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第三章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经济社会要发展,人才培养一定要先行。***指出:“育人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是造就和选用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培训是人才成长的通途。人才教育与培训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业务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教育与培训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将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顺利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造就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大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人才开发的核心和主题在于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2001年5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讲话,就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五点主张,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指对人生存、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培养。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学习型社会需要具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所需要技能的“有能力的人”: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精神、分析能力、实施能力及新事物接受和运用能力。能力导向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发达国家,对于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要性认识较早,对能力和绩效的强调发端于企业界,提出学历高、资历深不等于素质好,惟有终身学习并发挥特长的人,才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并由此形成了完整的能力发现、评价和开发的体系。为此,《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

一、充分认识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同志在全国人才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重点要放在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上。为此,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作风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核心的素质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居于最核心的地位,因为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力的总体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能力要素的发挥程度。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能不能创新,敢不敢创新,会不会创新,已经成了区别真假人才的试金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教育(培训)最重要的目标是“使一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在当今这个重视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世界,各国无一不把人才创新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培训事业的最重要的目标。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开始把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的全过程。日本提出“创造性开发是21世纪的保证”,并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度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对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紧迫性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采取许多政策措施,努力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深刻阐述和多次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指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我们要从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认识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放在教育培训的中心位置来对待。

二、重点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为什么说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在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各项要素只有同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相结合,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也是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进程。从人类对石器工具的掌握到青铜技术的发明,再到对铁器技术的应用和大机器生产的普及,以及如今对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驾驭,人类每一次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才能的施展都使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所以,我们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人的素质培养有多方面的要求,在人力资源建设上,重点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人的学习能力是人的这三种能力的基础。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学习理论和掌握知识与本领的任务异常重要而紧迫,惟有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上形势。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一定要以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应该尽量地了解和掌握多学科知识,改变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存在的知识结构性欠缺,实现从单一性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转变;要学以致用,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把学习和应用的重点放到我们正在攻克的难点问题上;实践是所大学校,不但出真知而且长才干,一个人的本领大小既有赖于实践的检验,又来源于实践的锻炼,面对新形势下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既是对一个人知识和本领的挑战,更是提高和增强知识和本领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像***提倡的“活到老,学到老”,追求新知,好学不倦,那么就能够真正掌握一点真本领,变恐慌为从容,变无所作为为大有所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一流的成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历史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开拓创新精神的滋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开拓创新精神的硕果。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当前时代向全体中国人民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正确的、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对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现象进行评判时,注意把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如把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联系起来,把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联系起来,把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系起来,把分析思维和系统思维联系起来,以便能全方位、大视角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抓住本质和主流。同时,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要挖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己的创造性能力。挖掘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克服从众心理。即在遇到某一问题或情况的时候,认真研究以前人们一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仔细观察现在大多数人一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而不是盲目地借用前人的想法和做法,也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有自己的新想法、新做法、这种与众不同,就会产生推陈出新,超过别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必须发扬紧跟时代、勇于探索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探索,是我们党和国家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精神体现,开拓创新的“新”,总是同人们所处的一定时代相联系的,是指站在时代前列、走在时代前头、引领时代潮流的思想和行为,是想前人或同时代的他人没有想过、没有想好的问题,是做前人或同时代的他人没有做过、没有做好的事情。既是“新”,就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靠新的开拓和探索。拿我国的改革来说,它既不是对旧有制度和体制的修修补补,也不是对旧有制度和体制的枝节末梢的改革,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种体制,甚至包括领导改革的党的自身建设的制度和体制、党的领导的制度和体制。其中每一个方面对于我们的党都是一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做所未做过的全新革命,而革命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直至各个成员既得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所以,不论在改革开放的哪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处理不好,都有可能产生冲突、招致风险。改革能否成功,只能是一种探索。要保证改革的成功,就要紧跟时代,深刻洞察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预测改革的发展进程,正确地制定出改革的重大举措。就要敢“闯”、敢“冒”,力争成功但不怕失败,抓住机遇但不怕挑战。就要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具体做法,“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况且,一种思想认识、一种创新方法是否正确,光靠争论是得不出结果的,只能靠实践去证实、去检验。因此,坚持我党创造的“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经验,对于在改革开放、发展创新实践中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是因循守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带来了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的双重效果。

