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党自身的兴旺发达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人才历来就是治国安邦之本,事业发展之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来看,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战略问题,只是那种对一个系统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提纲挈领、左右成败的问题,才能称之为战略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资源,更离不开人才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资源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著。人才问题已成为战略问题,人才资源已成为战略资源,是由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所决定的。
一、人才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实施人才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问题战略思想在实践层面的拓展和落实,是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人才思想的精华,结合时代特点和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集中反映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人才理论,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才领域的必然要求,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从人才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的人才战略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历了一个孕育、丰富、充实、完备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孕育阶段
我们党一向重视人才问题,始终把人才的培养、使用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曾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在继承***人才思想的基础上,我国党的人才战略思想开始孕育。***在20世纪80年代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刻的思考,逐步形成了人才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他深刻阐述了人才的战略作用,明确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系列论述从根本大计、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人才开发的极端重要性,为确定人才战略决策、制定人才规划奠定了理论依据和认识论基础。
(二)提出阶段
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首次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建议》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人才资源开发(含发展教育事业),用这么大的篇幅来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在中央历次同类建议中属首次。建议鲜明地指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这表明党中央对人才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同时也表明人才资源开发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实施人才战略已经成为全党的共同心声和普遍意愿。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把人才资源提升到战略资源的高度,开辟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表明实施人才战略已经载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成为国家和全民的意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为实施人才战略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认真实施人才政策。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精通国际金融、财会、贸易、法律和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对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的制度。善于发现和大胆起用年轻优秀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工程师以及技师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作用。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落实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奖励的规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聘用境外高级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这表明在政府开始把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写入施政纲领中,并在人才政策中加以落实。“十五”计划中写入实施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纲要所没有过的。“十五”计划内容十分丰富,任务全面,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包括人才的战略地位,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战略任务,造就人才队伍的总体目标,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的要求,以及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完善人才机制,营造人才环境,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市场和人才法规等方面的框架性要求。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的人才工作部署,必将成为“十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指导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武器。与过去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五”计划第一次把人才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摆上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一改过去讲综合国力只提实物资本生产能力的做法,其历史性贡献在于,它在我们党和国家中长期计划中第一次确立了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表明,我们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长期计划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发展实物产业,而且开始更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问题。
(三)完善和发展阶段
2002年中共中央公布实施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也是落实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具体行动。这个规划纲要在先前“人才战略”概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人才强国战略,阐明了人才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再一次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工作规划。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确立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2002年底,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003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重大任务和工作目标。会议提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强调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党管人才的要求,决定成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把其作为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一项组织措施,履行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工作协调职责。这标志着人才工作摆上了党和国家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是对人才战略的深化,把人才工作与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表达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对人才工作总体设计和战略谋划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人才战略思想和总体要求,对于全党全国进一步把人才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动员作用,从国家层面提升了我国人才工作的层次和水平。2003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人才工作。2003年12月19~20日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要求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向全国发出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标志着人才工作进入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人才战略是筹划和指导人才工作全局的方略,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方针。人才战略体现的是国家根本利益,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总目标和总方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走人才强国之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预示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纪元。认真领会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对于增强实施这一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重视战略思维,实行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一贯传统,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法宝。每当革命、改革和建设进入重要转折和关键时期,我们党和国家从民族前途命运的全局高度作出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符合人民要求的战略决策。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安排,我们党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在继续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的同时,提出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国家为了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而制定的总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思想,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它是科教兴国等其他发展战略的深化完善、其他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系统,达到新的水平。各项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最终要以人才为依托,以人为主体。