十,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大意】

凡事都要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知,然后勉力实行的功夫,不要有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想法。你以后每天应该写柳(公权)体字一百个,逢单日用生纸去临写,逢双日用油纸去描摹。临写帖子要慢一些,描摹帖子则要快一些。几个月后,手会感到越来越笨拙,字看起来也会越来越丑陋,写字的兴趣越来越低落,这就是所谓的困。但即使再困,也一定不要间断,熬过这一关便可以有一些进步。再进一步又会遇到再一次的困,于是再熬过去再努力,自然有亨通精熟的大成之日。不但写字,凡事都有极为困难的时候,能够克服困难的,就是好汉。

【原文】

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大意】

你害怕写文章,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逼自己写出几篇来。天下的事情,没有付出太多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实在太少了,为了贪欲、利益而去做事的人,能够成功的有一半;被激励、被逼迫去做事的人,能够成功的有一半。

【原文】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话,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是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是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附作忮求诗二首录左。

不忮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尔窒神来格,高明鬼所顾。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幽明丛诟忌,乖气相迴互。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忲。岁燠有时寒,月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大意】

我一生略微读过一些前代大儒的书,看到圣贤在修身方面,教导别人的话尽管千言万语,但它的要点却以不忮不求为重。所谓的忮,即嫉贤害能,忌妒别人立功,在上司面前争宠,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懒惰的人不肯去修炼,好忌妒的人则害怕别人修炼”这一类。所谓的求,就是贪图名利,时时刻刻想着一些小恩小惠,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没有得到时总想得到,已经得到的又害怕失去”这一类。忮不常见,一般出现在功名事业、权势地位差不多的人之间。求不常见,一般出现在财产的经手与仕途的竞争之时。打算为自己谋求幸福,先要去掉忮心,这就是所谓的人如果没有一颗害人之心,那么他的仁德便会宽厚博大;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品德,就要先去掉求心,这就是所谓的人如果能没有盗窃之心,那么他的气节就会超出常人。忮心如果不去掉,那么他便满腹都是荆棘,处处和别人过不去;求心如果不去掉,那么他满肚子便会一天天变得卑污低下。对于这两点,我常常加以克制,但尽管这样,还是因为没有把这些扫除干净而痛心疾首。你们想要心地纯净,就应该在这两点上痛下工夫。附录我所作的关于忮、求诗两首,抄于左边。

不忮

善行莫大于宽恕,心性莫恶于忌妒。忌妒是妇人的行为,猥猥琐琐不值得提起。自己笨拙却忌妒别人能干,自己遭到堵塞却忌妒别人顺畅,自己没有什么建树,却忌妒别人获得成功,自己没有同伴的支持,却忌妒别人得到很多的帮助。权势地位相当,则害怕对方逼迫又互相仇恨。自己没有好名声,就忌妒别人文名彰显。自己没有贤良子孙,就忌妒别人的后代兴旺。为争名而日夜奔波,为争利而四处劳神。为了自己一人的荣耀,不惜让别人受污。听到别人遭遇灾难便心里欢喜,听到别人有祸就心里愉悦。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也说不出其中的原因。你的心里如果装满了神圣的东西,那么你的一言一行,就会高明得连鬼神都会来眷顾。天道的规则是喜欢回报,所以忌妒别人者最后会误了自己。世上有数不清的污垢忌讳,乖戾之气与它们互相倚伏,乖戾之气重的则使人受灾,乖戾之气轻的则减掉人的福分。我现在以此告诫后生晚辈,要赶紧警醒过来。一生为别人让道,你自己也不会失去半步路。一生为别人祝福,你也不会损失一尺布。只要消除嫉妒之心,那么普天下都会降下甘露。这样每家每户都吉祥如意,而我们也不用每天都担惊受怕,提心吊胆。