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创新的目的也在于指导实践。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创造性地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切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出发,对实践中复杂纷繁的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工作思路,反对和克服满足现状、墨守成规,做到奋发有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是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相对立的。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不顾时间、地点和时代条件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条件下做出的个别结论当做亘古不变的终极真理照抄照搬。还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思想脱离实际,习惯于单凭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诸如此类的现象警示我们,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转变思想作风,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已有的各种制度、机制、政策和规范,只要是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坚决彻底地予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冲破各种落后的条条框框和旧的思想观念的藩篱,开拓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新天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活动。它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创新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必须建立创新的机制,既包括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也包括有利于创新的用人机制。同时,还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真正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三、要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抓紧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

《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为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围绕人才的核心能力建设和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框架,作为制定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的依据,为人才的教育培训提供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还可以为选人用人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党政领导人才,要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围绕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构建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框架,抓紧研究制定不同层次党政领导干部的具体标准。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提高中高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在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上,国家人事部已经制定下发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提出了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九项能力。2004年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进一步提出要重点抓好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参考《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研究制定适合不同职务特点的细化标准,为公务员能力建设及各项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对公务员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企业家。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培养一批政治上强、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企业产权代表;建设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一支精通国际经济和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他们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能够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善于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这些都为构建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标准指明了方向。

对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着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重点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四、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教育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必须按照《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围绕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推动我国人才教育培训事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改进教育培训方法

我国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为灌输式教育,以教师讲课为主,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学习者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呆板。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切实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要通过让他们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积极推行个性化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注意把学习与研讨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要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培训领域,使教学过程变成在老师指导下研究探索的过程,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培训方式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的言传身教方式,本着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注意通过多种渠道和讲授、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多种生动、活泼、有效的方式去达到培训目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培训已成为现代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现代培训还把受训者作为培训的主体和重心,强调培训内容要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结合,根据受训者的个性、专长、兴趣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知识、技能、态度、观念、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个性培训。我们必须积极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切实改进我国人才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提高人才教育培训的成效。

(二)调整教育内容

我国教育培训内容中存在不少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过分强调知识的含量,而不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内容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等。调整教育培训内容,应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教材上下功夫,要紧扣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形成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材和课程体系。二是要压缩讲授内容和授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三是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一定要结合实际,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要让学员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要密切关注科技和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充实课程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对各类人才注意在使用中培养,要压担子,使其在各项工作岗位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全面提高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完善,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越要求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类人才的头脑,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方法,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不仅基础教育要坚持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以经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变革中,更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不仅要不断地满足人们职业发展的需要,也要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1.在人才培养中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人才首先应该是爱国主义的,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集中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儿女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来就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具体内容相联系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和坚强意志。因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

今天,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强调爱国主义,就是要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国家意识,就有了爱国主义的信念。千百年来,它们早已融入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作为人才,要有坚定的人格、国格意识。立人格,是坚守国格的基础。坚守国格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了捍卫国家利益,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一切。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炽热的赤子情怀和忧患意识。中华文化很早就将个人同祖国的关系伦理化为儿子同母亲的关系,颂扬赤子情怀,强调个人对于祖国的赤诚。所谓“报国之志,报国之情,报国之举”就是对这种赤诚的准确描述。这种赤子情节,往往通过关切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表现出来。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焕发人们强烈的入世精神,催生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中华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突出肯定这种赤子情怀和忧患意识,并将它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活力因子,川流不息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身上。

