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透过地理看历史 第十六章 两次北伐

到上一章为止,我们对中国历史上大的地理单元做了一个梳理,这几个地理单元分别是:荆州(荆襄、荆楚)、关中、江南(江东)、山西、河北、中原、山东、两淮、巴蜀、百越、云贵、河套、河西走廊、西域、塞北(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围绕着争夺这几个大的地理单元展开的,每一个地理单元都有它独特的地理军事价值,除此之外的地方,像西藏、台湾,一直到近代才体现出它们的战略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影响不大,所以就不单列出来讲了。

在讲完了这些地理单元之后,最后这两章,我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们的作用,这样大家印象更深刻,也更好理解。所以在这最后两章里,我就不配地图了,如果你在读以下文字时,能在脑子里绘制出大致的地图,那么恭喜你,以后你在看任何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时,都可以自行脑补地图了。

先说两次北伐吧。一是朱元璋反击元朝,二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

说起朱元璋,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没文化,穷苦人出身,从小也没读过什么书。但在军事上,朱元璋绝对是个天才。朱元璋反抗元朝的第一步,是先取得南京,建立江南政权,但这个时候,朱元璋仅仅占据江苏一带;第二步,朱元璋就开始对原先一同抗元的兄弟们下手了,他先消灭陈友谅,取得湖广、江西,然后消灭张士诚和方国珍,占有浙江一带。这样一来,从江南到荆襄的整个南方地区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下了。在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之后,下一步,朱元璋的目标就是北方的元帝国了。

至于怎么灭掉元朝,在当时有两种方案,其中一种就是常遇春提出的长驱直入、直捣元大都(北京)的主张。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种方案太冒进,从江南穿过山东和中原,深入河北,风险太大。元朝在大都经营百年,城池坚固,一旦不能速取,孤军深入,补给也几乎不可能,驻守中原、山东和河北的元军必然会切断明军的后路,到时候进退两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朱元璋没有采取这种冒进的方法,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

中原四面都连接着元朝的地盘,不好打。而山东只有西边和中原相连,所以就先打山东,再取中原。这样一来,函谷关以东、黄河以南就都属于朱元璋的了。按道理,在占据山东和中原后,朱元璋该北渡黄河,直逼北京了。但他没有,他没有忘掉关中这个地方,如果此时朱元璋贸然北上,关中的元军就会东出潼关抄他的后路。所以朱元璋没有急着北上,而是在平定中原之后,去抢占潼关。在占据了潼关后,派重兵把守,把关中的元军堵死在里面,然后挥师北上,一举攻下大都。这时候元朝大势已去,只能退守大漠。最后朱元璋在占领大都之后,才开始向西,逐步收复山西、关中以及陇右,统一了全国。

第二次北伐,是在民国时期。这时岭南已经开发出来了,特别是广州沿海一带,在鸦片战争以后,作为港口城市逐渐发展起来了。所以这一次北伐的大本营在广东。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了民国政府。但民国政府实际统治范围很小,仅限于江苏一带,其他各个地方都是打着反清的旗号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最主要的是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掌控着清政府的实际大权,如果袁世凯支持清政府,革命党的前景堪忧;如果袁世凯倒向革命,那清政府就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番交涉后,作为条件,***让出了大总统的位置,于是袁世凯逼清帝逊位。清王朝就这样亡了,袁世凯站到了革命党的一边。但这只是一时的,或者说是表面的,作为旧式官僚出身的袁世凯并不懂什么叫革命,更不懂什么叫共和,他已经习惯了官僚政治搞权谋那一套,于是收买议员,操纵国会,最终把自己搞成了终身总统。这还不满足,在一帮马屁精的鼓动下,袁世凯最终称帝。虽然是君主立宪的皇帝,不是传统君权至上的皇帝,但谁知道这是不是终点呢?于是全国一片讨伐声。袁世凯在一片讨伐声中病死,手下的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系和皖系。其他各地方军阀也在这个时候相继形成。各路军阀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又进入乱世。

要结束乱世,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革命党。这个时候***已经死了,革命党也改组成了国民党。于是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并以黄埔军校为基础组建了国民革命军。

在全国的一片呼声中,国民革命军经过一番准备,决定北进中原、统一全国。

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占据岭南,孙传芳占据江东和两淮,吴佩孚占据荆襄、河南、河北,张作霖占据东北、平津和山东,还有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也各据一方。

