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透过地理看历史 第八章 山东与两淮

山东,因地处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又因春秋时这里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又称齐鲁。

山东的地形主要是丘陵,西部有座泰山,其实并不算高,只不过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显得很高。泰山加上它附近的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大多数山体海拔在几百米,尼山的主峰海拔才三百多米,鲁山、沂山、蒙山的主峰也才刚刚突破千米,只有泰山的主峰玉皇顶突然增长到1500多米,所以站在泰山顶上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正因为周围大片的山体不高,所以泰山历来也只是作为象征意义,比如皇帝封禅之类,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最早生活在山东的土著,是东夷人。山东靠海,有渔盐之利,这里的耕地不如中原松软肥沃,种地的收成不如经商,所以东夷人会经商,使得这里商业发达。

东夷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商人是被华夏化的东夷人,对于仍在山东未被华夏化的东夷人,商人的策略是抚剿并用。武王伐纣的时候,纣王的主要兵力其实正在讨伐淮夷。山东的夷人称东夷,两淮的夷人称淮夷,其实都是夷人,以地域区分而已。

周朝时,姜子牙被封到齐国,也就是现在的临淄,实际是回到他的故乡。姜子牙原本就是东夷人,他到了齐国,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大力发展农业,而是因地制宜,尊重东夷人的风俗习惯,发展商业。到了春秋时期,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仲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齐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达到鼎盛,称霸诸侯。管仲甚至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妓院,当然是国营的,用妓院的税收充军费,发展军事。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春秋时,凡是称霸的国家,都有蛮夷血统:齐国有夷人血统,晋国有狄人血统,秦国有戎人血统,楚国有三苗血统,吴国有百越血统。相反的,地处中原的郑、宋、卫、曹、陈、蔡,这些正统的华夏族占据着最好的中原腹地,战斗力反而弱。而这些地处边缘的国家,一边与周围的蛮族战斗,一边融合,既吸收了别人的战斗经验,也继承了蛮族好战的性格,自然比中原那些整天只知道讲礼仪的国家战斗力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齐国和鲁国,鲁国的文化发达,但战斗力远远不如齐国。在周朝,征伐周边的蛮族是得到周王室的支持的,周王室分封诸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挡住周边的蛮族,拱卫王室。地处中原的国家,没有蛮族的侵扰,天长日久,战斗力也下降了。

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第一个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孔子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会像周边的蛮族一样,披头散发,穿左祍的衣服。华夏人的衣服是右祍,成年之后要束发,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辈子都不会剪,断发和披发,都是蛮夷的风俗。

北边的山戎进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北上抗击山戎,一直打到山戎的老巢——孤竹(也就是现在的山海关一带),把征服下来的土地都送给了燕国。燕君感激不尽,齐桓公回国的时候,一直把他送到了齐国的土地上,齐桓公说,我不是天子,国君相送不能出了自己的土地,于是把燕君走过的地方都割给燕国。所有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无不佩服。燕国是召公的后代,召公与周公曾同朝辅佐天子,齐桓公还劝燕君向召公学习,要向周王纳贡。

华北平原还有不少狄人,狄人南下灭了邢国(邢台),齐桓公帮邢国在夷仪(聊城)复了国;狄人又灭了卫国,卫国国君战死,全国只剩5000人,齐桓公自己出钱出力,帮卫国在楚丘(河南滑县东)筑城复国。

齐桓公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处处体现王者风范,中原诸侯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征服和同化了周边的蛮夷。后世的称霸者都以他为榜样,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他。齐桓公的称霸以武力为基础,但并不诉之于武力,只要能达到目的,能不打仗就不打。当时对齐国称霸威胁最大的是楚国,齐国带着联军前往问罪,但并不想真的开战。因为楚国很强大,一旦开战,损失无法估量。齐国千里迢迢地赶来,楚王说了一句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句话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的出处。风,就是发情,意思就是,马发了情,也不会去找牛,你齐国离我这么老远,跑到我楚国来干什么?齐国就找了个借口,说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楚国也不想打仗,于是答应了向周天子朝贡。两国签了盟约,就退兵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从此无人能撼动。

在山东,与齐国以泰山相隔的是鲁国,鲁国的都城在曲阜。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始终是个配角。鲁国是正宗的姬姓诸侯国,齐国姓姜,两国经常通婚,也经常打仗,齐国强大,鲁国总是被欺负。鲁国的成就是在文化上,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周公旦制定了周礼,鲁国很好地继承下来了。在整个周朝,除了周王室的图书馆(老子工作的地方),各种图书最全的就是鲁国了。古代的竹简书,不容易带走,很容易毁于战火,如果君王不重视,很容易遗失。我们知道,当时夸一个人有学问,叫“学富五车”,就是读过五车竹简,如果按字数算,五车竹简大概也就在一百万字左右。当然,一百万字用文言写的策论和一百万字的通俗小说差别很大。鲁国出了个孔子,这和鲁国一贯的保守作风有关,也是鲁国一贯以来文化建设的最大成就。

