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七章 赵氏孤儿(公元前620年—前607年)

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姓赵的人,就是追随晋文公重耳出亡的赵衰了。赵衰名字听上去很衰,却颇有才度韬略,后来成为晋国的卿,是个很正经的人,辅佐重耳成为春秋第三号出场霸主。

晋文公选拔中军元帅的时候(兼全国首席行政官),问赵衰谁合适,赵衰推荐了郤谷,说郤谷五十岁还好学,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最高。于是让邰谷当了ceo。接着选上军将佐,重耳叫赵衰担任,赵衰却推辞,说狐偃对您有恩德三,应该叫狐偃当。于是狐偃做了上军佐,狐毛做上军将。接着选下军将,重耳叫赵衰出马,赵衰继续推辞,说栾枝忠贞谨慎,先轸多谋,胥臣多闻,都可以胜任,比我强。于是叫栾枝做了下军将,先轸为佐。后来,据说狐毛死了,重耳让赵衰继任上军将,赵衰又推辞,推荐了先轸的儿子先且居,此人曾经对楚对秦对狄对卫作战,跟他爹一样厉害。

赵衰三次辞让,淡泊名位,是真正的安邦定国的社稷重臣。古话说,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粹白的皮裘,取之众白也。狐偃、赵衰、先轸这三个股肱之臣以及九袋长老,同心合力,为晋国两代君主做出狐狸白袍子。但是,秦穆公遂霸西戎的次年,公元前622年,道德风尚、千古独步、谦让有文的赵衰死掉了,留下其知名的儿子赵盾。狐偃则什么时候死掉没有记录,反正崤战前后,史书里就长时间不提到他了,估计是患了老年痴呆症退休。狐偃也留下了一个知名的儿子叫狐射姑。当时的执政官是先且居(先轸的儿子),不料天妒英才,此人抢在自然规律之前,在这一年也死掉了,很遗憾。于是,赵衰的儿子赵盾,和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就成了角逐下一届执政官大印的对手。

获得权力的标志在晋国就是获得中军元帅美差。既然赵衰、先且居、胥臣、栾枝同年死掉了(前622年),将星骤减,于是到了下一年,公元前621年春天,晋襄公在夷地搞了个阅兵式,相应减五军为三军,并且在阅兵式上任命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做中军元帅兼ceo。赵盾只做中军佐。

赵盾家的人赶紧开会,讨论拨乱反正的对策。这在当时固然是极其伤脑筋的事情,如果当时有烟草,估计也要整宿整宿地抽烟。最后,赵盾党的晋大夫阳处父准备走上层路线,直接游说晋襄公。阳处父这人很有脑筋,崤之战结束时,他曾经解下驾车的左马诱骗孟明等秦国三帅,想把这三个俘虏再诓回来。随后阳处父又带兵与楚令尹子上夹河对峙,诳子上后退三十里,自己号称得胜归国。楚令尹子上因为无故撤退而被楚太子商臣谮杀,继而导致商臣缢杀楚成王自立。但是,光凭这些,资格还不够大到足以影响三军元帅人选,然而,非常难得的是,阳处父是晋襄公的老师,这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人对于老师,估计还是迷信的,因为那时候的学问,已相当芜杂,光是一部《诗经》,就有无数生字,靠自学是不行的。

听了阳处父的意见,晋襄公又在山西万荣县搞了第二次阅兵式,改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狐射姑为佐。狐射姑一看自己和赵盾互相换了个位置,着急得要命,赶紧也回家抽烟,但是好办法却没有,烟蒂倒是一大堆,只好憎恨阳处父,于是趁着阳处父外出打猎,在郊外选了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把可爱的有脑筋的阳处父给刺死了。

