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透过地理看历史 第六章 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河南这个地方,随便一锄头挖下去,可能会碰到好几个朝代的文物,有上古时期的陶器,先秦的青铜酒杯,秦汉的古剑,唐宋的刀,还有元明清的青花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中原。

上古时期,中原一带生活着大大小小上万个部落,其中有三位带头大哥。有一个部落发明了车子,我们称他为轩辕氏,首领是黄帝;有一个部落庄稼种得好,还发明了中草药,我们称他为神农氏,首领是炎帝;还有一个九黎部落,属于东夷的一支,有九个氏族,首领是蚩尤。九黎不是少数民族,伏羲、女娲都出自九黎。

这三个人的位置,刚好是一条线,黄帝在西,定都轩辕之丘(今新郑西北);炎帝在中间,定都陈丘(河南淮阳);蚩尤靠东,位于山东大野泽(今巨野县北)一带。从地形上看,蚩尤的位置最好,背靠泰山,西向中原;黄帝的位置也不错,西靠嵩山,北倚黄河;炎帝处于河南的中心地带,是当时天下的共主,看似位置最好,实际处于两大巨头的中间,容易腹背受敌。

黄帝瞅准时机,先发制人。他麾军东进,打败东边的炎帝,两大部落最终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华夏族的雏形,我们也因此称为炎黄子孙。

然后,黄帝乘胜追击,带着炎黄联盟继续向九黎部落发起进攻,两军在涿鹿发生了一场大战,黄帝战胜,蚩尤战死。九黎部落大部分融入了华夏族,这就是“黎民”的来历;黄帝和炎帝原本手下就有许多氏族,称“百姓”——黎民百姓一词就是这么来的。黎民是没有姓的,处于被统治地位,百姓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在早期,平民没有姓氏,有姓氏的都是贵族。

九黎一部分南逃至汉水,融入了三苗部落。尧帝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在丹水打了一仗,三苗逃到了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舜帝时,三苗不服,又打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仗,一部分三苗留在当地,融入后来的楚国,另一部分继续南逃,钻入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了现在的苗族。

黄帝统一中原后,传了五代,帝位到了尧、舜、禹手上。尧、舜、禹的帝位据说是禅让的,其实是儒家的美化,从他们的都城变迁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帝相当于一个部落联盟的盟主,谁有实力大家就听谁的,所以当了盟主的人还是在自己原来的地盘上号令天下,并没有搬到上一任盟主的地方去住。到了大禹,他把帝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开创了世袭制的先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的都城频繁变动,但主要还是在河南一带,受黄河泛滥的影响。

夏朝传了四百多年,被商取代。商部落也是东夷人的一支,东夷人主要聚集于山东丘陵地带,山东有渔盐之利。商部落已经被华夏化了,处于东夷与中原的交汇地带(商丘)。这时的“夷”并不是指外族,只是生活习俗不一样。“夷”是个象形字,指一个人背着大弓,夷人就是擅长射箭的人,他们不种田,以打猎捕鱼经商为生。后羿就是东夷人,他的箭法高超,传说中能射下天上的太阳。姜子牙也是东夷人,姜子牙被封到齐国,是最早的“以夷制夷”。周朝以后,夷才指外人,比如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称日本人为东夷,后来英国人从海上来了,我们称英夷或洋夷。华夏也是指文化而非血统,例如朝鲜作为明朝的属国,在明朝被清朝灭亡后,一直用崇祯年号,穿明朝的衣服,并以华夏正统自居,称清人为蛮夷。民族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兴起来的思潮,中华文化这么强大的同化能力,正是因为它的包容性,从来不以血统论,只要你认可我的文化,咱就是一伙的。汉族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如果以血统论,汉族的血统可能是最不纯的。从一开始,华夏文化就是各部族融合的成果。

商朝定都于亳(bó,今商丘北),也是几经变动,后来迁到殷(今安阳)才稳定下来,纣王时商朝的实际首都是朝歌(今河南淇县)。牧野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在殷地发现的商朝遗址就是殷墟,这里最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又向前推了一个朝代。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与我们现在用的汉字一脉相承。文字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在其他的古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早已消失的今天,中华文明能一直传承到今天,汉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能读懂先秦的文章,得益于汉字的独特性。字母拼写的文字是表音的,随着语音的变化,拼写也随着变化,时间一长,后人难以看懂前人的文字;汉字是表意的,无论读什么音,即使外国人用(如日本、朝鲜),也无论语音怎么变化,意思大体不会变。比如一个北方人,让他听客家人说话(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汉语),和听外语没什么区别,但写出来的文字,是相通的,这在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很难想象。有个外国历史学家打了个比方,他说汉字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比如“1”,不管你是用英语念“one”,还是用法语念“une”,或者用德语念“ein”,意思都不会变,这对于用拼音文字的人来说,太神奇了。中国的方言这么多,如果用拼音文字,简直不可想象。今天,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文字,只有专家才能解读出零星的片段,而我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又有记录历史的传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那些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早已不知到哪里去了。

