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岛是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很小的岛屿,长21公里,宽8公里,面积只有155平方公里。哥伦布上岸后,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让随行人员做了公证和记录。
岛上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中的泰诺人,泰诺人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地区。当哥伦布到来时,他们的文明水平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直白点说,这里比葡萄牙人到达的非洲还要落后。这也是哥伦布一行后来越来越张狂的原因,如果真是到了印度,文明程度相差不大,哥伦布肯定要先打听国王住在哪里,然后想办法递上国书,得到许可后,才可以开展贸易。
刚到“西印度”时,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所以一开始哥伦布一行人对当地土著还很客气,用玻璃球、小铃铛、帽子等跟泰诺人交换了棉线、鹦鹉、木质投枪等物品。通过近距离观察,哥伦布发现泰诺人无论男女老幼均一丝不挂,身上涂满颜料。他们没见过铁器,当西班牙人拿剑给他们看时,他们竟拿着剑刃把手割破了。哥伦布还发现,这些人身上经常有伤痕,说明他们经常和附近的部落产生冲突。这一切的一切,和马可·波罗所说的富饶文明的东方国度相差太远。因此哥伦布断定,这里地处亚洲的东部边缘,这个岛应该是日本群岛的外围岛屿。
在岛上考察、休整两天后,哥伦布一行人开始寻找黄金和宝石,以及他想象中的那个日本岛。对哥伦布来说,他的主要目的是来发财的,否则回去无法和投资者交代,包括西班牙女王在内。
哥伦布雇用了6名泰诺人作为向导和翻译。10月14日,哥伦布的船队发现了圣萨尔瓦多岛西南的朗姆岛,哥伦布用自己的旗舰名给它命名为圣玛利亚岛。此后,他们又先后发现了费迪南岛(今长岛)、伊莎贝拉岛(今克鲁克德岛)和哥伦布沙洲(今胡门托斯群岛)。在这些地方,哥伦布并没有发现黄金,却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玉米、土豆和甘薯。这三样东西对当时的哥伦布来说一文不值,只是作为他们到达过新大陆的证据,却在后来促使世界人口激增。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多,土壤贫瘠,不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但可以种植玉米、土豆和甘薯。这三样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很低,山坡地带的砂土都可以种植,产量却很高,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哥伦布把这三样东西带回欧洲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到了清朝初年,中国人口一下子达到前所未有的3亿,以至于乾隆皇帝误以为这是“康乾盛世”的功劳。在中国,这三种外来农作物还有很多别称,比如玉米也叫苞谷,因为它很像含苞待放的谷穗,只不过是放大版的;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马脖子上系的铃铛,土豆是北方人的习惯叫法,南方人习惯称洋芋,因为它很像土生土长的芋头,但是是漂洋过海来的;甘薯的种类很多,叫法也五花八门,有叫红薯的,有叫白薯的(品种略有差异),有叫地瓜的,还有叫苕的。这三种农作物中,玉米是纯粮食作物,通常情况下,产量只比小麦高点,但比水稻低,而且口感差,所以只能作为主食的补充。土豆和甘薯同属薯类,相对于中国传统的薯类作物如山药、芋头,它们的产量大得吓人,口感也很好,所以迅速占领中国人的餐桌。其中尤以土豆的贡献最大,可以说是南北通吃,南方人很少吃玉米,北方人吃红薯也比较少,但土豆却不分南北,人人喜爱,它不仅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蔬菜。
其实印第安人还培育了一种今天不太常见的农作物——木薯。木薯的块根有点像山药,呈棍状,但根、茎、叶都含有毒素,处理不好容易让人中毒,这是它难以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木薯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最早的木薯是由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而后传播到加勒比海的这些岛屿上,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主食。印第安人不仅拿木薯当主食,也从中提取毒素涂抹在弓箭和木枪上,用来打猎或对付敌人。木薯加工成粉之后能保存很长时间,后来欧洲的水手们经常把木薯粉带在船上作为口粮。木薯粉做出的食品很有弹性,今天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里面的珍珠就是木薯粉做的,还有水晶虾饺的饺子皮,通常也是用木薯粉做的。
农作物对哥伦布来说只是个无意中的发现,他要找的是黄金和香料。海员们从向导口中得知,西南方向有个大岛叫科尔巴岛(现译作古巴岛),哥伦布以为那就是日本主岛,于是驾船前往。
10月28日,船队抵达今古巴东北奥特连省的巴里亚港湾。在这里,哥伦布既没有发现金银珠宝,也没有发现富饶文明的中国、日本或是印度的迹象,但是却发现了像金子一样值钱的植物——烟草。按哥伦布日记的记载,他派了两个基督徒去朝见“大可汗”,结果这两人一路上看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很多村子里的人,有男有女,手里拿着一个木棍,一头冒着青烟,不时地吸一口,还从鼻孔里喷了出来……据说这东西能缓解疲劳,让人产生晕乎乎的感觉。很快,西班牙人学会了抽烟,并把烟草传遍了全世界。
哥伦布以为,古巴是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中国以东应该就是富饶的日本群岛。他从土著那里打听到,东方不远处有一个盛产黄金的巴比克岛(今大伊纳瓜岛),东南附近还有一个大岛,叫波希奥岛(今海地岛),于是他们沿古巴海岸东行。11月上旬,哥伦布绑架了十几名印第安人,这是他们远航以来干的第一起强盗勾当。11月20日,马丁·平松率领平塔号擅离编队,前往巴比克岛寻找黄金。12月6日,哥伦布船队停泊在今海地岛最西端的圣尼古拉港湾,哥伦布将它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岛”),并以为这里就是日本。