依法治国,关键在人才;科教兴国,关键在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进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关键也在人才;推进城镇化战略同样离不开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看,人才战略是关涉其他战略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强国战略是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是相互配套的,归根到底是为强国富民服务的,人才在强国富民中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目标在人才不断集聚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得到逐步实现。它标志着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认识新的提高,标志着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道路实现了新的战略转移。人才强国战略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性的重大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总体设计和战略谋划的结晶,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我们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21世纪初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并行推进的三大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将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升我国人才工作的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到了近代,由于落后,我们这个民族曾被人任意宰割、蹂躏;由于落后,她至今还未完全摆脱贫困的缠绕。因此,改变落后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便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建国以前,人民追求民族复兴而进行的斗争,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必需的制度前提;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在社会主义时期,才真正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就是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近80年来的历史,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在国际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综合国力、科技发展、国民生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距,其最根本的差距是知识的和人才的差距。我们要在本世纪迎接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必须大量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民族崛起、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选择
事实反复表明,落后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以人才为依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和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和1/6,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能否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将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现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不少国家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甚至十分贫乏,但由于重视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从而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有材料显示,1978—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来源表明,广义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例达到20%以上。1980—1998年间,中国的综合国力30%来自于人力资源。实践证明,人才资源的加速积累和开发是实施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当前,我们要继续完成工业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解决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大力提高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水平。这不仅可以克服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有利于解除信息化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总是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亚太地区开始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要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必须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抓紧建立人才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性人才竞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从发展中国家网罗大批优秀人才,使发展中国家人才形势严峻,人才的大量流失已经危及发展中国家人才安全乃至经济发展的后劲。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外流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美国留学生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由于人才的严重流失导致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下降。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最新报告表明,1999年我国科技竞争力大幅度下降,在47个国家和地区中,从上一年的第13位下降到第25位。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强势和竞争压力,我们必须加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各种应对之策,趋利避害,把留住、稳定和吸引人才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及早来抓,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赢得国际人才竞争的主动权。
第二节
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与我国人才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也是我们吸收中国传统人才思想理论营养、借鉴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的结果,标志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中国传统人才思想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思想启示和理论营养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和汲取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思想营养。在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中,同样受到我国人才思想优秀传统的启迪。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启示和影响:一是把育人用人作为兴邦治国的核心。古代人才思想的核心是治国安邦。从先秦管仲的“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到孔子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思想;从汉高祖刘邦的子房、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称帝历史总结,到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道理。这个道理今天同样适用。二是人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者魏源,历经清代后期江河日下、人才匮乏的国家危机,提出“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强调人才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应“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才”,把育人用人放到国家重要的战略地位。他第一个提出人才要师夷的观点,强调靠人才救国、兴国和强国。三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革虚而之实”、“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些人才思想观点,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形成、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二、人力资本理论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条件
人力资本理论是与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最为密切的直接的思想理论。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80年代传入中国,对我国的人才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是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单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我们过去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的作用,但在总体上一直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惟一源泉。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认识到物质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只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原因,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实现人才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的均衡,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果只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缺乏对人的能力和人才开发的投资,就会造成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的不配套,产生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这个道理使我们开始改变片面追求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才资本投资的方针,把人才资源的开发、配置和使用放在重要地位。
二是认识到人才资本投资是多方面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资本的质量,促进人才资本的合理配置使用。开始把人才资本投资从纯消费观念转变到最有效率的生产性投资观念上来。认识到人才资本投入收效虽然较慢,但一旦发生作用,其经济效果可以超过其他投资,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关键是要把人才资源与资金、项目等合理配置,善于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社会财富。
三是能力建设理论的提出,把人才资源开发提高到新的境界,认识到人的能力建设和开发,不仅是为了经济的增长,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能力建设理论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说的,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能力的提高是实现发展的关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众所珍视的生活而扩大他们的选择。经济增长只是扩大人们的选择的一种工具,拓宽人们的各种选择的最基本途径是进行能力建设。这些观点,克服了只把人才看作发展工具而不是发展目的的缺陷,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和能力建设理论的这些重要观点和技术管理体系,给了我们深邃的思想启发,成为我们制定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操作依据之一。
