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对峙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人在一旁虎视眈眈,这个人就是江东的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当孙坚在外南征北战的时候,孙策及家人都留在寿春。孙策从小就有一个好朋友——舒县人周瑜。当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周瑜就劝孙策把家搬到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孙坚死的时候,孙策才十七岁,把父亲葬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后,孙策一家人又迁到了江都(今江苏扬州南)。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的孙策到寿春找袁术,想要回父亲的旧部为袁术效力,同时也为父亲报仇。
袁术察觉孙策不是凡人,担心他拥兵自立,就让孙策去找丹阳太守吴景。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策靠着舅舅招募到了几百人。就凭这几百人,孙策把泾县附近为患多年的山贼打跑了。
第二年,孙策带着这几百人再次来到寿春找袁术,还是想要回父亲的旧部。袁术抠抠缩缩,从孙坚几千旧部中挑了一千来人给了孙策。袁术的为人,有野心没气量,本来答应让孙策做九江郡(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太守,最后却给了自己的亲信,孙策很失望。这种事情还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而再地发生。有一次,袁术准备攻打徐州(这时的徐州还在陶谦的手上,陶谦本是袁术的盟友),就向庐江(治所舒县)太守陆康要三万斛军粮。唐朝之前,一斛就是一石[dàn],一石等于十斗,十斗就是一百二十斤,三万斛就是三百六十万斤,也就是一千八百吨。这么大的数量,袁术就是狮子大开口,先不说陆康拿不拿得出来,就是拿出来了,也要倾家荡产,所以结果只能是拒绝。袁术就命孙策去攻打庐江郡,事成之后让他做庐江太守,还说自己以前用错了人,很后悔。孙策信了,拼命拿下庐江郡,结果袁术还是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太守,把孙策晾在一边。
袁术的家底本来在汝阳(汝南袁氏),后来凭借孙坚的协助占据南阳。在曹操的一再打压后,先后丢了南阳、汝阳,跑到了寿春。寿春本是扬州的治所,袁术在这里胡作非为,朝廷当然不能坐视。这时的汉献帝虽然被李傕、郭汜胁持,但比在董卓手下好多了,手上好歹有点权力。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yáo]担任扬州刺史,与袁术抗衡。刘繇是兖州刺史刘岱的弟弟,他到达扬州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挑一个办公的地方。挑来挑去,最后选了长江南岸的曲阿。吴景和孙贲,一个是孙策的舅父,一个是孙策的堂兄,在刘繇这次南渡长江的过程中帮了忙,按理说应该受到重用。但刘繇心里清楚,他们并不是朝廷命官,而是袁术任命的人,再加上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担心有一天他们就会来打自己,就想把他们赶出江南。两人在刘繇的武力逼迫下,只好北渡长江,退守历阳(和县)。
就这样,袁术在江北,刘繇在江南,双方对峙日久,时有交锋,你来我往僵持不下。
这时孙策就对袁术说,他们家世代在江东为官,对江东人多有恩义,他愿意到江东去招募士兵,大概能招到三万人吧,到时候他可以带着这三万人帮助袁术平定天下。听到“平定天下”,袁术当然是喜上眉梢,那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事情,但他觉得江南地区有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很难有所作为,也不好打消年轻人的积极性,再说万一成了呢,于是给了孙策一千来人马。
从寿春到历阳,不过三百多里路,这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历阳时,孙策手下已经有了五六千人。就凭着这五六千人,孙策准备下江东。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刘繇逃往豫章郡。孙策又命朱治从钱唐(今杭州)北上,拿下吴郡。至此,刘繇的势力在江东绝迹。
袁术见状,生怕孙策坐大,忙把自己的堂弟袁胤派往丹阳任太守。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攻会稽。王朗败溃后投降,于是会稽平定。孙策自任会稽太守。这个王朗,正是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不过历史上的王朗并不是气量狭小的老古董,而是一名经学家。
经学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问,经学家也只有中国才有。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等,都是引进西方概念后才有的,但在古代,这些人的重要性都不如经学家。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中国先秦时的文献除了医书之外无一存世,所幸的是秦朝只有十五年,先秦时的读书人大多还在,于是汉朝立国之后,开始靠着这些人的记忆整理先秦时的书籍。但记忆总是不完整的,而且有偏差,靠记忆整理出来的书籍总归不是原貌,这就需要有人去研究、去考证这些整理出来的书籍的准确性,这些人就是经学家。随着后来一些先秦时期书简的出土,人们又发现,书简上所记录的文字与整理后的文章也有差别,书简也是当时人手抄的,同样存在误抄的情况,这又需要经学家去考证、辨析。可以说,正是因为经学家的存在,中国的文化才能一脉相承延续到现在。特别是汉朝,我们今天看到的先秦文献大多是汉朝的经学家整理出来的。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先秦时各国文字不一样,出土的文献或者个别人冒死私藏的书籍,与整理后的文献相比,因为个别字形不一样,或者是背诵时的偏差,于是产生了两个版本的经典,先秦时流传下来的称为古文经典,汉朝人整理的称为今文经典,因此又衍生出古文经学派和今文经学派,这两个学派还经常产生矛盾。总之,经学就是研究经典的学问,经典原指先秦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著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特指儒家经典。
