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按理应该乘胜追击,立即进兵河北。但实际上并没有,他没有忘掉身后那个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刘备。
所以在官渡之战的第二年(201年),曹操亲征身在汝南的刘备。刘备其实早有打算,一看曹操来了,立马跑到荆州投奔刘表。曹操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才开始着手北方的事。
在官渡之战前一年(199年),曹操就命臧霸攻占了山东,巩固右翼。而关中,更是早在迎献帝到许昌之后(198年)就派人收服了。所以,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势力已经横跨东西,从关中一直绵延到山东。看起来很大,但随时都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这个时候,曹操急需一个稳定的后方。好在江东的孙策已经死了,孙权年幼,一时还没有北上的意图;而刘表并没有图谋天下的志向。总的来说,南方还算安定,袁绍新败,人心涣散,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图谋北方,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曹操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北方,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毕竟袁绍家大业大。
袁绍的失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败于内部的派系斗争。按理说,袁绍手下兵多将广,能人智士层出不穷,战前战后不断有人献言献策,可袁绍偏偏会在各种建议中选择最糟糕的那个方案,这也是个奇迹。从地理上讲,袁绍背靠燕山,右枕太行,又有青州、并州作为两翼,而曹操地处四战之地的中原,四周又都是大平原,无险可守,随时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无论如何袁绍都不应该败。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都在袁绍这边,可惜就是人不和。也许是之前袁绍太顺了,从西园八校尉开始,头顶着四世三公的招牌,他的霸业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反观曹操,在崛起之路上却是屡屡受挫。太顺的人一旦遭受打击,往往就是致命的,大概袁绍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给曹操,这个心结解不开,在官渡之战两年后,最终忧愤而死。
他死后,袁氏内部的派系斗争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按理应该继承袁绍的爵位,但审配等人却擅自拥立第三子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服,但这时双方还没撕破脸,二人还一同抵抗曹操。曹操的确想趁袁绍死后吞并河北,但在二袁还是一条心的情况下,很难讨到便宜,于是便在郭嘉的建议下,暂且退兵,等待二袁自相残杀。
果然,没有大敌当前,二袁的矛盾就激发出来了,开始火并。袁尚占据邺城,城高池深,袁谭不敌,退守南皮。袁尚大举进攻,袁谭又退守平原。袁尚围城,形势岌岌可危,袁谭向曹操求救。
曹操没有增援平原,而是派兵直接攻打邺城。这是典型的围魏救赵,袁尚一看,立即回救邺城,依滏水(今滏阳河)扎营。曹操这时也不急着攻城了,而是先派兵把袁尚包围。显然,曹操这是在围城打援。袁尚一看,糟糕!立即向曹操请降。曹操一想自己既然接受了袁谭的投降,如何再接受他的敌人?就没答应。袁尚连夜出逃,袁军溃散,邺城的守军也没了斗志,最终被曹操攻破。
从这一年(204年)起,曹操就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了邺城,只留下少量的官吏在许昌陪着献帝。
说到邺城,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中国有许多有名的城市,特别是做过都城的,比如长安、洛阳、开封等,甚至离邺城不远的邯郸,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毁了建,建了毁,无论如何,都能一直传承至今,唯独邺城,到今天已不复存在。个中原因,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整个河北大地,也就是从黄河到燕山、太行山以东的这片土地上,就会发现,在中国的古代史时期,这里除了邺城外,没有一个城市能统领整个河北。那时的北京还很小,而且位置偏北,是一片苦寒之地,只是作为边关重镇存在。而邺城,不仅能统领河北,而且离中原也是近在咫尺。也就是说,在河北的势力,如果以邺城为都城的话,背靠燕山和太行山为屏障,身后又有河北大片的平原提供粮草,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对中原的王朝直接形成威胁。