三、马克思的人才理论,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理论来源
马克思的人才思想对人才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马克思强调,价值和财富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而劳动又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些观点,揭示了体力和智力在劳动中的不同作用和效果,说明了人的知识和技能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是通过投资而产生,并由投资所决定的,它包括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维持劳动力繁衍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这就是说,人才资源的开发是要讲投入、讲成本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培训,就要有资本的投入。
马克思还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他认为,人类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因此,要摆正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开发以及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正是今天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的原典,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直接理论基础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汲取中国传统人才思想营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实践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新形势,面对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强国之梦的新任务,响亮地提出要走人才强国之路。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接着在1996年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到21世纪初,要在我国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队伍,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专家队伍,一支学有所成并具有突出领导才能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组成我国现代化事业所要求的宏大的科学技术大军。后来又演变为以中高级干部为重点的党政人才队伍,以企业家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各领域高级专家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即“三支队伍”。
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求把培养和使用人才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1998年,***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座谈时指出,现在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他说,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我们要认真对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潮流,乘势而上,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在考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在全国科技创新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关键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要注意培养新的人才,要十分珍惜和使用他们。
2000年至2002年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年代。***多次强调,在社会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要求我们把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特别是2001年8月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代表时,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强调要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进一步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才思想全面继承、一以贯之。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并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确保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落实,还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作了全面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人才理论的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从上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科学论断,为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人才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表明了我们党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前提下,依靠科学依靠人才来治国兴国强国,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的内容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一、什么是人才
探讨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弄清什么叫人才。人才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辞源》、《辞海》里都说,人才是指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专长的人。孔夫子的“为政在人”的“人”,也就是人才的含义。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人才概念的是汉代王充,在他的传世之作《论衡·超奇篇》中说,“人才高下,不能均同”。意思是说,人才有高有低,不能等同对待。宋代秦观的《人才篇》是我国第一部人才理论专著。他以当时的标准,把人才分为成才、奇才、散才、不才四种类型,说明其不同的特点、表现和适合做什么工作。今天,对人才概念的阐述也是各种各样,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以知识为标准;二是以学历、职称为标准;三是以业绩为标准。这三种衡量人才的标准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品德,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必须具有三个要素: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二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这个人才定义,反映了人才的多样性、相对性和层次性;强调只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就打破了过去在人才界定中存在的惟学历、惟职称、惟资历、惟身份的现象,坚持了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市场和群众认可为标准,把人才置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考察,以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大小去衡量,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有利于鼓励人人成才,有利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人才强国战略的涵义
所谓战略,是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作出的系统筹划和全面安排。我们党把人才问题与强国目标联系在一起,把人才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地位,把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放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对当前形势和党的历史任务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三个第一”的理念,即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此,人才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的大事情,关系国家全局的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决策,是我们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国策。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要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使我国成为人才辈出、人才向往的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使我们的社会最终成为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三、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内容
人才强国战略是一个全局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有总战略、总系统,也有分战略、子系统。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全面丰富的内容。(一)开发人才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内容1.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要在全面分析当前人才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规划,实现人才培养总量目标、结构目标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的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既要有人才培养的短期计划,又要有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计划;既要有人才专业结构的科学规划,又要有人才层次结构的科学规划;既要有人才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又要有人才区域结构的合理分布。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保证人才资源开发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
2.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我国有近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有7亿多劳动力,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26%。要把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放在人才强国战略的优先地位,努力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要在提高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围绕能力建设,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符合实际的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的知识和才干的全面增长,增强人才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3.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要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别要加强农村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发展高等教育和深化高教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脱产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和对外交流等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度保证
体制机制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一套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环境。
