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透过地理看历史 第二章 关中大地,王者之气

关中指的是渭河下游,从宝鸡到咸阳、西安,以及渭南这一带。这是一个盆地,号称八百里秦川,东临黄河,其余三面都是高山险阻,北面是黄土高原,有黄龙山、子午岭,西面是陇山,南面是秦岭。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

为什么叫关中?因为在过去,进出秦川只有四个险要的关口:东面是函谷关,南面是武关,西面是散关,北面是萧关。

东面,隔黄河相望的是山西。黄河在华阴这里拐了个弯,向东流去,在黄河的南面,有一条狭长的通道通往洛阳,在这条通道上,有个有名的关口,就是函谷关。函谷关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崤山(xiáo shān),最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辆战车。所以守关中,主要就是守函谷关。秦始皇统一中国,正是从这里出兵中原。后来刘邦、项羽灭秦时,与楚怀王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一开始是打算从函谷关入秦的,不料洛阳久攻不下,只好往南从武关进攻。项羽因北上救赵,耽误了时间,等他赶到函谷关时,才知道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

函谷关在秦汉以前,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口。但这里毕竟离关中腹地太远,补给相对困难。位于黄河拐角处的潼关,离长安很近,补给方便,到了东汉后,逐渐取代了函谷关的地位。

潼关还有个好处,能防止位于山西的敌军南过黄河包抄后路。黄河不同于长江,长江冬天也不会结冰,所以称为天堑,黄河在北方,冬天河面会结冰,结冰后就和平地没什么区别。春秋时期著名的“崤之战”就是个例子。秦国千里迢迢,出函谷,过洛阳,去攻打中原的郑国,结果被郑国一个商人弦高施了一计,以为郑国有防备,只好回来。当时正是冬季,黄河已结了冰,在回来的路上,过崤山的时候,遭到了晋国军队的两面夹击,秦军被堵在峡谷之中,进退两难,最后全军覆没。这一战,让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图谋中原,只能向西发展,秦*两国也从此结下了世仇。

当然,“崤之战”发生的时候,这里只有峡谷,没有关隘,“崤之战”让秦国认识到了函谷对秦国的重要性。后来秦国占领了函谷后,就在这里修建了函谷关。从那时候开始,进出秦国都要经过函谷关。齐国的孟尝君从秦国逃脱的时候,走的就是函谷关,鸡鸣狗盗的成语就出自这里。最有名的要算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了。老子(李耳)原来在洛阳周王室的图书馆工作。那时候书都是竹简做的,很贵也很重,一般人接触不到这么多书,老子有这个工作便利,读了很多书,学问很高。从洛阳去秦国,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学问好,一定要他留下点什么才肯放他走。老子无奈,只得在那里停留了半年,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后来被道家奉为经典,老子被奉为道家始祖。

潼关取代函谷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黄河下切,道路日益狭窄,影响交通,这里就不细说了。

武关,其实在关中的东南方。从陕西的蓝田,到河南的南阳盆地,有一条狭长的通道穿过秦岭,武关就在这里,位于今天的丹凤县。丹水也发源于这里。丹水也叫丹江,是汉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又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丹江和汉江交汇的地方,就是丹江口,1958年这里修建了一个水库,就是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的水就是从这里调到北京的。这里的水比长江的水干净很多。

前面说过,刘邦攻秦的时候,本来是打算从函谷关进攻的,后来改从武关进攻。武关是咸阳、长安的南大门。出了武关就是南阳盆地,往南直叩襄阳,往北就是中原。秦楚两国的交往或争斗,走的都是这条通道。春秋时,武关属于商於,也就是今天的丹凤县。商於原本属于楚国,后来秦国因变法而强大,占领了商於之地,秦君就把这块地封给了变法的功臣,称为商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商鞅。商鞅原是卫国人,称卫鞅;同时又是公族之后,所以又称公孙鞅;被封为商君之后才称为商鞅。

