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 第三章 十常侍之乱和董卓进京

趁刘备还在逃亡的路上,我们来说说朝廷中的事。

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正是汉灵帝刘宏在位。

汉灵帝十二岁登上皇位,死的时候也才三十三岁,可以说非常年轻。可这位年轻的皇帝对国家做的最大的事就是不做事,只图个人享乐。所谓享乐,当然离不开“酒色”二字。汉灵帝做的荒唐事很多,这里只说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一是重用十常侍,二是卖官鬻爵。

先说卖官这件事,从光和元年(178年),至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在西园开了一个官吏交易所,公开张榜卖官前后长达十二年,这个创举也是前所未有。为了表示公平,汉灵帝将各种官职明码标价,令人惊喜的是,居然还可以砍价,如果暂时支付不起也可以上任后再付,不过要多付一倍的钱作为利息。许多官员升迁,也要按这个价码付钱,因为付不起钱,很多官员只好不升官了。

如何提拔官员是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系统的根本,不管当时的察举制有多少缺点,但总归是一套完整的选拔制度,为汉帝国的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卖官鬻爵这种事情,虽然很多朝代都发生过,但多是应急之举,一般都是因为国库空虚,为解燃眉之急偶尔为之。但汉灵帝不是,他卖官的时间太长,已经把国家的根本搞烂了,而且他卖官得来的钱财都进了个人的腰包,用于享乐,对充实国库毫无帮助。

汉灵帝变成这么一个昏庸的皇帝,当然和他身边的人脱不开关系,这些人就是皇宫里的宦官。宦官们为了讨皇帝欢心,百般殷勤,出各种馊主意让皇帝高兴。这些宦官里有十二个人最得宠,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都任中常侍之职,所以习惯称“十常侍”。汉灵帝为了表示对十常侍的嘉奖,还给他们封了列侯。许多前方出生入死的将士都没有封侯,而这几个宦官,仅仅是靠拍马屁就得了侯爵,这让满朝的官员如何服气!

当然汉灵帝也不是只知道玩,他重用十常侍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制衡外戚的专权。这个外戚就是何进,何进是朝廷的大将军。东汉的大将军原本在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下,汉和帝时期,窦宪出任大将军,权倾朝野,于是将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来这个制度就传承下来了,到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列三公之上,而且和三公一样,可以自己开府。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原本是个杀猪的。何皇后原本也只是个宫女,因为生下了皇子刘辩而得宠,后来被立为皇后。何进也是因为妹妹的关系才当上大将军的。

但灵帝并不喜欢刘辩,他想把皇位传给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何皇后当然知道刘协是个威胁,怕王美人因此得宠,就毒死了她。这件事差点让灵帝把她皇后的身份给废了。在一帮宦官的帮助下,何皇后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同时为了刘协的安全,灵帝把他寄养在自己的母亲董太后那里。

临死之前,汉灵帝把想让刘协继位的事托付给了最宠信的宦官蹇硕。在《三国演义》里,蹇硕也是十常侍之一,其实不然,他虽然也是宦官,但地位比十常侍高得多。早在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灵帝就注意起了军事,为了分何进的兵权,设立了西园八校尉,统管新编禁军,这其中就包括中军校尉袁绍和典军校尉曹操,而上军校尉正是蹇硕,八校尉由他统管,就连何进也受其节制。

但蹇硕对何进一直很忌惮,一直想除掉他。灵帝死后,蹇硕让人招何进入宫议事。何进得到消息,知道这是个阴谋,于是托病不入。蹇硕阴谋失败,只好立刘辩为帝,史称少帝。

刘辩继位时只有十三岁,年纪太小,管不了事,实际大权就掌握在何进兄妹手中。蹇硕还想着如何除掉何进,无奈势单力薄,就想和十常侍合谋。十常侍里的郭胜和何氏兄妹有旧情,就把蹇硕给告发了。何进正愁找不到理由,于是借此机会除掉了蹇硕。

西园八校尉自然就归了何进,也就是说,袁绍和曹操都成了何进的手下。作为正常人,西园八校尉当然不愿意在宦官手下当差,尤其是袁绍,他立即鼓动何进趁机把十常侍一网打尽。

祸乱朝纲的十常侍才是一切的源头,何进也想进一步除掉十常侍,然而十常侍这时候已经投靠了何太后(之前的何皇后,何进的妹妹),何进一时下不了手。何进虽然是个杀猪的,但在杀人方面还是心慈手软。其实这个时候,蹇硕已死,宦官手里没有兵权,何进不该有什么顾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何进并没有感觉到十常侍对自己的威胁。

袁绍多次劝何进尽快除掉十常侍,何进总是去请示何太后,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派兵在洛阳附近制造混乱,而且大张旗鼓地喊着要杀宦官,想以此来胁迫何太后同意他除掉宦官。

要么杀,要么和,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就是傻子也知道先下手为强。于是十常侍把何进骗进宫杀了。

