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袁绍领着十八路诸侯齐聚虎牢关,于是有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篇章。不过遗憾的是,历史上刘备并没有参与讨董联盟,当时公孙瓒还在忙着和刘虞争夺幽州的控制权,无暇顾及董卓的事,刘备投靠在公孙瓒名下,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董事业中。
演义里除了虎牢关,还提到了汜水关,这其实是同一个关口在不同时期的叫法。这里最早是春秋时郑国的制邑,汉朝时称虎牢关或成皋关(属附近成皋县),到隋唐时改称汜水关。总之,从洛阳盆地往东,在嵩山与黄河的交会处,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与中原相连,在这里设一关口,就可以防止来自关东诸侯来袭。这个关,就是虎牢关,它是洛阳的东大门,一旦关口有失,洛阳就无险可守。
我们知道洛阳一带是个盆地,那么敌人要进攻洛阳的话,除了虎牢关,还有没有其他的突破口呢?
首先是西边,从洛阳一直往西,过崤函古道,过了潼关就是关中。董卓本来来就是西凉人,年轻时结交了很多羌人朋友。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开始为朝廷效力,后来在讨伐汉阳郡(即天水郡)羌人的过程中,建有奇功。不得不说,董卓打仗很勇猛。再后来,黄巾起义爆发,董卓的表现很差,差点被朝廷处死。幸运的是,同年冬天,凉州叛乱,以韩遂为代表的西凉军阀进犯三辅(也称三秦,即关中),朝廷派出六路人马,五路人马铩羽而归,只有董卓一路大获全胜。于是朝廷给他加官晋爵。正是在关中平定韩遂等人的叛乱中,董卓凭借军功取得了并州牧的职位。可以说,从关中到陇右,是董卓的发家之地,不乏故旧亲信。而且,早在反董联盟形成之初,董卓就把驻守长安的盖勋和皇甫嵩调到了洛阳,换上了自己的亲信。所以从关中这个方向,不会有人来打董卓。
那么同样是西边,如果从函谷关的北面,也就是山西这里,会不会有人打董卓的主意呢?这就更不会,董卓做过并州牧,又在河东郡经营日久,这里也早就换成了他的自己人。
综上,洛阳的西边,对董卓来说是最安全的。
再说北边,其实很简单,就是黄河。黄河是天堑,在汉朝,渡河很容易被“军过半渡而击之”。不过好在反董联盟来的时候是冬天,黄河结冰了。但如果防守方有准备的话,也有办法破解这个问题,那就是凿冰。把冰凿开了,敌人就不能借冰面过河了,而且浮冰可以阻止敌人行船。所以,北边的黄河,对董卓来说也好防守,如果袁绍方面强行渡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洛阳的南边,地形略复杂。先看洛河,洛阳之所以称为洛阳,就是因为洛河。山南水北谓之阳,洛阳正是因为位于洛河之北而得名。但我们看地图,会发现今天的洛阳位于洛河以南,这是因为洛阳的位置原本就有两处:西周时周公所建的洛阳包含了王城和成周两座城,王城在今王城公园一带,成周在今白马寺以东,都在洛河之北,故名;春秋时平王东迁,定都王成,战国时一度迁到成周;从秦开始,洛阳的治所设在成周,原王城设河南县;隋唐时,洛阳的治所又回到王城,此后基本没变,成周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到了现代,城市发展太快,原洛河以北的古城容量有限,于是洛阳开始向洛河以南发展;2005年,洛阳市政府迁到洛河以南,河北部分成了老城区,于是我们看到今天的洛阳位置与故址有了变化,实际是因为城市扩张造成的错觉,历史传承关系并没有变。洛河往上,是秦岭的腹地,所以这里很安全,不会给敌人提供进攻的通道。洛河最大的支流伊河,往上,似乎可以连接中原。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伊河在进入洛阳盆地前,经过一段峡谷,这个峡谷正好是熊耳山和嵩山的连接点。这个连接点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伊阙,也就是伊水之门的意思。伊阙还有个名字,叫龙门。这个名字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后来的北魏和唐朝在这里开凿了很多石窟,称为龙门石窟。之所以叫龙门,就是这个地方太狭窄了,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原的军队,要从这里攻打洛阳,先要翻过伏牛山和箕山之间的山路,然后来到狭窄的龙门,最关键的,龙门之间只有水路,没有陆路,要想从这里过去,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嵩山呢,我们可以看到,从伊阙到虎牢关,嵩山连绵起伏,其实中间有好几个缺口。不过早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初,朝廷就在这里设置了各个关口,如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等。