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评价科学水平。
对党政人才的评价要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重在群众认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逐步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
2.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要进一步改进党政干部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办法,坚持扩大民主,群众参与,加强监督。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才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逐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建设。
要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3.创新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机制。要逐步建立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与职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职级的激励功能,并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对国家机关特殊专门人才,实行特殊的工资、津贴政策。
要逐步建立符合各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创造的财富要在分配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要加大对从事基础教育、基础研究、战略高科技研究人才的分配政策的扶持力度。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分配要与市场价格接轨,坚持合理有效激励、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经营者薪酬要与其责任、风险和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收入与其创造的财富业绩相适应。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三)发挥人才市场功能作用,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实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手段人才市场对促进人才成长、调整人才结构、落实激励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价值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大学校。人才市场的独立自主、优胜劣汰、注重价值的市场经济意识,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机会平等、公平竞争、契约化管理的市场机制,为领导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了重要方法。人才市场为各类人才的流动和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一是要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加快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二是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人才自主择业权,推动人才市场主体到位;三是发挥人才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作用,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四是消除分割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因素,逐步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五是打通地区、行业间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渠道,鼓励跨地区服务,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六是完善人才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交易行为和实施宏观调控。(四)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资,逐步由物质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这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途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比对物质资源的开发更重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认为,在现代社会,在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之间,获得体能、技能、智能社会所需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社会得到的收益分别为1∶10∶100。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108%,而大专文化程度的则可提高300%。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虽然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优先开发物质资源还是优先开发人才资源,是有经验教训的。有的国家优先开发物质资源,对物质资源开发投资高于人才资源开发的20倍;有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用于物质资源开发的投资仅高于人才资源开发投资的7倍。两种不同战略的结果,后者的优势明显地大于前者。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物质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我国主要用能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人均高出25%到9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左右。而恰恰相反,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我们把教育、培训搞上去,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那么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只能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之路,走人才强国之路,别无他途。
目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够,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1998年至1999年,中国对教育的总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这几年有提高,但还不到3%,而对有形资产的投入大约是它的15倍。土耳其对教育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印度是3.2%,俄罗斯是3.5%,菲律宾为4.2%,而美国是5%。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令人瞩目。但只有把资源从公共工程和摩天大楼向学校转移,这种成功才能保持下去。投资教育也许不像盖办公楼那样见效明显迅速,但它的收益更加持久。我们应该从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解决好这个问题,加大对教育和人才开发培训的投入,尽快解决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和人才队伍素质的问题。
第四节
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任务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党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制定了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集中到一点就是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正确理解和认真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这个指导思想,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五个观念”。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开发培训,把丰富的劳动力转化为人才资源,变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牢固树立鼓励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坚持人才来自群众、来自实践,只要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的就是人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才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制定政策、考虑问题、安排工作,都要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要关心人才、激励人才、爱护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允许成功,允许失败,包容人才,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服务,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四)牢固树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
开发人才资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还有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提高人的能力。人的能力发展了、提高了,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选择的余地,才能实现人们所向往的和珍视的生活,才能有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
(五)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人才观是人才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人才工作的方法论。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实践论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比如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又要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人才强国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同步考虑;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人才队伍发展;正确处理各类各级人才之间的关系,坚持建设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正确处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的关系,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参加我国现代化建设;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在人才开发中的关系,坚持以国家、单位为主,加大人才开发投资;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素质关系,坚持不懈地加强人才队伍政治、职业道德建设。总之,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武器,促进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总纲领,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抓手,推动整个人才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人才开发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才强国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人才开发过程和开发目标的阶段性。因此,人才强国战略在确定战略总目标总任务的同时,必须制定具体的分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分领域分地区的规划,以确保总目标总任务的完成。
(一)价值取向