散关在宝鸡以南,是关中通往汉中的咽喉要道。汉中是块小盆地,紧邻巴蜀。从关中到汉中,要穿越秦岭,所以这里山高水险,极其难走。在古代,这里根本没办法修路,多用栈道。曲折的谷道大致有四条: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过了散关往南,就是陈仓道,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楚怀王曾对项羽和刘邦说,先入关中者王之,结果刘邦先到了,项羽怀疑刘邦有取代自己的野心,就摆了一道鸿门宴,想杀刘邦,最终还是心慈手软没下手;项羽后来自称西楚霸王,故意封刘邦为汉中王,让秦国的三个降将守关中,监视刘邦。刘邦为了表示自己无意争霸中原,在前往汉中后就把从关中通往汉中的栈道都烧了。等刘邦攒够了实力,要与项羽一较高下的时候,韩信就让樊哙、灌婴等人率兵从祁山道佯攻陇西,韩信偷偷从陈仓这里进了关中。

褒斜道,或者叫斜谷(斜水的河谷),因为汉中是商朝褒国(烽火戏诸侯的那位褒姒的出生地)所在地,这里还有条褒水,褒水连接斜水的谷道,所以也叫褒斜道。从斜谷出去就是关中的五丈原,诸葛亮最后就是死在这里,这里其实离长安已经不远了。斜谷在战国时发生过一件事,秦国大将司马错认为,应该先取蜀国,然后顺江而下取楚国,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思维,用四川的粮和关中的兵,就可以横扫天下。秦国就是从斜谷道出兵,先占领汉中,然后占领巴蜀,最后顺长江攻占了楚国的郢都。

傥骆道极为险峻,难以用兵。当我在地图上试图画出这条道路时,发现它穿越了好几条分水岭,这种路,除了当地山民行走,一般不会用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子午道,或者说子午谷,就比较有名了,主要是因为魏延。子午谷正对着长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魏延曾建议直接出子午谷,不用绕道祁山。祁山在陈仓的西面,现陇南市的礼县。魏延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直逼长安,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个馊主意。明末闯王高迎祥就用了魏延的方法,结果遭到孙传庭的伏击,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押往北京,凌迟处死了。他死了之后,李自成才接过闯王这个旗号,打到北京。

下面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

一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国的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眉县南)进攻郿城(眉县北)的架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陇南礼县祁山镇)方向进攻,陇西的天水、南安、安定相继投降。在这里,诸葛亮还收服了姜维,姜维后来成为他的得力接班人。可是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劝告,被张郃打败,丢失了街亭;赵云也出兵不利,最后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

街亭在横贯陇山的番须道的西口。番须道开通于东汉光武帝时期。在此之前,从陇右到关中唯一的通道是关陇道,在番须道开通之后,关陇古道逐渐荒废。直到今天,番须道仍在使用,而关陇道已经废弃了,即使我们用现代化的工程手段,在这里修路也是困难重重,何况古人,由此可见关陇古道的险峻。在当时,番须道已经取代了关陇古道的地位,而街亭就是番须道的咽喉。

陇山东边是关中,西边是陇西,街亭是这两个地方的出入口。诸葛亮这次北伐,基本占领了陇右,可街亭一丢,等于大门被魏军占领,陇右也保不住。马谡丢了街亭不是一件小事,等于这次北伐成果全部泡汤,诸葛亮也只好挥泪斩马谡了。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后,诸葛亮趁机走陈仓道,出散关,包围陈仓,结果打了二十多天也没打下来,魏国的援军又已赶到,蜀军不得已又退回汉中。这一次,和当年韩信走的路是一样的,但结果差别很大,最终是无功而返。韩信面对的敌人是项羽,当时项羽的主力在攻打齐国,关中是由几个秦国的降将把守,而诸葛亮面对的都是曹魏的精锐主力。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打败魏国援军,占了这两郡,留了些军队把守,自己率部回师。第二年,魏军从子午谷、斜谷主动进攻汉中,诸葛亮派兵防守,又由于连日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无功而返。这次,诸葛亮只是打通了通往祁山的道路,他的战略目标还是先占据陇右,再由陇右向关中推进。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231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战。司马懿深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于是凭险固守,根本不出来应战。诸葛亮想诱敌深入,但司马懿追赶得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防守,也不追击。恰巧在这个时候,刘禅听信谗言,说诸葛亮早晚要称帝,于是下令诸葛亮退兵,加上蜀军粮草也快用完了,诸葛亮只好班师回朝,并在回去的途中用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眉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这次是诸葛亮比较冒险的一次行动,五丈原离长安只有一百多千米,算是深入关中腹地了。但司马懿也很谨慎,深沟高垒,不与蜀军作战。他还料定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难以久持,想把蜀军拖垮。但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做长期作战的准备。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结果吴军攻魏失败,撤回江东,蜀军只好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诸葛亮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全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实际只有五次,其中真正出兵攻打祁山只有两次,一次走陈仓道,一次走斜谷,还有一次只是占领两座城池,打通到祁山的道路;至于第六次,就是三出祁山时魏军反攻的那一次,不是诸葛亮主动出击。后人为了叙述方便,就说成是“六出祁山”。

