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按字面意思,是长江以南。但在我们的历史或文学中,通常指江东,古吴越之地。这里北临长江,南靠大山,东面是大海,中间以太湖为中心,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湖泊纵横,河网密布,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同时也是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这里吴侬软语,风轻水柔。这里是水乡泽国,人间天堂。
但,这是现在,以前的江南可不是这样的。
早在春秋时期,这里还是一片蛮荒。这里民风彪悍,断发文身,跣(xiǎn)足而行。一直到春秋中期,吴越之地还没有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是两个楚国人改变了这一现状。
这两个人是谁呢?一个是巫臣,一个是伍子胥。而这两个人从楚国叛逃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个女人。
春秋中期,晋楚百年争霸。两国连年战争,最后谁也制服不了谁,形成僵局。这时候晋国想出了一个主意,扶持楚国背后的吴国来牵制楚国,这样楚国就无暇顾及中原。出这个主意的人叫巫臣,是个先知式的人物。巫臣原本是楚国人,屈氏,和屈原是一个家族的。屈家不光出忠臣,也出叛徒。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唯楚有材,晋实用之。巫臣就是其中一个。
巫臣本是楚国的大夫,属于公族。也姓芈,和楚王一个姓,也就是说,祖上和楚王是一家。楚王是芈姓熊氏,巫臣是芈姓屈氏。
在这里,我有必要说一说先秦时的姓氏,不然大家看见这些名字会很奇怪,也容易混乱。
就拿我们熟悉的《芈月传》举例子来说吧,有心的人会发现,芈月父亲叫熊商,而她叫芈月,怎么父女俩还不一个姓呢?
和我们现代人只有姓名不同,先秦时期的人,代表个人的符号主要有四个:姓、氏、名、字。比如芈月的父亲楚威王:芈姓、熊氏、名商。至于字是什么,不可考,谁叫人家是王呢,有字也没人敢叫。实际上也不是不可考,只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除了鲁国的国史《春秋》留了下来,其他的史书都被烧了,我们现在不知道而已。那就拿另一个我们熟知的人来说吧,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你没有看错,屈原也姓芈,也是楚国公族之一,那为什么我们不叫屈原为“芈原”呢?听我一一分解。
先挑简单的说:名和字。
名和字我们知道,民国时还在用,之后我们就只有名,没有字了。古人一出生就有姓有名,成年后由父母给起个字,“待字闺中”就是这么来的,父母给取了字,表示你成年了,可以出嫁了。在过去,称字表示尊重,直呼其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诸葛亮下军令,从来都是“云长”去哪里守候,“翼德”去哪里埋伏,“子龙”从哪里突袭,等等。绝不能说关羽你去冲个锋,张飞你去断个后,赵云从中间打个埋伏,有些影视剧里就这么干,这是因为编剧不了解这些常识。至于名,因为是小时候父母给取的,用来自称,表示谦虚,比如刘备要发言,一定说备如何如何,绝不能说玄德如何,否则就不礼貌了,除非是在敌人面前,比如赵云叫阵的时候常说:“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这个时候就不用谦虚了。
再说姓和氏。
先秦的姓和氏是分开的,和秦汉以后有很大的不同。
所谓姓,望文生义,女生也,表明是哪个女人生的,我们看一些古老的姓都是女字旁,比如姬、姜、姒,包括秦国的嬴姓,里面都带一个女字,就是这个道理。姓的起源在母系社会,当时的人只知道是谁生的,搞不清父亲是谁,也可能当时还没有父亲这个概念,所以只表示是哪个女人生的。姓一旦继承,不会更改。姓的作用主要是别婚姻,也就是同姓不婚,因为同姓的往上数几代,最终都是一个妈生的。氏则不同,氏的变动很大,也很随意,有的以地名,如许、郑;有的以官名,如司马;有的以身份,如公孙;有的以祖上某个显赫人物名字中的一个字为氏。笼统来说,氏是姓的分支。老子生了几个儿子,有点出息的儿子就可以自立门户,有自己单独的氏,但姓还在,也不会变。比如孔子的祖上有个人,是宋国的贵族,官至大司马,叫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字在前,名在后,连着叫,先秦时的人就经常这么称呼,所以显得很奇怪),后来他的子孙逃到鲁国,就以孔为氏。宋国的国姓是子,孔父嘉是公族,也姓子;所以孔子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千万别以为孔子姓孔,或者是把姓氏倒过来念。那孔子为什么不叫子子,或者子丘呢?这就涉及下面这个问题。