强烈的民族气节。所谓民族气节,是指一个人在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抛弃个人得失安危,忠诚于祖国、民族,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用实际行动去捍卫国格,决不允许其他民族或国家侵犯、歧视和侮辱本民族的尊严的爱国精神。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是坚贞的,它驱使人们自爱、自重、自律,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国家和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大业,这就从积极的自我评价,深化发展为道路标准,演化成行为的动力。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崇尚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涌现了一批具有坚贞民族气节的爱国志上,如苏武、文天祥、朱自清等等,为千古敬仰。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同国家和集体的关系,一切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标准。道德原则是调节和规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体现着公民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统领着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是衡量公民行为和品质的最根本道德标准。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只有国家、集体的发展和富强才是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保障,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最终也必然会损害个人的利益。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精神,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还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必须大力提倡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和扶贫济困精神,人们要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就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既满足自己正当的利益,又为国家和集体创造财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原则,是我国社会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道德关系的经验总结。道德领域内无论是道德理论还是道德实践,人们存在的主要分歧基本上是围绕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展开的。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道德关系上,不把集体主义作为原则,就必然会把个人主义或者利己主义作为原则,二者必居其一。极端个人主义对国家、民族、社会无疑是有害的。只有集体主义才能帮助人们实现个人正当利益,实现个人尊严和价值。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集体主义的生命力及道德价值,对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道德品质的作用,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方面的地位,都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所无法比拟的。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原则,也是解决我国现实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的迫切要求。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利益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主要划分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个层次。国家利益是体现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利益是体现一定集团或者说部分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个人利益是体现劳动者按照自己的劳动贡献和法律的有关规定而应当享有的利益。三者的利益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同时,他们有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是要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同时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每个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要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努力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多做好事。

3.社会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理想,它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是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要坚定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奋斗。

自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以来,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就没有停止过,但不论怎么界定,它都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否定。如果说,资本主义意味着是“资本”的少数人的利益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则意味着“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社会的普遍不平等和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两大弊端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指出了解放的道路。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必然要发展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总是要追求一种更公平、更合理、更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曲折,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不可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发展眼光,满怀信心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奋斗。

150多年前,马克思、***发表了光辉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指明了赢得自身解放的伟大道路。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确定的崇高理想依然激励着亿万人民改造世界、争取自己的美好生活。这150多年间,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建立了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今天,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在中国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雄姿勃勃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人才培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中必须关注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没有了做人的根本,成才的根本。

世界观是根本,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观的运用,是应用世界观来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有自发的和自觉的,自发的世界观就是由自己产生、不受外界影响的世界观,自觉的世界观就是具有理论形态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应当成为其自觉的世界观。马克思的世界观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改造旧世界,但他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那样,只从自己头脑里想出一种合乎抽象人性的方案,而是靠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去改造旧世界的。正如马克思明确提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世界观中涵盖了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人性论,而把人看作现实的具体的人。这就是说,从社会本质看,现实存在的人总是一定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社会关系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的承担者。这是我们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由此引出的人生观结论就是: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的命运是同社会连在一起的。对一个人来说,拒绝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甚至搞个人主义,是背离他作为社会的人的身份的,背离他应有的人生观的。

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取向,由此产生了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光芒,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科学而又富有鲜明时代感的价值观,不仅为领导干部提供了判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的价值标准,而且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人生价值标准。

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就要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对于人才个人来讲,实际是塑造高尚人格的过程。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要有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艰苦奋斗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在我们党的实践活动中,艰苦奋斗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艰苦奋斗是一座大熔炉,锤炼着我们党的坚强意志;艰苦奋斗是一所大学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

人才培养中的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说成才的条件越艰苦越好,而是强调的一种精神。艰苦奋斗重在奋斗,贵在进取。就其本质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一种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一种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一种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就是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和旺盛的斗争意志,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不息,表现在工作方面就是不避艰苦、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励精图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表现在个人生活和公私关系方面就是能做到克勤克俭、杜绝浪费、廉洁奉公。总之,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劳动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其本质就是不怕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诚信也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诚信的权利义务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的进行,经济利益的获得,以至于人们消费行为的实现,都是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来进行的。讲求诚信,既是每个市场行为主体为别人创造和提供条件,同时也是为自己创造和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单个市场主体而言,其他市场行为主体对其认识程度是其生存和发展至为关键的一个条件。只有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可信可靠的,品质是真实的,别人才有可能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你的经济行为才能最终得到肯定,其价值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就有可能丧失生存和发展机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用一段的篇幅来论述信用,并首次提出要建立一个“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一般认为,道德藏于内而形于外,道德化诚信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违反道德而失信于人,可能会遭受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诘问。由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对道德诚信的诠释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当道德观念发生碰撞或冲突时,道德本身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是交易范围扩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易规则的形成又是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关键。诚实守信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市场经济的灵魂,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加快市场诚信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对重塑各行业社会信用形象至关重要,对人才的培养和建立个人之间公平竞争和经济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