可以说,从汉中到关中的路,能试的诸葛亮都试了,唯一没走的是子午谷。子午谷正对着长安,这里有重兵把守,诸葛亮素来用兵谨慎,绝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还是想以祁山为基地,占领陇右,然后慢慢向关中推进。从五次北伐也可以看出来,最关键的因素是补给线太长,取粮困难,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如果能先占据陇右,就地取粮,胜算就大得多。这条路也是当年秦国的发展之路,秦国最早是在陇右养马,周王室东迁之后,才开始一步步向关中推进。

四关之中最北面的萧关,在六盘山的东麓,现在宁夏的固原市,是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萧关,过河西走廊,入西域。所以萧关不仅是个军事关口,还是个商贸要道。六盘山又叫陇山,它的西边就是陇西,或叫陇右,也就是兰州、天水一带。“得陇望蜀”的成语说的就是这里。六盘山往东三百千米就是延安。红军四渡赤水后,穿云贵高原,过大雪山,一路人迹罕至,过了六盘山,才算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当年***在此豪迈地写下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关中三面环山,东临黄河,中间是渭河平原,在中国的地形独一无二。这里可以养兵,好防守,离中原又近,所以极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旦形成气候,就可以出函谷关进军中原。从西周到汉唐,绵延一千多年,这里一直是中国的首都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虽然中间有过几次东迁,但历来洛阳都是长安的副都,如果不是关中作为根基,洛阳也难以独存。

这里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商朝的时候,周人就在这里繁衍。周人的发祥地在西岐(现陕西岐山),所谓凤鸣岐山指的就是这里。周人拥有关中,逐渐坐大,就有东进灭商的想法了。

商朝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这里长年受黄河改道泛滥之苦,所以商朝总在不停地迁都,最后迁到了朝歌(现河南淇县)。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周人有关中作后盾,实力非凡,结果可想而知。牧野一战,周人大获全胜,纣王自杀身亡。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只称王不称帝的朝代,之前的三皇五帝不用说了,后面的秦始皇大家也知道,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历史记载称帝辛,也是帝而不是王。周朝后来把首都迁到了镐京(今西安),同时在中原建了副都洛邑(今洛阳),以王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从这里开始。

周朝实行封建制,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几百个诸侯,自己坐镇中央,也就是说,从岐山到洛阳,都属于王畿。四周是诸侯作为屏障,再往外非华夏族人就称为蛮夷,即所谓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一开始诸侯国都很小,很多诸侯国与蛮夷杂处。当时的秦国更小,连个爵位都没有,只是个附庸,位置就在陇西的西犬丘。陇西产马,秦国就是给周天子养马的,是名副其实的“弼马温”。