女称姓,男称氏。
前面说了,姓的作用是别婚姻的,女称姓,就是让前来提亲的男方知道是否同姓,以避免同姓结婚的情况。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同姓结婚容易生出傻子。既然女方已经表明姓了,那么作为提亲方的男方就没必要再表明了。男人要表现的是功绩,凡是有功绩的男人都有自己的氏,称姓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表明你是个啃老族。那男子未成年呢?要么用父亲的氏,要么干脆就叫公子某,再往下就是公孙某。所以孔子正确的叫法是孔丘,他可以自称为丘,他的师长或好友可以叫他仲尼,孔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
好,问题差不多清楚了。像《芈月传》里给人的感觉她姓芈,怎么她父亲姓熊,是不是搞错了?其实这就是女称姓、男称氏的原因。芈月这个叫法并没有错,叫熊月却不合理,女子称氏的情况也有,但极少。但先秦时期,女子的名字只在提亲时告诉对方,外人无从知晓,史书也无记载,芈月这个名字也是猜测的,她的原型是芈八子,“八子”就跟妃子、贵人一样只是个称号,不是名字。但是按照先秦的叫法,很少把姓放在前面称呼的,比如齐国的两位公主,有文采的叫文姜,嫁给宣公的叫宣姜。姜是齐国的姓,都是放后面称呼。再如我们熟知的孟姜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姜家的大女儿,或者直接叫“大姜”。
这里的孟、仲、叔、季表示排行。伯、仲、叔、季也是排行,区别是,伯表示嫡出,孟表示庶出。武王伐纣时,有两位孤竹国的公子伯夷和叔齐扣马而谏,说你周人是商朝的臣子,怎么能以臣伐君呢?这是大逆不道。武王本想杀了这两人,姜子牙劝住了,说这两位是大贤,他们说的并没有错。周人取得天下后,这两位公子为了表示气节,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下采薇而食。后来有人就对两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就是,你不食周粟,这野菜也是长在周王的土地上,也是属于周王的。于是两人连野菜也不吃了,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单从名字上看,就知道他们是家里的老大老三,伯代表老大,叔代表老三。像郑庄公的兄弟叫叔段,也是这个原因,其实庄公和叔段中间还有个兄弟,只不过因为是庶出的,史书很少提及。春秋时吴国有位大贤,叫季扎,家里老四;季不光指老四,如果家里的孩子超过了四个,老大称伯,老二称仲,从老三开始都称叔,最小的称季。其实这种习惯到汉朝时还有,比如曹操,字孟德,表示是家里的长子,但是庶出的;司马懿,字仲达,家里老二;孙策,字伯符,家里老大;孙权,字仲谋,家里老二。这种对排行的惯称还会影响到姓氏,前面说过,国君的儿子称公子,那孙子呢?就称公孙,公孙后来就成了姓氏。公孙往后,过了三代,就不能再带公字了,如果是老大家里传下来的,就称孟孙,老二家里传下的就称仲孙;同理,老三家里的称叔孙,老四家里的就称季孙。孟孙、仲孙、叔孙、季孙也可以成为氏,像鲁国的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就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传下来的三个家族,长期把持着鲁国的朝政。孔子就出生在三桓专权时期。
先秦时的文献所记载的女子,其实都不是她们的名字,只是一个称呼,有的是在姓前面再加一个排行,比如孟姜;有的是在姓前面加上她丈夫的号,如宣姜;有的是在姓前面加上她丈夫的氏,如夏姬。所以,芈月作为楚国的小公主,按当时的叫法应该叫“季芈”,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小芈”。就像《芈月传》里的燕国太后孟嬴,即嬴姓长女的意思。还有更多的例子,那个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翻译过来就是褒国姓姒的女子,姒姓在先秦也是大姓,褒国就是后来的汉中,褒同时也是褒国公族的氏。还有什么郑姬、蔡姬等等,最初的意思是郑国的姬姓女子或蔡国的姬姓女子;还有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是赵国姬姓女子的意思。东周时期除了楚国、齐国、秦国、宋国等少数诸侯外,大多数诸侯国都姓姬,所以他们的女儿也姓姬。姓姬的女子太多了,姬后来就成了美女的代称了,比如唐诗里面经常称少数民族的美女为胡姬。因为周朝的统治前后长达八百年,这个时候也是姓氏大暴发的年代,所以中国现在的姓大多来源于姬姓。
那么,秦国和楚国的王子王孙们应该怎么称呼?