东周时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各国的史书都被烧了,只有鲁史幸存下来。这可能得益于孔子的弟子众多,抄写的附本多,其他国家的历史,只有一份,毁了就没了。晋朝的时候,盗墓者无意中在一位魏王的墓中挖出了《竹书记年》。《竹书纪年》前半部是晋国的历史,后来三家分晋,后半部就记录了魏国的历史。《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之间的很多事,与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大相径庭,观点也相左,对全面正确了解先秦的历史非常有价值。所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灭百家之言,不是没罪过,罪过大了。

鲁史分春、夏、秋、冬记述,简称《春秋》,这本史书记载的年代大致与某个历史时期相当,于是后来我们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而战国,则是当时对七个争霸的诸侯国的称呼,后来用来代指这一段历史时期。

鲁国的编年史只是按时间记述事件,作者并无明显的偏向性,孔子将《春秋》重新编辑整理。一字之差尽显褒贬之意,这就叫“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从孔子开始,中国的史书不只是记事,还负有教化的作用。孔子还把当时的流行歌曲集《诗经》进行了删减,只留了三百篇(可惜啊,删掉的部分我们再也见不着了),叫“诗三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说没有阴谋诡计,全是真情流露。《诗经》里有很多古人谈恋爱的诗歌,孔子并没有反对,而是赞扬了他们的真性情。儒家一开始并没有那么迂腐,是后世的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才把儒学搞成了假道学。

孔子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凡是上古的就是好的,凡是现在的就是坏的。礼和乐,是周朝维护秩序的两套法宝。在周朝,什么地位的人用什么样的礼,奏什么样的乐,都有严格规定。春秋时正是周礼被一步步破坏的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要恢复周礼。春秋早期,人们还相对单纯,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即使是打仗也很有骑士风度,举个例子:

邲之战的时候,楚军追击晋军,晋军的战车陷在泥地里出不来,楚军士兵就教他们把车前的横木抽掉,这样车就能跑了。晋军照做,车果然能动了,可是没跑多远,车又不动了。楚军又说,你把车上的旗子拔掉,把车辕上的横木扔了。晋军照做,车又能动了。晋军一边逃跑,一边对后面追击的楚军说,楚国果然是大国啊,仗打得多,逃跑也有经验。

孔子评价春秋的两位霸主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春秋时期战争中的君子风度正是从晋国开始被丢弃。齐桓公一生比较顺利,国事都交给管仲处理,虽然好色,但心态正常。而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近二十年,吃尽了苦头,也看透了人生,做事讲现实,什么礼仪在他眼里都不能当饭吃。

宋襄公曾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就是说,在战场上,对已经受伤的士兵,不要进行二次伤害;头发花白的人,不要去抓他。古人打仗,不靠关隘险阻。我虽然是亡国的商朝后裔,也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宋襄公一心想学齐桓公称霸,所以在战场上还要讲究这些谦谦君子之风,可惜时代变了,他这一套已经不管用了。孔子的祖上就是宋国人,也是商朝后裔,两人的想法倒是惊人的相似!

周礼内容繁杂,仅仪式程序这部分,就有祭礼、葬礼、婚礼、冠礼、笄礼,以及国王之礼、国君之礼、贵族之礼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有专家才能搞得清楚。专门研究周礼的专家,被称为“儒家”。

即使是当时的国君,也搞不清在各种场合中该用什么礼节,演奏什么音乐,于是要聘请专人来帮忙,这个人随着国君出现在各种正式场合,叫“傧相”。孔子在鲁国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傧相。“傧相”的职位很重要,后来演变成了国君的重要助手,也就是丞相。现代结婚时的伴郎、伴娘也叫傧相,正是借用了这个词。春秋时并没有丞相一职,战国时才有。只是我们有时习惯按后世的职位称呼,比如说“管仲相齐”,其实管仲的职位是大夫,并不是丞相,齐国还有两位比他职位高的卿,只不过实权都在管仲手上;还有“将相和”,蔺相如的职位是上卿,已经是诸侯国中最高职位的官了,相当于后来的丞相,但当时并不叫丞相。