转机就在周幽王身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历史上褒姒有没有烽火戏诸侯不知道,但周幽王对她百般宠爱倒是真的,以至于立褒姒为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原来的王后是申国人,就被废了。申国在哪里呢?就在宛城(今南阳),替周天子守着南大门。申侯一看自己的女儿被废,外孙也当不成王了,就不干了,于是联合犬戎,打入镐京。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一来,就失去了控制,一路烧杀劫掠,一把火把镐京烧成了废墟。幽王、太子也被杀,褒姒失踪。申侯的外孙继位,这就是平王。镐京被毁,没法待了,周平王只好东迁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从此西周就变成东周。在这场变故中,秦国护驾有功,才被封为伯爵。周平王就对秦伯说了,反正镐京一带已经被戎人占了,是个烂摊子,你要是有本事把它收回来,这块地方就是你的了。后来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平定了周边的犬戎,占据了关中,也就是周人的老家。就这样,周朝从此衰落,它的王者之气随着关中这个地方一并传到了秦国人手里。

秦国人继续演绎着周人的故事,在关中积蓄实力,一旦时机成熟,就东出函谷问鼎中原。

关中平原本来就很富有,到了秦始皇时期就更上一层楼。秦国总共搞过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灵渠以及郑国渠。郑国渠就在关中,本来是个陷阱,不是秦国想修的。在当时,兴修水利是一件非常消耗国力的事,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只能靠民工,征调民工不仅会影响征兵,更会影响农业生产,这对于一个农耕国家来说是很容易动摇根本的。韩国是秦国的东邻,秦国东出中原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于是韩国就想了个计策,派了一个叫郑国的人去帮秦国修水利灌溉工程,以消耗秦国的实力。秦国人上当了,修到一半才发现是个计谋,于是要杀郑国,郑国说:“修渠只是为韩国拖延几年寿命,却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这话说得好,秦王于是命郑国继续修渠。花费了十余年总算修完,结果果然如郑国所说,为秦国立下了万世之功。有了郑国渠,八百里秦川更加富有。秦始皇能统一全国,郑国渠功不可没。

但真正让秦国强大的不仅仅是郑国渠。秦国能统一六国,关键还在于变法。而最先变法的,并不是秦国。

整个春秋时期,中原各路诸侯轮番称霸,秦国也一直想冲出函谷关在中原露个脸,却没能成功。秦穆公也只是向西拓地千里,东面有强大的晋国阻挡,秦国想冲出关中很难。

到战国时,魏国在李悝(kuī)的变法下首先称霸。魏文侯以李悝为相,以吴起为将,一度占领了河西之地,压得秦国喘不过气来。吴起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变态狂,杀妻求将,与士兵同吃同住。秦国在吴起面前,连战连败,毫无还手之力,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吴起功高盖主,受到权臣的猜忌,于是逃往楚国。秦国这才有了喘息之机。

吴起在魏国的时候,只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到了楚国之后,受到李悝的影响,吴起也开始变法。楚国在吴起的变法下更加强大,向南攻打百越,扩张地盘。楚国不像魏国,楚国是个传统的大国,贵族势力大;魏国是刚从晋国里分出来的,贵族势力的根基还不深。吴起的变法引起了楚国贵族势力的不满,等支持吴起的楚悼王一死,贵族们就联合起来要杀吴起。吴起一看走投无路,就躲到楚悼王的尸体后,贵族们向他射箭,也射到了楚悼王的身上。楚国的法令,伤害楚王的尸体灭三族。楚肃王继位后,把向楚悼王射箭的人统统处死,吴起的尸体也被车裂(五马分尸)。吴起在临死前想到用这个方法替自己报仇,确实聪明。但是,吴起一死,他在楚国立下的法令也就废止了,楚国又回到了老路上。

魏国和楚国因变法而强大让列国看到了变法的力量,于是纷纷效仿。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一直被中原诸侯看不起,更是对变法有强烈的渴望,这个时候商鞅就出现了。

商鞅的变法深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其实他们的变法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商鞅做得更彻底,执行得更严酷。

商鞅变法的本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什么是分封制?周朝创立之初,除了王畿之外,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国,所以分封制也叫封建制;诸侯在自己的国家完全自治,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法令,周王不干涉诸侯国的内政。同样的,诸侯国的国君自己留一块土地,剩下的土地就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的封地就叫家,在自己的家里,卿大夫有自己的家规,有自己的家兵;卿大夫往下就是士,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有贵族的身份,没有土地,只能自己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叫修身。士修身,卿大夫齐家,诸侯治国,王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意指的是这四个等级贵族的职责。