秦国,嬴姓秦氏。《史记》里说嬴姓赵氏,其实也不太对,为什么呢?在商朝的时候,有位嬴姓猛将叫飞廉,飞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恶来,小儿子叫季胜。季胜这一支,后来给周穆王驾车有功,被封在赵地,就以赵为氏,这个赵氏后来从晋国里分出来,就是战国时的赵国。那大儿子恶来这一支呢,一直没什么功劳,就借用了季胜这一支的功劳,也以赵为氏,一直到后来因为给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就应该以秦为氏。
所以秦国的王族,包括秦始皇,正确的称谓应该是秦某,芈月的丈夫嬴驷应该称秦驷,秦始皇就是秦政,而不是嬴政。同样的道理,楚国,芈姓熊氏,芈月的父亲应该称熊商,而不是芈商;芈月的哥哥应该称熊槐,而不是芈槐。
搞清了先秦的姓、氏以及排行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的称呼上大致看出他的身份。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事实上,这“三户”不是三户人家,而是芈姓的三个大氏族:屈氏、景氏、昭氏。这三大氏族就是楚王的近亲,也都姓芈,是楚国公族的代表。
话说回巫臣,芈姓,屈氏,名巫或巫臣,字子灵。作为楚国的公族,巫臣在楚国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按道理不应该和楚国结仇,起因就是因为一个叫夏姬的女人。
夏姬,本是郑国的公主(郑国姓姬,所以她也姓姬),嫁给了陈国的司马夏御叔为妻,所以称为夏姬。前面说了,这个夏是她丈夫的氏,不明白的人可能会以为,怎么两口子都姓夏?其实不是,这就是先秦时期人物称谓的习惯。
这个夏姬是个绝色美女,却又生性淫荡,像历史上的妲己、褒姒之类的红颜祸水,跟她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夏姬出嫁之前就和自己的庶兄私通,后来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就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夏征舒。孩子到底是谁的,我们就可以想象了。等孩子12岁的时候,她丈夫就死了,怎么死的也说不清。丈夫死了之后,她又按捺不住寂寞,先后和陈国的两位大夫私通。这两位大夫,互相争风吃醋,还把陈国的国君陈灵公也拉进来了。灵公,是后人给国君的谥号,是对国君一生作为的总结;从谥号上看,这个陈灵公就没什么好结果,灵字就是不得好死的意思。我们知道赵武灵王是饿死的,楚灵王是上吊死的,这个陈灵公是怎么死的,稍后我们就知道了。
一女三夫,这四个人怎么鬼混在一起的,我们难以想象。再说夏姬的儿子一天天长大,终于成年了,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司马。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代表成年;女子15岁及笄(jī),笄就是我们俗称的簪子,及笄就是把头发挽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可以嫁人了。我们可以大致算一下,夏姬这个时候至少已经36岁了,这三个陈国的大人物还天天围着她转,魅力确实不一般。要知道在春秋的时候,即使是贵族,生活条件并没有那么好,也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多的保养品。
这三个人经常在夏姬家里饮酒作乐,还经常拿夏征舒的长相开玩笑,说他长得像他们三个中的谁,是谁的私生子(估计夏征舒长得确实不像他父亲)。这夏征舒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哪受得了这个!终于有一天按捺不住,把陈灵公杀了,另外两个人跑得快,从狗洞里逃了,跑到楚国去报信。
当时陈国是楚国的盟国。国君被杀,这还了得,作为盟友的楚国就得出面了。于是楚国出兵一举灭掉了陈国,抓了夏征舒,处以车裂(五马分尸),又抓了夏姬,带回来交给楚王处理。楚庄王一看夏姬长得国色天香,不由得也动了心,想纳为妃子。这个时候巫臣就站出来了。
巫臣说:陈国弑君犯上,大逆不道,所以楚国出兵讨伐,是正义之举,大王今天要是娶了这个女人,天下人就会说你是为了贪恋美色,打着正义的旗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楚庄王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一心想称霸中原,一听这话有道理,就放弃了。
