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经过多次操练,一位一年级学生终于会熟练计算8+9=17了。可是老师却一定要他写出思考过程,例如8+9=8+(2+7)=(8+2)+7=10+7=17,可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何故老是出错。
【扪心自问】
一看便知,老师在这里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凑十法。”也许,这种方法对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会有帮助,可是如果非要这样做,就等于规定了这是唯一的一种解题方法。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家长“不敢”或“不能”辅导小学生功课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实在揣摩不透老师出题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久而久之反而把“求真”的思维方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是却不是唯一的“体操”
长期以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一直是数学老师维护数学尊严的挡箭牌,也是他们屡试不爽的麻醉剂。
几乎所有的数学老师都认为,数学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一个学生的数学学得不好,就表明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翻译”过来就是该学生的智商低。这种偏激思维是国人思维的一种独特方式,可怕的是,它有愈演愈烈之势。
数学确实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除了数学以外,物理、化学甚至其它人文学科也都具有这种功能——归根到底,它们都是对现实生活与经验的提炼。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只有”数学才是思维的体操这样的偏见,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数学与其它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之间产生了不该有的绝对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然而,“纸上谈兵”式的数学教学一直无法得到学生认同。有太多的学生一边点头称是,一边质疑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说:“数学如果离开了物理,它还剩下什么?”其实,数学不但离不开物理,而且也离不开其他人文学科,否则它就只剩下一堆僵硬的躯壳。
这正是目前学生无法体会数学学习乐趣的主要原因。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功利色彩。老师在教给学生解题思路的同时,基本上不给他们人格教化。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即使成为一个“科学人”,也会远离“文化人。”当多年以后他们忘记了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时,就再也无法得到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滋养了。这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是否有人文关怀的区别所在。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呢?
首先,思想上要有人文关怀意识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外,还应当担负起人格教化的作用。实践证明,单纯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不利于对人的精神品格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在如何做人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与灵感等方面。并且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介绍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对学生学好数学很有帮助。
其次,方法上要渗透人文精神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在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准时,带给学生的往往更多是恐惧感和神秘感。
对此,优秀的数学老师通常会在注重数学“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艺术性”和“通俗性”。
例如: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性”,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数学公式化、抽象化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后,教学中要适当挖掘人文典故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如果过分强调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望而生畏,对数学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老师能够把数学教学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把数学教学置身于情景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就能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给学生以更多人文关怀。
再有,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解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科学家在成长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小故事,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人文财富”,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启迪思维和智慧都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