与分封制配套的贵族承袭制度叫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通吃,大意是: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的爵位和财产,其他诸子封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和一切财产,其他诸子封大夫;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大夫的爵位和财产,其他诸子成了没有财产的士。

在诸侯国中,卿大夫既是爵位,也是职位,而且世袭罔替。这样一来,卿大夫作为诸侯国国君的臣子,势力越来越大,还不能随意撤换;这还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卿大夫还占有土地,世代承袭,实力越来越强,有的已经超过了国君,像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就是例子。

商鞅的变法,就是要废除这一套。首先世袭的官位没有了,世袭的土地也没了,一切都以军功为准,功劳大的封爵,功劳小的,就算杀一个敌人也给你分田分地。可以想象,商鞅这么一搞,秦国的贵族会是什么反应。在以前,每打下一座城池,国君就会把这座城分封给功臣,现在这个也没有了,直接变成郡县,郡县的长官由国君任命,郡县的税收上交国库。郡县制并不是商鞅的发明创造,第一个设郡县的是楚国,楚国在早期从丹阳向东扩张的时候,灭了权国,不分封,改为权县,设县公替国君来管理。不只是楚国,其他六国都设有郡县,只是比较少,分封还是占主流,只有商鞅把秦国一刀切地全部改为郡县。

商鞅的变法,让秦国空前强大,立下不世之功,被秦孝公封为君,拥有商於之地的十五城,所以称商君。这个封君和以前的分封不同,商鞅只拥有商於之地的税收权,行政权、土地权还是国家的,而且封君只传两代,过了第三代就得交回国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战国时很多国家都有封君,像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俗称战国四公子,都是封君,是列国为了吸引留住人才搞的特殊待遇。

郡县制的结果就是贵族势力减弱,国君势力增强,实际上就是由封建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分封制的结果是分权,国家实际是由贵族联合统治,国君一个人说了不算;而郡县制的结果就是集权,全国的权力集于国君一身,其他的官员全都成为国君的打工仔,国君可以任意裁撤杀罚。

这样一来,秦国的贵族开始消亡,国家的实力却大大增强。可以这样说,秦国是集全国之力在打仗,而其他六国,只是贵族在打仗。其结果可想而知。

商鞅的变法,受损最大的是原有的贵族。和楚国一样,等支持变法的秦孝公一死,秦国的贵族就起来讨伐商鞅;和吴起一样,商鞅最终也被车裂。但和楚国不一样的是,秦国并没有因为商鞅一死就把他那一套制度废弃了,而是延续下来继续执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把这个制度推向全国。

与郡县制配套的还有愚民、弱民政策。商鞅认为,要让人民好管、听话,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人民最好都傻一点,像六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太聪明了,不好管,你让他杀人,他会跟你讲仁义,你让他使诡计,他骂你没道德;还有,老百姓最好别有钱,“民富则国弱,民弱则国富”,有钱了就没人玩命上战场了,利益的刺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才会为了生存去种田,或者去打仗,也没闲工夫去琢磨国家的政策是否合理。所以后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是一个偶然的举动,这个行为和商鞅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为了控制言论,实行愚民政策。后世的帝王鉴于秦朝亡得太快,没有像秦始皇那样赤裸裸地祭出法家的大旗,而是采用了“外儒内法”的政策,外表用儒家的那一套安抚人心,骨子里还是法家那一套。商鞅的那一套,并没有随着秦朝的灭亡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到清朝时达到了极致。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斗争,一直持续到汉朝,项羽想要恢复分封制,刘邦想搞郡县制却又怕走了秦始皇的老路,最后在汉初立国的时候,搞了个折中的半分封半郡县的国家。这种斗争,最终以汉武帝的推恩令为止,分封制彻底消亡,中国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到底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欧洲自罗马帝国覆亡后,没有实现大一统的集权政府,在封建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现代民主国家,日本的封建制也一直延续到近代,现代民主政治很容易在这里生根发芽。相反的,中国的中央集权之下只会带来政权的更迭,不停地推倒重来,陷入一个死循环。有人说,中国在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是清军入关,也许中国就能发展出资本主义。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妄想。明朝末年的那个不叫资本主义,顶多算是小作坊。集权的土壤也产生不了民主思想。就算清军不入关,李自成当了皇帝也只是又一个循环,还是一切推倒了重来,并不会比明朝进步。