何进一死,袁绍和他的兄弟袁术就带兵杀入后宫,杀了三千多名宦官,但张让等人趁乱劫持皇帝刘辩逃往了邙山。

我们常说,洛阳附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其实在它的北面,也就是黄河的南岸,还有一片高地,就是邙山,也称北邙山。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也就是说,北邙山基本就是一片坟地,我们今天知道的就有秦相吕不韦、汉光武帝刘秀、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以及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这些名人的墓葬都在这一带。其实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墓绝大多数不在深山或者平原,而是在山脉与平原的交接处。深山里雨水多,容易冲刷墓地,而平原地区容易积水,两者相交的地方不容易积水,在遇到雨水后又能迅速排干,十分有利于棺椁的保存,因此成为墓葬的首选之地。像北京的明十三陵,还有前面提到的满城汉墓,都是选择这种地形下葬。所谓风水,大抵如此。北邙山是崤山的支脉,海拔只有300米,四周开阔,本身又带有一定的倾斜度,类似于山脉和平原的交接地带,而且它离洛阳很近,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将相丧葬的首选之地。

张让挟持少帝逃往邙山,当然不是去求祖宗保佑的。邙山以北的黄河岸边有个渡口叫孟津,从这里可以渡过黄河前往河北,暂时逃离洛阳的混乱局面,想办法东山再起。孟津原本叫盟津,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与八百诸侯会盟的地方,后称为孟津,也是洛阳地区北渡黄河最近的渡口。

被张让一同挟持的还有皇子刘协。刘协最初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为陈留王。陈留王比少帝还小五岁,只有八岁。

何进在死前还做了一件事:私召董卓领兵进京,目的是逼何太后同意他杀宦官。当然这里面也有袁绍的主意,而曹操是反对的,曹操觉得这是引狼入室,但曹操的地位没有袁绍高,何进不听。这时的袁绍,已经被何进提拔为司隶校尉。

董卓觊觎洛阳不是一天两天了。在灵帝还没死的时候,董卓因为在陇右、关中平叛时立了一些功,被任命为并州(治所晋阳,即今太原)牧。但董卓并不愿意去,走到河东郡(治所安邑)就不走了。河东郡并不属于并州,而是属于司隶校尉部,从河东郡出发,只要翻过中条山,就可以顺山路到达洛阳。董卓停留在这里,其目的不言而喻。

灵帝刚死的时候,何进和袁绍就合谋召董卓进京。董卓立即动身,从安邑南下,翻过中条山,然后由茅津渡南渡黄河,沿崤函古道望东而来。这条路,其实就是春秋时晋国假途灭虢的那条路,也是秦国东出函谷的路。

董卓渡过黄河之后,何进有点后悔(也许是他想起了曹操的话),就派谏议大夫种劭去阻止。种劭在渑池遇到了董卓,但董卓哪里肯轻易放弃这次机会,不听种劭的话,继续前进,最后驻扎在洛阳城西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这是第一次,何太后迫于压力,答应罢免宦官。第二次,董卓还没到洛阳,何进就死了。

董卓一打听,知道张让等人劫持皇帝上了北邙山,于是赶紧领兵向北。

在北邙山上,董卓救下少帝和陈留王,张让自杀。回京的路上,董卓看到少帝吓得惊慌失措,而陈留王能对答如流,又听说陈留王是董太后带大的,自我感觉和董太后是同族,心中窃喜,就有了立陈留王为君的想法。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少帝是何进的外甥,何进虽死,但他的旧部在朝廷中的势力还很大,而且少帝的母亲何太后还在,何进都难以控制他这个妹妹,更何况外人!董卓要的,无非是一个好被他操控的皇帝,同时打击何进的旧部,以达到他专权的目的。

董卓想擅行废立,作为何进老部下的袁绍第一个不同意,董卓便威胁袁绍,袁绍出逃,去了冀州勃海郡。

另一个看不惯董卓胡作非为的人——曹操,也出逃去了陈留国。

不久之后,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然后,董卓以何太后杀死了董太后为罪名,毒死了何太后。至此,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当然,仅仅换个皇帝还不能达到专权的目的。董卓先把洛阳附近原先何进任命的官员换成了自己人;然后对外面的一些封疆大吏加官晋爵,以示拉拢,比如封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甚至对那些不肯与自己合作的人,比如袁绍,也加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以示和解;董卓还加封了一些名士去地方当官,以增加自己的声望,比如孔融、韩馥、刘岱等。但这些都没有用,董卓的罪恶不是小恩小惠可以化解的,那些受他恩惠的人日后也大多成了他的反对者,比如韩馥。

对于弘农王刘辩,等风声稍过,董卓就命李儒毒死了他,以绝后患,更让那些反抗自己的人断了念想。

至此,董卓权倾朝野,外界反抗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当董卓在洛阳大开杀戒、铲除异己的时候,关外反抗董卓的势力也逐渐形成,最终在袁绍的带领下,各路兵马浩浩荡荡开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