孔子批评的乱世,也正是中华文明最灿烂辉煌的时候,我们叫“百家争鸣”,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这些文明成果。与孔子几乎同时,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全世界的聪明人都诞生了,略举几例: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山东与中原相连,地势平坦,没有任何山川险阻可以据守,所以在秦朝以后,山东历来都是中原政权的一部分。这里有渔盐之利,任何政权在取得了中原以后,都不会忘了把山东收入囊中。也正因如此,在历史上,山东并没什么特别大的战事。相反,在山东的南面——两淮地区,经常是中原和江南拉锯战的战场。

淮河南北,统称两淮。宋朝在这里设淮东、淮西二路,也称两淮。大致范围是,南到长江,北接山东,西连中原这部分。其中淮河到长江这部分称淮南,也称江淮。淮东的形成也是近几千年的事,时间短,还不稳定,沼泽密布,不利于行军打仗,战事主要发生在淮西,淮东同样也有渔盐之利。

在南北两朝对峙时期,江淮地区通常被江南政权占据,而淮北往往被中原政权收入囊中,所以淮河两岸就是南北政权拉锯战的主要战场。

淮北,以徐州为代表;淮南,以寿春为代表。

徐州原称彭城,因上古时这里有个彭国,彭城因此得名。三国时,曹操设徐州,治所设在彭城,这是徐州这个名字第一次和彭城有交集。到唐朝时,彭城就改称徐州了。

徐州虽然地处华北平原,没什么高山险阻,但徐州附近有一些低矮的山丘,依山筑城倒是十分方便。这些山丘不能跟太行山、秦岭相比,但是比一般的城墙还是要高,在阻挡敌人进攻方面,多少还能起一些作用。

白居易的《长相思》里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这几句诗用来形容古时徐州的地形再合适不过。汴水,从荥阳北面的黄河,流经开封(也称汴梁),过商朝故都商丘,然后在徐州这里与泗水汇合。泗水发源于山东,流经鲁国的都城曲阜,过沛县,在徐州收汴水,然后向东南流入淮河。淮河有邗沟与长江相连,从长江南岸的京口(镇江境内),经江南水系,可直达苏州和杭州。瓜洲在扬州境内,是长江北岸的古渡口,“京口瓜洲一水间”指的是扬州和镇江境内的两个渡口隔长江相望。吴山,当然指的是古时吴国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江南。这几句诗的总体意思是,通过汴水和泗水,徐州可以向西直达中原古城开封,入黄河,通洛阳;向南,可以直达江南水乡,吴越之间。汴水、泗水,构成了隋朝大运河的南段,从江南一直到开封,最后在洛阳东北方的汜水镇入黄河,与北运河相连,北运河可直达涿郡(北京)。南宋的时候,黄河改道,经汴水夺淮河,汴水泥沙堆积,从此废弃,淮河也从此堵住了出海口。元朝修建京杭大运河,正是在徐州这里沿泗水北上,不再向西以洛阳为中心,有两个原因:一是元朝定都北京,洛阳不再是天下的中心;另一个原因,正是因为黄河改道,大量的泥沙让汴水成了土埂,今天徐州以西的废黄河就是以前的汴水。这条土埂把徐州以西的水系一分为二,北面的水汇积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微山湖,也就是铁道游击队出没的地方,微山湖里有芦苇沼泽,便于藏身;南面的水汇积在一起成了洪泽湖,洪泽湖在淮河的下游,淮河没了出海口,大量的水汇积在这里,所以洪泽湖很大,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前三名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都是很早就有,只有洪泽湖是后来形成的。

徐州的北面有个沛县,刘邦起事的时候,一开始就占据了沛县,所以人称沛公。沛公并不是说他有公爵,在战国的时候,楚国最开始设县,县城的长官就叫县公,实际就相当于后来的县令或县长,沛公的意思就是沛县的县长。三国时,陶谦占据徐州(治所下邳,彭城以东),将刘备收留在小沛,小沛就是沛县。

徐州的南面,在今天的宿州市东南,有个大泽乡,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陈胜、吴广召集的是乌合之众,稍有成就就迫不及待地称王,手下也纷纷效仿,只要占据几个城池也学样子称王,所以死得也很快。但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不在这里,而在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此之前,农民很松散,隶属于不同的卿大夫的封地,他们只和卿大夫有关系,和国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全国的农民被分割成零星的小块,很难组织起来。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封建领主没有了,农民直接面向国家交税、服劳役,这样所有的农民都有了统一的服务对象,在暴*的年代,也就有了统一的仇恨对象,所以很容易被组织起来反抗。尤其在国家修建大型工程的时候,这些农民被组织到了一起,只要有人煽动,仇恨的种子就很容易蔓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也正是陈胜、吴广的表率作用,刘邦才得以在乱世中趁势而起。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以往的帝王,都是贵族出身,改朝换代也是贵族之间的战争,和庶民没什么关系。一直到战国,平民才开始参与战争,以前都是贵族在前面作战,平民在后面搞搞后勤。先秦时,最早打仗的人称甲士,或武士,“士”代表的是贵族;到春秋战国时出现了步卒,“卒”就是平民了。再往后,士卒就不分了。先秦时流传下来的象棋,其实很明显,士和卒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刘邦在徐州一带折腾一通之后,毕竟没有根基,始终无法立足,后来投靠了项羽才算有了起色。项羽有江东作后盾,冲出江东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占领徐州。

