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第一章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人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国际形势

(一)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美国是吸收世界知识精英最多的国家,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测,到2010年美国将缺少100万高科技人才,2010年前美国每年将缺少9600名具有博士水平的科学家;在日本,到2010年将缺少160万到445万科技人才,其中最紧缺的是信息技术人才;在欧洲,信息技术人员和电子商务专家的总需求量为1450万人,未来三年内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仅2001年就缺少16万信息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各国政府和企业日益认识到,人才是宝贵的财富,人才是重要的资本。科技人员成为价值和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创造的价值和利润远远高于体力劳动者。人才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和主要源泉,对各个国家和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人才的短缺意味着财富的损失;人才的引进意味着财富的引进;人才的流失意味着财富的流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经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物质资本。据测算,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上升到80%~90%。人才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后劲大小的关键性因素。

实践证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各种资源中居于主导和统领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将成为向全球提供知识、技术和智能的“头脑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国家,只能成为使用这些知识、技术和智能的“躯干国家”。谁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占有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高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一味依赖别人,一旦发生什么情况,就很难维护国家的安全。要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可以说,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首先关注的对象。国家安危,系于人才。

(二)经济全球化引领人才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和全球开放的人才观的形成。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在全球培养,人才在全球流动,人才被全球争夺。为了本国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人才战略,强调“投资于人”,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建设“人才强国”,立足于培养、用好和留住本国人才,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制定各种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人才移民或吸引本国人才回流。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各出“奇招”,从世界各国抢夺所需人才。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不甘示弱,在吸引本国人才回归的同时,积极从其他国家挖掘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留住本国人才和吸引人才回流也在积极努力。

全球人才争夺战总的态势是,大量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流向美国。据资料统计,二战以来,美国从世界各国吸纳的高级专门人才超过50万人。冷战后,美国从前苏联获取了3万名科学家。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表明,在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中,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计算机领域,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员中,50%是外国人;从事最高级的工程学研究的博士后66%是外国人。在10个欧洲国家里,就业的外国专业人才从1994年的55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65万人,仅从前苏联,法国就获取了1000多名科技人才,德国获取了4000多名,以色列获取了3万多名。

发展中国家和某些转轨国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目标,在发达国家享受人才流入收益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面临的则是人才大量流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亚洲占整个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2/3以上,仅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就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流出了40多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其他技术人员,印度每年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达6000余名;埃及在国外定居、工作和学习的人共有350万名;阿拉伯国家因人才外流造成的损失高达1300亿美元;俄罗斯因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而每年损失700亿美元;哥伦比亚因人才外流损失20亿美元;古巴损失32亿美元。

国际人才竞争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冲击就是严重的人才外流,包括流向国外和流向外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有近60万高学历人员出国留学,而学成回国的只有1/3。美国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是中国人。跨国公司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直接在国内争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据统计,截至2000年5月,我国外资企业已达35万家,招聘的管理、技术人员达120万,还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在中国,吸引了相当数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与我国的人才竞争已经成为面对面的“零距离竞争”,而这种人才的竞争比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更加可怕,核心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的流失对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杀伤力更大。人才外流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将使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体制难以为继,从而也为加快人事人才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压力和机遇。这就使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成为我国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使我国已成为一些国家“收割”人才的重要战场,人才竞争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变化。如果我们不采取切实措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取得人才争夺的主动权,就不可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实行“走出去”人才战略

2000年,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紧跟世界潮流,实行“走出去”人才战略,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应该看到,今天人才竞争已在全球范围内演变为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大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仅通过防守战术来“守”住人才是不现实的,必须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从我国人才发展的前景看,“走出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因此,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是开放的,通过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人才移民或吸引本国人才回流,努力开发国际人才资源,才有可能获取相对优势。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直接站在了国际竞争平台上,更应开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国内形势

目前,我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流动成本过高,人才流失严重,国家的人才安全形势面临挑战;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尚未健全。显然,如何尽快破除不合时宜的束缚人才成长及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确分析我国人才工作以及人才队伍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走人才强国之路,不断增强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也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他反复强调:“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要求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次强调:“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其综合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不善于发现人才,不重视人才培养,我们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按照***人才理论和***人才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和实施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制度和措施,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坚持制度改革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以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为主要环节,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1.人才总量迅速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作为反映一个国家人才规模和实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人才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科研和教育体系,拥有在总量上十分可观的各类人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的人才队伍。到2000年底,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到6360万,其中,党政人才585.7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0.1万,专业技术人才4100万,其他人员894.2万。

2.人才素质有较大提高。我国人才队伍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初步实现了由数量增长向素质提高的历史性转变,年龄结构得以优化,专业构成也进一步改善。“九五”末与1978年相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比重由18%上升到50%。解放前,我国是个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国民素质有较大改善,在2000年就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截止2002年,农民的文盲半文盲率下降了18个百分点,降到8%,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90%。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加218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增加了310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增加10617人。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

