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婴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因为这一切都是他陌生的。让他多听听宇宙奥秘为代表的科幻故事,非常有利于开发早期智力。
【引子】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宇宙奥秘,可是至今为止,人类了解到的仅仅是沧海一粟,最多只知道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
例如,宇宙究竟有多大?现在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大约有120亿光年之远。也就是说,那里的一个天体,它所发出的光和电波要经过120亿光年才能到达地球,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是它120亿光年之远的样子。它现在究竟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再如,宇宙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要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又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即使是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星系,它虽然包含超过1000亿颗恒星,可是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有30亿个,你说宇宙有多大?
有鉴于此,许多有关宇宙的知识和神话,都还仅仅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所以,当我们在星空闪烁的夜晚和孩子一起仰望天空,就会发觉有太多太多的奥秘等待破译。而这些,都构成了孩子们不停探索的永恒动力。
除了以宇宙奥秘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以外,婴幼儿最感兴趣的还有以下四类内容:
生理方面
包括自己的性征为什么与异性不同、各种毛发为什么长在不同部位、死亡、性问题;
人际关系
包括各种称谓(如一老一少走在路上,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以为年老者是年少者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
随机提问
看到什么猛然想起来的问题;
语音混淆
如把老师所说的“彼此相爱”理解为“鼻子相爱”等。
所有这些问题,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理解能力的范围内,及时而坦诚地予以解释,就不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最佳契机。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婴儿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到他们成长到6岁的这段时期,文化、风俗、观念、意识形态、感情、感觉、情绪等,都将与他们的心智发展融合在一起,深植在幼小的心灵中。”
【家长应该做到的】
家长在这方面的责任,关键是要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
婴幼儿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他就会像自攻螺丝一样,探索一切知识宝藏都不用太费劲。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好奇心,“自攻螺丝”变成“水泥钢钉”,得用外力敲打才能进入。两者相比,其学习主动性就不言自明。
正确对待孩子的好问
婴幼儿的好奇心强、知识面窄、生活经验简单,这就注定了他们非常好问。而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幼稚可笑、不合逻辑。这时候即使经验最丰富的家长,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他们的回答常常让孩子感到失望。
聪明的家长这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
鼓励、启发孩子提问,坚决不能讽刺、挖苦、嘲笑孩子,或表现出不耐烦情绪
对于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有趣地加以回答。遇到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而不能说“等你长大了、读了书就会懂了。”要知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打击婴幼儿求知欲的行为。
回答问题要有启发性
总的要求是,对一些简单的“是什么”,家长应当直接回答;对于一些具有逻辑关系或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善于用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导他去进行思考,让他自己寻求答案。
例如,当孩子在中秋赏月时问你“月亮是否一直这样圆、这样亮”时,你就可以和他每隔几天观察一次月亮,这样很自然地就会得出“月有阴晴圆缺”的结论,并找到规律。
家长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婴幼儿提出的问题家长并非都能回答。事实上,孩子的提问内容包罗万象,胸中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即使家长文化程度最高也不可能都能对答如流。
遇到家长无法回答的问题,决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信口开河蒙骗孩子。正确做法是告诉孩子,“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等我知道了再告诉你好吗?”当然,事后一定要尽快找到答案,尽快告诉孩子。
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感到家长言而有信。
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动
婴幼儿的好奇心,常常会促使他们在好问的同时也好动,而好动的结果常常会导致一些破坏性行为,这样的孩子俗称“破坏分子”、“拆匠”——他们不是喜欢乱扔玩具,就是喜欢将到手的玩具拆开,甚至把家中的家用电器也要解剖研究一番。
这时候的家长,普遍会指责、体罚孩子,至少会警告“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这种教育方法大错特错。
正确的方法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讲述玩具的内部结构和安装方法,然后和孩子一起修理玩具。这样做,一方面彻底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让他懂得了玩具的正确使用,从而更加爱惜玩具。
至于拆卸家用电器,则应告诉他家用电器是带电的,并告诉他电的基本常识和严重性,一些电源插座坚决不能随便试插。
平时在家中,不用的电源插座应当用胶布粘没或关掉总开关。
总之,对于孩子由于好奇心而引发的破坏性行为,家长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加以批评,在打击好奇心方面的破坏力是很大的。
回答问题不要“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家长在回答婴幼儿提出的问题时,切记不要以己度人。
虽然在成人眼里,婴幼儿所提的问题天真单纯、富于幻想、不合逻辑,甚至幼稚可笑。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的思维不仅不可笑,而且还非常精彩。如果家长以己度人、用“标准答案”来加以评判,那就会坏了大事——以成人的思维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因为越是“离谱”和“异想天开”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一连串的“为什么”),他们的创造力就越大。具备这类特质的婴幼儿,将来往往会有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发明。
试想,如果当年小瓦特不是因为“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人类的蒸汽时代就不会这么快地来临;如果当年莱特兄弟没有“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天开,人类邀游天空的那天可能还要推迟好多年!