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统筹城乡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高水平大学与重点学科。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作用。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到2002年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1%;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117万所,其中普通学校67万所,成人学校50万所,在校学生3.18亿人,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但是,与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仍明显落后。一是教育普及程度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8年,而世界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而1997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已达61.1%,世界平均水平为17.8%。二是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到2002年底,全国尚未“普九”的431个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1%。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与城市劳动力相比相差3年。另外,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调整,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教育的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培养人才。一、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和“两个服务”的宗旨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思想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基础和核心,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教育面向现代化,就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同时,教育面向现代化,还意味着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要思想现代化、内容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和手段现代化。只有教育自身现代化,才能适应现代建设的要求。现代教育理念的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现代教育模式的探索,都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都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要面向世界,既要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公民,又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而且要纵览全球放眼世界。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甚密,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借鉴人类社会一切进步和文明的成果,有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教育应该如何面对wto,是当今中国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问题。wto规则下的教育服务贸易,将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教法、课程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形成巨大的冲击。对此,我们应当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完成面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

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应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和要求,审时度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教育应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按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划,掌握应对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主动权。同时,强调教育是未来的生产力,是前瞻性很强的未来事业,必须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让社会主义千秋大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我们以前一直强调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的应答,肯定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内在包含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精神;教育为人民服务,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精神是一致的,也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向全体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举办教育等。根据公共管理的原则,政府要承担起举办教育的主要责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教育为人民服务,就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并深化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保障人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统筹城乡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教育。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西部攻坚、巩固提高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三大目标和深化改革、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中央决定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推动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农村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启动并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切实抓好中部农村地区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九”。认真做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妇女扫盲教育工作。要巩固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管理责任。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完善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确保校舍安全。推动各地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进一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范围,推动各地健全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助学制度。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大力推进“三教统筹”。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施“高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着力抓好中西部地区试点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三种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源多样化。积极配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三、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到2002年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598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69个),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0%以上。2002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0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8.3%。要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打好“普九”攻坚战,大力推进未“普九”地区的普及进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措施,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明确并落实乡镇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切实控制农村初中辍学,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加快城市薄弱学校建设步伐,开展教育助学行动,继续做好对贫困的农村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世纪之交提出的素质教育,有它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针对现实的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1999年我国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制定《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加快课程、教材改革。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工作。切实抓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与教材,颁布高中教育新课程实验方案和标准,组织编写高中实验教材。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审定制度和选用制度,加强管理,切实保证教材质量。加强国家和省级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大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健全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和教材选用制度。积极探索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新办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进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对学生课外活动和生活的引导与管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革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拓宽专业面,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坚持健康第一,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质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及教学质量。

此外,我们也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普九”推进的必然结果。要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挖掘现有学校潜力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完全中学的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规模。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理比例,促进协调发展。鼓励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高级中学。支持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四、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历史关头,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优秀拔尖人才,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越来越重要,而其基础在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和部署,大力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高水平大学与重点学科

继续抓好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十五”期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二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促进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等,形成全方位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新格局,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成为凝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增强国家知识创新能力和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能力,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作出知识和人才贡献。兴建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中心,加强和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继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积极培育学术精品和名刊。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人才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解决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结构性紧缺等问题。人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人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目前我国人才专业结构存在着初级和长线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甚至积压浪费,而高新技术专业和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人才及现代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熟悉国际经贸规则,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匮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眼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尽快建立教育培训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及时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育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加强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培养。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高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善高校基础课程教学,鼓励名师讲授基础课。建设精品课程,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继续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深化高等医学教育和农林教育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三)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作用1.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力度,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积极开展高校领导干部和管理骨干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根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高校领导、职业学校与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教师发展专项计划,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增强教师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落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措施,加快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办学层次,推进师范院校改革,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资质认证和质量标准,启动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以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巩固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发挥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高等学校共建工作,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和优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进并严格设置普通高校的审批工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扩大职员制改革试点。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权限。五、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抓住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总结过去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调整的经验,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

(一)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强化地(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要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布局结构。大力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的重组、整合,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鼓励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扶持职业学校培训出口劳务。