从战略学的角度讲,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设计,必须把握世界人才领域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目标的结构要从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来展开,既要有队伍建设的目标,也要有制度建设的目标,在各个目标中,既要有定性的指标,也要有定量的指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这是我们研究确定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我国现阶段,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统一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统一的,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统一的。我国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结构、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制定人才强国战略近期目标的现实依据。这个目标的功能定位应该是,造就各类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开发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努力掌握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把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大力开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壮大我国人才队伍,走以人才强国、建人才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一目标具体解析有三个方面:其一,全民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二,全体国民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继续加大,既立足国内,又加强国际合作。其四,人才结构逐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与经济结构实现互动和同构。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对2002—2005年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了如下具体规定: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法规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从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各项主要预期目标,增强了目标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1.扩大人才队伍总量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05年,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8350万以上,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400万以上。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6.3%左右。
2.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
3.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到2005年,在各类人才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58.8%左右,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3700人以上,从事研究和实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员达到90万人以上。各类人才人均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12天以上。
三、当前人才开发的重点
人才队伍建设,取决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心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定,我国将采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新模式,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着金融国际化、贸易全球化、世界产业一体化、知识经济发展快速化的形势,使我国人才队伍一时难以适应。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当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加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人才环境。特别要加快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以及懂得国际法律、贸易谈判、金融财务等国际通用人才。这是当前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现有的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2001年~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列为第28位,其中合格工程师、高级经理人才、金融技术人才均列为末位,即第49位。我国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7,而发达国家达到25~40。《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知识创新指数偏低,只有14,而高收入国家为99,中等收入国家为22,低收入国家为11,世界平均指数为55。我国知识创新指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只及高收入国家的14%,只及中等收入国家的63%。这些材料都说明,当前我国人才队伍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创新创造能力。
我国人才队伍还有一个不足,就是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紧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型常常是老实、听话、能吃苦,忽视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训,忽视外语和综合运用知识教学,培养的人才一般都是再现型、内向型、单一型素质,习惯于重复性和模仿性劳动,缺乏创业开拓精神,知识结构单一,适应性不强,难以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以上海为例,能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只及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1/10;计算机运用普及率也远低于中国香港、汉城和新加坡,如2001年家庭上网率,上海为9.6%,而纽约为70%,汉城为60%,新加坡为42%,香港为3***%。开拓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市至少缺少5万人。因此,我们必须抓住重点,采取特殊措施,加大加快这方面人才开发力度,改进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素质型的三个转变:即由再现型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变,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变,尽快解决急需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矛盾。
(一)加强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
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研究企业家成长规律,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逐步实行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加紧研究制定资质认证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全面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加速经营者市场化配置。参照国际惯例,探索建立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首席执行官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他们参加国内外培训,选派他们到国外大公司学习、锻炼,提高他们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
(二)加快高新技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采取切实措施,统筹规划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大力培养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依托政策宽松、创业条件较好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力聚集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搞好“高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安全作出贡献。要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构建完整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体系,努力形成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和技术专家群体。
(三)抓紧培养一支国际化通用型人才队伍
中国人才学专家、华东师大教授叶忠海认为,国际通用人才必须具有六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二是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并善于与本国相应的科学文化加以比较、兼容和融合;三是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专业业务活动有关的国际惯例;四是具有较强的以外国语为基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信息选择收集和加工处理能力;六是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要按照这些要求加紧培养造就一批懂国际语言的法律、外贸、金融、财会、谈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加紧培养精通wto规则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现在我国高技能人才极为短缺,后继乏人。全国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这与发达国家20%~4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瓶颈。要加快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在搞好机电、信息、电力等行业高级技工培训的基础上,把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实施范围推广到生产、运输、环境保护和服务行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高级技工、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全国普遍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各行各业都要针对工艺、技术和服务水平的薄弱环节,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培训。要健全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工人岗位成才,使职工的就业机会和报酬能够随技能的提高而增加。对有特殊技能并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使高技能人才同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妥善处理的十大关系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事关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局的一件大事。要积极稳妥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战略的完全实现,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关系
在我国要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必须把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在普遍提高国民教育文化水平的同时,要抓紧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是全局性、整体性、基础性工作,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前提。没有全民素质提高这个坚实的基础,专门人才就会失去来源;没有专门人才队伍的培养,就没有人才创新能力的出现。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中,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相互交织,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民和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人力资源各梯度之间的衔接和联动,实现各个方面、各类人才的最佳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只有夯实基础,突出重点,人力资源开发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可持续贡献。