封建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天然地会产生资本主义,而民主也是各种势力角力后妥协的产物。汉武帝的推恩令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改为诸子平分,这样资本被分散,越来越小,产生不了资本主义,只能产生小作坊;周朝的时候,国君会经常跟卿大夫妥协,而在中央集权下,所有权力集于皇帝一身,皇帝绝不会跟大臣妥协。秦始皇还带了个坏头,那就是谁有实力谁就可以当皇帝,不像日本的天皇万世一系,也不像武王伐纣那样,需要一大套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行动,比如顺应天命,有道伐无道等。陈胜、吴广就更直接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赤裸裸就是我要替代你,丝毫不加掩饰。秦国攻入楚国郢都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当时世界上最华美的楚王宫,这也开了一个坏头,后来项羽火烧阿房宫不过是以牙还牙。只不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把六国的书都给烧了,我们见不到楚宫的华美以及火烧楚宫的惨状,项羽的行为却被人记录并流传下来了。

在秦国这套法律体系下,伴随着贵族的消亡,从前的诗书礼仪不见了,什么一诺千金、士为知己者死也不要了,人们往往以国家利益的名义为达到各种目的不择手段。

比如商鞅本人。魏国曾经占据着河西之地,一直压得秦国喘不过气来,秦国是什么时候把河西之地收回来的呢?就是在商鞅的手上。这个时候的魏国刚刚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马陵之战孙膑打败庞涓),秦国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际,大举攻魏。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河西之地,魏国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年在魏国的时候,和公子相处得很快乐,现在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要不咱俩见个面,订个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怎么样?公子卬念在旧情的份上,就去了,结果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魏军群龙无首,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河西之地求和。商鞅也是因为这次功劳才被封了商於之地,有了商君这个称号。

后来秦惠文王继位,商鞅被诬告谋反,被迫逃亡。逃亡路上,他想住店,结果店主说,商君有令,没有凭证(最早的身份证,商鞅的发明)的客人不能住宿,否则连坐。这就叫“作法自毙”。秦国不能待了,商鞅只能逃亡邻国魏国。还好,魏国没有把他骗进来杀了,魏惠王只是怨恨商鞅当年背信弃义,将商鞅驱逐回秦国。商鞅走投无路,只能回到商於之地,真的起兵造反了,结果兵败被杀,尸体被车裂,家人被灭族。真是自作自受。

商鞅欺骗朋友还只是在战场上,两军阵前,兵不厌诈,也还说得过去。与张仪相比,商鞅只是使诈,而张仪就彻底不要脸了。

当时魏国被齐国打败后,开始衰落,秦国趁机而起,开始东扩。六国一看势头不妙,合纵对付秦国,楚王是纵约长。六国中最强的是齐楚,只要这两国联盟,秦国的东扩计划就寸步难行。于是张仪出使楚国,说楚国只要与齐国断交,秦国就把商於六百里地割给楚国。楚怀王就答应了,于是和齐国断交。等楚怀王派人去秦国交割土地的时候,张仪直接耍赖,说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楚怀王气坏了,于是两国就打起来了。

楚怀王这么容易上张仪的当,这不是笨吗?其实不是,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是礼乐文明培养出的最后一代国君,他认为张仪是穷苦人出身,从小没有接受过贵族教育,所以不懂得做人要讲诚信。楚怀王的悲剧很像当年的宋襄公,宋襄公当年讲求礼仪,败给了还有蛮夷之气的楚国。但在楚怀王时代,楚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但吸收了华夏文明,而且青出于蓝。楚国的衣服、楚国的舞蹈、楚国的音乐,还有楚王好的细腰,都是中原诸国追捧的时髦东西。为什么我们有个成语叫“楚楚动人”?因为楚国的一切东西都是美好的,楚成了美好的代名词。