但是还有一个人也看中了夏姬,他就是楚王的弟弟公子侧(官至司马,字子反)。于是巫臣又劝说:这个女人是个不祥之物,凡是接触过她的男人都不得好死,陈国也因为她灭亡了,天下美女那么多,公子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子反也是聪明人,仿佛看出点什么了,就说:我不娶可以,你巫臣也不能娶。
于是楚王就把夏姬赐给了楚国的一位贵族连尹襄老(听名字像个老头子,是个鳏夫;连尹,楚国主射之官)。但是这位襄老显然没那个福气。第二年,晋楚争霸的邲之战打响,晋国大败,楚庄王隐忍多年,终于通过这一战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正是在这一战中,襄老战死,尸体也被晋国拿走。襄老的儿子没有急着为老爹报仇,而是急着回家把夏姬霸占了。晋国后来把襄老的尸体放到了郑国那里。郑国正好处于楚国和晋国之间,是个受气筒,这两个大国谁想展示一下肌肉都是先拿它试手。郑国无所适从,就干脆做个墙头草,谁来了它就投降谁,没有原则,也没有底线。晋国这一仗虽然打败了,但毕竟是大国,直接把襄老的尸体还给楚国就会觉得很没面子,所以放到了郑国,意思是让楚国自己去取。郑国正好是夏姬的娘家,巫臣传话给夏姬,说:“你只要回到郑国,我就娶你。”夏姬于是向楚王求情,说去郑国要回襄老的尸首。巫臣也极力唆使楚王答应这个合理的要求。于是楚王答应了,然后夏姬回到了郑国。
巫臣说得容易,但作为楚国的重要人物,想离开楚国没那么容易。一直等到八年后,晋国和齐国打起来了,齐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巫臣出使齐国,巫臣走到郑国,带上夏姬,就投奔晋国去了。这个时候夏姬已经四十多岁了,还能让巫臣为了她抛家舍业,实在是不一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巫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隐忍多年,也可以看出他的老谋深算。
这个时候楚庄王已经死了,在位的是楚共王。但子反还在,他得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此前巫臣还得罪了楚庄王的另一个弟弟子重(子重后来成为楚国的令尹,也就是宰相),有一次楚军打了胜仗回国,子重请求把申邑(申国,后来的宛城)封给他。楚庄王答应了,申公巫臣却认为那里是军事要地,不能随便分。于是楚庄王就不给子重了。
现在,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子重、子反带着人把巫臣全家都给杀了,还顺手把襄老那位儿子的全家也灭了。
巫臣得到这个消息后,痛苦不已,发誓要让楚国从此不得安宁。
巫臣到了晋国,得到了晋国的重用,被封为邢邑(今河南温县东)大夫。于是给晋景公出了连吴抗楚的主意。
怎么联吴抗楚呢?当时吴国还很落后,跟楚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让它去招惹楚国,岂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巫臣的计划是,先强吴,让吴国发展强大。吴国只要强大了,就会扩张,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邻居楚国。如果在楚国东面竖起一个强大的敌人,楚国就无暇北顾了。这就像冷战时期美国扶持日本牵制苏联一样,我离你太远,干仗不方便,就在你眼皮底下扶持一个敌人,时时牵制你,你就没精力跟我斗,我好腾出手来大力发展。这一套,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玩过。
当时的吴国,是个什么状况呢?
当时吴国仅仅占据太湖一带,首都在姑苏。当时这里还是蛮夷之地,虽然经过几代吴王的治理,但还是很落后,和中原也没什么来往。不会驾车,不会行兵布阵。
春秋时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一辆战车由四匹马拉着,上面站着三个军士(也称战士,由贵族组成),左边的拉弓放箭,中间的驾车,右边的持长武器勾刺;一辆战车要配备大约七十二名步卒(由平民组成),称为一乘。所以当时的百乘,接近八千人。千乘之国,就是大国了。四匹马拉的战车,在当时就像坦克一样,在战场上非常有冲击力,但不好驾驭。四匹马如果协调不好,不但增加不了战斗力,还会起反作用。所以中原的贵族从小就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的御就是驾车,是一项技能,要通过长久的练习才能掌握好。
战车是中原的产物,身处南方的吴国既不产马,也不懂御车,要想跟楚国抗衡,谈何容易!