3.高层次人才队伍脱颖而出。通过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科技攻关计划,依托国家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技术中心(如“知识创新工程”)等,结合科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目前,全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190多万人,其中“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0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万多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00多人。制定并实施高层次专门人才计划,如“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西部之光”等各具特色人才工程,发挥人才凝聚效应,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和省部级层次的人选达1300多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69所高等学校的389个学科聘任了400多位特聘教授,“百人计划”入选达950人。此外,全国还建成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0多个,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20000多人,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准备了后备力量。

4.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变。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摆上了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新的条件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调整教育思路,核心是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研究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努力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5.人才意识普遍增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进程,人才和知识的作用日益增强,爱才、护才、重才、容才、留才风气逐渐浓厚起来。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利于人才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无人才无以立国,无人才无以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实际行动。人才压制、人才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少,嫉贤妒能的恶习逐步失去了市场。

6.人才投入不足的状况有一定改善。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人才开发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下,人才投入不足的局面已有明显改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的筹措教育及人才开发经费的投入体制基本形成,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投入机制。在国家中央财政年度支出中,人才投入逐年增长。比如,教育事业费2000年为1764.64亿元,2001年为2279.98亿元,增长22.60%;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3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0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进行此项指标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2002年这个比例上升到3.4%。科学事业费逐年增长,2000年为189.03亿元,2001年为2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7%。此外,国家或国家有关部门还设立专项资金,实施资助计划,为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如国家建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等资助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和创造。

7.人才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采取各种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人才和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增加投入,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知识、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的政策,完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制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鼓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不断提高人才的物质待遇,实行专家休假政策,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人才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各类人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拼搏奉献精神得到弘扬,人才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树立,其工作受人尊敬、令人仰慕。过去社会上流传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脑体倒挂”现象正在走进历史的博物馆,知识价值正在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国家还设立友谊奖,表彰在我国各条战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同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并列;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荣称号,表彰一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突出贡献。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为专家、人才办实事、办好事,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人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人才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8.吸引留学人员和国外智力工作成效显著。制定“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健全政策体系,出台并实施鼓励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全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策和制度,扩展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改善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保证了工作的健康发展。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择优资助的办法为优秀留学生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创造条件。坚持把引进国外智力作为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方针,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引进国外智力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每年来华工作的外国和港澳台专家已超过40万人次,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格局开始建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制度改革和创新,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工作覆盖面实现了由国有经济向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向农村,由国有单位向各种所有制单位,由传统国家干部向各类人才的扩展。人才工作由行政调配为主转变为人才预测规划、培养使用、配置管理为主的全方位人才资源开发上来。

10.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的人才市场体系开始形成,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业务不断拓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单位用人找市场,个人择业进市场”的双向选择机制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统包统配制度。仅“九五”期间,人才市场先后为国有企业引进配置人才280多万,为农业引进配置人才140万,为非国有单位引进配置人才近360万,培养各类乡土人才900多万。各类人才每年进入人才市场的约1000万人次,通过市场实现流动的约160万人,人才市场配置率逐年升高。

(二)中国的人才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人才安全是国之大计。未来20年,中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现状与需求还不相适应,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人才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人才布局不甚合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还不完善;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用人机制转换不到位,致使人才流动不畅;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需要进一步冲破,人才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1.人才国际竞争力尚显不足。人才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体系中最重要的竞争力,影响着科技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最终从整体上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是我国当前人才资源状况的基本特征,也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在庞大的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的比例仅为5.7%,其中,中高层次人才仅占5.5%,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例才达到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的素质差距还相当大,根据基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所作的最新研究,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但质量偏低:15岁以上文盲人口有8700万人,仍是世界文盲人口第二大国;200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7.97年,而1999年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2.75年和12.55年。2000年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4.6%,相当于1970年世界平均水平,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滞后10年,比发达国家平均滞后50年。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每万个劳动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这个数字,美国是74.3,日本是79.6,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分别为48到61不等,而我国仅为7,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10。由于人才素质的局限,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连续近4年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在基础研究方面只有15%的学科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人才结构和人才布局不尽合理。除人才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外,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人才资源宏观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才行业、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农业、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专门人才不足。

二是所有制和区域间人才分布不够合理。全国专门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高级人才的85%集中于中东部地区。

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1997年我国教育、卫生、经济和会计四大类专业人才数量已占全国专业人才总量的70%,但信息技术、生命科技、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空间科技、海洋科技、环保科技和管理科技等领域人才严重紧缺。据《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在每百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1993年为3676人,日本1994年为4909人,韩国1994年为2193人,而我国在1995年为454人,仅为美国、日本的1/8~1/10,不到韩国的1/4。

四是产学研脱节严重。国有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61%,而企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40%,这个比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拥有70%的比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五是素质结构不合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年龄偏高,比例偏低,仅占总数的5.7%,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7.5%。2000年,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仅为5.2%。