孙策俘获王朗后,对其礼遇有加。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写信劝阻,袁术不理,两人于是断交,不再往来。
正在这时,汉献帝的诏书到了,任命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不用说,这是曹操的意思,借皇帝的口说出来而已。孙策觉得自己手下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兵,骑都尉的职位太低,怎么也得是个将军呀!谁知御史立即答应了,让他权代明汉将军,就是暂时先代理明汉将军的职务,等他回去请了圣旨再正式任命。
孙策很高兴,就按照诏书要求,开始整顿兵马。走到钱唐(今杭州),却发现一个大阴谋,原来陈瑀想趁他北上的时候占领他的地盘,已经联络了江东的祖郎、焦已、严白虎等做内应。
陈瑀军驻守在徐州东部的海西。孙策知道后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其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北上投奔袁绍。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赶走了丹阳太守袁胤,仍让自己的舅舅担任此职。这个时候,原本在袁术帐下的周瑜和鲁肃纷纷弃暗投明,跟了孙策。孙策对周瑜格外礼遇,亲自迎接,给他又是送兵马,又是送乐队,还兴建府院。
然后,孙策开始往丹阳以西扩展,先进击陵阳,擒获祖郎,又进击泾县,擒获太史慈。这两人都被孙策委以重任,特别是太史慈。
前面我们提到过,太史慈曾代表孔融向刘备搬过救兵。太史慈其实并不是孔融的手下,他年轻时因为讲义气得罪过人,避祸去了辽东。孔融听说了他的仗义之举后,派人照应他的母亲,送钱送礼。太史慈从辽东回来后,知道了这些事,心怀感激,恰巧这时黄巾围困北海郡,太史慈就去北海帮忙,杀出重围请刘备出兵营救也是他报恩的一部分。
太史慈和扬州刺史刘繇是老乡,都是山东东莱人。刘繇到曲阿后,太史慈就以见老乡的名义去拜见他,归为刘繇帐下,但并不被重用,刘繇只是让他做点侦察的工作。孙策攻打曲阿的时候,太史慈就和他交过手,太史慈勇猛无畏的性格给孙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刘繇兵败之后,太史慈护送他跑到豫章(今南昌),然后就躲进泾县附近的山中,自称丹阳太守。被孙策收服后,他才算遇到明主。刘繇到豫章后不久就死了,手下一万多人没有去处,孙策命太史慈去招抚,大家都以为太史慈会一去不返,孙策却坚信太史慈的人品,最终太史慈果然如期而归。
这个时候,孙策已经基本收服了江东,下一步,就是北进或西扩了。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正要讨伐袁术,袁术却病死了。袁术一死,原来的手下迫于曹操的压力,不敢再待在寿春,其中有两名将领,本来想投奔孙策,结果半路被刘勋截了。袁术的家人干脆带着一家老小全部投奔了刘勋。刘勋是庐江太守,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是孙策的。当年孙策辛辛苦苦打了下来,袁术却把郡守的位置给了老部下刘勋,这口气,孙策至今没有咽下。
庐江郡的治所原本在舒县,刘勋接任后把大本营放到了皖城(今潜山)。皖城既是吴楚的咽喉,同时也可以避开曹操的锋芒。这个地方,孙策自然也想要。
于是孙策给刘勋写了一封言辞谦恭的信,说自己实力有限,劝请刘勋去讨伐上缭,而且也只有他有这个实力,并送上了丰厚的礼物。
刘勋本来就贪财,上缭据说也是个有很多宝藏的地方,地方虽小,却长年割据一方,就是因为有钱。
上缭城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但提起海昏二字,应该是无人不晓。2011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在这里发掘出海昏侯墓,轰动一时。海昏侯刘贺的一生更是充满戏剧性。刘贺的爷爷正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奶奶是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父亲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刘贺正是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出生。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刘髆去世,刘贺就继承了昌邑王的爵位,这时候他只有五岁。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权臣霍光拥立二十一岁的刘贺为帝。但仅仅二十七天之后,刘贺就被霍光废为平民,幽禁于昌邑。可能是打击太大,几年之后,刘贺几乎成了废人。新皇帝见他对自己没有威胁了,就封了他个海昏侯,食邑四千户。这样才有了海昏侯国。不过好景不长,不久又有人向皇帝参了一本,说海昏侯对现状不满,于是皇帝削了他三千户,只剩一千户。经这一打击,海昏侯刘贺不久就病死,年仅三十三岁。
上缭城正是位于海昏侯国内,也是刘贺的后代聚集地,到汉末已经发展到了上万户,人数也多达十几万。在这里,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有独立的行政组织,可以说兵强马壮,钱粮充足。
能让刘勋动心的,正是这里的钱粮。
看在钱的份上,刘勋就答应了。等他一走,孙策立即进攻皖城,一举攻破。刘勋还没打下上缭,老窝却被人端了,走投无路,只好投奔了曹操。