于是巫臣亲自跑到吴国,教吴国人怎么驾车,怎么行兵布阵,怎么行周礼,怎么耕田种地,总之巫臣把楚国的那一套先进技术全教给了吴国。吴国人这才紧跟着华夏文明亦步亦趋。巫臣后来还把儿子留在吴国当外交官,接替他在吴国未竟的事业。
在巫臣以及他儿子的不断支援下,吴国逐渐强大,经常派兵在吴楚边境骚扰,让楚国很是头疼,果然无暇顾及中原。到了春秋末期的时候,吴国已经强大到可以与楚国抗衡,两国之间战争不断,进入僵持阶段。
这时候,另一个楚国人出场了。这个人就是伍子胥,伍子胥也是个先知式的人物,比巫臣更甚。
伍子胥与楚国结仇,起因也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秦国的公主(孟嬴)。秦国公主本来是要嫁给楚国太子建的。太子建有两个师傅,一个是太师伍奢,一个是少师费无极。去秦国迎亲的是费无极,费无极看秦国公主长得漂亮,为了讨好楚平王,就极力劝说楚平王纳为己有。楚平王不是楚庄王,见色起意,就答应了。时间一长,楚王渐渐老去,太子总有一天要继位的,费无极担心太子继位后会报复自己,于是诬陷太子谋反。
太子一向敬重伍奢,讨厌这个费无极,所以费无极跟楚平王说,伍奢是同谋。楚平王信了,就要抓太子。太子逃往宋国,伍奢被抓。但伍奢还有两个儿子在外面,费无极知道,如果只杀了伍奢,这两个儿子将来一定会来报仇。于是逼着伍奢给儿子写信,说如果你两个儿子回来,我就放了你们全家,如果不回来,就杀了你全家。明眼人一看这就是个骗局。大儿子伍尚为人忠厚,明知是计还是回来了,和父亲一同被杀。二儿子伍员(伍子胥)只身逃到宋国去找太子。结果宋国内乱,两人又逃到郑国。在郑国,太子建因为参与了郑国的政变,被杀。伍子胥只好一人出逃,沿着大别山北麓,过陈国,最终逃向吴国。
到了吴国,伍子胥恰好赶上了一个机会,就是吴国的公子光和吴王僚在争夺王位。
公子光和吴王僚是什么关系呢?这得从他们的爷爷说起。话说老吴王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四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季札。老吴王特别喜欢这个季札,就想把位子传给他,但又碍于春秋的礼法,要么父死子继,要么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只能传位给嫡长子,于是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死后让老大继位,老大死了老二继位,老二死了老三继位,老三死了老四(季札)继位,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老大、老二都遵守了先王的遗训,死后把位子传给弟弟。老三死后,终于轮到老四了,关键的时候到了,可以实现老吴王的遗愿了,但季札却不愿当王,最后逼急了,干脆跑出了吴国。后来他到了鲁国,收了个弟子,这位弟子名叫孔丘。
那吴国的王位怎么办?只好由老三的儿子继承下来,这个人就是吴王僚。但老大的儿子不愿意,心想这王位本来是我家的,传给老三也不过是过渡一下,目的是传给老四,既然老四不干,也该还给我们家才对,你老三家凭什么霸占这个位子呢?这老大的儿子就是公子光。
伍子胥一个人历尽艰辛逃到了吴国,因为吴王僚不肯出兵伐楚,就投奔了公子光。伍子胥一心报仇,到了吴国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找到了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帮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公子光于是改称为吴王阖闾;二是向阖闾推荐了兵法家孙武,帮吴国训练军队。
就这样,几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带着吴国军队,没有走长江通道,而是向北经邗沟进入淮河,沿着大别山的北麓逆流而上,一直到了淮河的源头,才弃舟登岸,从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也就是义阳三关这个地方攻入楚国。义阳三关在两山中间的峡谷里面,三关相连,并不好走。这是《孙子兵法》里出奇制胜这一军事思想的首次实践,楚国防守吴国的重兵都把守在沿长江一线和吴国交界的地方,也就是从九江到安庆这一带,万万没想到吴国会走北边,即使走北边也没走宛城下襄阳,而是出其不意地走了义阳三关,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楚国头一回被人攻入腹地,惊慌失措,忙调集兵马迎战,吴军诱敌向东,双方在柏举(今麻城)进行了一场会战,楚军大败。然后吴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郢都(今湖北荆州)。
但这时候杀害伍子胥父亲和哥哥的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就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挖了出来,鞭尸三百,才算解了恨。
鉴于楚国根基太强大,又从秦国搬了救兵,吴国不久就从楚国撤了出来。从此以后,楚国元气大伤,吴国登上了霸主的地位。吴国第一次在中原亮相,就打败了强大的楚国,令诸侯震惊。在这之前,楚国的都城郢都是不修城墙的,以楚国的纵深,楚王认为没有人会打到郢都。但是吴国,一出场便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巫臣的计谋在他死了多年以后得以实现。
从此以后,吴国这个地方与中原各地的命运就息息相关了。