3.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相对不足。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之比为1∶7,尚属人力资本优先。在经济和社会总投资额中,我国的人才资本投入明显偏低,人力资本存量亟待提高。

一是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但政府投入不足。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的比例刚过3%,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已经占到6%左右,不少国家已达到财政的20%左右。我国以世界1%的预算,来教育世界上1/4的学生,支撑世界人口22%的教育。

二是我国r—d(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严重短缺,受财力所限,投入不足,2002年占gdp的1.13%,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的水平。

三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较低,影响了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据有关学者的估算,我国平均的教育收益率1988年为3.8%,1995年虽上升为5.8%,但收益水平仍然很低。

四是人力资本投资方向与经济发展导向及需求经常发生偏差,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有限的人力投资严重浪费。

五是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制度供给短缺”的问题,国家尚未建立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制度。如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限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我国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方面,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4.人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曾严肃指出,“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在目前的人才管理与开发中仍然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问题,“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用不得其长”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曾对3.4万专业技术人员的调查表明: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能发挥自己全部工作能力的人员仅占14.6%,有30%的人才没有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当时全国有499.4万人才处于闲置不用的状态。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的462.9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约242.1万人闲置。目前,这种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人才浪费的问题仍不容乐观。(参见《人才开发》2002年第6期。)

5.人才外流严重。我国的人才流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留学,学成不归;二是流到外资或合资企业。2001年,美国移民局发放了20万个用于招聘科技人员的签证,中国人就占10%。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工作,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而我国却呈现1∶3的倒比现象,这个数字值得深思。另外,在华外资企业凭借高薪,直接“面对面”地吸引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国内企业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实际上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人才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流失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这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原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学忠曾经明确指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掌握着国家关键技术和机密的人才在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战略上的对抗性,这样的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往往比一般的知识侵权更具破坏力和杀伤力。

6.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人才资源作为能动性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需要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单位制度和身份制度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影响,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与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其他生产要素相比仍然有待提高。配置机制还不成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身份、住房、福利保障制度仍然是人才流动的羁绊。尤其是居于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落实,人事制度还不够灵活,冗员不能流出,人才不能吸纳。目前,发达国家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率达到80%,美国这个比例为95%,而我国主要人才市场的成交率还不到20%。

7.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身份、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管理机制十分陈旧落后,竞争不力、激励不足,流动不畅,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受到压抑。比如,目前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决策自主权难以真正落实,薪酬项目结构单一,仍然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根据对沈阳市科技人才使用情况的一次调查(发出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18份)得知,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程度在80%以上者占41.55%,在60%及60%以下者占51.34%。对作用发挥程度满意和基本满意者占52.85%,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者占42.67%。此外,拔尖人才发挥作用一般和不起作用者占60.38%。这些数字说明通过落实人才政策半数以上的科技人才已基本发挥作用,但必须看到科技人才的潜能还很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造成了人才的大面积流失。根据同一项调查,人才流失的第一位原因是经济收入低(1169人,占68.04%);第二位原因是不受重用(585人,占34.05%);第三位原因是工作条件差(553人,占32.19%);第四位原因是专业不对口(197人,占11.47%);第五位原因是人际关系不和谐(171人,占9.95%);其他原因的人数为109人,占6.34%。分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出了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单一,政府在人才评价方面居主导地位,人才的社会化评价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二是评价标准单一,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评价过程中,存在套用行政级别和政府行政人员标准的现象;三是评价方式不够科学,主观定性评价仍是主要的评价方式,不能充分体现被评价者的实际业绩和才能。与评价制度相联系,我国尚未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分配上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现象仍很严重,信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在分配中还不能得到普遍的尊重和体现。特别是在国家机关存在着严重的强制混同的现象,由于机关工资制度的固化,缺乏弹性,致使高素质、贡献大的人才与其他一般人员工资无法拉开差距,体现不了优劳优酬,抑制了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出现人才流失。

总之,要加强和改进国家人才安全。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人才安全,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制定政策法规,提高人才待遇,保障人才权益,规范人才流动。建立国家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三、我国人才工作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审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人才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谁能掌握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和占据优势地位。

(一)我国人才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1.人才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员,这无疑为我们在比较和鉴别中学习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提供了天然的机会。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近几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要求,不断加大体制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努力把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管理体制调整到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实现了人事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布局的战略性转变。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讲,有利于我们打开视界,开阔视野,及时吸收和借鉴国外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念,增强我国各级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部门及其工作者适应国际惯例和规则的能力。