即使是在今天,我们放眼望去,河北的大城市基本都在西部,也就是沿太行山麓一带,东部相对平庸。今天的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也是沿着太行山脚下走。这是因为,在过去,黄河的下游经常在河北平原上肆意改道,即使建造了城市也很容易被毁。就算是今天,黄河稳固了,河北东部的地势也相对较低,还是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击。而地处太行山脚下的城市,因为地势高,不容易被冲毁,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从太行山下来的河流的滋润,所以自然件相对要好,发展得也快。
那么同样处于太行山下,北部的邯郸和南部的安阳,为什么没有邺城这样的作用呢?答案是因为漳河。
过去,我们说河南、河北,是以黄河为参照物;今天我们说河南省、河北省,却是以漳河为分界线。漳河的发源地在太行山上,也就是长治(三国时为上党郡)这一带。在上游,漳河分为两支:清漳河和浊漳河。清漳河的上游又分为两支,分别发源于昔阳县和和顺县,这里地势高,山体为变质岩,所以河水清澈;浊漳河上游分为三支,几乎都在长治盆地内,这里地势低,属黄土丘陵地貌,河水含沙量大。
漳河的上游这么多,就足以说明漳河的水量有多大。漳河原本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黄河改道后,漳河补给京杭大运河,属海河水系。
因浊漳河来自黄土高原,且水量大,所以导致漳河的含沙量同样大。凡是含沙量大的河流,一到平原地带,因为流速减缓,泥沙就开始沉积,沉积的泥沙使河床变浅,于是河水冲出河床,泛滥成灾。正因如此,漳河也经常改道,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漳河在邺城故址以南,实际上在三国时期,漳河(漳水)在邺城以北。
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惩治河伯的故事,战国时这里是魏国的边界,邺城正是魏国的边防重镇,也是副都,隔漳河相望的是北方的赵国。西门豹到了邺城,最主要的功绩就是治理了漳河,开凿了十二条水渠,使漳河之水不再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邺城原本是春秋时齐桓公修建的,到西门豹手上时开始繁荣起来。
三国时期,漳河依然是黄河的支流,水量也很大。曹操后来在邺城修建了铜雀台,曹植在《铜雀台赋》里说:“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可以说,正是这条漳水,滋养了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
三国时期是邺城最辉煌的时期,在后来的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河北的势力也常以邺城为中心割据一方,这里既可以背靠河北大粮仓,又可以南望黄河觊觎中原,对中原王朝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威胁。
南北朝时期,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在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后,为了防止河北的反杨势力死灰复燃,就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从此成为废墟。
话说回三国。曹操打败袁尚后,袁尚逃往中山。袁谭一看目的达到,立即毁约,一连占领清河郡、安平郡、勃海郡、河间郡,又北上中山攻击袁尚。袁尚败走,逃往幽州投奔袁绍的次子袁熙。袁熙占据的正是当年公孙瓒的地盘,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后,就命袁熙为幽州刺史。袁谭吞并了袁尚的部众,这样一来,等于是冀州除了邺城以外,都归在袁谭手下,还包括一部分青州。
起初,曹操担心袁谭不是真心归降,还让儿子曹整娶袁谭女儿为媳以安其心。当他知道袁谭叛变之后,大怒,归还了袁谭的女儿,起兵征讨。袁谭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逃往南皮。曹操移兵南皮,袁谭败走,于乱军之中被杀。
于是冀州、青州平定,曹操自领冀州牧。不久之后,袁尚、袁熙因为部下叛乱,又逃往了乌桓。
同年(205年),黑山军首领张燕率领其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有了黑山军的加入,曹操很顺利地攻入了并州。第二年,就消灭了袁绍的外甥高干,并州平定。
再说袁熙手下叛乱的两个部将焦触、张南,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敢反叛自己的上司,自然是另有打算,那就是投靠曹操。曹操当然是求之不得,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幽州,给二人封了侯。
这样一来,原来属于袁绍的青、冀、幽、并四州,现在全归在曹操手上了。但四州之内毕竟还有很多袁氏的旧部,袁尚、袁熙暂时逃往乌桓,一旦伺机杀回来,这些旧部有多少人会掉转矛头都不好说。为了彻底解决袁氏的问题,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