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研究状态下工作 关于山区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宁冈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属典型的山区小县,本文试结合其特点就山区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作一探讨。

一、山区小县的特点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宁冈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明显发展。但受山区小县下列自身特点的影响,至今县域经济发展步子不快,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一是区域的边缘性,使其交通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二是人口少,耕地面积有限,经济总量小;三是现代科技生产水平低、生产手段落后,尤其是劳动者的商品意识差;四是农业的产业链短,农副产品加工业不发达;五是公共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吸引外来投资,扩充经济总量难度较大。

二、山区小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

山区小县的特殊性决定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同其他类型县份的差异性。为此,山区小县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切实按照“小县大开放、小县大县城、小县大产业”的思路,着力实施以下四大战略,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县城经济。要重视发挥县城经济的“龙头作用”和“带动效应”,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突出加快县城经济的发展,为山区小县县域经济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发展山区小县县域经济,主要走实现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城镇化两条路子。一是走以发展县城经济为重点,带动中心集镇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路子。要通过实施“引农造城”“以地造城”等多项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县总人口的分布实现县城、集镇、农村各占1/3,县城外延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为山区资源的流通集散、加工增值提供基地,为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和信息的汇集提供场所,为大中城市对山区的辐射和牵引提供“桥梁”,努力使县城经济成为全县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县城成为全县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二是走以发展县城经济为依托,带动农村集镇实现城镇化目标的路子。针对当前山区小县实现城镇化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的实际,要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方略,把加快城镇建设与突出发展县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县城经济的发展,使县城经济在促进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真正起到“龙头经济”的牵动作用,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和支柱。

第二,运用重点突破战略,着力主攻工业。山区小县必须把发展工业与农业这两道难题一起解决,实施以发展工业带动农业、以工兴农、重点突破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当务之急尤其要抓住突出发展县城经济的有利时机,通过扩充总量、盘活存量、加大有效资产重组力度,把发展工业的着力点放在巩固提高和扩大增量上来。一方面,要通过“三改一加强”,努力提高企业有效开工率,使现有工业企业稳固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以及扩大城区、增加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改造一批有发展潜力、后劲大的工业项目,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工业项目,设法形成中小企业群,扩张工业增量。总之,山区小县要加大主攻工业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在经营机制上,要坚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在筹资渠道上,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转到集体、社会、个人多方筹资相结合;在布局上,要由分散布点到集中连片开发,并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在发展目标上,要从单纯追求产值、数量引导到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在管理上,要重视引导技术、人才,并注重新产品、名牌产品的开发。

第三,坚持以特色型战略求效益,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山区小县要加快发展步伐,关键一点就是要坚持以特色型战略求效益、谋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优势的培植、延伸、创新,构筑特色产业链,把县域经济打造成特色经济。以宁冈县为例,要走出自身的特色经济之路,必须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入手,在发展特色农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上求突破。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一是主攻产业化经营。结合山区土壤、气候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加大“两草一竹”(席草、菌草、毛竹)的生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草一竹”产业化经营,使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成为“龙头”产业。二是主攻多种经营。要大力发展“三李一叶”(芙蓉李、柰李、水黄李、茶叶)绿色食品和“三木一藤”(杜仲、厚朴、黄柏、绞股蓝)森林药材,重点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拳头产品。当前尤其要继续壮大县内杜仲、厚朴、黄柏药材生产基地,使其真正发挥出京九沿线最大的“三木”药材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益。在发展旅游业上,把宁冈建成一个融革命胜迹和自然美景为一体、服务于全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示范基地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山城”。

第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山区小县经济后劲乏力,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未得到优化。为增强山区小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县域经济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其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其二,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软环境;其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井冈山报》1999年4月5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