2.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进入新的活跃期。加入wto后,我们将直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国际国内两种人才(智力、知识)资源,传统的国际与国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性壁垒和行政性边界将得以清除,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对象、范围和领域也就自然拓展到全球性的战略平台上。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既是我国进一步整体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我们扩大国际人才交流,更好地吸引和使用留学人才、海外人才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有助于推动我们同发达国家在学历与学位、职业资格与职称等方面实现双边和多边互认向高层次拓展(我国在2001年与德国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我国的学历学位教育获得世界公认的重要标志),发挥我国人才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的影响力;有助于加强在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人才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来华留学,2001年来华留学人数6万多人,其中自费生达5万人以上,是建国以来在华留学人数最多的一年。正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达1.7万人,专业从中文、中医等传统学科扩展到科技、经济、管理、法律等应用学科。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必将引发更大规模的来华留学潮。

3.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经济全球化和wto创制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和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反过来说,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往往得益于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强调指出,要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世贸组织的核心理念和基础性机制是,促进资源、技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贸组织在全球范围兴起了以经济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浪潮,推动了包括人才管理制度在内的各种社会体制向市场化的转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恰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这无疑有利于我们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改革和运作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我们尽快适应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才管理体制的完善,加快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随着国内国外两个人才(智力)市场的贯通,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国内的人才交流,人才交流将进入新的活跃期,出现新一轮人才流动潮。

4.我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整体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开放进程的深入,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将大量涌入中国,在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并培养我国的本土人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跨国企业与我国民族企业的直接交锋,在使我国企业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会使我国民族企业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一是外国企业到中国境内投资,与之而来的是先进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和制度,必然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二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明显地还原为人才的竞争,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切感到人才的重要性,感到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制度的竞争,必须把人才制度改革放在突出的地位;三是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抛弃固守的落后观念,加快人才管理的制度创新,实现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的对接。

5.改革传统人才管理制度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制度问题历来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国际人才竞争的强大外在压力将进一步助推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使制度改革孕育新的实质性突破,从而缩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到底应该怎样去管理人才、服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当前,我国人事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深层次的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政府管理人才的行政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通过扩大开放,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而解决多年改革难以触动的“难点”、“盲点”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必然推动传统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加快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另一方面是要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最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

(二)我国的人才工作面临严重挑战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我国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在充分估计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国际国内形势给人才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有足够的把握,采取有力措施,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总的看,我国的人才工作将面临五大挑战:

1.人才流失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各类人才总量虽然较改革开放之初有明显的壮大,人才队伍素质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00年的50%,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又由68%上升到77%。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支队伍使我国初步具备了抵御加入wto后经济冲击的能力基础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但是,从整体实力看,我国当前的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与适应加入wto后激烈人才竞争的需要尚有不小的差距。进入新世纪,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将进入新一轮经济持续增长期,经济的扩张需要吸纳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这将表明我国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还将随着经济发展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国内各类市场如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将有步骤地开放,一方面,国外机构加紧吸引网罗国内高素质优秀人才赴国外深造或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跨国公司涌入我国境内,会直接就地招揽国内人才。联合国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我国落户生根,各种研发中心达100多家。另据外经贸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02年8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已多达41万家,投资的领域遍及各个产业,有2300多万经过挑选的中国人涌向外企。有的公司还设立了管理学院和培训中心。诺基亚网络在杭州还建立全球性研发中心。这些机构正在利用我国目前低廉的智力成本,加快实施人才本土化进程。仅清华大学就有跨国公司培训中心14个,而ibm则与我国20多所大学有教学合作。上述两个方面,必然会给我们稳定高技术产业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带来更大的压力。有两项调查为证,一项是对北京150家国企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从1982年起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中有64%的人流向外企或私企。另一调查是2001年11月中旬中关村发布的调查,结果是,园区内20%的主动辞职者已流向外企。由此我们必须看到,入世后除目前有形的人才流失继续存在外,还有外企利用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争取我国高级人才的智力服务这种隐性流失。可能加剧的人才流失形势提醒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事政策,遏止可能加剧的人才流失问题。

2.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尖锐。与人才总量不足相并存的是,我国人才资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根据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市场对外语类、金融财会类、商贸类、旅游类、法律类以及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逐渐加大,国际经济贸易类和涉外专业人才需求将大幅上升,高层次外语、计算机和金融等专业人才将炙手可热。机械、冶金、建筑等曾经一度走俏而今需求已达饱和状态的传统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却供大于求;金融、外贸、财会、农业、法律和现代管理人才,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供给明显不足。同时,人才的素质结构、智能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均不同程度落后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3.人才整体素质的差距进一步显现。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作为国际竞争力的八项要素之一——国民素质在当年的排序中,我国列第29位,比1998年下降4位,比1999年下降2位。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人才素质明显偏低。加强国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培养方式片面注重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造力和能力素质的培养。1995年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所占数量,我国为556人,而美国在1993年仅工程师即达到3732人,同年英国这两项人员合计3436人,加拿大和法国都在4500人左右。这种素质状况难以适应入世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我们必须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素质,大力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4.人才竞争的强度进一步加剧。***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wto知识专题研讨班上,把人才竞争列为加入wto后需要优先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并指出人才竞争的挑战是最严峻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至少有三个因素将加剧中国所面临的国际人才竞争,有专家把这种竞争比喻为“国际化、零距离”。