所以,对董卓来说,南面也不用操太多心。
对反董联盟来说,大家都从东边来,要想攻打洛阳,虎牢关是最好的突破口。
但各怀心思的反董联盟,并没有聚集在虎牢关。
我们先来看看来的都有哪些人。
反董联盟名单上的人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牧刘岱、河东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
你可能会奇怪,这里面没有刘备也就算了,怎么连曹操也没有?别急,后面会解释。
众人推袁绍为盟主,是因为袁绍家是望族,也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袁绍的高祖袁安在汉章帝时为司徒,曾祖袁敞在汉安帝时为司空,祖父袁汤在汉桓帝时为太尉,父亲袁逢在汉灵帝时为司空、叔父袁隗在汉灵帝时为司徒,四代(高祖、曾祖、祖父、父)中均出现过担任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职位的人物,所以称袁绍的家世为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不用说了,这样的家族,其关系网非一般人能比。
袁术是袁绍的弟弟,但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出,所以在袁家,袁术的地位比袁绍高。袁绍的声望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扫除宦官和反抗董卓赢得的,家族背景更多的是起背书作用。
韩馥是董卓任命的冀州牧,袁绍的勃海郡就在冀州,董卓的本意是让韩馥去好好看管袁绍,不过随着反董形势的高涨,韩馥也只好加入。
鲍信原本是何进的手下,和曹操的关系非常好。何进派他去泰山募兵,等他招了两万兵回来的时候,何进已经死了,董卓进了洛阳,鲍信劝袁绍杀董卓,袁绍不敢,鲍信很失望,就又回泰山了。这次有人号召讨董,他自然参加。另两个,桥瑁、王匡也曾经是何进的手下,和袁绍、曹操都是同僚。
其他的人不多说了,单说陈留太守张邈。可能有人会奇怪,陈留不是陈留王的封国吗?那它的长官应该是国相才对呀!其实,在汉献帝被封为陈留王之前,这里是陈留郡,它的长官自然是太守,而张邈的年纪也很大,且一直在任上,所以职务还是太守。张邈与袁绍、曹操都很熟。
前面说过,曹操从洛阳跑出来之后去了陈留国。到了陈留国之后,正是受到张邈的资助,曹操才有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相比其他上万人的队伍,曹操的这一支是最小的。因为曹操没有自己的地盘,而且是董卓的通缉犯,只能打张邈的旗号,所以反董联盟的名单里并没有他。
各州郡起兵后,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和河内太守王匡屯兵于河内郡,冀州牧韩馥没有出兵,留在邺城给他们补给粮草;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以及无名无号的曹操屯兵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是含有深意的,东汉的军职,大将军之后就是车骑将军,自从大将军何进死后,大将军没有了,那当然车骑将军就是老大了。而且,他和王匡屯兵河内,与洛阳隔河相望,其实也是在观望,渡河是不用急的,先看看其他人的行动再说。韩馥也是留了一手,不参战,只出粮,万一联军失败,他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孔伷驻颍川,实际上也是在观望。
袁术屯鲁阳,也是有自己的算盘,他想另立山头,不想居于袁绍之下——嗯,对,嫡子是看不起庶子的。在大家族里,庶子比佣人强不了多少,参见贾宝玉和贾环的地位差距,你要让贾宝玉去给贾环当马仔,他宁可去死。袁术也一样,不想给袁绍当下手。
