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汎
在当今文坛上,赵大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许多人只知道大年是搞电影剧本的,对大年的小说却所知不多。在较长的时间里,我自己就是这样。
在电影剧作方面,大年是多产者,短短的几年里,已经有六七个剧本搬上银幕。大年向我讲过他的心情,五十岁的年纪,已经满头白发,才获得较好的创作机会和条件,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他怕辜负组织上和朋友们的期望。于是,为了创作,他四出奔波,夜以继日。我也知道,对大年的电影剧作的评价是众说不一的。但是,他那种急于多写、多出成果的心情,我是理解并且赞赏的。
据我所知,大年已经搬上银幕的几部剧作的质量是不平衡的,有得奖并获得称道的作品,有一些平平之作,也有的受到过评论家们的批评。我不大懂电影,对大年在电影剧作方面的优劣成败说不出准确的意见。然而,看过大年的几部电影,也产生了一些印象:大年在剧作方面是有才华的,作品中不乏巧妙的构思,生动的情节和动人的情趣。尤为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有较强的时代感。但是,可能由于过于匆忙,有些作品也确有粗糙和浮浅之处,缺乏深刻感人的力量。作为同志和朋友,我想劝他写得从容一些,慢工出细活,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希望他下力提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质量。
和大年谈心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他为人比较随和,没有某些同志身上的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优越感,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向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首肯。随即又说,搞电影剧本的难处太多,他想改变过去的做法,今后以写小说为主。
对他的这个想法,我没有表示反对。可是由于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大年曾经写过小说,更没有读过大年的小说,心中也就自然出现一个问号——对大年来说,这种改变是不是经过慎重的思考,是不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抉择呢?
随后不久,我读了大年发表在《花城》上的中篇小说《公主的女儿》,我的疑问冰释了,可以不带夸张地说,这是一篇不很多见的佳作。作品中所展示的,无论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故事的构思,以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地方风情特色,都体现着作家的创作才能和功力。没有这种才能和功力,仅靠小聪明和一时的灵感闪现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来的。这部作品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已经覆灭了的清王朝皇室后裔的生活,作品通过一家三代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忠实地反映了历史的进程,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思想内涵比较丰富、深沉,触类旁通,使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作品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尤其人物刻划上颇见功力。祖孙三代七八个人,每个人不同的身份、经历和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毫无雷同之感。过去看大年编写的某些电影,不知是剧作本身还是导演的毛病,给人一种印象,有时为了追求某种喜剧效果,往往由于夸张过分而流于牵强浮泛,效果适得其反。《公主的女儿》却处理得好,确象有篇评论文章所说,它“寓庄于谐,奇而不诡,挥毫洒墨,信手自然,无矫揉造作之态,无搔首弄姿之嫌”。我认为这些话不是过誉之辞。
为了助我写这篇短文,大年还给我找来几本刊登着他的作品的杂志。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读了《湘江文学》上的《园头》和《上海文学》上的《推销员》。这两个短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质量虽不及《公主的女儿》,却也各有其动人之处,不失为可读的好作品。
读了大年的几篇小说,回头再想他那“今后以写小说为主”的说法,我不感到奇怪了。我现在想,大年的这种说法不是信口而出的,这可能是他总结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甘苦而产生的一种思考,他的这种思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以写小说为主”,不等于从此就不再写电影。有了合适的题材,成熟的构思,还是要写的,而且我相信,凭大年的经验和才能,今后再写,也肯定会写得更好些。
大年的第一本小说集就要问世了,这在他的小说创作上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我向他表示祝贺,并衷心希望能陆续看到他的第二本、第三本小说集,希望作品中更多地反映时代的步伐,时代的风貌,而且要越写越好。大年是个热情、勤奋的人,又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知识,在今后的创作中,他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会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