但是吴国这时还不算真正的强国,伍子胥死后,新兴的越国灭了吴国,越国最后又被楚国所灭。吴越这两个国家,相对中原诸侯来说,还是野蛮国家,无论是吴国攻打楚国,还是越国攻打吴国,采取的都是赶尽杀绝的方式。吴国在占领郢都之后,甚至纵容军队奸淫楚王和大臣们的妻女,这在以前的诸侯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诸侯争霸是君子之战,只要你投降了,承认我是盟主就可以;即使是灭国了,也会给原来的国君一块地,让你当个小地主,保留你的宗庙,过你的小日子。吴国开启了野蛮战争的先河,越国青出于蓝,后来秦国把这个发挥到了极致。
江南,也就是吴越之地,真正成为中国文明富饶的地方,主要在于三次衣冠南渡。
第一次南渡,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混乱时期,我们先把这段历史捋一捋。
我们知道,三国的时候,曹魏篡汉,后来司马家族又篡了曹魏,这就是西晋,西晋后来统一了中国。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开始,擅长内斗搞自己人。曹家的天下好歹是打下来的,司马家的天下纯粹是窃取的。这一点让司马家一直很心虚,为了避免人们怀疑他们坐江山的合法性,就控制人们的言论,不许大臣们妄谈国事。从此,士大夫不谈国事,只能喝酒,吃五石散,清谈。司马家呢,外人都闭嘴了,自己不消停,搞内斗。司马昭让儿子称了帝之后,到了他的孙子司马衷,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手里的时候,发生了八王之乱。司马家的八位亲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斗来斗去的结果是国力空虚,导致北方五个主要游牧民族趁机南下,杀入中原,这就是五胡十六国的开始。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民族。其中以匈奴为首,匈奴人先占据着山西,然后南下攻取西晋的首都洛阳,杀了皇帝,西晋灭亡。北方士族王导拥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东晋开始。王家也从此权倾朝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家,另一家就是谢安他们家,两家一直把持着东晋朝政。东晋是世阀专权的时代,尤以王谢两家为代表,皇权相对弱势。
其他的少数民族也纷纷效仿,先后在北方建立了几十个国家,能排上号的有十六个,与东晋南北对峙,所以叫东晋十六国。北方长期处于混战状态,汉人就倒了霉,当官的抓了就杀,老百姓抓了就做奴隶。于是大批的汉人渡过长江,跑到东晋。这只是南渡的开始,一直到北方被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为止,前后一百多年,不断有汉人从北方跑来。北魏非常痴迷于汉文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汉人在北方才有了喘息之机。
这些从北方来的汉人,不但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还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技术,使江南第一次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东晋以后,南方是宋、齐、梁、陈,再加上前面三国时期的东吴,就是六个朝代,简称六朝,都是定都南京,南京称六朝古都,就是从这里来的。六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学都是对经史子集的解读。所谓的文以载道,主要讲的是治国之道,文章只是个载体。六朝开始,艺术家们开始关注自己,关注自然,文学理论也空前繁荣,文学脱离了政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正是六朝文学播下了种子,才有了不久后唐朝诗歌的空前繁荣。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在姑苏(今苏州),越国的首都在会稽(今绍兴),到了三国,东吴的孙权为了北进中原,筑石头城,把首都从苏州迁到了石头城,并把这个地方改名为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所以从六朝起,江南的中心从姑苏北移到了南京。六朝的古迹,成为唐朝诗人凭吊怀古的绝好题材,几乎每个唐朝大诗人都到江南写过怀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唐诗,要了解他们对六朝的情怀。唐诗里有很多咏叹六朝时事的诗,如果不了解六朝情况,对唐诗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在东晋灭亡的同时,北方被北魏统一,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所以也有人把这段时期称为魏晋南北朝。这个魏是曹魏,不是北魏。