要面向就业、面向市场,进一步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布局结构,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学校的活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急剧增加的需求。(二)大力实施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两大职业教育工程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全面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以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专业领域为重点,在全国确定一批实施该工程的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扶持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区域共享的高水平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同时,要与对口行业和企事业合作建立培养培训基地,按照企业用人“订单”和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培训的模式,共同培养培训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积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就地培训和入城培训结合,职业培训和职业中介服务结合,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积极利用城市教育设施开设夜校、周末学校,开展对农民工的文化和技术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学校的活力。面向城镇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深化产学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鼓励连锁办学等新模式。(三)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学制要逐步从三年调整为两年,各级职业教育的培养期限、方式要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加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注重技能培养,大力推动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试验,坚持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不拘一格办学。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加强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切实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要认真贯彻社会和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积极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三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继续做好选派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工作。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在职自学,完善带薪学习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办法,提高教育培训成效。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终身教育思想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6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学会生存》的报告,指出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不断积累知识的长期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石,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要通过终身学习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思想得到更广泛的认同,终身教育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应重新思考和扩大终身教育这一观点的内涵”,并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的教育”定义为“终身教育”。报告认为“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报告强调必须把终身学习“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并建议确立终身学习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报告强调不能再把各种教育和学习看成互不相关的,而应“重新考虑并沟通教育的各个阶段”。随着终身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扩展。目前,国际上对终身教育比较共同的理解是:它是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人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如正规、非正规的各种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创立“学习社会”。《学会生存》报告特别强调两个基本概念,即“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指出“在未来,将要实现学习化社会的理想,而那时所进行的教育,则首先是以终身教育来构想的”,强调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终身教育的很多论述都是同学习型社会紧密结合的。例如,2000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就是“教育为在21世纪创建学习化社会而努力”,肯定了教育在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前,人们比较共同的理解是:学习型社会是指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中的社会,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将发展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国家的社会发展规划或教育改革计划中。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终身教育作为改革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如今终身教育已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美国在1976年就制定了《终身教育法》。德国1973年就在教育规划中明确了终身教育的原则。我国也非常重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工作。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并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把“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推进亚太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提了出来。这次又在《人才工作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要求,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

(二)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

1.终身化。接受教育和培训是一生的事情,是终身的任务。教育和培训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人生各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与培训,应是持续不断的,且要相互衔接、彼此贯通。过去那种将人们一生受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截然分开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终身接受教育和培训,人才能得到全面和持续的发展。

2.开放化。即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机会要尽可能有效地向全社会开放,使所有有学习需求的人的学习愿望都得到满足。要整合学校、单位和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清除各类人才参与学习的壁垒,打破其限制。在终身教育体系内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型之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3.网络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媒体化,开始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网络的建立,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和教育平台,为人才提供了空前的网上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教育体系结构是有机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教育的载体实现了有机联系,最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

4.自主化。人才的终身学习是主体性最强的学习方式。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人才的一切学习行为,都是从学习者本身出发的,自我需求是学习的动力,自我是学习的主导。

二、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切实加强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领导。终身教育体系是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培训中心等,也涉及教育、组织、人事、科技、文化、劳动、财政、工商、税收等部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密切协作。这就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领导,努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步调一致地推进这项工作。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管理和协调机构是很多国家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共同做法。法国在1973年就成立了全国终身教育发展署,日本在1988年将文部省社会教育局改为终身教育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确定终身教育的地位、目标和措施,用法律手段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工作。日本于1990年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对文部省及各级政府的有关权责作了规定;韩国于1999年通过《终身教育法》,明确了终身教育的范围和基本原则,对国家、地方自治团体的任务和终身教育设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借鉴这些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一)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要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和形成包括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等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的融合与沟通,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努力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教育与培训之间,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承认,尽快在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培训之间,建立起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立交桥”。

(二)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系统,推进教育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我们要全面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培训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要加强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开发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信息网,实现公共教育培训资源的全民共享,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采取多种措施尽快构建网上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为人才提供各种网上学习和培训机会,促进网络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三)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要促进教育培训事业的大力发展,必须解决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应将教育培训投入作为基础建设投资,加大投入力度,这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措施。国家“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央政府将继续支持、推动涉及全局性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个人投入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全社会的资源,突破教育培训投入的制约,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奠定物质基础。