一是中国是在高新技术人才普遍短缺、需求高涨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加入世贸组织的。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入新的转型和调整期,导致以高新技术人才为主的新兴产业人才普遍短缺,竞争激烈。如欧盟国家,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结构问题的影响,各国普遍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严峻挑战。在高新科技领域,人才短缺的现象尤为突出。

二是wto对区域性和国际性人才市场一体化的支持,将促进各国人才的国际流动,诱发全球人才竞争。所谓区域性和国际性人才市场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为参加方的公民提供自由进入各参加方就业市场的权利,并包括有关统一协调各国劳动者工资待遇、工作条件、职业安全及其他有关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的措施。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第2款专门就与人才市场一体化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由于人才市场的一体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贸易的范围,涉及到社会政策,并可能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利益”,wto成员国未能就此达成一致,wto也未就此做出具体规定,但从总体看,人才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的趋势在逐步增强。这一趋势势必加剧国际间的人才竞争。由于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基础、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人才流失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三是加入wto后,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机构进入中国,与内资企业展开人才竞争。据观察,已经进入中国的著名外资企业,在人才资源使用方面大多采用了“人才本土化战略”。有数据表明,“财富500强”企业中的73.3%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大在华吸纳人才的力度。这些都可能加剧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加入wto后,国外的猎头公司也要到中国来,与我们竞争高级人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将带来人才需要和流动的高峰。未来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

5.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现已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框架。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在理念、体制、政策、法规和机制等方面,均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一定差距。“官本位”、条块分割、部门所有、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弊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还不完善,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挖掘和发挥仍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人才价值的市场化机制没有形成,高素质人才得不到相应的市场回报,而与低素质人才在价格上基本上处于“强制混同”的状态,严重扭曲了人才的价值导向,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1999年和2000年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排名中,在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和信息技术人才可获得程度上,我国在47个国家中均是倒数第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的人才环境亟待改善。

总之,我国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必须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使人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靠科教兴国,靠人才强国是我党几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进入新世纪,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相应的科学的决策和策略。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人才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的科学判断。我们要深刻领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自觉地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

(一)科学判断: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历史大趋势的有力回应。在全球发展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的形成和出现一般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大国之间不存在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重大突破,能够带动和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三是国际经济联系保持扩大的趋势,出现和存在开放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新世纪头20年对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1.在新世纪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可能争取和保持和平的国际环境,这将为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外部保障。进入新世纪后,“一超多强”的国际基本格局继续在曲折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虽然在“9·11”事件中受到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未动摇。欧盟、日本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国际影响日益增大;俄罗斯、印度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国际地位。各大国之间虽然也存在各种分歧和利害冲突,但不再是全面对抗性质,大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取向是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优势,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对于中国来说,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自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第一次免除了来自北部的威胁;自鸦片战争160多年来第一次免除了来自海上的大规模的军事威胁;自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以来的100多年中,第一次免除了来自东边的日本的威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中,我们可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并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场新的技术、产业和社会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2%~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推动力和新兴的支柱产业。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1.13万亿美元,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球网络经济急剧扩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自1996年以来,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每9个月就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和带宽翻一番。到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2.6亿户。预计到2005年,用户总数将超过10亿户。1999年,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2400多亿美元,2002年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10年,世界贸易可能会有1/3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国际市场将被重新划分,世界大企业的实力地位和优势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一批新的战略产业将蓬勃兴起。***在谈到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时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世纪里,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正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有可能在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通过扩大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提供了重要契机。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世界产业结构不断得到升级和调整,特别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以信息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结构越来越凸显出来,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我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外贸结构的优化,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推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2)经济全球化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进一步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扩大出口,可以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

(3)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育,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有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交通运输、金融、通讯等部门迅猛发展,交易手段日益多样化,经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市场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各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对外投资,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和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二)时不我待: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世纪。新世纪头20年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既使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了希望,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从目前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时不我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否则,不进则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和被淘汰。

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现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根据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数据,1999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为29.23万亿美元。就各国的排名和比重来看,美国是8.351万亿美元,排名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8.57%;日本是4.079万亿美元,排名第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95%;德、法、英、意四国加总为5.9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0.46%;中国(大陆)为0.93万亿美元,排名第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35%。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超过意大利而位居第六;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4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只有4%左右。