(二)培养高层次人才与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层次上的多样性和类别上的多样性。但高层次人才始终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在重点上有突破,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望,中国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需的优秀人才。因此必须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以引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为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各类急需实用人才。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教育还不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必须注意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结构的优化,重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企业科技队伍和高技术工人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形成高、中、初各个层次人才的整体优势。
(三)培养自然科学人才和培养社会科学人才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快完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和大胆的理论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要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去寻找答案。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人才问题上,我们要走出那种“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误区,给社会科学应有的地位,在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同样重视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创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环境,更要建立一套适应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特点的制度和机制。
(四)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的关系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汇集了大量人才,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这支队伍总的看,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我们要从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将他们纳入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视野,满足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事业发展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传统思想羁绊,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思想偏见,努力形成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观念,做到一切束缚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消除公有制经济组织与非公经济组织在人才工作上的政策壁垒,真正做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才工作在政策上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在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的使用上,一律平等,公开透明。在人才招聘、智力引进、技术合作、国际交流、职称评定、专家评选表彰等方面,放宽政策限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机关事业单位高素质人才向非公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流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人才保障机制。
(五)开发利用国内人才资源(市场)与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市场)的关系
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和我国加入wto、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制定和实施的,在这样的宏观国际背景下,人才工作必须面向和用好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一次大的调整和重新配置,人才的竞争将由一般的组织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我们必须以全球的眼光来对待人才资源,着眼全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人才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国内人才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又要坚持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来解决国内人才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到自主培养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要立足加紧培养,也要吸引海外人才,为我所用。我们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善于引进人才,引进头脑,把一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引进来。要善于培养、发现和利用国际国内的两方面人才,使他们各展优势,取长补短。不能厚“洋”薄“土”,搞双重标准。只要是能实实在在地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不论其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优秀人才。
(六)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关系
培养、吸引和使用是人才开发的三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联,彼此作用,也相互贯通和依存。培养和吸引是用好人才的基础,使用人才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目的,重视培养和使用,就能够有利于形成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要注意着眼处理好与自主培养人才的关系,要避免盲目性,克服为“引进而引进”。要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培养和自我发展上,放在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调动积极性上,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确实需要引进外来人才的,要“精”、要管用。现有人才培养好了,作用发挥好了,人才环境得到优化,对外来人才产生吸引力,有些人才则不引自来。关键是搭建人才公平竞争的环境,靠事业发展凝聚人才。在实践中要把三个环节贯穿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全过程,那种将三者割裂开采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海外学子是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要在继续欢迎广大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基础上,调整引进人才的政策思路,从提供相对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主转向以在平等竞争前提下提供发展机会为主,按需引进,竞争择优,提高层次,保证质量。
(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
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我们往往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培养。作为人才来讲,没有很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有缺陷的,不完全的;没有健康素质,是无所作为的。“体者,载知识之舆寓道德之车也。”健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素质,是人才素质这座大厦赖以生存的基石,没有健康的体魄,人才就失去成就事业的起码条件。“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人才起码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能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要有团队精神,能融入集体中去,不能孤芳自赏;要有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实践证明,没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所谓“人才”,其潜在的资源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还有可能引发这样那样的事故或事件,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八)实行物质激励和创造宽松政策制度环境的关系
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科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离不开物质激励,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劳动价值理论,充分估计人的知识、智慧、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要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给高级专业人员、贡献大的人员、劳动好的人员相应的报酬。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人才能够把自己的志向、智慧、创造和发明变为现实,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对许多人来说,这比物质报酬更为重要。要把物质激励原则和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营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社会环境。
(九)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只是为高级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但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终身学习越来越重要。如果不注意学习,今天的人才在明天可能成为“庸才”。不管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博士,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高级经理,都要定期参加培训,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为此,在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形成一种结构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十)政策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完善政策措施,提供政策保证。在日益开放和市场化的条件下,制定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政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维护政策的统一性,又要体现政策的灵活性;既要注重国家层面的战略谋划和宏观指导,又要为地方和行业留有自主行为的空间;既要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共性,又要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个性;既要与以往的政策衔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留有创新的余地;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又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