三、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为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中央先后制定下发了《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2—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和各类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指导今后几年人才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要大力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训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多次就大力加强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工作作出部署,制定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争取五年内将全国干部轮训一遍。

一要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紧密联系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注重研究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下大力气组织和引导党政领导干部努力学习、研究和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要加强对法律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要组织党政领导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学习培训,一方面使党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使他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要改进方式,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培训资源。既要抓好党校、行政学院的脱产培训,选派干部到高等院校脱产进修;又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干部在职学习;既要加强国内培训,又要加大国(境)外学习研修。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如干部脱产进修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在职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等,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要加强公务员培训

自1993年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公务员培训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事部制定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和《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管理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使公务员培训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建立了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出国(境)培训、学历培训等为补充的培训体系。从1996年到2002年底,全国开展各类公务员培训1347万多人次,使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事部下一步要根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把公务员培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能力建设带动培训工作全局,逐步形成抓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大规模、有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新格局。当前工作重点是:

1.扩大培训规模,确保全员轮训。结合贯彻落实《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1~2005年国家公务员培训纲要》,以公务员四类培训为主要形式,五年内将全体公务员轮训一遍,下大力气使每一名公务员都能参加年均12天以上的脱产培训。切实抓好初任培训。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试用期内接受培训,参训率要达到100%。初任培训要突出适应性,使他们尽快完成向公务员角色的转变。突出抓好任职培训。要把任职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不断提高参训率。及时跟进更新知识培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中心工作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人事部每年提出更新知识培训的重点科目,各地各部门也可根据各自实际,提出培训的科目。大力推进专门业务培训。人事部将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行政管理核心课程的培训。积极鼓励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教育,为政府机关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各部门还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五年内每个部门至少要确定两门以上专业课程,进行全员轮训。加大公务员出国(境)外进行中、长期培训。继续抓好东西部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

2.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贴近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学员需求,围绕提高公务员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管理能力,适应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和重点,“需要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创新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多搞短期强化培训,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改革培训方法。积极采用小组教授式教学、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并加以推广。要实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凡是政府部门委托施教机构承办的每期公务员培训班,都要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培训施教机构的重要依据。

3.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培训资源部门所有、地区分割的现象,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培训资源配置,使优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要整合基地资源。开展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认证,选一批信誉好、质量高的培训机构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基地。鼓励高等院校创办公务员培训基地。人事部将在全国确定10个左右国家级公务员培训示范基地。各施教机构要本着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对不具备办学能力或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培训机构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开放型的公务员培训基地体系。要整合师资资源。建立公务员培训教师到机关挂职锻炼制度。从高校、党政机关和企业等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培训师资队伍。人事部将建立全国公务员培训师资库,各省级人事部门也可建立本地区的师资库,实现师资共享。要整合教材资源。人事部将对培训教材统筹规划,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集中全国的力量,编撰高质量、权威性强的公务员培训教材,完善适合各级各类公务员学习需要的、统一规范配套的教材体系。

4.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建立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公务员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公务员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形成自觉求学、竞争参训的良好局面。要把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逐步基本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新录用公务员不参加初任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不能任职定级。把任职培训和任职试用期结合起来,凡在任职前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必须在试用期内接受任职培训,否则不予正式任职。实行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加强培训证书管理,建立学习档案制度,把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公务员考核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对按规定应接受培训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成绩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三)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

人事部于1995年下发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研究制定了《2002~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我国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人数已达1500万人,接受本职工作需要的培训活动累计约6000万人次,组织高级研修班1800期,发表论文5万余篇。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抓好《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抓紧做好继续教育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格局的形成。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集培训教育经费,加快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四、制定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办法,提高教育培训的成效

要积极探索社会参与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建立和发展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监督的社会中介机构。建立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监督制度和发展相应的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浪费了经费,降低了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成效。为此,必须尽快建立教育培训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实行优胜劣汰。对各类培训基地,要实行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培训基地。新建的基地必须通过认证,对老的基地也要定期进行组织评估,以便监督促进培训机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凡达不到要求的,未能取得培训资格的,应停止招生。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和监督管理制度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需要,要通过对教育培训计划、环节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与实际需求及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出教育培训质量的优劣,及时反馈,以帮助教育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改进教育培训工作。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