更让楚怀王想不到的是秦昭王。秦昭王就更过分了,直接把楚怀王骗到武关,然后要楚怀王割地保命。楚怀王宁死不从,秦国就一直扣留着他,三年后,楚怀王在咸阳郁郁而终。

秦国这种做法,在楚国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后来项羽起事的时候,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仍以楚怀王为旗号,在楚地起事,一呼百应,楚国的故将纷纷来投,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楚怀王的同情心。

孔子说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那是他没有看到战国时发生的事。春秋时虽然王室衰微,但秩序还在,从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称霸中原开始,各路诸侯都得给周王面子,也得给霸主面子。到了战国,这些都不要了,一切以利益为重。孟子见梁惠王(即魏惠王,魏国把河西之地割给秦国后,为避免秦国的锋芒,把都城从安邑——山西运城迁到大梁——河南开封,人们习惯称他为梁惠王),梁惠王就直接问他,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大失所望,感叹仁义道德已经没有市场了。六国都这样了,秦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国一直向戎狄学习,而不是师法中原,所以对华夏礼仪那一套东西抛弃得比谁都快。话说回来,秦国这种只顾利益的做法,倒是很合刘邦的胃口,所以他全盘接受了秦国法律制度以及法家的那一套内核。项羽反而干不来这种事,他要搞分封,想回到过去那种礼乐文明的社会。项羽最终兵败自杀,不肯回江东,正是士人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体现;如果是刘邦,肯定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正应了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汉朝最终实际上是个秦制和楚文化的杂交体。汉朝的音乐、舞蹈、服饰、漆器等软性的东西都是楚国的,但硬性的东西如法令、制度还是秦国的。

秦国的郡县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让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令中原诸侯闻风丧胆的超级大国。但也有个问题,以国家的名义剥夺人民的财富,终归是要还的。老百姓的大部分粮食都用于交税,还要服兵役,法家讲究的是严刑峻法,一切不利于战争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像经商啊,游手好闲啊,都被禁止,违反了就杀头。唯一的上升之路就是去战场上杀人,杀人越多获得的回报就越多。在这种激励政策下,整个国家就是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军国主义。秦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这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这种体制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生命的尊重。以军功为奖励的政策把人类最血腥和自私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同样的,在这种体制下,秦国需要不停地战争,不停地兼并土地以维持这台机器的运转。一旦战争结束,靠立军功的激励方式无效了,整个国家就会出问题。

所以,秦始皇统一全国,仅仅维持了十五年,两个楚国人(项羽、刘邦)就起来把秦国灭了。

这里我花了大量的笔墨说商鞅变法,不仅因为商鞅变法发生在关中,还因为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说完了商鞅,我们还是回到关中这片土地。

刘邦继续复制着秦国的统一之路,从汉中暗度陈仓夺取了关中,然后向东进兵中原,统一天下。

刘邦的这一举动再次证明,拥有关中,才能问鼎中原。相反,项羽称霸后,定都彭城(今徐州),说明他根本没想当皇帝,只想做个春秋时代的霸主,否则关中和洛阳他是不会放弃的。彭城是个四战之地,附近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谁都可以打过来,一旦四面受敌,守都守不过来,还怎么号令天下?项羽后来果然疲于四处征伐,刘邦却在蜀汉两地偷偷发展,积蓄力量。

刘邦更是进一步证明了,拥有巴蜀,再取关中,然后问鼎中原,这个套路是成熟可行的。有了巴蜀的粮、关中的兵,就可以横扫天下。诸葛亮后来的三分天下,就是想学刘邦的样子,光复汉室,所以他让刘备先打巴蜀,再取汉中,而他自己后来六出祁山,就是为了夺取关中。如果能夺取关中,就算荆州丢了也不会影响大局,可惜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诸葛亮的伟大,不在六出祁山的鞠躬尽瘁,而在于隐居隆中时,未出茅庐就已经看清了天下的形势,三分天下是完全按照他的规划来的。只是后来,有两件事他没料到:一是关羽失荆州,那时离《隆中对》已过了十二年;二是第一次出祁山,刘备不在了,失去了后方强有力的支持,更是二十年之后的事了。诸葛亮能料定天下十年之内的政治走向,已经非常了不起,管仲、乐毅远远比不了他。