12月9日,哥伦布在海地西北的蚊子岬山坡上举行了占有仪式,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不少黄金。12月21日,哥伦布一行来到海地西北部的龟岛(今托尔蒂岛),当地酋长送给了哥伦布一些礼物,其中包括一个黄金面具,西班牙人很高兴。
12月25日,圣诞节,因为值班水手的疏忽,旗舰圣玛利亚号在海地角以东的海岸搁浅,抢救无效,旗舰彻底损毁。好在有印第安人的帮忙,船上的物资都转移出来了。这时哥伦布只剩下尼尼雅号一艘小船,装不下那么多人,于是决定把39名志愿者留在岛上继续寻找黄金,其余人随他返航。当天,探险队用圣玛利亚号残存的木料搭建营房据点,并命名为圣诞城。
哥伦布给留守人员留下了大部分粮食、所有百货和一些枪炮弹药。1493年1月2日,探险队与印第安人告别,还放了几炮以彰显实力。1月4日尼尼雅号离开圣诞城,向东航行寻找平塔号。1月6日,在海地岛北部的蒙特克里斯蒂(今多米尼加共和国境内),尼尼雅号与平塔号相遇,两船合为一队后往东到达萨马纳角,准备在这里休整后返回欧洲。
一天,大约五十来名印第安人挥舞着弓箭和绳子向西班牙人冲来。西班牙人拔剑迎击,刺伤了3个土著,其余的仓皇逃走。对西班牙人来说,岛上部落有的热情好客,有的野蛮无理。这和葡萄牙人在非洲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在非洲,只要搞定当地的国王,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但在美洲(哥伦布眼里的“西印度”),这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王,部落众多且分散,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更多,西班牙人很没有安全感。
1月16日,尼尼雅号和平塔号离开萨马纳湾,开始返航。哥伦布仍然采用等纬度航行法,先向北偏东航行。1月22日,船队越过了来时的航线纬度(北纬28°)。2月3日,船队在百慕大群岛以东约800公里、北纬30度的地方遇到了强劲的西风,便转向东行驶。
按理说,如果哥伦布按原路返回,对一路上会遇到的情况心里还有底,选择一条完全陌生的路无疑会增加新的风险。作为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哥伦布当然知道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什么风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发现,那就是信风。
哥伦布早年在马德拉群岛定居时,就注意到信风的存在,在后来走南闯北的日子里,他也注意观察,因此对信风的规律有所了解。作为旁观者,我们有必要对信风的原理有所了解。
首先要明确一点,风的产生是由于各地气压不同,而各地不同的气压又是因为大气环流所致。
先说大气环流。
在理想的状况下,地球的赤道热,两极冷,冷热不均必然引起热量的交换,以达到最终冷热均匀。就像往一盆热水里加入冷水一样,哪怕是加在一侧,不用搅拌,最后整盆水的温度也会一致,这是热量交换的结果。
假设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会向两极流动,南北两极的冷空气会往赤道跑。这就是地球的热量交换,最终目的是让赤道不那么热,两极也不那么冷。
但这是理想状况,地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自转,自转就会产生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说白了就是因为物体的惯性产生的,但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球体,这就造成地转偏向力在南北半球表现不同。总的来说,北半球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
不管是从赤道来的热空气,还是从两极来的冷空气,都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当赤道上空的热空气往北极移动的时候,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越来越偏东,最终在到达北纬30°的时候,已经没有向北的动力,于是开始下沉,而且成了完全往东的气流;往东的气流下沉后,因为热量交换的需要,又开始向北移动。当它移动到北纬60°的时候,还是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再次失去向北的动力,又因为是热空气,遇到来自北方冷空气的阻力后爬升到高空,然后又开始向北移动,直到北极失去动力再次下沉。
与此同时,北极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到达北纬60°的时候,失去南下的动力;同时又受北上暖空气在地面附近的挤压,被迫抬升爬向高空。到了高空后,因为热量交换的需要又继续南下。到达北纬30°附近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再次失去南下的动力而下沉。到达地面后,因热量交换的需要继续南下,这次因为热空气在高空,冷空气就贴着地面一直到赤道。
所以我们看到,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环流最后形成了3个圆圈才完成热力交换,这就是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最后在不同纬度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在赤道,因热空气的上升,形成低压;北纬30°附近,因热冷空气同时下沉,形成高压;北纬60°附近,热冷空气同时上升形成低压;在北极,热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南半球同理,不再赘述。
在赤道、北纬30°、北纬60°和北极附近,因为只有空气的纵向移动,没有水平移动,所以这4个地带都是无风带。
在4个无风带之间,因为有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3个风带。其中赤道到北纬30°之间,是南下的冷空气,本来应该是北风,但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造成北风往右偏,结果就变成了东北风。在北纬30°和60°之间,是北上的热空气,本来应该是南风,也是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结果变成了西南风。同理,在北纬60°到北极之间形成东北风。
