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非洲是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撒哈拉以北,我们把它归为地中海文明,因为受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影响,北非的文明程度和欧洲几乎同步,并不存在代差。但在撒哈拉以南,因为这片世界最大沙漠的阻隔作用,文明程度却相差了几个层级。
人类文明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交流和竞争。哪怕是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文明的升级。欧亚大陆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正是因为几千年来,不管是欧洲、中亚、印度,还是中国,它们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中断过,哪怕这种交流仅仅靠一条千难万阻、关山重重的丝绸之路。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看到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正是因为与世隔绝,没有文明进步的动力,才导致欧洲人在那里所向披靡。相比他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还算好的,毕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穿越撒哈拉沙漠还是要比漂洋过海容易。
从人类的进化角度来说,如果要挑一个最适合原始人类居住的地方,毫无疑问是热带雨林,这里水果多,物种丰富,各种野兽出没,正好是狩猎的对象。但条件好了,人们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文明也会停滞不前。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文明古国都产生在温带。尽管温带的条件并不算好,要春耕秋收,要引水灌溉,要组织团队克服自然条件上的困难,不然难以生存,但这些都是努努力可以办到的,不像寒带地区,即使再努力收获也有限。正是在这样的计划、组织和思考中,文明诞生了。
因此,非洲的落后不是因为自然条件差,恰恰是因为自然条件太好。
非洲大陆的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个方向呈完美的对称:两端是地中海气候,南北回归线一带是热带沙漠气候,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其他的地方,除了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外,都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因为远离大陆,受信风和地形影响,所以气候与大陆不同)。早期的非洲人,大部分都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热带雨林不用说了,对早期的人类来说,非常适合生存。热带稀树草原也是一个物种的天堂,大家熟悉的电视纪录片《动物世界》绝大部分镜头就是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上拍的。
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是温带草原,比如内蒙古的草原,即使是在雨量充沛的夏季,这里的草也不过刚没脚踝,而热带草原的草高在1米以上,并伴有稀稀落落的乔木,所以食草动物成群结队。作为生态链上的一环,食草动物多了,食肉动物自然也就来了。各种动物一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就不愁吃喝了。在体育竞技场上,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西非黑人擅长短跑,东非黑人擅长长跑。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在热带雨林里,西非人狩猎靠的是爆发力,而东非人在草原上追逐野兽,需要长久的耐力。
追逐野兽毕竟要冒一定的风险,只有壮年男子才能干这种事,如果是老弱妇孺怎么办呢?草原不像雨林里有那么多水果,如果没吃的,他们吃什么?这个还真不用担心,草原上还有一种面包树,这种神奇的树结出的果子味道像面包一样,烤一烤就能吃。
因为离赤道近,非洲大陆上没有春夏秋冬,只有旱季和雨季。雨季来临时,万物苏醒;旱季到来时,草木衰枯。这实际是变相地取代了四季交替,不然非洲大陆上就全是森林了。
因为非洲的土著都是黑人,所以常常给我们一个误解,认为非洲很热。事实上非洲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热,非洲的热带雨林全年平均气温为25~28℃,通常不会超过34℃;热带草原气候雨季的平均气温为20~30℃,旱季的平均气温为20~25℃。非洲真正热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能热死,晚上能冻死,因为沙漠并不是非洲人常居之地,就不说了。总体上讲,大部分非洲人居住的地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凉快。可能有人会奇怪,非洲不是靠近赤道吗,那里太阳辐射强,怎么会不热?这是因为非洲的地形,整个非洲大陆是一片高地,大多数地方海拔在500~1000米,按通常的说法,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因而非洲的天气并不热。
所以说,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哪里还有进化的动力!
非洲人的黑皮肤倒是和太阳辐射有关。越是靠近赤道的地方,太阳辐射越强,而越是高的地方,因为大气层的遮挡少,紫外线也强。非洲这两样都占了,紫外线的强度可想而知。紫外线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癌变,而黑皮肤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皮下组织形成保护。在数万年的进化历史中,非洲只有黑色皮肤的人延续下来,而那些浅色皮肤的人被自然淘汰了。
其实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并不是只有一种黑人。他们的肤色有深有浅,体型也有差异。总的来说,非洲黑人可以分为四种: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俾格米尼格罗人和科伊桑尼格罗人。尼格罗是西班牙语“黑”的意思,所以我们就简称他们为:苏丹人、班图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
苏丹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原为“权力”的意思,后来把统治某一地区的领袖称为苏丹,也泛指这位苏丹统治的土地,即国家。所以,很多穆斯林的***称为苏丹,这个国家也称为苏丹国。比如奥斯曼帝国,他们的统治者并不称皇帝,而是苏丹。在穆斯林的眼中,苏丹是个神圣的词语。
苏丹尼格罗人之所以有这个称谓,正是因为这里后来普遍伊斯兰化。苏丹人有三个起源,从西往东分别为尼日尔河、乍得湖和尼罗河,因此又可以把苏丹人分为西苏丹人、中苏丹人和东苏丹人。
