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婴幼儿的梦想是周游世界,至少是周游全国。有的“野心家”甚至还要周游宇宙。对此,家长决不要批评他异想天开。最好的办法是先教他学会看地图、看地球仪,让他胸怀祖国、神游世界。
【引子】
美国一个由55名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专业的杰出科学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认为,21世纪的孩子应当具备10种能力,其中第4种是“掌握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具备外语交际能力。”
他们的理由是,现在的地球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拥挤,自然环境受到更大威胁,资源更加贫乏。一个人如果缺乏地理知识,就会对理解这个日益缩小的世界产生巨大障碍,无法增强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联系,无法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
由此可见,让孩子学会看地图、地球仪,决不仅仅是一项简单技能,它还与一个人是否具备“21世纪的必备素质”有关。
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并不如人意。在中小学,《地理》因为是“副科”而被人“看不起”,就连高校招生考试中,也因为“三合一”而矮人三分。
即使从全球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就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对9个国家、3000多名18~24岁的青年所作的调查表明,只有25%的人知道以色列在地球上的位置,这一数据在美国人中更是只有14%。一方面,美国在打伊拉克;另一方面,87%的美国青年在地图上找不到伊拉克,30%的人居然不知道太平洋在什么地方。
调查表明,1988年以来会看地图的美国人减少了31%。这表明,美国人“找不着北”的情形很普遍。
时代发展很快很快,世界变得很小很小。要让孩子不成为“睁眼瞎”,从小让他们学会看地图、地球仪是一个好主意。
【家长应该做到的】
地图和地球仪身上写满了无数个为什么。喜欢对着地图、地球仪发呆的孩子,更喜欢幻想。正确开导,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例如,他们会问,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为什么我站在上面不会滚下来?我们的头究竟是朝上还是朝下?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不停旋转,我们为什么不会转飞掉?
将孩子的这一个个问号拉直,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还真不行。等这些问题孩子都搞明白了,再向他们抛出一些有趣的事,以进一步挑战他们的小脑筋,就是家长的下一步责任了。
例如,当我们站着(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的人是躺着(睡觉)的?当我们这里热得要命的时候,哪些地方的人正在冻得发抖?
这些问题一提出来,孩子必定高兴。好,接下来你就又有事做了。
培养孩子看地图的兴趣
地图强调的是事物的空间分布。看地图、地球仪,对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在培养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综合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独到作用。
以前我在政府机关工作时,常有机会出差。每到一地,不管以前是否到过,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图,从旅游图、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到当地的民间故事。地图,既是我了解一个地方的开始,又是具体行动的指导。回家后把它保存起来,想起来了就翻出来看一看。
我爱看地图,我的小儿也爱看地图。在他房间里,贴着巨大的《少儿中国地图》、《少儿世界地图》。床头柜上的台灯,本身就是地球仪做的。电灯一开,“全世界”都亮堂堂的,看得非常清楚。
有了这样的打底,他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因为知识面广,顺利通过了无锡电视台的面试,成为某栏目的唯一特邀男嘉宾。
用地图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地图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觉,它和文字一样,具有独立的表达作用。地图上包含着许多地理信息,能够帮助开拓婴幼儿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空间想象力。
各种各样的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旅游图、人口分布图、各类示意图、图表,包括书本上的地图、版图、插图、附图,都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地图、利用地图。
如果孩子兴趣盎然,家长还可以教他们绘制地图。可以把他看到的、听到的内容,通过画地图表达出来,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的转变;也可以反过来,在看到一幅地图后,用语言或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实现从图形到文字、语言的转变。
这样变来变去,并非吃饱了撑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在头脑中形成图像。经过这样的多次训练,即使平时身边没有地图,也会凭借头脑中的图形形成图像,表现为一种非凡的空间想象力。
在电脑上下载地球仪
除了实物以外,在网上下载一个虚拟的地球仪也非常有趣。下载后,一个三维的虚拟地球就能在你电脑里转个不停。它有漂亮的纹理贴图、十分精确的地理信息。一旦上网,它会告诉你世界各地目前的天气,还有世界时在那里不停地给你校时。
虚拟地球仪不显示国境线、经纬度什么的,一切明显的区别性标志只是那些山脉和水脉。
放眼望去,整个地球浑然一体,真可谓是一个“小小寰球”。
不妨让孩子玩弄地球仪
婴幼儿特别喜欢用小手拨动地球仪。这时,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玩地球仪,在增加一点乐趣的同时,随即便可以进入以下步骤:
首先,家长可以告诉他,地球仪上蓝色的地方是海洋,五颜六色的地方表示不同国家。然后问他,中国在哪里,××在哪里,找找看?以进一步激发他的游戏兴趣。
例如,请他找一找“大公鸡”在哪里?当他找到后,就让他读一读上面的字,或者教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他一边读,一边又认识了一些字。
其次,关掉房里的大灯,只开一盏小灯。把小灯想象成太阳或月亮,对着灯光转动地球仪,就可以模拟地球在太阳照射下的自转,让孩子慢慢了解太阳上升、落下,白天、黑夜是怎么回事。