孙策沿长江而上,一路打到黄祖屯兵的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同时进攻黄祖。最后黄祖只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俘,两万多部众被杀,跳水溺死的就有一万多人。这一仗,孙策还缴获了战船六千多艘,以及堆积如山的财物。
按说,离除掉杀父仇人仅有咫尺之遥,黄祖已经是命悬一线,孙策如果乘胜追击,黄祖的结果还真不好说。但是,孙策毕竟是孙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虽然他此时已经占据了荆州的东部,但在荆州和江东之间,还盘踞着一股势力,此时他如果贸然攻入荆州的腹地,难保不被人切断后路。所以在大败黄祖之后,孙策立即回师向东。
这个地方正是鄱阳湖边上的豫章郡,治所在南昌。前面提到的海昏侯国就属于豫章郡。看地形我们知道,豫章郡所在的鄱阳湖一带与荆州和江东之间都有大山阻隔,南面更是有南岭作为屏障,沿湖的平原地带能产粮食,所以这里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时任豫章太守的是名士华歆,和卢植是同门。
孙策带着人马到达了南昌附近后,却没有立即攻城,他不想与华歆为敌,于是派人进城晓以利害。华歆也不想生灵涂炭,就投降了,孙策待之如上宾。另外还有一人,就是之前的对手刘繇。刘繇逃到豫章后,不久病故。孙策命人把刘繇的灵柩送回其故里安葬,一同送回的还有刘繇的遗孤。
到这个时候,从荆州东部一直到江东,全部在孙策的统治下。这个时候的曹操,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陈兵官渡,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说孙策已经在江东坐大,生怕孙策在他背后捅一刀子,赶紧拉拢: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茂才即秀才,因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称茂才。秀才不是科举制后才有的称谓,在汉朝察举制时就有,是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但是,孝廉为郡举,茂才为州举,因此茂才的数目远少于孝廉。被举为茂才的人大多是现任官吏,是朝廷对有特异才能、品行,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官吏进行褒奖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茂才比孝廉含金量高。
科举制之后,也经常把秀才称为茂才。但这个时候的秀才,比汉朝的秀才含金量低多了。
曹操虽然百般拉拢,但孙策心里自有算盘,这时的曹操在官渡全力抵抗袁绍,许昌空虚,如果此时领一支劲旅突袭许昌,迎献帝南下,那将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他孙策了……
孙策为什么这么不厚道?其实这无关人品,只关利益。和后来的孙权以守成为主不同,孙策更像他的父亲孙坚,是个开拓型的人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孙策就打下了江东作为基业,又吃掉了江西,还把触角伸到了荆州的东部。而后来的孙权,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基本盘仍是孙策打下的江山,仅仅是在赤壁之战时,靠着和刘备的联盟,才吃掉荆州的两个郡,至于南方百越地区的交州,主要的作用是稳定后方,和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意义是一样,从战略上讲并没有太大的贡献。
反过来说,曹操拉拢孙策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曹操缓过气来,孙策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作为乱世枭雄,双方心里都清楚得很。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许昌离江东那么远,孙策图谋许昌,会不会只是一时头脑发热?
当然不是。从孙策打黄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孙策做事相当冷静,面对杀父仇人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面对攻打许昌、劫持天子这种大事,更不会是一时冲动。
下面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孙策攻打许昌,会从哪里进攻呢?毕竟许昌和江东有千里之遥,千里奔袭可不是个好办法。
首先走荆州肯定是不行的。刘表镇守着襄阳,作为死敌,肯定不会给孙策借路。况且刘表也应该知道假途灭虢的故事。另外一个,即便刘表头脑发昏借了路,南阳还是曹操的势力,方城山如果有军队防守,要突破也极其困难。
所以,孙策只有一条路,其实这也是最便捷的路,那就是走江淮。首先从江东到江淮有很多水网,水路对于吴越之地的人来说再亲切不过,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在密密麻麻的江南水网里穿梭。其次,自从淮南的袁术死后,刘勋成了淮南最大的势力,在刘勋被孙策击败投奔曹操后,江淮一带虽然名义上归了曹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势力。假如孙策真要行动,可以沿水路轻松打到寿春,再以寿春为基地,先沿淮河向西,然后走颍河北上,最后直逼许昌。
可惜的是,正当孙策调兵遣将、秘密准备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原因是许贡。许贡原本是吴郡的太守,因暗中勾结曹操,被孙策所杀。但许贡生前养了不少门客,其中有三人不忘故主,千方百计想要手刃仇人。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四日,孙策在丹徒(今镇江南)附近的山中打猎,被许贡的门客暗算,不久后去世,年仅二十六岁。这个时候,关羽刚刚在黄河岸边的白马斩杀了颜良,袁绍的大军还没有到达官渡。
孙策死后,弟弟孙权继位,统领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