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课堂纪律与人文关怀

【镜头回放】

在不少中小学教室里都贴着这样的标语:“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扪心自问】

显而易见,这张标语的目的是要提醒学生,上课时要遵守纪律,为自己也为别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事实上,课堂纪律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可是也许很多人没有想过:遵守课堂纪律是否就意味着课堂上一定要安静?如果是,那又为什么呢?如果是,那又怎样才能保持安静呢?除了保持安静以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吗?实际上,在这其中包含着一系列以人为本的话题。

因为归根到底,学生的最大任务是成长,而学习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纪律,并不一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况且,安静也并不一定就有利于学习;教室里安静与否也不能一味责怪学生,老师也有责任。

课堂纪律安静与否不能一概而论

课堂纪律是必需的,可是把课堂纪律等同于课堂安静,其实并不科学。课堂毕竟是课堂,不能把它看作像教堂、纪念堂那样神圣。

教室的主要功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强调教室里要安静,尤其是在上自习课的时候保持安静,目的是为了不打扰他人的学习、让大家学习更投入。学习投入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反过来说,提高学习效果却不一定非得教室里安静不可,安静了的学生也不一定就在投入地学习。关于这一点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有切身体会,不必展开叙述。

“不安静因素”的表面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学生在应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从表面上看,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自控能力。

这时候,老师通常会对学生在纪律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但一般效果不好,或者不能持久。比“口头通知”效果更好的是善加引导,尤其是用非语言行为来调整“动”“静”。例如,有时老师不用多说一句话(这时候的最大好处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自尊),教室里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安静下来。

善加引导的最大好处是,在提高学生自控能力的同时,更容易让他们感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不安静因素”的深层原因在于老师缺乏调控能力

教室里应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有关。

例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节奏把握不好、老师在课堂上过分关注“好学生”或“坏学生”等,都可能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主要是课堂上受关注不够的那部分学生)用捣乱方式来吸引注意力。

所以,当我们看到课堂上的小学生,每个人都长时间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就像工业产品仓库里堆放的“标准件”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种压抑状态根本不符合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怎样的课堂才是鼓舞人心的

从上可以看出,课堂纪律好坏并非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同义语。在提倡课堂安静的同时,过多地应该考虑怎样以人为本的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请注意,他并没有讲“安静”一词),在这样的课堂中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他的心目中,这样的课堂应当具有以下五种品质:

清晰的尊严感

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能大胆发表意见,把自己看作是自信、无忧无虑、值得他人尊重的人。

流淌着轻松的活力

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

自主性

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主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集体感

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

觉察

学生们知道自身和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既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

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比单纯要求安静的课堂更有生气和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