这个时期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我们知道,汉字的字形,是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商朝时用的甲骨文,现在除了专家,普通人根本不认识。周朝使用篆书,也称为大篆,笔画烦琐,写一个字和画一幅画一样。秦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将篆书的笔画进行了简化,推向全国,这就是秦小篆,我们现在刻章时经常会用到这种字体。但是,就算是小篆,书写起来还是很烦琐,贵族们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让自己的奴隶帮忙,作为书记员的奴隶在抄写文字的时候,又将笔画进行了简化,而且发明了蚕头雁尾这种更适合毛笔书写的笔画方式,这就是隶书。隶书是汉字发展的一大进步,使汉字由笔画组成而不再是图画组成。隶书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汉朝得到了普及。到了东晋,汉字的书法进入一个辉煌时期,这时草书、行书都飞速发展。然后楷书也被创造出来了,这个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发明的一种新字体,成为各种书法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楷书也是后世各种印刷字体的样本。注意了,现在我们练字,都习惯于从楷书练起,再练行书、草书,所以会误以为是先有了楷书,后有的行书和草书。其实不是,事实上行书和草书都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楷书是最后才出现的。
与此同时,北方的魏国,大兴佛教(其实南方也大兴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这时候修建的寺庙,但北魏更甚),兴佛教就要修寺庙。著名的少林寺,就是在这个时候修的。寺庙修建后,就要大量的刻碑,记事或记经文,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魏碑。这里的魏指的是北魏,不是曹魏。魏碑是一种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由大量不知名的底层知识分子创造的,因为有名的知识分子都去了江南。所以,魏碑远没有楷书的地位和名气。
佛教早在东汉就传入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兴起呢?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在此之前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汉初,文景之治以黄老之学治国,与民休息,道教风行一时。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儒学其实已经不是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学,孔子强调的是礼(社会秩序)和仁(人文关怀),董仲舒的儒学掺杂了其他一些学说的思想,最主要的一点是强调大一统,强调君权神授,从此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到了东汉末年,道教的一支——五斗米道兴起,引发了黄巾之乱,历史进入三国时代。动乱造成皇权更迭,百姓流离失所,也极大地败坏了道教的名声,从此其地位一落千丈。西晋之后,儒学的入世思想也遭到打压。从三国开始到南北朝,一直到最后隋朝统一全国,战争持续了将近四百年。连年的战争,各种杀戮、叛乱、篡权的事层出不穷,无论是士大夫还是百姓都苦不堪言,现实社会已经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道教让人恐惧,儒家也让人失望,只有佛教还能给人以安慰,让人们在连绵不绝的乱世中不至于精神崩溃。而佛教在传入中原后,各种经典都已经翻译出来了。像白马寺的《四十二章经》,东汉时就传进来了,是最早的汉译佛经;达摩来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还带来了《易筋经》《洗髓经》,这也是少林功夫的起源。总之,各种机缘巧合,让佛教兴盛起来,一时成为全国性的宗教。
第一次南渡,江南保留了汉文化,并且发扬光大。第二次,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这又是一个乱世。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各地节度使纷纷独立,北方又打成一片,李氏王朝灭亡。中原地区先后经过五个政权更迭,所以称五代,即梁、唐、晋、汉、周;中原之外,先后存在过十个地方政权,称十国。十国之中以吴国最强,占据着江南,以金陵(南京)为首都。中原唐朝被后梁替代后,吴国不承认后梁正统地位,仍然沿用唐朝的年号。后来中原出现了一个后唐,吴国尊后唐为正宗。后唐灭亡后,吴国的实际掌权者徐知诰干脆自己夺了位,改名为李昪(biàn),以唐为国号,以大唐正宗自居。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唐。
南唐虽然和大唐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对唐朝的感情很深。唐朝以前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南唐也设两个首都,西都金陵,东都扬州。南唐的军事制度,也和唐朝一样,有中央禁军、节度使镇军和各地乡兵之分。南唐还和北方的辽联合,随时准备北伐,收复中原。
南唐以这种对大唐王朝的眷恋之情吸引了大批从中原来的士族和百姓,南唐怀着包容之心收留了他们。这些南渡的中原人士,进一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江南又一次成为中华文明的避难所。南唐推崇尚文的风气,很少动武,社会稳定,这使得在动乱年代,南唐成为一个避风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词这一诗歌艺术得到了发展,以南唐后主李煜为代表,为宋词的发展开了先河。李煜在被北宋灭国之前写的词,以风花雪月为主,亡国之后的词,深沉哀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传千古。