虽然从仓颉造字开始,到商朝开国,中间经历了一千多年,但这一时间段的文字,至今没有考古发现。中国有文字的历史,现在能证实的,是从商朝开始。老外至今都不承认我们之前有个夏朝存在。

商朝传了五百多年,最后武王伐纣,来自西边的周取代了商。纣王是周朝对商朝末帝的称呼,史书称为帝辛。帝辛实际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领袖,武王伐纣的时候,商朝的主力军队正在征讨淮夷(淮河一带的东夷人),武王钻了个空子。

周朝建都镐京(西安),同时在洛阳建了副都。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周公、召公执政,史称“共和”。这一年也是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信史时代”,一直到今天,将近三千年,都有文字记录,在全世界独一无二。以前的历史,要么是传说推测,要么是后人的引用转记,要么就像甲骨文那样,只是一些文字片断,没有确切的年代。

我在关中那一章里讲过,西周末年,周平王东迁,首都在洛阳,这就是东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各诸侯争霸的主战场就在中原。

洛阳是个盆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往西,有函谷关与关中相连;往东,出虎牢关入中原腹地。周王迁都洛阳的时候,关中已被犬戎占据。东边是他的亲戚——郑国。那时候虎牢关还不叫这个名字,叫制,控制在郑国手上,所以第一个上来欺负周王的是郑国。郑庄公几战下来,让周王室颜面扫地,从此周王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室也从此不再过问诸侯的事,老大不管事了,诸侯就开始起来自己争当老大。

周王室的衰落,主要在于镐京之乱,伤了元气,又丢失了关中那块地,养不活那么多军队。按照周制,天子有六军,诸侯最多三军。到了洛阳,王室连养三军都困难。洛阳虽是个盆地,有山有水,但毕竟面积比关中小多了,出产的粮食有限。

虎牢关是洛阳的东大门,在现在荥阳市的汜水镇,唐以后称汜水关。荥阳也是个产粮的地方,刘邦出关中争天下的时候,和项羽在这一带打了很久,处于胶着状态,后来就以鸿沟为界,也称楚河汉界。虎牢关的南面是嵩山,北面是黄河。历来取洛阳必走虎牢关。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讨伐,打到虎牢关,于是就有了“三英战吕布”这一场精彩战斗。

在洛阳南边,嵩山和熊耳山连接处,有一个非常狭窄的小缺口,叫龙门,我们熟悉的龙门石窟就在这里。龙门本可以成为洛阳的南大门,但恰好伊水从这里流过,这道门就被堵死了,这样也恰好保证了洛阳的安全,免却了后顾之忧。

再往南,过了伏牛山,就是南阳了。南阳也是个盆地,但比洛阳盆地大多了,而且直接锁住了襄阳的北大门。楚国进军中原时,首先就占领了这里。楚国在这里设了宛邑,所以南阳也称宛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宛就是南阳,洛是洛阳。诸葛亮的意思是说,可以带着荆州的兵马,先取宛城,然后北上中原打洛阳,洛阳历来都被尊为天下的中心。而且南阳是个大盆地,可以种粮,可以驻军,就算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也退守有余。诸葛亮想到这个,曹操肯定也想到了,南阳北上不远就是许昌,是曹操的首都,他当然会派重兵把守这一带。

南阳的东北方是方城山。方城山不高,但楚国最强大的时候,以方城山为城,随时进入中原腹地,令中原诸侯如芒在背。

南阳的南面就是荆州的门户襄阳。襄阳东边是桐柏山,然后是大别山。桐柏山也是淮河的源头,淮河从这里一直向东延伸。桐柏山和大别山相接的地方,有三个关口: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这三关在信阳的南面,信阳古称义阳,所以称为义阳三关。中原军队南下,如果打不下襄阳,可以打这里。不过义阳三关连接的是几条狭长的谷道,连克三关太难,容易困死在山谷。春秋末,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国军队攻入楚国,出其不意,走的就是这条道。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走的也是义阳三关。三关历来属于荆襄,元朝时划归河南,相当于荆襄的命门把握在中原。这就是我说的蒙古人划分行省互相制约的又一例子。