不求

容易满足的人就觉得天地宽广,过于贪婪的人则觉得宇宙也狭隘。不是没有过人之处,只是被过多的欲求给害了。日子过得紧张的时候常常希望能够丰衣足食,处在困苦时常常希望前面一片坦途。富裕了还想求取千辆车,尊贵了还要追求万钉打造的腰带。没有得到时就渴望早日得到,已经得到了又盼望长期拥有。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像椒兰一样芬芳,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地位能够像泰山一样坚固。追求荣耀不知厌倦,志气越来越张扬,精神越来越亢奋。一年之中有热也有冷,月有圆也有缺。时运来了善缘也跟着多,运气一去灾祸也接着发生。运去时什么福分也盼不到,而各种各样的灾祸都会找上门来。一句话说得不当就招来怨恨,一抬脚走路便遇到障碍。弄得人一天到晚忧心忡忡,精神萎靡不振。抬起头来仰望四面八方,宇宙天地何等浩大!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无需得意忘形,身处困境之时也无需怨天尤人。您看世上十个人当中,便有八九个人无所倚赖。不顺利的人比我多得多,我一时不顺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我前途光明,为什么还要唉声叹气呢?对于外部世界所求不多,则无论是俯是仰都快乐。安心守候天命可以一生无忧,其他的就不要想得太多了。

【原文】

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话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厉。《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裁,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大意】

日课四条

一、在独处的时候,也谨慎地对待自己,这样则心里安然

在自我修炼这件事上,最难做到的是养心。心里既然已经知道善,知道恶,但不能实实在在地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为善去恶,这就是自我欺骗。心中的自欺与否,别人无法知道,但自己却是知道的,所以在《大学》的“诚意”篇里,两次谈到了“慎独”……能做到“慎独”,就能够在自我反省的时候不感到内疚,可以坦然面对天地和鬼神,绝对没有所做的事让自己心中有愧疚,而使得正气疲软的时候。人没有一件内疚的事,就会神态安然,经常有快乐、满足、宽和、平静之感。这是人生的第一自强之道,是寻求快乐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养身体所首先要做到的事。

二、以敬为主宰则使身体强健

敬这个字,孔子学派用它来教导别人,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也经常提到它,到了程颐、程颢、朱熹的时候,更是千言万语也不离开这个宗旨……我说敬字最实际的功效,主要在于它能使人的肌肤筋骨得到锻炼。人只要保持庄敬,身体就会一天天强健,如果耽于安乐就会一天天懒散,这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即使是老年人,而且身体有病,一旦遇到隆重的坛庙祭典,紧急危险的战斗,神情会不自觉地为之悚然,精气也为之振作,这就足以知道敬能使人的身体强壮了。如果不管人多还是人少,事情是大还是小,都时刻保持恭敬的姿态,不敢有一点怠慢,那么要做到身体强健,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三、力求做到仁爱则能使人身心愉悦

我们与他人以及世上的万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只知道爱惜自己,却不知道仁爱别人和万物,这就没有认识到我们和他人以及万物在本质上的同根同源。至于享有高官厚禄,高居百姓之上的人,都应该负有拯救民众于苦难之中的责任。读圣贤书,学习古人,能够了解古代圣贤大义之所在的人,都负有让后知后觉者警觉的责任。如果只是顾自己,而不知教导和爱惜大众,这就辜负了上天对自己的厚待之恩了……

四、以吃苦耐劳作为习惯的人连鬼神都佩服

人的本性,基本都是好逸恶劳的,不管是高贵还是贫贱,聪明还是傻瓜,年老还是年少,都贪求安逸而害怕辛苦,这一点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人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如果能与他一天所做的事情,所费的气力相当,那么别人就赞同,鬼神也允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古代的圣君贤相大都是这样,比如商汤天刚亮就起床办公,周文王到了中午还不休息,周公夜以继日,半夜还起来工作到天亮,都是无时无刻不以勤劳来自我勉励。在《无逸》这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勤劳就会长寿,安逸就会早亡的道理,事实也一再验证了这个理论的可靠。为自身考虑,就必须学习技艺,磨炼筋骨,克服困难去获取知识,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心里经常思考一些使人警惕的问题,这样才可以增长智慧和才干;为天下众生考虑,就要甘愿自己受冻挨饿。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脱离苦海,就认为自己的责任还没有全部尽到。大禹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了四年,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墨子为天下人谋利,从头到脚都伤痕累累,这都是以自己的极俭来拯救民众极苦的例子。所以荀子喜欢称颂大禹、墨子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十分勤劳的缘故。湘军自组建以来,只要看到一个人有一点才干,掌握一门技术,又能吃苦耐劳,就没有不对其重用和称赞的。那些完全没有一点才能和技术,又不能吃苦耐劳的人,最后都会落得被时代所唾弃,饿死冻死的下场……所以君子要想为百姓和神明所看重,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