真有诚意打仗的是屯兵于酸枣的这些人,尤其是没被众人放在眼里的曹操。
酸枣属于陈留国的一个县,也是陈留国中离虎牢关最近的一个县,而且都在黄河南岸,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可以直扑虎牢关,可以说,酸枣是讨董的最前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时期的黄河在过了成皋之后,与现在的黄河走向比,更靠北一些。在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现在的黄河下游,实际是夺取了济水的部分河道之后形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酸枣县(今延津西南)在今天的黄河北岸。
如果从地图上看,联军的军队已经把董卓围了半圈了。董卓如果不赶紧跑,那就是死路一条。
董卓也着实吓得够呛,就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然后一把火烧了洛阳城,不仅挖开汉室皇陵盗窃珍宝,还纵兵劫掠附近的百姓,昔日繁华的洛阳城转眼之间化为焦土。
不过董卓仍然亲自驻防在洛阳,联军势大,他不敢掉以轻心。曹操认为时机已到,应该趁机攻取洛阳。联军都害怕董卓的西凉军,没人出兵,于是曹操带着自己的兵直扑虎牢关。到了荥阳,与董卓的大将徐荣交锋,结果寡不敌众,死伤大半,曹操自己也中了一箭,幸亏被曹洪所救,才捡回一条性命。
回到酸枣,曹操建议立即分兵武关,围困董卓。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非常具有战略眼光。长安所在的关中,与中原只有两条路相通,一条就是经函谷过洛阳,一条就是出武关入南阳。董卓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机动,仍占据着天下的中心,如果诸侯分兵进驻武关,董卓迫于压力,不得不加强关中的防守,势必会削弱洛阳的兵力,这时诸侯可以趁机攻占洛阳,一旦拿下洛阳,董卓就被围困在关中,顶多算个割据一方的诸侯,难以挟天子号令天下。
但是其他的人显然不具备这种战略眼光,也没有这么长久的打算,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于是按兵不动,整天在酸枣喝酒。等酸枣囤积的粮食吃完,大家也就散了,各自回家抢地盘去。
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其实也参加了讨董。
孙坚本是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孙家世代也是在吴地做官。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千精兵,跟随朱儁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在讨伐西凉叛军的时候,孙坚就和董卓有些过节。到了中平四年(187年),长沙人区星反叛,朝廷任孙坚为长沙太守,率众平叛,又立奇功,封乌程侯。当听说关东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后,远在长沙的孙坚也立即起兵。
只不过,孙坚晚来了一步,没喝上酸枣联军的酒。晚来一步的原因一是路途远,二是他在路上干了两件事。
哪两件事?一是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二是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王睿死后,刘表才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杀王睿是因为旧仇,杀张咨是因为要粮草不给,自从杀了张咨之后,孙坚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粮草。
孙坚到了鲁阳,投奔了袁术。袁术为了拉拢孙坚,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此时孔伷已死)。从这之后,孙坚实际上把豫州当作自己的地盘了。
一番休整加上招兵买马之后,孙坚就准备攻打洛阳了。不过与袁绍他们不同的是,孙坚没打算从虎牢关进攻,而是选择了洛阳南面的大谷关和轘辕关。