干脆和孩子一起做个地球仪
婴幼儿喜欢做游戏,家长不妨通过游戏方式,让他们加深对地球仪的理解。
例如,找一只乒乓球,在上面标出赤道、南北纬30度、南北纬60度、0度经线、180度经线。然后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有空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用土豆、泡沫等材料制作地形模型。
以上这些活动,看起来是一种游戏,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增强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毫无疑问,还可以激发他们看地图(地球仪)、用地图(地球仪)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从地图上看家乡
每个人都有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很多,通过看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自己的所在地位置,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学会看地图,又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热忱,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如果你的家在重庆,家长就可以对照中国地图告诉孩子,重庆在祖国的西南方向,它的西面是四川省,北面是陕西省,东面是湖北省、湖南省,南面是贵州省。这样,就大概勾画出了重庆及其周围地区在中国政区中的位置。
接下来,可以具体告诉他家乡的一些详细资料。例如:
重庆有3100多万人口,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主要风景有四面山、长江三峡、黑山谷、万盛石林、南北温泉等;
主要特产有江津米花糖、红橘、合川桃片、白石驿烤鸭、山城火锅等;
重庆被人们称为“山城”,因为它城在山上、山在城中;称为“江城”,因为长江、嘉陵江在市中心交汇;称为“雾都”,因为这里冬季多雾;称为“火炉,因为这里的夏季长、温度高;
重庆是我国第4个直辖市,简称“渝”。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中国4个城市的名字,重庆就是其中一个;
重庆的文化习俗有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长江三峡文化;
重庆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如红岩精神等。
通过这样一种立体介绍,不管孩子是否都记住了,至少他对自己的家乡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他们讲讲这方面的情况,小脑袋中就会慢慢积累不少东西。
除了看政区图以外,还可以给孩子看地形图。地形图上有各种不同颜色,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海拔高度。
仍然以重庆为例。从地形图上的颜色可以看出,重庆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丘陵。
如果说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那么重庆的版图形状就像一只蜻蜓。给孩子指一指哪里是“蜻蜓”的头,哪里是“蜻蜓”的翅膀,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接着,可以要求他们在纸上学着画一画。
脑海中有了“蜻蜓”概念,他们会对地图、对家乡的印象更深。
教会孩子结合生活实际,活用地图知识
在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期间,4岁的英子特别关心伊拉克战事。一开始爸爸妈妈并没在意,只觉得孩子自说自话,好玩。人家在那么远的地方打仗,关你一个小孩什么事呢?直到有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才让他们改变了看法。
那天,爸爸和英子一起在户外活动。突然天上飞来一架飞机,英子马上说:“爸爸,美国的飞机飞到我们这里来了。美国人要打我们了。”爸爸说:“胡说八道。美国人在打伊拉克呢。”
话刚说完,天空飘过一片乌云。英子又说:“爸爸,美国人又打起来了,炮弹的烟到天上去了。”
爸爸若有所思,问英子:“你真的很想了解美国和伊拉克吗?”英子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于是,爸爸和英子一起回到屋内。电视机正在滚动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画面。爸爸从房间里搬出地球仪,一边看电视,一边告诉英子美国、伊拉克、英国的位置在哪儿?谁的国家大,谁的国家小?谁的实力强、谁的实力弱?它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国家?
一边看地图,一边看电视,英子在听到爸爸讲解的同时,提出了不少问题,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浓厚兴趣。
晚饭后,爸爸又把下午特地去买的世界地图拿出来挂在墙上,和英子像研究作战地图一样进行研究,不时地进行讨论、交流。
在这和谐的气氛中,英子了解到了中国、美国、英国、伊拉克及其首都的所在地位置,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态度和求知欲。
结合课文学习,让孩子了解地图
有些家长会担心,让孩子看地图、地球仪会不会影响学习呀?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的要说影响,那就是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例如,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叫《燕子过海》。学生在学这篇课文时就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地图,从而更好地了解燕子过海都经过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过海,以及过海过程中的艰难困苦等。
【经验谈】
1.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的语言。让孩子学会看地图,首先要让他们掌握地图的特有语言。
2.婴幼儿的年龄还小,空间概念不强。对他们来说,地球仪比地图的直观效果更好。
3.地图和地球仪上堆满了无数个为什么。会对着它发呆的孩子很聪明。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是家长的应尽职责。
4.“相见不如怀念”,这是看地图的一大好处。有的名胜古迹从地图上看美不胜收,如果你还知道某位名人曾经为它写过一首小诗、知道某位才子佳人为它寻死觅活,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就更让你牵挂一辈子的了。如果非要看实景,嗨,反而可能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