东苏丹人是肤色最黑的非洲人,体型细长,常见于篮球比赛中。东苏丹人的发祥地在尼罗河的中上游,也就是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交汇的河间地带,部分东苏丹人顺尼罗河而下,到达埃及,参与了古埃及文明的建设。因为尼罗河纵贯撒哈拉沙漠,所以埃及是与黑非洲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在古埃及,既有白人,也有黑人,还有从亚洲过来的黄色人种,各种人种混杂产生混血。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才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相比东苏丹人,西苏丹人肤色稍浅一点,个子也没有东苏丹人那么高,但体格壮实,适合踢足球。中苏丹人介于二者之间,因为地处乍得湖一带,创造了黑非洲少有的农耕文化。注意,是农耕文化,不是农耕文明。所谓的农耕文化,是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原始农业,因为气候环境的原因,非洲注定产生不了农耕文明。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乍得湖就像一颗珍珠一样闪耀,雨季时面积可达到两万多平方公里。
乍得湖是一个内陆湖,没有河流流出,按常理,它必然是个咸水湖,但令人奇怪的是,乍得湖是个淡水湖,而且含盐量比东非各大湖泊的含盐量都低。后来人们发现,在乍得湖的东北,有一片海拔更低的洼地,乍得湖虽然没有地表水外流,却有地下河通向这片洼地,等于是乍得湖把盐分都排到这片洼地,自己变成了淡水湖。
公元前5世纪,苏丹人就掌握了青铜器制造技术;1世纪,掌握了炼铁技术。只是这些技术的主要用途就是制造武器,用来打仗或狩猎。一直到7世纪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苏丹人开始建立一些国家。
苏丹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到几内亚湾之间的长方形地带,在赤道以南的非洲,广泛分布的是班图人。
班图人与苏丹人最大的区别是肤色,如果说苏丹人是纯黑的话,班图人就是浅黑,脑门儿也没有苏丹人那么大。
班图人最早居住在喀麦隆高原一带(今喀麦隆、尼日利亚两国交界处),是个农耕部落,后来受到苏丹人的挤压开始南迁。班图人迁徙的情况十分复杂,路线也漂泊不定,我们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东、南、西三路:
东路,由喀麦隆顺乌班吉河往东,或先行南下由中非往东,其中一部分人停留在东非高原的环维多利亚湖地区,并与当地部族融合;另一部分继续东迁到达了沿海,与在这里经商和定居的阿拉伯人(也包括部分波斯人和印度人)融合,形成了斯瓦希里人。
西路由喀麦隆开始南下,一些人在半路停留与当地人融合,一些人继续南下,一直到达纳米比亚北部。
南路的情况最复杂,覆盖的范围也最广,整个南部非洲的人口结构都受这一路影响。
班图人的迁徙前后持续两千多年,深刻地改变了非洲大陆的人口结构。
苏丹人和班图人占了黑非洲的绝大多数人口,另两种黑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数量就少得多了。
俾格米人,又称尼格利罗人。俾格米的意思是身材矮小,这个部族的成年人身高在130~140厘米,八九岁生理机能就已经发育成熟,开始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他们仿佛是缩小版的黑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
俾格米人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里,他们身形矮小应该是进化的结果。在热带雨林里,面对野兽的追击,身材高大反而会吃亏,身材矮小的人可以迅速钻过藤蔓缠绕的树杈。
俾格米人的肤色比班图人更浅一点,在班图人大量南迁后,俾格米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人口数量越来越少。现如今,在如此广袤的非洲丛林里,俾格米人只有九十多万,他们独特的文化也濒临灭绝。
科伊桑人严格来说不算黑人,他们的肤色更像是黄种人,就连样貌也像黄种人。不过他们成人平均身高只有145~150厘米,头发卷曲,臀部大,又和黄种人有明显的区别。
与其说科伊桑人是一个种族,不如说他们是一个人种。因为科伊桑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民族,十几万年前就和其他人类分离了,而班图人和欧洲人是6万年前分离的,东亚人和欧洲人是4万年前分离的。非洲以外的各个民族和科伊桑人没有任何遗传关系。
科伊桑人原本广泛地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班图人扩散时,他们退居到了非洲南部。由于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人口也越来越少,如今只有三十来万人。在班图人扩散的过程中,大部分科伊桑人被灭绝,或被混血,例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nelson ),就有科伊桑人的血统。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还有两个特殊的部族,一个是库希特人,另一个是马达加斯加人。
库希特人是黑白混血,分布于非洲之角。非洲之角是指索马里半岛、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及其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带,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和非洲大裂谷(东支)隔离出来的一个三角地带,也称东北非洲。这里也是现今非洲最混乱的地区之一。
因为这里离阿拉伯半岛非常近,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曼德海峡只有30公里,即使是在航海业不发达的人类早期,也可以靠一叶扁舟相通相连。所以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黑白混血的族群——库希特人,取代了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布须曼人。而布须曼人正是科伊桑人的一支。
班图人东迁到大湖地区(环绕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基伍湖等湖泊的周边地区和邻近地区)后,库希特人被迫北撤,一部分人留在原地被班图人同化。
其中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的库希特人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建立了国家,4~5世纪基督教传入。欧洲人后来把传说中的约翰王国就定位在这里,葡萄牙人发现塞内加尔河后,甚至一度认为可以沿塞内加尔河一路向东达到尼罗河的上游,然后与埃塞俄比亚接头,后来才发现行不通,于是继续沿非洲大陆航行。
马达加斯加人是独立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族群。马达加斯加岛远离大陆,原本是个无人岛,早在公元前数个世纪,一批南亚人从印度尼西亚出发,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成了岛上的主体民族。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陆续迁入,并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班图人给他们种地,于是,岛上的主体居民成了黑黄混血。欧洲人来了之后,又有更多的班图人作为奴隶被运往这里,还有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也来到这里定居,最终形成今天的马达加斯加人。可以说,马达加斯加人是个移民混血群体,但因各个时期移民的数量不同、定居的地区不同、混血的程度不同,又细分为很多部族。
在今天的马达加斯加,可以看到有的完全是黑人,有的一看就是亚洲人,但更多的是混血。
总之,因为黑非洲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没有历史记录,在欧洲人到来之前,他们的历史含混不清。欧洲人的到来,虽然给非洲人带来了灾难,但从此他们的历史变得明晰起来。而且,欧洲人发现,非洲不是只有原始部落,也存在着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