孙坚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他面临的情况和袁绍不同:
第一,虎牢关以东除了袁绍的势力外,还有董卓的势力,而孙坚投靠的是袁术,袁术和袁绍并不一条心,所以袁绍不会帮他。事实上,孙坚刚到鲁阳的时候,董卓就派东郡太守胡轸突袭了孙坚一把,只是无功而返。如果选择虎牢关作为突破口,孙坚很可能会腹背受敌。
第二,这里离阳城很近,阳城是豫州刺史的治所,实际是孙坚的大本营,而阳城离鲁阳(今鲁山)也不远,可以和袁术互相接应。更重要的是,袁术控制着南阳郡,南阳盆地是个产粮区,孙坚需要他的粮草支援。
听说孙坚攻打轘辕关,董卓立即命令徐荣回守轘辕关。和曹操的命运一样,孙坚也败在徐荣手下,侥幸逃命。
孙坚大败之后,收拾残兵败将,进驻阳人城,试图东山再起。董卓听说孙坚占领了阳人,就派胡轸和吕布带兵追杀。孙坚反击,胡轸战败,部将华雄被斩,孙坚一时名声大振。在《三国演义》里,斩华雄的英名给了关羽。
袁术担心孙坚风头太大劲难以控制,便断了孙坚的粮草。孙坚星夜赶往鲁阳,陈清事实,表忠心,袁术心有惭愧,马上下令给孙坚调拨粮草。
董卓也对孙坚的勇猛感到害怕,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想和孙坚和解,孙坚断然拒绝,麾军北上,进兵大谷关。
于是董卓亲自迎战,结果遭到重创,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转守新安和陕县。谁知吕布也不是孙坚的对手,于是孙坚破关,占领洛阳。此时洛阳城已是一片废墟,方圆百里看不到人烟。孙坚一片感慨,对董卓更是恨之入骨。
意外的是在洛阳城的废墟里,孙坚得到了汉王朝的传国玉玺。
孙坚一面休整部队,一面分兵攻击函谷关(汉函谷,今新安县,非秦函谷)、新安(今渑池东)的董卓守军。为了防止孙坚再来进击,董卓分兵遣将,在新安、华阴、安邑(今夏县)等地派人留守,自己退往长安。孙坚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后,引兵回到鲁阳。
孙坚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之后,也想以豫州为根据地建立自己的基业,毕竟长沙太偏远。可就在他辛辛苦苦地攻打洛阳的时候,袁绍却改派周昂为豫州刺史,并占领了孙坚作为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豫州刺史?谁是正统?这正是汉室名存实亡的体现。我们注意一下措辞,袁术是表奏,袁绍是改派。表奏的意思是上表给天子,由天子任命,当然这时的天子被董卓操控,董卓是不会搭理袁术的,但至少袁术还是走了这个流程。而袁绍呢,是自己任命,在他眼里,董卓控制的这个朝廷已经不管用了,他袁绍可以自己做主。这是个开头,日后大家都开始效仿。
孙坚听说阳城被占后,十分气愤,率兵攻打周昂,周昂败走。在这次攻打周昂的过程中,袁术派公孙越协助孙坚,结果公孙越在这次战斗中意外中箭身亡。公孙越是公孙瓒的弟弟,既然周昂是袁绍的小弟,而公孙越又是死在周昂的手上,公孙瓒当然就把这账记在袁绍身上了,于是两人结了仇。
至于袁术和袁绍兄弟反目,起因是袁绍想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帝,希望得到袁术的支持。袁术是想自己当皇帝的,如果立个成年的刘氏当皇帝,就彻底没希望了,于是找了个借口反对——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正是因为这个豫州刺史的事,两人彻底翻脸。袁术大骂袁绍是家奴,但没办法,群雄大多数还是依附袁绍,为了和袁绍争霸,袁术和公孙瓒、陶谦结盟。袁绍当然不能坐视,联合荆州刺史刘表,准备南北夹击袁术。袁术便派孙坚攻打刘表。
刘表驻守在襄阳。孙坚自南阳而下,直奔襄阳。刘表派黄祖在樊城和邓县之间阻击,很快被击溃。孙坚势如破竹,渡汉水,围襄阳,刘表坚守不出。黄祖调集兵马后又来挑战,结果又败,逃入襄阳城南的岘山。孙坚追击,却不料遭了埋伏,中箭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纵观整个讨董过程,孙坚是最勇猛,也最有成就的一位将领,可惜的是英年早逝,不然的话,孙氏一族可能不只是偏安于江左。
伐董之后,关东群雄基本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以袁绍为首,一方以袁术为首,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