中原的地形,除了洛阳和南阳这两个盆地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平地,东边与山东和两淮直接相连。平原地带便于交流,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而春秋正是中华文明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周王室的东面是郑国,郑国的都城在新郑。新郑现在属于郑州,是一个县级市,但比郑州的历史辉煌得多。郑州在周朝时称管邑,直到近代修铁路才真正发展起来。郑州正好处于南北(京广)和东西(陇海)两条铁路的交汇点,是个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才一百多年的历史。郑国的首都原本在陕西的华县(渭南市华州区),后来搬到这里,取了个名字叫新郑。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手上的时候风光了一把。郑庄公创造了两个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不到黄泉不相见”,一个说的是他弟弟,一个说的是他母亲。郑庄公虽然被称为春秋小霸,但历史评价不高。一是他对周王不敬,让手下人用箭射伤了周王,算是不忠;二是对母亲不太好,算是不孝;三是没让弟弟早点悬崖勒马,算是不悌。郑庄公确实比较腹黑,特别是与后来的齐桓公比。齐桓公打的是“尊王攘夷”的旗号,不管是不是真心,面子上处处把周王摆到前面,一下子让诸侯心服口服,尊他为霸。郑国是个四战之地,在庄公死后,成了诸侯欺负的对象。郑国也破罐破摔,干脆做个墙头草。楚国来了他投降楚国,晋国来了他投降晋国。同样的弱国,鲁国就做得比郑国好,鲁国夹在齐楚之间,采取的对策是:齐国你要打我我就投靠楚国,楚国你要是欺负我我就投靠齐国。最后齐楚都不好欺负他,这就叫“间于齐楚”。弱国无外交,但也可以用智慧最大化保护自己的利益。战国时,郑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大国,韩国占领了这块地盘。韩国也是第一个被秦灭掉的七雄之一。

郑国的东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宋国的都城在商丘,是商人的故地;卫国的都城也在商朝故地——朝歌。这两个国家都是殷商的遗民。而且宋国的爵位在诸侯中最高,是公爵,因为周人曾经是商人的臣子,爵位低了不合适。

宋国出了个宋襄公,因为他不肯在敌人渡河的时候打人家,一定要等别人过完了河,摆好了阵式再开打,结果一败涂地。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也想称霸,但没成功。生于乱世,像他这么教条的人很难生存。宋襄公成了兵法上的反面典型,孙武总结了他的事迹,在兵法里强调说:“军过半渡而击之。”

宋国还是孔子的故乡。宋殇公时期,宋国的司马孔父嘉,娶了个漂亮的老婆。有一天,太宰华督在郊外碰到了孔父嘉的老婆,惊为天人,就想据为己有。于是华督找了个借口杀了孔父嘉全家,抢了他的老婆。孔父嘉有一个小儿子,被家臣抱着偷偷跑了出来,逃到鲁国,后来就在鲁国生活,以孔为氏,世代繁衍。这个小孩就是孔子的五世祖先。

战国末,宋国被齐国吞并。齐国吞并宋国引起邻居们的恐慌,于是五国联军在乐毅的带领下,差点把齐国灭了。

卫国虽说也是殷商遗民,但只是底层百姓,贵族还是姬姓,是周王室的亲戚。卫国实在太弱,也没什么作为。北方的山戎来时,卫国被灭了国,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才复了国。但卫国出人才,李悝、吴起、商鞅、鬼谷子、吕不韦、荆轲都是卫国人;卫国又活得最长,直到秦二世时才彻底消亡。

郑国的东南方,还有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一个是陈国,一个是蔡国。陈国定都宛丘(淮阳),妫(guī)姓,是舜的后代。蔡国定都蔡(上蔡),姬姓,是周王的亲戚。这两个国家,在楚国进军中原的时候一直充当楚国的马前卒,后来被楚国吞并,改成了县。

不过陈国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改变了齐国的历史,怎么回事呢?陈国曾经发生过一次内乱,公子完跑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给他封官封地,陈完就在齐国安了家,后来以田为氏(古时陈和田同音)。这个田氏到了第九代田和的手上,势力很强,就篡了齐国的权,史称田氏代齐。战国时的齐国,从齐威王开始,已经不是姜子牙的后代,而是陈完的后代了。

郑国的南面,还有个小国,许国。郑庄公时代,郑国吞并了许国。许国的位置就是后来的许昌,三国时汉献帝落难,曹操把他接到许昌,并以许昌为首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春秋到战国,几乎所有的争霸战都围绕着中原展开。作为霸主的标志,就是要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可,因此中原这些诸侯成了各位霸主争取的对象,同时也是打击的对象。其实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吴,都是在中原的外围,处于中原腹地的诸侯,如郑国、宋国,虽然也折腾了一阵子,但还称不上霸,这说明中原是个四战之地,身处中原容易四面受敌,自身很难发展,但要想取天下,夺取中原是必走的一步。