不用说,国民革命军从岭南北上,第一个目标肯定是占据荆襄地区,然后顺江而下控制江东;在控制了整个长江中下游以后再图谋中原。荆襄地区是吴佩孚的地盘,江东是孙传芳的地盘,国民革命军如果同时和两路军阀作战,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国民革命军最先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各军阀之间的矛盾,打击吴佩孚,稳住孙传芳。而这个时候呢,掌控着北京政府的张作霖也希望利用北伐军的力量削弱吴佩孚的势力,江东的孙传芳也乐得坐山观虎斗,保持中立。更难得的是,吴佩孚的主力去西北攻打冯玉祥了,长江沿线兵力空虚。于是国民革命军瞅准时机,毅然北上。

三个月后,国民革命军经过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席卷湖广,占领了湖南全部、湖北大部。这个时候孙传芳坐不住了,一看形势不妙,忙从苏、浙、皖调兵进入江西,进攻湖南。国民革命军一看正好,也省得再假惺惺地哄着你玩了,反正荆襄已经拿下,和广东连成一片,干脆撕破脸,顺江而下进攻江南。

从1926年8月到第二年3月,历时半年多,国民革命军基本拿下了江南和两淮。这样,整个中国的南方地区都在国民革命军的控制下,形势一片大好,眼看马上就可以挺进中原,胜利在望了。但恰好在这个时候,革命军内部出了问题,这就是宁汉分裂(宁是南京,汉就是武汉)。宁汉分裂的大致过程是:北伐初始,国共合作,到了武汉,革命党就把政府迁到了武汉(因为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发地);在占领整个长江中下游之后,***开始清党,把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左派清理出了革命军的队伍,并在南京另立了一个国民政府。宁汉分裂后,北伐大业只能暂停了。

最后,汪精卫掌控的武汉国民政府也和共产党决裂,迁都到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二为一,这就是宁汉合流。与此同时,被排挤出革命队伍的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开始了国共对抗的道路。

宁汉合流后,***继续担任北伐军的总司令,革命军继续北上,占领了河南。这个时候,西北的冯玉祥宣布加入革命军,山西的阎锡山也宣布加入革命军,两人都接受***的指挥。***在徐州誓师,北伐军发起全线总攻,紧接着占领了山东。这个时候的北伐军已经对北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张作霖一看情况不妙,仓皇退出北京,想回到东北老家,结果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给炸死了。北伐军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半年后,张作霖的儿子***在东北通电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大获成功。

说完两次北伐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只有这两次是南方统一北方。

先说地理上的因素。如果理解我讲的各个地理单元的特点你就会明白,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是以中原为核心,南方是以江南为大本营。如果发生南北战争,北方占有绝对的地理优势。我们知道,南北双方的争夺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襄阳,一个是江淮。中原地处平原,在这两点之间奔走来往很便捷,距离近,都是平原,北方又多以骑兵为主,历来打仗都不是只攻一点,声东击西是常用的方法。而南方呢,要在这两点之间互相支应就困难得多,从江南到江淮还好说,有运河相连,运兵运粮都容易,但从南京到襄阳就非常不便了,先逆长江而上,再逆汉水而上,行船困难不说,路途又远。两边一旦打起来,北方可以声东击西,南方就疲于奔命,时间一长,南方消耗不起,只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中国历史上“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例子很少看到。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这两次北伐。两次北伐都发生在宋朝以后,这个不是偶然的现象,正是宋朝以后,南方不仅在经济上超过了北方,最关键的是江南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打仗不光是靠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还要靠文化这一软实力。宋朝以后,在中国人的心中,江南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江南政权自然就可以代表正统。

这是文化因素,还有一个是军事因素。历来北方都是以骑兵制胜,但是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把马场开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南方也产马,也有了骑兵,相比之下,北方在兵种上就不再具备优势了,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已经到了热兵器时代,双方在兵种上也是旗鼓相当。

所以两次北伐之时,虽然北方仍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但在文化和经济上已经落后于南方,北伐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从宋朝以后,一直到第二次北伐,南北双方各胜了两次:北方是蒙古人和满族人各入主中原一次,南方是朱元璋北伐成功一次,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一次。如果把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算在内的话,也是南北各胜一次。所以说,在宋朝以前,北方占尽地理、文化、经济方面的优势,南方不是对手;但在宋朝以后,南北双方已经不分伯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