懂得了这个道理,家长就应当明白,在指导孩子的“为什么”时应当怎么做了。无论如何,不能以所谓的理性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否则,如果您的孩子也是“瓦特”“莱特兄弟”,那你就是一个历史罪人了——由于你的指责、嘲笑、不耐烦,不但让处于迷惘中的孩子挫伤了自信心,使他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向你提出类似的问题,而且还很可能会直接延缓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某样伟大的科学发现、科学创造可能就这样胎死腹中!
家长的正确做法是,合理引导孩子的异想天开,底线是要让孩子敢想敢说;绝不以所谓被科学证明盖棺定论了的结论加以回答,家长的自以为是就更不用说了。
千方百计满足婴幼儿的好奇心
婴幼儿的好奇心一旦被有效激发,效果当会刮目相看。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广州市48中的初中生攸子铭(1989年3月出生),从小就对宇宙奥秘着迷。他想知道太阳为什么清晨从东方出来、电为什么会发热发光等。
令攸子铭感到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不凡的父亲。他的父亲攸武发现儿子这方面的兴趣后,特地从书店、图书馆,一年内购买、阅读了100本儿童早期教育书籍,由此悟出:一个人在7岁前就能决定以音乐思维、自然科学思维、英语思维、图画思维等为代表的思维水平线,7岁以后的学习,只是在这个水平线上的知识积累。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婴幼儿的大脑进入追求学习的状态,把学习真正当作乐趣而不是负担,这样对他的一生都有极大帮助。
明白了这一点后,他总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攸子铭4岁时就专门由在校大学生每个周末当他的家庭老师:由他提问题、老师讲解;然后由老师提问题,他自己查书找答案;双方共同对话、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攸子铭在短时间内就学到了许多知识,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知识面之广连许多大学生都甘拜下风。
为了检验自己的知识面,攸子铭曾经提出,由100名大学生出题目考他,然后由他出题目考这100名大学生,结果无人应战。
上学后,同学平时有疑问都愿意问他,因为他讲得比老师好。本来嘛,他自己就是个孩子,当然更了解同龄人的心理啦。
4岁的攸子铭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电子琴,用最短时间建立音乐思维;一开始就学《走遍美国》,一年后就能很自然地用英语表达感情,12岁开始学法语。
2000年11月,广州市教委教研室各学科的8名专家,分别从英语、音乐、数学、自然科学、图画、手工、文字学等方面,考证6年级学生攸子铭,结果令他们十分震惊:
在自然科学方面,攸子铭能用科学思维进行学习,经常在家里通过显微镜查看病毒、微生物,查找书本之外的新发现,10岁时就被《广州市现代小学生报》聘为科学版小编辑;
在数学方面,攸子铭酷爱奥数,学完了北京大学出版的小学奥数“启蒙篇”、“基础篇”、“提高篇”以及初中奥林匹克数学、高中二年级数学;
在钢琴方面,通过了6级;
在作曲方面,不但精通乐理,通晓世界钢琴名曲,而且喜欢改编贝多芬的钢琴曲,创作了几十首钢琴曲。2002年为学校创作的钢琴曲被选为“体育节”校歌;
在图画方面,已经在学校举办过个人画展;
在手工方面,能够用积木拼装任何一种象形物;
在摄影方面,2002年参加了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生摄影作品决赛;
在外语方面,已经学了6年美国口语,现在正在学法语,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国口语;
在文学方面,通晓世界历史、玛雅文化、古希腊文化、希腊神话、古罗马文化,及世界古文字、考古学等。
2000年6月1日,攸子铭还是小学5年级学生时,从报上看到一条我国将进行载人航天计划的报导,便一气呵成完成了钢琴曲《献给航天员的歌》,把它寄给《解放军报》,然后由报社转交有关部门。后来他又寄出了自己作曲、演奏的该歌录像带。
3年后,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航天梦,航天员杨利伟返回地面后写的第一封亲笔信和亲笔签名照片,就是寄给攸子铭的。
【经验谈】
1.攸子铭并不是天才,他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成功的。
2.1岁以下、年龄越是接近于0岁的婴儿,就越具有高度的、近似于魔术般的神秘能力,家长越要特别重视给他们提供优良的感官刺激环境。
3.2岁的孩子是记忆天才。那些2岁时受过记忆训练的孩子,将来会终身拥有出色的记忆力。
4.从探索宇宙奥秘出发,家长可以侧重培养婴幼儿的感知觉、语言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这种开发越早越好,越早开发越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