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与儿童审美感受能力相契合的供儿童审美解读的文学。“美是文艺的本质”(列夫·托尔斯泰语),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观察渐密,见解渐确,知识渐进,美感渐高”(鲁迅语)。对于儿童文学的美育意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美能磨炼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美育功用值得重视、研究并加以开发与利用。
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美育陶冶,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童趣美
童趣即儿童情趣或孩子气。儿童在“满怀兴趣地观察他面前的一切”时,又“以自己的意思和方式表达和解释这一切。”童趣美即流动其间的儿童的某种天真、稚拙、可笑而又可爱,往往给人以幽默感、新奇感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和语言、行为所渲染的一种美感氛围。比如契诃夫笔下万卡的“乡下爷爷收”的信(《万卡》),马克·吐温笔下汤姆和乔埃·哈波的“比剑”(《汤姆·索耶历险记》),都把这种孩子气表现得令人叫绝!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李贽语),稚拙可爱的“童子之趣”中有着一种比较原始的、非理性的、更符合人的自然本能的东西。而且,儿童这种对世界的儿童式的把握,往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有着一种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与哲理境界。这也就是安徒生笔下的小孩对“皇帝没有穿衣服”的“无礼”不能以一句普遍的“小儿语”来看待的原因所在,而蕴含有一种永恒的真理性的内容(《皇帝的新装》)。
二、游戏美
与儿童始终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发展之中相适应,儿童文学体现出动的特征,具有与儿童生存状态——游戏天性相通的“游戏美”。成人文学可以有的大段的心理与环境描写,在儿童文学中让位给了惊险、奇特的情节,戏剧性的热闹场面,情绪是快乐起伏的,语言也极讲究音节响亮,节奏感强。因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们会按捺不住地叫出声来:“好险啊!”“真有趣!”据说前苏联诺索夫的那些写得快活、气韵流动、活泼惊险的小说,曾经使一个儿童图书馆不得不给他的小读者专辟一个阅览室,因为凡读他小说的儿童都不由自主地要读出声来,愉快地哈哈大笑。这审美快感的渊源便主要是来自作品中洋溢着的儿童游戏精神。
“艺术的冲动是一种游戏冲动”(席勒),正是通过游戏——这扇巨大的、明亮的窗子,“关于周围世界的图景、概念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光流,才照射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儿童的游戏天性与艺术冲动的游戏性的一致性,使游戏美成为儿童文学极富个性的美感特征之一。
三 人情美
“使孩子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别林斯基),是文学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中外儿童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一位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不是人道主义者,这可以举出诸如丹麦的安徒生、瑞典的林格伦、意大利的罗大里、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苏联的盖达尔和马尔夏克、中国的叶圣陶与冰心等一大串光辉的名字。也没有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具有温暖的人道主义的人情美,这也可以举出诸如格林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普希金的童话诗、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快乐王子》(王尔德)、《爱的教育》(亚米契斯)、《稻草人》(叶圣陶)与《寄小读者》(冰心)等许多深受儿童喜爱的不朽之作。
人情美的核心是一颗爱心,爱是“人类真正的本质”。“天真单纯的孩子们出于爱的动机,才创根挖底地去追求真、善、美”(日本才能教育家铃木镇一语),供给儿童以文学也是出自内心的“对于一切幼者的爱”(鲁迅)。儿童文学用爱来浸润儿童的心境,给儿童带来无限的欢乐,是儿童真正的“温暖之家”。
儿童文学的美育是通过美感体验来实现的,阅读活动则是儿童获得美感的必要与充分的条件,没有儿童的阅读,作品美的形式只是潜在的。然而,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欲将儿童文学的美育价值转化为儿童自身的一种主体能力,还必须重视对儿童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的形成一般有自发与自觉两种类型。
一、自发型
自发型即儿童自发地表现出对文学的审美意趣。黑格尔在《美学》中说:“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而“儿童的最早冲动无非是对美的追求,要以这种实践去改变外在事物的意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对艺术美的感受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婴儿喜欢看彩色的画,喜欢听动听的乐曲和歌声。整个幼儿期开始显出诗歌朗读、唱歌、跳舞等方面的审美感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与文学美接触的机会更多,儿童的审美感受能力在爱美天性的孜孜以求中得到不断的开发。但任何自发型的审美感受力,到一定阶段,都要从自发走向自觉,在成人的启发与培养下去欣赏美与创造美,否则他们的审美天才与潜能便因得不到正常发展而夭折。
二、自觉型
自觉型是指儿童在接受了专业性或针对性的审美教育后,对文学的审美感受能力会很快得到开发与提高,其审美趣旨也积极而有目的,有比较好的自我审美意识,对文学的美不仅能心领神会,有的甚至可以缩短个体发展进程,早熟早慧。毫无疑问,儿童高水平审美感受能力的形成,主要还是后天的培养。
由于儿童文学是供儿童审美的语言艺术,我们认为,对儿童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
(一)儿童言语器官的审美培育
言语器官指的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部位,以及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的区域。正如“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马克思语)一样,只有在文学的言语实践——阅读与欣赏中才能培养儿童言语器官的审美感受能力。多读,不仅能从语言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与音乐性中获得言语器官的美感,而且在言语客体与人脑(言语器官)的“刺激——反射”的反应机制中,读者会逐步掌握种种审美结构,将文学的语言符号系统破译并还原为活生生的美感形象,从而自然地进入作品的审美天地。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打动言语器官,而且打动整个心灵,所以把人凭资禀和修养本来就有的那些文辞、思想、行为以及美与和谐的意象都鼓动起来,通过文字本身的声音的抑扬,把作者的情感传到读者的心里,引起读者和作者的共鸣,使小读者心醉神迷地受到作品中所写出的那种种美德的潜移默化,儿童亦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适应作品的审美观念与形式的感受能力。
(二)爱护童心,尊重儿童审美思维的独特性
儿童对文学美的感受过程是充满童心的。童心不仅是指儿童生理心理机制的心理状态,除了思维活动的幼稚、单调的一面,还具有下列可贵的特点:儿童总是满怀兴趣地观察一切,真诚、直率而自然地流露感情,以自己的意思和方式表达和解释一切,想象和幻想在整个精神活动中占有很大地位等。
儿童的这些特点,与艺术思维的实质最易相通,因而,爱护还是戕害童心,就关系着儿童审美能力能否正常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得好:“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戏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这确是至理名言。
童心在文学阅读中的体现,集中在儿童“我向思维”与“反儿童化”这对矛盾的互动上。“我向思维”使儿童对文学美的感受于不断“反顾自身”中,以自己的好恶、情绪与兴趣来评判美丑,并以能从中发现自己的身影为最大乐趣。但另一方面,“反儿童化”思维又使他们不乐意被人视为小孩而给予优待,却喜欢模仿和装成大人,努力摆脱自身儿童状态而向往成年人的美趣世界。因此,儿童在接受文学美的熏陶中又有一个审美的理想人格视点,这个理想人格往往是以其周围成人的审美意识为参照系,并将审美的视野毫不犹豫地突入成人文学的审美天地,因此,培养儿童美育品质的儿童文学在审美趣味与审美境界上又要适当高于儿童读者的实际审美水平,这样才能将儿童带向前进。儿童文学既适应又超前于儿童的实际审美水平,让儿童乐于接受,有趣且有益,这就是尊重儿童审美思维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