徐州这个地方很难守,中原的势力、山东的势力、江南的势力,只要站稳了脚跟,都会来抢徐州。抢下徐州虽然不能定鼎天下,但如果徐州在别人手中,就相当于自己家门的钥匙在别人手上,令人寝食难安。所以我们看到,三国的时候,曹操平定了中原之后,就来抢徐州,兖州的吕布,也来抢徐州,淮南的袁术,也来抢徐州。到最后,即使是像吕布这样的人,也难以守住,实在是惦记这个地方的人太多,而徐州又无险可守。

徐州往南,在淮河的南面,就是寿春。寿春就是现在淮南市的寿县。战国的时候,楚国的都城郢都被秦国攻破,就迁都到了寿春。楚国虽然丢了荆襄地区,但还占据着江东,寿春是进攻中原的桥头堡,江东是大后方。汉朝的时候,这里是淮南王的封地,其中有一任淮南王叫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召集手下人编了本书叫《淮南子》。胡适说《淮南子》是集道家之大成。当时的皇帝刘彻,也就是汉武帝,是刘安的侄子。汉武帝这时候还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汉武帝前两任皇帝,尊崇的都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所以给汉武帝积攒了很多钱。道家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但淮南王刘安最后还是造反了,可惜他碰上了汉武帝,最终失败自杀。

淮南顺淮河往东,就是淮阴(2001年更名为淮安市)。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就是出生在这里。韩信一开始被封为楚王,刘邦总担心他造反,后来找了个借口降为淮阴侯。淮阴和淮南其实是一个意思,都在淮河的南岸。中国地处北半球,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都能照到太阳,所以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所以淮南和淮阴字面上意思是一样的,两地的命运也几乎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淮南(即寿春)更靠近中原,战事更激烈。淮阴正是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点,泗水(即大运河)在淮阴注入淮河。春秋的时候,吴国在这里开凿了最早的运河,从淮阴到瓜洲,称为邗沟。古人打仗,水路是最便捷的方式,吴国修邗沟,连泗水,是为了去打山东的齐国。所以淮阴是运河和淮河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淮河原本流过淮阴北面,向东注入东海,南宋时黄河夺淮,正是从淮阴这里开始,整个下游都被黄河的泥沙堵了,所以现在淮阴看不到淮河了,但运河还在。

不管是在三国还是在南北两朝对峙的时代,淮河以南通常被江东占有,而淮河以北就被中原占有。南方要防止北方进攻,必须全力守寿春。一旦寿春丢失,北军进入淮南,那么从寿春到庐州(合肥)一带的整个江淮地区都会被北军控制,北军就与南京隔江相望,剩下的就是渡江战役,也不会有什么悬念了。而对于北方来说,南方最有可能从寿春进攻中原,所以也必须死死盯住寿春的军事动向。

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明白了,寿春就是整个中国由北向南进攻的东线。最西线在四川,轻易用不上;中间的襄阳,易守难攻,谁先占着谁得便宜。而寿春,四处无险可守,仅仅北边有条淮河,很容易被突破,在军事上称不上壁垒。所以但凡乱世,寿春一带就是个绞肉机,附近一马平川,双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在这里投入兵力,附近的城池都是几易其手,今天你抢过去,明天我抢回来,士兵死伤无数,最后谁也没讨到便宜。

对北方来说,襄阳易守难攻,同样近的寿春似乎更好攻。但好攻也意味着不好守。而对南方来说,一般大本营都在南京,如果要进兵中原,襄阳太远,不利调度,只要能守住就行,进攻的最好路线就是寿春,这里不但离南京近,而且还有水,便于运兵,运粮,运攻城器械。南方一旦突破淮河,必北上取徐州,先安定两淮;徐州可向西取中原,向北取山东。项羽就是这么做的,可惜他把四战之地的徐州当首都,忽略了关中、汉中和巴蜀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寿春和徐州的东面,河网太密,不利于用兵,尤其是骑兵,难以施展优势。

两淮也是鱼米之乡。在历史上,山东的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而两淮,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战略价值。尤其对于南方来说,要想北定中原,这里是最好的进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