从人均经济量来看,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25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美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确实有了长足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言,1999年,瑞士是38350美元,挪威是32880美元,日本是32230美元,丹麦是33030美元,美国是30600美元,德国是25350美元,法国是23480美元,英国是22640美元,澳大利亚是20050美元,意大利是19710美元。与一些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同样也有较大的差距。新加坡是29610美元,韩国是8490美元,泰国是1960美元,俄罗斯是2270美元,巴西是4420美元。因此,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有关国际竞争力的报告,2002年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前10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芬兰、卢森堡、荷兰、新加坡、丹麦、瑞士、加拿大,中国香港、爱尔兰。中国的排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但仍然排在第31位。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还在于新世纪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发展科学技术这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第一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支撑点,就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对我国而言,一方面,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总体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1999年,我国1000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在国际上仅排第38位。与前10位的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在科技投入上,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每年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占全世界的90%以上,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占不到5%。科技人员90%左右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科技人员数只占10%。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国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浪潮,特别是信息化的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发展重点,力争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美国于1994年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9年初又进一步推出“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联邦政府加大了对关键信息技术的研究投入。欧盟以发展电信产业为重点,抓住通信业、新闻业、计算机应用业“三业汇合”,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趋势,以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信、娱乐和互联网服务,通过发展服务推动信息设备技术的发展。印度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作用,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积极推进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到2008年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和软件超级大国的计划。1998年至2002年,印度it行业的年增长率为42.4%,约为发达国家it行业增长率的两倍,其中软件业的年增长率达到56.5%。从1993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其重要因素就是信息技术的带动。面对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压力与激烈竞争,我国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和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的作用,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全面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日益受到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范围的经济周期波动、结构调整与价格起伏不可避免地会传递到国内市场,使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全球化将给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冲击,除了上述经济总量、人均对比和科技进步方面的差距外,还包括下述几方面:

1.原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目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运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建立的,主要体现和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争得平等的权利,获得较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仍然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2.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眼中,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总是一种异己力量。美国有些人甚至公开宣称:美国21世纪最主要的战略挑战莫过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大肆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将所谓的“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借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之机向中国施加压力,企图在中国推行西方的“人权”标准和政治制度,使中国朝西方国家所希望的方向转变。更为严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他们的依赖,干涉中国内政,以经济压制中国在政治问题上做出让步。可以确信,随着我国在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攻势以及利用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的倾向还会加强。

3.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互联网、媒体、影视节目、书籍等各种工具,宣传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目前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既不是其高新技术产品,也不是军火,而是流行文化。在新的世纪,西方国家的媒体会加大文化渗透的力度,中国将面临着西方国家日趋严重的文化冲击。对此,我国必然保持高度的警觉。既要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防止、抵御其消极文化糟粕,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面临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一些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确实给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机遇,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跻身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在新的世纪,我国在同他们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经贸往来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另外,世界上其他地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对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构成压力。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在第一位,但到了1996年已下降为第三位,1998年进一步降至第四位。墨西哥则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运输、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大力抢占美国纺织品市场,目前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升至第一位。

5.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张。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是对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飞跃和深化,也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的内源性体制基础。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从组织结构层面看,由传统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垂直隶属型兼全控计划型组织结构转向市场契约型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转型过程。由于二者在社会组织原则、社会凝聚力整合方式、经济运行机制、精神价值体系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从前者转向后者的过程极为艰巨复杂、充满着许多矛盾。

6.现代企业制度的严峻挑战。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要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是具有独立产权的经济实体。为此,我国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求按照市场规则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造,探索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这里有亟待解决的两大历史性难题:一是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否具有兼容性,怎样实现这种兼容性;二是通过实行股份制对公有产权进行改造,但是公有产权对国民经济究竟达到多大程度的控制力,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这两点搞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

7.生态环境与人口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200亿元以上;在全国主要城市,每年因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大约每年有17.8万人因大气污染致病而早亡;全国目前有300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有100多个。所有这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口的强大压力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目前,我国总人口接近13亿,2030~2040年总人口将达到最高峰,人口规模下限为15亿。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将趋向高龄化,204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就业压力持续增压,实际劳动供给人口高达8~8.5亿,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而且低素质劳动人口过多,高素质人才紧缺的状况难以改变。这些都将影响到中国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新世纪里,中国能否从容应对全球化挑战,特别是中国成为wto成员以后,能否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规则,掌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新世纪的头20年至关重要,必须紧紧抓住。