秦统一中国的细节就不说了,说说郡县制的事。郡县制其实是楚国最先实施的。怎么说呢?比如以前吧,某位大将立了功,抢到了一块地,比如黄国,通常的做法就是把黄国封给这位功臣,黄国就是他的封地,黄国内所有的事务楚王不得干涉。后来楚王不干了,说:我不给你封地,我把黄国改成黄县,让你去当县公。于是理所当然的,黄县所有的税收都归楚王,军队也是楚王派驻的。这样一来,楚王的实力增加了,卿大夫们的势力相对就弱小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其他贵族的权力。这就是郡县制替代分封制。郡县制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加强中央集权,这个制度必然会遭到贵族们的反对,以前打完胜仗是可以得一块地的,现在变成个县长,有什么稀罕的?贵族们不稀罕,平民却稀罕,所以士族兴起。

但是楚国并没有把这套制度贯彻下去,也不好贯彻,仅仅是在一些新抢来的地盘上实行过,像黄国、邓国、息国,都改成县,但对于大夫们原有的封地,却不敢动。战国时各国招贤纳士,变法图强,本质上都是要搞郡县制。郡县制搞好了,国家自然就强了。但来自贵族的阻力是非常强大的,郡县制的本质就是削弱原有贵族,把贵族兜里的钱变成国家的钱。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了,但是他为什么会被车裂?就是因为他侵害了贵族的利益,让他们恨得牙根痒。所以到战国后期,各国基本上是没有封地的,功劳再大也就封个君。君和以前的卿大夫不一样。西周的贵族等级是:王、诸侯、卿大夫、士。嫡长子继承身份,其他的儿子降一级。王只有一个,就是周天子,掌管天下。王给诸侯封块地,让诸侯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这叫封建。诸侯再把自己的地分给卿大夫(卿比大夫地位略高),这叫家。士是没有封地的,那时候都没有俸禄一说,全靠地,所以士是最低等的贵族,但没有收入来源。但士是卿大夫的孩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到公室或大夫家里做事。战国时那些到处游走、谋取功名的人大多都是士。其实他们和平民没什么两样,不同之处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就叫修身。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这四等贵族的事。后来用士指读书人就是从这里来的,读书人也以这四样东西为人生目标。

战国后期的封君,比如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号称战国四公子,都是宰相级的人物,他们也有地,但不是封地,叫食邑或者采邑,这块地还是国家的,你只有收税的权力,其他的权力都没有,而且不能世袭。商鞅后来被封为商君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和春秋时的分封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贵族不干。但士子们愿意,所以到了战国,出现了很多布衣卿相,就是这个道理。

各国的改革都不彻底,因为有贵族的阻挠。只有秦国把这个做到了极致,而且严格执行。所以我们可以算笔账,秦国是集全国之力在打仗,其他六国,只有国王出钱打仗,下面的贵族该贪的贪,该捞的捞,结果可想而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的贵族一网打尽,这些贵族后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弹力量。我们千万别以为这当中平民会感激秦始皇,没了贵族,平民也没了工作,要自谋生路。秦国一倒台,没有人为它唱挽歌,几乎所有人都恨秦国,所以它才会亡得那么快。

所以,项羽反秦的时候,打的就是分封制的旗号。后来的汉朝,是半分封制。到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七国之乱,中央感到分封制对皇权的威胁。汉武帝搞了个推恩令,才逐渐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推恩令说白了,以前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的诸子没有继承权,推恩令让所有的儿子都来平分老子的封地,几代下去,诸侯国越来越小,最后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县城,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了。这样,中央集权才巩固下来。

汉朝定都长安,东汉时迁都洛阳。三国时,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西晋又定都洛阳。五胡十六国时,北方的政权更迭频繁,中心始终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摇摆。北魏一开始定都平城(大同),后来迁都到洛阳。隋朝统一了全国,修建了大运河,洛阳是南北运河的中心。从此,洛阳和开封逐渐取代了长安的地位,成为政治中心,天下的物资也集中到了这里。宋朝时更是到达鼎盛,洛阳称西京,开封称东京。到了元朝,定都北京,运河改道,绕开了中原,直接从江南通两淮过山东运往北京,洛阳和开封一下子就落寞了。我们今天很难想象,清明上河图里的景象描绘的就是开封。“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从周朝起,洛阳一直作为长安的副都。周天子有九鼎,传说是大禹治水后集九州之青铜铸造的。平王东迁后,九鼎也随着搬到了洛阳。春秋时,楚庄王打败了晋国,顺道跑到了洛阳,问周天子,你这鼎有多重啊?从那以后,问鼎中原就有了特别的含义。中原有我们的历史,中原代表的是正统,历朝历代的皇权争夺者,无不以中原为目标,夺取中原,才能拥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