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童心密码——为孩子选择文学 §从“儿童的发现”到“儿童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读者对象是儿童,对儿童的理解便成为解读儿童文学的密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文学观。中外儿童文学从自发到自觉、从发生到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对儿童认识的历史。

在世界文学大潮中,儿童文学作为一脉支流,有其可辨认的发展轨迹,普遍认为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教育故事和冒险故事,标志性作品有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利弗游记》,其本质是“儿童的被发现”。

在西方传统的儿童文学观里,儿童是指从开始的大约3岁到14一15岁的未成年人。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欧洲各国在16世纪以前,根本就没有“儿童”这个概念。在那个时代,小孩子只是具体而微的成人。6岁以前的幼童,还需要成人的照顾,6岁以后的孩子,便加入成人社会的行列,吃、喝、穿、工作……都与大人相同了。

17世纪是个转折点。1658年,德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第一本儿童画册《世界图解》,用图画的方式向儿童介绍世界,体现出一种新的理念: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门类,因为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儿童读物,还要晚一个世纪才出现。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一1778)在其教育巨著《爱弥尔》里第一次喊出了“要尊重儿童”的呼声,宣称“儿童不是具体而微的成人”,“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与成人很不相同”。此后,对儿童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1744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发表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日记,提出教育应从体力和智力两方面,促进儿童力量与能力的和谐发展。1787年,德国教育家蒂德曼(1748—1803)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儿童的专著《儿童智力发达的研究》,开启了人类儿童研究之先河。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1782—1852)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其教育哲学著作《人的教育》将儿童视作一个发展过程。之后,美国教育家霍尔(1844—1924)开始了对儿童群体的研究,直接催生了1893年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学研究会——美国儿童学研究会的成立。儿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迅速风靡欧美。所以,周作人说:“西洋在16世纪发现了人,18世纪发现了妇女,19世纪发现了儿童。”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词条说得好:“儿童一旦被认为是独立的人,一种适于他的文学便应运而生。”18世纪下半叶,儿童文学终于开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儿童文学这个独立王国,包括三大属国。

第一属国是典型作品。有五类: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成人读物,如《鲁滨逊漂流记》、《贝洛童话》、《西游记》等;

2.成人为儿童改写的优秀成人文学作品,如《圣经故事》、《格林童话》、《佩罗童话》、《聊斋故事》等;

3.图画书和浅显易懂的故事,如《小兔彼得的故事》、《三毛流浪记》、《原来如此的故事》等;

4.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如《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葫芦娃》、《神笔马良》等;

5.为儿童创作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小熊温尼·菩》、《宝葫芦的秘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

第二属国是基本理论。儿童文学独立王国也发展出它自身的美学标准、创作的基本理论以及批评的基本标准。如蒋风的《儿童文学概论》、(韩)李在彻的《儿童文学概论》、(法)保罗·阿扎尔的《书,儿童,成人》等。

第三属国是组织机构。如出版社、剧场、图书馆、作家组织、展览、期刊等。

与此同时,形成了评估一国儿童文学发展程度的标准,按其重要性可分为十个方面:

1.对儿童了解的程度;

2.从消极依傍民间口头文学到积极创造作家文学所取得的进步状况;

3.一批专业儿童文学作家的兴起和成长;

4.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作品的数量;

5.对传统形式、风格的拓展创新;

6.摆脱宗教或政府控制的程度;

7.依靠翻译作品的程度;

8.基本作品的数量,特别是每年原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

9.辅助性儿童文学书籍的数量,即研究、批评、推广儿童文学的书籍的丰富和广泛的程度;

10.和儿童文学有关的机构的水平,如图书馆、出版社、协会等等。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