赵盾大怒,开始搞“肃反”,处死续鞫居(凶手,狐射姑的亲戚),狐射姑只好逃奔翟国(呵呵,从前重耳也逃亡至此,翟国真是窝藏恐怖分子的阿富汗)。赵盾倒不过多计较,把狐射姑的妻子及家产也都送到翟国,于是狐射姑就一辈子待在那里,狐偃一家的势力被彻底根除(等于说从狐偃追随先君立功以来,享福不到十八年,狐家的好日子就好完了。这主要怪狐射姑无能,使出刺杀阳处父的下下策,给自己戴上了恐怖分子的帽子)。

由于晋国自重耳时期以来,就以中军元帅秉国政,赵盾上台后,大权在握,继续搞他的法西斯,消除异己兼坏蛋。于一天之内赵盾杀死了五个反对老赵家而试图武装暴动的晋国大臣,震动朝野和外国诸侯。这五个人分别是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蒯得,其中不乏重耳时代的老臣,这帮人反老赵家的同时也反老先家,他们杀死了先且居的儿子先克(中军佐,赵盾的副手,当然也是先轸的孙子)。至此,狐家、赵家和先家,就剩老赵家这一枝独秀了。

老狐家跑到国外的狐射姑非常庆幸自己保住了脑袋,狄人问起赵盾的为人,他回答说:赵衰是冬日之日,赵盾是夏日之日,冬日赖其煦暖,夏日畏其炎烈,(这倒是满中肯的,两种不同的御国手法。)狄人不禁畏惧赵盾,不敢来骚扰晋国。

赵盾执政当年,修订法令,治理刑狱,追捕逃亡,使用契券,削除积弊,整肃礼仪,修治废官,提拔贤能,自此,晋国政制日趋完备,国人大悦服。同年八月,颇具领导力的晋襄公(重耳的儿子)在短暂的七年执政后死掉了,西毒秦穆公也同年亡故。秦*两国的霸业都开始往山下边溜车。晋国进入随后二十年的相对中衰时期,这对于军事家和政治家们,固然是一些乏味的年头,但老百姓却如蒙大赦。尽管黄土地上还保留着战火的余温,老百姓们却得以放下长矛大戟,在无休无止的南征北战间隙里,捏起锄头,整理荒芜的田园。

阳处父先生二三事:

阳处父曾经解下左马试图骗孟明等三帅回来,是个很有脑筋的人。并且他在赵盾、狐射姑的权力交争中当了光荣的垫脚石,我们不得不多给他些镜头。阳处父曾经到卫国访问,回国途中路过宁邑,住在宁赢氏旅馆里。宁赢氏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寻求君子已经很久了,今天才算遇上。”于是追随阳处父上路,没多久又跑回家来了,对妻子说:“我看他仪表堂堂,可实际上性情过刚,人应该刚柔并济,而他只有刚,能好得了吗?天是那么刚阳的东西,尚且不敢干犯四季寒暑的转换。而且他华而不实(成语出处),自恃有能力,就会招致众人的怨恨。干犯别人,又是众怨所聚,岂能安活?我怕跟他陪着受难,所以离开了他。”(第二年,狐射姑发难,阳处父被刺死。)

种种迹象表明,阳处父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的人。

公元前621年八月,晋襄公死去了(同年秦穆公也亡)。晋襄公的儿子即位,是为晋灵公。

晋灵公这谥号,不是好词,“灵”是禀性乖张、顽灵不化的意思。这个晋灵公虽然是晋襄公的指定继承人,临死托付给赵盾,但他的即位,还是费了一点挫折。因为这位爷实在岁数太小了,正在努力学习晋国话。赵盾担心强敌环伺的诸侯会欺负自己的娃娃主子,于是想换岁数大一点儿的。这种想法似乎不错,虽然对死去的老国君未免太叛逆(相比之下,他爸爸赵衰多忠义啊),但赵盾是为了国家考虑,倘使为个人方便,赵盾应该立小孩子,那样便于控制——如同慈禧太后喜欢立妙不可言的娃娃当傀儡。

