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人才工作、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实现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密切结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第一节
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拓促进发展的新途径,并且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而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说明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但发展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不仅要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要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到人的身上,是由具有现代化科学知识、技术、生态环保理念的人来完成建设和完成的。因此,人才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发展观,因此,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持续、永久地发展。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和各方面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党内身的兴旺发达也具有重大意义。相应地,今后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人才工作都要围绕发展进行。
第二节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蓝图,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也是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共同目标。人才工作作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方针和根本目的。
一、人才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遵循系统科学的构建原理,具有统一性、层次性与协同性。如果说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构成为国家一级战略,那么人才工作的目标定位,就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一级战略,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手段与条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以大力强化人才开发作为手段,实现国家强盛和发展的战略。人才工作的重大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自身,还在于它满足了国家整体发展方略的急迫需要,对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总之一句话,要把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工作好差、优劣的主要标尺。
二、人才工作是实现发展的组织保证
人才工作作为组织路线,对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即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特别是当国家发展战略确定之后,人才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有两个核心支撑:一个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个就是要建设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两者缺一不可。无论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都要以人才为支撑。同时,强调人才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有利于促使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重心,走出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物轻人”的误区,最大限度地解放发展生产力。
三、坚持人才为本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原则
坚持人才为本是加快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根本指导原则。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决定小康事业,即国家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一个国家,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人才工作如不以满足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也就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与价值。反过来说,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为人才发展及其才能的发挥奠定更为深厚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人才为本”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战略。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靠人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要靠人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更要靠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自觉地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去,努力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
四、人才工作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人才工作要协调发展的观念。
首先,要确保人才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协调,实现人才发展战略同国家发展战略的匹配与吻合。比如,人才工作的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一、二、三产业和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努力实现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自身系统内各层次(社会整体、单位群体、人才个体)、各环节(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激励)、各方面(人才体制、工作机制、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人才理念)、各领域(教育、科技、组织人事、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贯通与协调,以利于从人才工作系统的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形成人才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第三,着力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协调的互动机制。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是要满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需要,并通过每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与充分解放,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协调,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互推进,是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本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