一直到北宋统一全国,北方的动乱才算结束。但好景不长,一百多年后,“靖康之耻”发生,继五胡十六国之后,这又是汉族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于是北方的士族又一次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了南宋。
这一次是金人,攻占了汴梁,抓了徽宗、钦宗二帝,将其全家老小和文武大臣三千多口全部押往金国,这些人一路上受尽各种屈辱折磨,大多死得非常凄惨。
金人的暴行,对汉族士人心灵上的打击,在宋诗里经常有反应。尤其是陆游,写了大量的亡国诗。如“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惜,在这个山清水柔的南国,南宋的皇帝们只顾享乐,根本不想回到那个战火连连的中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赵构本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子,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个馅饼砸到自己脑袋上,坐上了皇位,如果北上抗金,真把前面两位正宗皇帝接回来,那他怎么办?所以岳飞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一意抗金,最后被处死。秦桧只不过替老板背了黑锅,其实让岳飞死完全是赵构的主意。
金人还在北方大肆烧杀抢掠,种种恶行,真是罄竹难书。但这还不算完,金人没赶走,蒙古人又来了。整个南宋期间,江南成了汉文化的大本营,也为汉文明的延续提供了场地。从这时候开始,江南真正成了全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也正因为如此,明朝一开始才把首都定在南京。因为此时,只有江南才能供养那么大的一个中央政府,况且江南已经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离开了文化的政权就很难谈得上正统了。至于后来又定都北京,实在是个意外,因为元朝起了个头,还修了京杭运河。实际上,把江南的物资千里迢迢运往北京,费时费力,所以在元明清三朝,漕运是件大事。
这三次衣冠南渡,奠定了江南首善之区的地位,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客家人。
所谓衣冠南渡,指的是士族,当官的才会有冠,老百姓头上绑片布就可以了,称为帻(zé)。当官的当然往好地方、大城市跑,有名望的到了南朝依然可以做官,有钱的至少可以到江南买房子买地,还是个富人。可穷人呢?尤其是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他们占了南渡人数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大部分是百姓,对他们来说,南渡只是为了逃生。这部分人怎么办?城市里难以为生,就只能钻山沟了。在长江的南岸,除了荆襄和江南这两个地方有平原沃土外,往南一直到广州的珠江口,全部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区。中原人逃到江南,特别是后来的人,好地方早已有人占了,只有山沟里还有空间。可山沟里并不是荒无人烟,有土著(越人),可能还有早先到此的汉人。山里资源少,为了争夺土地,还时常发生冲突。于是这些北来的中原人结群而居,他们甚至把房子修得像碉堡一样,以防止附近的山民攻击。这些人没有忘记他们是从中原来的,到这里只是为了谋生,像做客一样,尽量与周围的土著和睦相处,不要引起纷争。于是他们自称为客家人,他们修得像碉堡一样的房子就是土楼。
南下的中原汉人一波接一波,先来的占据了较近的位置,只在湖南、江西、福建一带,后来的没有空间,只能再往南移,于是到了广东的北部,最后来的,最远已经到了广东的梅州。这些从中原来的汉人,因为分不同时期,带着不同朝代的中原口音,虽统称为客家话,却是有区别的。据说,全世界客家人有八千万之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汉族群体。西方人最早知道的汉语,就是客家话、广东话,而不是现在的普通话。
元明清虽然定都北京,但经济文化中心仍在江南。首先是元朝的戏曲,昆曲是现今最古老的剧种,发源于苏州的昆山。也是百戏之祖,现代各种戏曲都从中吸收了养分。现在被称为国粹的京剧,就是以徽剧为基础,吸收了昆曲、汉调和秦腔形成的。明朝的东林党,是聚集在江南的一个文人社团,左右着明朝的政局。从有科举开始的那一天起,历朝历代,中进士最多的就是江南。到了近代,上海开埠之后,十里洋场更是文人会集之地,他们挥洒笔墨,指点江山。现代许多大师级的人物都出自江南。鲁迅,浙江绍兴人;巴金,祖籍浙江嘉兴;徐志摩,浙江海宁人;钱钟书,江苏无锡人。上海在清朝以前,只是个小渔村,海运的发展,给上海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京杭大运河日渐衰落。在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的封地,当时这个地方就叫申,也是现在上海的简称之一。清末到民国,上海已是当时世界级的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
从最早的蛮荒之地,到后来的首善之区,江南见证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