这3个风带常年刮风,一年四季风向都不会变化,很讲信用,所以称为信风。为了容易区分,习惯上把低纬度的盛行风称为东北信风,中纬度盛行的称为西风,极地的称为东风。
我们知道,热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水汽因为遇冷会凝结而形成降雨,所以赤道一带多雨。同时,在相同体积的空气中,温度越高的空气能容纳的水汽越多,所以热带地区的雨水极其丰富,反映在地表就是热带雨林。从全球来看,亚马孙雨林、刚果雨林、东南亚雨林都是热带雨林,都是赤道低压造成的。
在北纬30°附近,不管冷空气还是热空气都是下沉的,导致越贴近地面气温越高,气温越高能容纳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中的水汽不仅不会凝结,反而饱和度变低,如果附近有点水汽还会被它吸进来。所以这一带不仅不下雨,还非常干燥,在它的影响下,地球出现了一系列的热带沙漠,如撒哈拉沙漠、印度大沙漠、美墨边境线上的沙漠,还有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沙漠和之前提到过的纳米布沙漠,它们成因相同,都是因为处于南北纬30°附近。前文提到的马尾藻海,其形成也离不开副高压的影响。
那为什么中国北纬30°的长江沿线没有受到副高压的影响形成沙漠,反而成了鱼米之乡?这里正好说一下,前述各处的成因都归于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活动范围在海拔4000米以内,而中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就是4000米,超出4000米的山脉比比皆是,所以大气环流到青藏高原就被挡住了,中国因此受信风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所以说,青藏高原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它不仅给中国的几条大河提供了水源,还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气候。就连靠近青藏高原的印度也跟着沾了光:印度的西边因为受副高压的影响,在印度河的中下游形成了印度大沙漠,但东部和南部主要受季风影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产地之一。季风气候最大的好处是雨热同期,是最适合发展农业文明的气候。
顺便补充一点,中国的西北地区也有很多沙漠,大部分是温带沙漠,和副高压没有关系,主要是深处内陆、远离大海、干旱少雨造成的。
在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低压带,因为受上升气流的影响,这里也是一个多雨带。但这一带的雨和赤道没法比,一是这里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限;二是上升的气流中有一股本身就是冷空气,含水量低。同时,因为这里纬度高,有时下来的不是雨,而是雪。比如莫斯科,受副极地低压的影响,夏天阴雨连绵,冬天大雪纷飞,如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南北两极,常年盛行东风,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至于极点,那更是超出人类生存的极限。
与几个气压带相比,处于信风带的地方显得多姿多彩,各种气候五花八门。这里的气候除了受气压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后续的章节里会逐步分析到。
当然,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夏季会略偏北一点,冬季偏南一点,移动幅度大约在5°左右。之前多次提到过地中海气候,现在解释起来就比较明晰了:地中海处于北纬30°~45°,正好位于副高压和西风带之间——夏天,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地中海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于是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冬天,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地中海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内陆,于是形成阴冷多雨的气候。另外一个,地中海的西端,也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一带,北面的伊比利亚半岛本身就是高原地形,而南面的阿特拉斯山脉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大大削弱了西风对地中海海面的影响。于是在夏天,由于副高压地中海风平浪静;而冬天,虽然有西风,风力也并不大——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地中海航船都是以人力为主的原因。地中海一带正是受副高压和西风带轮流控制,才形成一种典型的气候类型。但地中海气候并不只是产生在地中海一个地方,只要具备了类似的地理条件,这种气候就会产生。比如迪亚士发现的好望角,这一带处于南纬35°左右,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欧洲人后来喜欢移民到这里,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气候和地中海一样,不会有水土不服的不适感。
反过来看,大气环流如果真是处于理想状态,那对地球上的生命将是一场灾难:假如地球没有地转偏向力,那么从两极到赤道,都是常年盛行干冷的北风,只有赤道地区有降水。那时地球上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很简单,赤道附近一片沼泽,其他地方全是荒漠,生命能不能产生都是一个问题。地转偏向力,让大气的运动变得复杂,让地球上的生命多姿多彩。
哥伦布并不了解地球的自转、大气环流这些知识,但凭借着多年的观察,他对信风的运行规律还是心里有底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哥伦布如何凭着多年的航海经验返回旧大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