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而所有这些,都将依赖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赖于我国自己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管理、科技、教育人才队伍。没有这样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再好的机遇也会白白丧失。也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毛泽东***江泽民论人才》,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即关键在各级各类领导人才和专门人才。他还指出:人才问题,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毛泽东***江泽民论人才》,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这一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确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都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出现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失误,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使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遭受到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党的—切工作的标准,制定了在改革开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总政策,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的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地经受住了政治领域和自然领域多次风险的严峻考验,并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历史的经验表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遇到坎坷和曲折。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更加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通过不懈奋斗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步入新世纪之后,国际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从国际环境看,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力度加大,我们面临着西方国家科技、经济占优势的压力,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各国之间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长期较量与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出现许多重大变化。新世纪头20年隐藏着风险,充满着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国家能否抓住机遇,抵御风险,迎接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条件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稳定局面;才能保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除非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也是新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建设的目标。物质文明的建设,本身就要通过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同时,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又为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客观物质基础,并不断推动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更高的程度提升。进一步来讲,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也反过来要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物质基础。因此,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出了迫切要求。(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务***2001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至关重要。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首先是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在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各项要素只有同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相结合,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也是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进程。从人类对石器工具的掌握到青铜技术的发明,再到对铁器技术的应用和大机器生产的普及,以及如今对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驾驭,人类每一次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才能的施展都使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所以,我们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也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变革极为深刻。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农业经济时代,战略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战略资源主要是原材料、能源等物质资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战略资源则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人的素质和技能就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而由人的素质和技能决定的创造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与效率,就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提高国家竞争力,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提高本国国民的素质和技能,如美国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计划,日本提出了“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目标,并提出强化人才培训以及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的新措施,欧盟在《2000年议事日程》中明确要求“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新加坡出台了“最大限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政策,韩国提出要建设以科技知识为推动力的“头脑强国”。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又十分短缺,许多自然资源和物力资源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的耕地、森林、草原面积等总量均居世界前五位,水泥、棉花、煤炭、布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草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淡水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粮食仅及世界人均水平,而钢、煤、电、石油等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这就是说,从资源结构上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作为第一要务,尤其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新社会的重要内容,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素质和技能。我国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越是提高,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就会越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越会加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1964年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由4690人上升到33961人,增长了6倍多;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320人上升到11146人,增长了7倍多;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420人上升到3611人,增长了近8倍。科研人员总数由解放初期的不到1000人,发展到今天的300万人。全国高等学校从1980年的675所发展为1080所,增长了60%,在校学生增长了1.45倍;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增加了近千所,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增长两倍;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全国共有技工学校4392所,有就业训练中心2406所;再加上就业训练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年组织就业训练达到300万人次。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看,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总人口已近13亿,其中农业人口占60%以上。人口的过速增长,对人的素质与技能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劣性替代。人的素质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全民受教育水平还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具有高中等学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不甚合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60—1985年期间,日本为9.30%,韩国为6.55%,新加坡为2.17%。这种教育水平是保证这些国家同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我国1990年才只有1.38%,1995年达到2.07%。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数量还有8507万。除此之外,我国劳动者在技能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其中,技术工人的技能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后继乏人,大量的无技术、低文化、未经培训的人员上岗工作,造成劳动者整体素质较差。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现有从业人员3000多万,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大约7%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大量投资带动,靠技术进步的比重并不高。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开发能力有限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技能,尤其能否抓住机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新世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当务之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三)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和丰富,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愈益巨大,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促进科技创新。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创造者、拥有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就曾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的巨大变化,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以后,与全球化趋势相伴随,一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性新科技革命浪潮汹涌而来。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种形势,***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他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个论断,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智力明显提高,人类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熟练工人不断增加,工业部门中科技人员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人口中从事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

其次,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状况和劳动资料的性质与水平,使得生产力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扩大与加深,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日益丰富。

再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管理科学化,促进了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效结合,把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科学化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工具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生产力由落后向先进的转变。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第一靠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根据时代特征深刻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这一重要论断为指导,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与国际竞争的新特点、与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趋势以及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起来,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而使***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使之具体化为现代化建设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今天,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和丰富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1989年6月,他在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中,要十分重视发挥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同年9月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路,指出在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的轨道上来”。同年12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了《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长篇讲话,提出了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路。他说:“在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并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科教兴国战略,再次强调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六大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并再次强调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在科技教育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这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这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障。国内外无数创新实践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可以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惟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有赖于千百万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争夺人才的竞争,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全过程,在科技计划安排、科研基地建设、科技管理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彻底地从重物、重成果转向重激励人才创新积极性、重人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要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坚持培养与吸引并重,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形成为我所用的更多高技术创新人才和科学前沿的尖子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同时,还要不断壮大技术创新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企业家和科技创业者队伍,不断壮大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中介和推广队伍,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在新的世纪,我们党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复杂的局面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迫切要求我们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到在世界大转折中走在时代前列,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中走在前列,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走在前列。

(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他们同我们之间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由于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曲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又占有优势,这就使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党和国家要在世界新格局中处于更加主动、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斗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从总的形势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就是发展的最大机遇。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不论国家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这一切不仅为我国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而且还为我们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来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将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可能和机遇,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争取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本国经济。然而,尽管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不断发展,世界和平还面临着威胁;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在继续;南北国家发展差距、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环境、毒品、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远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美国利用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方面继续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大力发展自己的“硬力量”,另一方面继续凭借其经济和信息资源的优势,通过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力量”输出其价值观,谋求建立美国控制下的世界秩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可能越来越多地利用所谓人权和民主等问题作为“软武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战略。

