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怎样正确看待考试排名

【镜头回放】

为了倡导素质教育,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教育部要求不准按照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

然而,事实上这个禁令并没有得到很好实行:有的对外公布的是等级,对内考核的是分数;有的学期公布的是等级,平时排名的是分数;更多的干脆双管齐下,既用分数排名又搞等级考核,白白增加了老师许多工作量。

考试分数排名的结果,必然造成几家欢乐几家愁。许多学生因此成为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对象。

【扪心自问】

分数排名落后是老师批评、责骂、体罚学生的理由之一,但不是必然理由。因为如果没有分数排名,老师同样会寻找其它各种各样的理由批评学生;只是有了分数排名以后,批评的理由中增加了一个“常规品种”罢了。所以,如果要把分数排名“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实事求是的。

下面就来分析考试分数排名与老师批评学生的关系,以及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分数排名客观存在,难以取消

取消考试分数排名的主观意图是提倡素质教育、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可是从实践中看,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首先,倡导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习成绩,而且需要文化课学习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学习成绩。

例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好,而且体育、美术也要好。文化课学习不搞分数排名、取而代之以等级考核,还容易做到,体育比赛、美术比赛不搞分次排名又怎么行呢?

其次,取消分数排名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

在一个竞争社会里,竞争是增加学生负担的动因。只有消除竞争,才能最终减轻学生负担。可是,由于消除竞争而减轻学生负担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况且“学无止境”,即使所有学生都在同一个等级上,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更不用说衡量“高考指挥棒”的就是分数了。“指挥棒”不变,减轻学生负担就是徒然。

学生某方面有特长就应当鼓励

有比较才有鉴别。每个学生都有特长,只不过特长的多与少、特长的侧重点不同罢了。无论是谁,也无论是文化课考试还是其他方面,学生有了特长总希望得到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表扬和鼓励。可是,如果不搞分数排名就难以衡量这种特长,进而学生也就得不到这样的表扬和鼓励。

这就是说,不靠名次排名,学生就失去了这种受表扬和嘉奖的机会,反过来不利于他们“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考试分数排名有技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特长是相对而言的,有“特长”就有“特短”。

每个学生都希望“扬长避短”——希望自己的“特长”能受到表扬和鼓励,而不希望自己的“特短”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为这是自己的隐私。

有鉴于此,对考试分数进行排名也有技巧:

其一,分数排名只排好的不排差的,特别是不要给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高低进行排名,以免打击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从实践中看,目前或明或暗的分数排名都是“全体亮相”,有的甚至更进一步,“去中间、取两头”——只张榜公布最前几名和最后几名。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较好的方式是,每个班级排名取前3名或前5名,每个年级排名取前10名或前20名,每个学校排名取前100名。这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

其二,分数排名的项目除了文化课外,还应当包括其他方面,例如体育、科技,兴趣类学习、艺术类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方面。

对于每个具体学生来说,或许他在文化课学习中无法排上名次,可是在其他类排名中却会榜上有名。这对于他们同样是个有力鼓励,尤其是对一些学有专长、个性突出的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上述排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了表扬,同时又没有打击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至少可以避免批评落后学生的嫌疑。

因为归根到底,表扬优秀学生并不等于批评落后学生。如果哪一天教育真到了对学生既不能批评、又不能表扬的尴尬地步,这样的教育也就寿终正寝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不给学生考试分数排名的同时,都没有特别强调不能表扬优秀学生,事实上也不可能这样做。而上述排名方式,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因而是值得提倡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