汉朝定都长安,中间王莽篡汉,东汉定都洛阳。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许昌。西晋又搬回洛阳。紧接着,永嘉之乱,东晋南渡,躲到江南偏安一隅,北方乱成一锅粥,但长安和洛阳仍是北方的中心。东晋亡后,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继承东晋的华夏正统,始终以南京为首都,北方政权的首都时而长安,时而洛阳。一直到隋唐,长安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唐朝的开创者李渊,是隋朝的唐国公,负责守太原,和隋炀帝杨广实际是表兄弟。李渊趁杨广下扬州的时候,先取关中,然后以关中和河东地区(山西黄河以东地区)为根据地,逐步剿灭群雄,统一中原。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一切,包括科举,也包括首都洛阳和长安。

唐朝的长安城,不仅是中国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当时全世界大约有一亿人,而长安就有一百万人,也就是说,全世界百分之一的人都在长安。即使在今天,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比拟。

但最辉煌的时刻也意味着即将衰落,关中毕竟只是个小盆地,只有五万多平方千米,养活不了那么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越来越庞大,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关中显然力不从心。关中作为四塞之地,固然好守,但同时也有个弊端,全国各地的物资要运往关中十分困难。这个时候,洛阳的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洛阳地处中原,交通方便,把全国的物资运往这里就方便得多,特别是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之后,洛阳更是成为天下中心。但洛阳也是三面环山,北临黄河,平地比关中还小,所以后来,开封又进一步取代了洛阳。到了北宋,开封就成了首都,称为东京,洛阳还是作为副都,称西京。之前长安称西京,洛阳称东京。

其实早在唐朝之前,随着社会人口的发展,关中这个地方太小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并不是为了下扬州去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解决首都人民的吃饭问题。隋朝的大运河分南北两条,中间在洛阳交汇。其中南方这一条,从江南运来的物资,首先到达济水边上的汴梁(开封),再由这里运往洛阳或长安。所以,随着大运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汴梁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江南的粮食物资,到了开封或洛阳,再运到长安,只能通过黄河。黄河虽称为母亲河,只是针对上游的人民来说的,比如陇西和河套;陇西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河套就不用说了,四周都是沙漠,只有黄河滋养出了几个绿洲,那里号称塞外南江,所以又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黄河经过黄土高原,到了中下游时,对人们来说却是百害而无一利。通常大江大河有三利:航运、渔业、灌溉。这三样黄河都没有:黄河的上游经过黄土高原松软的土质,含沙量巨大,造成河水浅,难以行船;渔业就不说了,这么浑的水,能存活的鱼十分有限;又因为含沙量高,不能直接灌溉农田,必须要修建特殊的沟渠才能利用;也因为泥沙量大,它的下游河床越来越高,比普通人的房子还高,河水常常冲出河床改道,泛滥成灾。黄河泛滥的害处,在中国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大禹一辈子都在治水,是因为黄河泛滥;商朝的首都一迁再迁,也是因为黄河泛滥。黄河几次改道,都给当地人民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所以,要把洛阳的物资通过黄河运往关中,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黄河泥多水浅,行船困难,又是逆流,冬天还结冰,难度大,时间也保证不了,其效果可想而知。实际在唐朝的时候,皇帝们就经常待在洛阳,很多人也把洛阳当作首都。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产牡丹,刘禹锡称洛阳为京城。

从宋朝以后,首都进一步东移到了开封,从《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出,当时开封的繁华阜盛,无与伦比。这个时候,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到了江南,再把江南的物资费尽周折运到关中,损耗大,吃力不讨好。宋朝又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努力发展文化经济,对山川险要之类的军事要塞也不太看重。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关中失去了它以王天下的地位。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进一步向东、向南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