因此,21世纪初的世界并不是人类的“牧歌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演变与反演变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和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尖锐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们加入wto之后,势必面临激烈的来自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实力方面的竞争压力。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接受主要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充分认识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我们党能否从容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有丝毫的松懈。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原有体制的弊端、陈旧观念的阻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等接连出现,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思想政治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党只有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振兴的新起点上。***同志曾经说过,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年的艰苦创业,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新世纪的头20年,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国企扭亏为盈等艰巨任务,使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而且还要解决人口、就业、环保和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等战略问题。相应地,我们党只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创造一个长治久安、团结向上的政治环境,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的种种考验,以更加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全党实现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可否认,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它首先表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转变。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体制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其后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党的十四大,正式把我国的经济体制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交换主体的独立、自由以及不同社会分工之间的普遍协作,这种协作,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由市场支配的秩序,而不是政府和其他权威力量所控制。作为执政党,要使这种市场秩序有序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领导市场经济的作用。

现代社会体制的基本框架,在经济上是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则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存在和运作,离不开民主政治的基础。民主政治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形式,也是建立在个体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也是公民逐渐摆脱对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依附的过程。更进一步地,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公民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有效地监督约束公共权力的运作。因此,不能幻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脱节,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就是人们彻底告别官本位和等级社会,走向民主、公正、自由、平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随之进行变革,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而且,这种转变和提高必须走在市场经济的前面,否则,在一个平等和民主成为人们共识的社会里执政党如果落伍于时代,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我们党要尽快地调整对政府、社会和经济文化事业领导方式,实现党的自身现代化和领导现代化,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成熟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也不应该变。作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就是执政兴国,领导人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强烈的执政党意识,具备得到人民公认的执政能力。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发展、变化和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做到准确观察世界风云变幻,沉着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趋利避害,掌握主动,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努力延长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强的,是得到人民群众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要看到,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执政以后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建国前夕,***同志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向全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同志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与当代国际环境及时代发展的要求联系起来,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更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尽管原因十分复杂,各个党的情况也很不相同,但究其根源,无一不是没有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和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违反执政规律,失去执政能力所致。一个执政党,如果缺乏理论创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就必然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如果缺乏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就必然在各种挑战和危机面前处于被动,无法应对市场经济和国际环境带来的复杂局面,丧失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如果丧失凝聚人心、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然贪污腐败盛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这是从许多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中得出的深刻结论。因此,我们党鲜明地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创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毫无疑问,我们要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而执政能力建设是重点、是关键。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

就党的整体来说,执政能力是指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中的本领。最重要的执政能力是党的理论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执政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条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和纲领,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切实提高五种能力: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由于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的职责不同,五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侧重。就广大党员来说,就是要强化执政党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党的任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全部要求。

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低,最终决定于我们党自身素质和状况如何,决定于我们党自身能否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干部和专门人才队伍,决定于我们党能否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培养、吸引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真正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素质,使他们首先成为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行家里手。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执政党意识,在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思想的同时,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从制度上保证那些忠诚于党的路线和纲领、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0年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很有意义。党的内部出问题,当然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出问题,也包括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是善于治国理政的政治人才。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党面临的任务更为紧迫。21世纪的前10年,我们党从中央到地方直到基层,各级领导机关都处在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就是说,一大批老同志将陆续退休或离休,一大批新同志将走向各级领导岗位。所以,大力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训是一个极其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党切实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相比,干部队伍在新的实践中应对新挑战的素质不够。领导干部应对新挑战,除了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品格、思想作风、敬业精神、优良传统、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之外,更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主自强意识、开拓创新精神、效率效益观念、竞争探索品格及驾御经济发展的能力,作为跨世纪的领导干部,对高科技发展、金融证券运作、wto规则、依法治国战略等等新世纪党的工作中必须时时面对的问题,要成为内行。目前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新动向新趋势的把握能力和洞察能力不强,工作中必须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科技创新意识和积极竞争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领导工作水平的提高。这里的关键是对新问题的解决要有新的办法、面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新世纪,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保证我们的事业与时俱进,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康,都要首先抓住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也是治理我们这样一个有12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的重要政治原则。

我们选人用人的标准,总的讲是德才兼备。要特别注意选拔任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要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各级领导班子树立奋发有为、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形象,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十分注意他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情况,特别要注意他们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在政治风浪中经受不住考验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这要作为我们考察和识别干部一条必须坚持的重要标准。

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的路子,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有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科学机制。要坚决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对不按党的干部标准、不按规定的程序选人用人的,一经发现就要坚决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

培养年轻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努力提高年轻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水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和发展,在党的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实践上,我们要注意培养年轻干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他们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从政治上正确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展工作,善于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年轻干部的创新意识。年轻干部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福利,脚踏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力量,党的事业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执政党要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保证各个时期新老顺利交替。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好作用,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都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等各方面的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关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全党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住机遇,扎实工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努力实现《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我们要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心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宣传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