赵盾挑了半天,觉得留学秦国的公子雍(晋襄公的庶弟)比较学好,而且跟秦国关系铁,借他可以修复秦*邦交,是合适的国君人选。当时狐射姑还没有倒台(是次月才刺杀的阳处父),唱对台戏的狐射姑主张迎立陈国留学生公子乐(襄公另一庶弟)。赵盾坚决反对,陈国弱小,不足以依靠。于是赵盾派大夫先蔑、士会赴秦国邀请晋公子雍回来报效祖国,主持政府。狐射姑也偷着派人往陈国召公子乐。赵盾听说之后说:“乱弹琴!”吩咐人拦截公子乐,公子乐望着故乡的云,被杀死在归乡的路程上。

这时候,晋襄公夫人穆赢急眼了,天天抱着太子堵在朝堂门口哭:“先君的嫡生长子,奈何你们就不要了啊,偏去外国找什么国君,现成的国君就在这里,襄公的遗言,还在饿的耳边,饿……哇……”下朝以后,穆赢又抱着太子追到赵盾家,向赵盾直叩头。孤儿寡母这么一哭,国人闻之,无不哀怜穆赢而归咎于赵盾。赵盾顶不住了,只好向“立子立嫡”的传统屈服,奉嫡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

晋灵公即位,那边秦国还不知道信儿呢,秦康公(秦穆公的儿子)说:“先前晋文公回到晋国时候,没有卫士,所以发生了吕、郤恐怖分子袭击文公宫殿的事件。这次,饿要送给晋公子雍好多好多卫士,保着他高高兴兴回去接收晋国。”

秦国的护送队伍保着晋公子雍像保着一个泥菩萨那样渡过了黄河,刚刚进到令狐(今临猗地区,关羽的老家),撞见赵盾将领的中军在那里怒目而视、列阵以待了。赵盾说:“秦军止住,我们已经有国君啦,请你们回吧。”

先蔑、士会是赴秦请菩萨的晋国代表,急赤白脸对赵盾喊:“你叫俺俩去请菩萨,俺俩给你请来了,你又不要了?!”

赵盾说:“退货!”

士会说:“没那么容易,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晋国大夫们一商量,请神容易送神难,必须动武,于是连夜进兵,在令狐袭败秦军,秦军人数少,被晋国人咬着屁股一直逃到刳首。(古代兵法云:用袭击打乱敌人秩序,不给他谋虑的时间,乘其恐惧而进攻,往往得胜。这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次夜色偷袭。)

先蔑和士会看看自己没面子,就决定不回晋国,带着菩萨公子雍,随秦国溃兵逃回秦国待下。这里的士会不是凡人,可以和三国徐庶比美,脑子上的沟回很多。士会祖上是周宣王朝廷的大臣,出事被杀,儿子逃到晋国,当了“士”——法官,以此得氏为“士”。虽然不是晋国君族亲戚分支,但出身也是不错的。

打跑了秦国人,赵盾开始安心辅佐小孩儿晋灵公。为了庆祝灵公即位,他在河南原阳跟齐、宋、卫、陈、郑、许、曹等国盟会,互相抹了牛血,开创丁大夫主盟的先例(以前都是国君主盟)。

晋灵公第二年,周襄王驾崩了,儿子周顷王即位。同年秦康公为了报复去年好心好意送“菩萨”却挨揍的怨恨(令狐战役),就发兵讨伐晋国,夺取了晋的武城。

两年后,晋灵公四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少梁(以前旧梁国,韩原大战后被秦穆公抢走)。灵公六年,秦康公讨伐晋国,夺取羁马。秦*一对冤家在互相等待了十年以后互相又掐起来了。

秦*河曲之战一触即发。为了准备该次战役,我们需要介绍一下晋国的三军和六卿序列。

赵盾亲自任中军元帅不用说了,荀林父为中军佐将。这位荀林父也不是凡人,他从前是晋文公重耳的驾驶员,因为给领导开车,升得就快,在城濮之战结束后当了晋国新设的三个步兵独立军(“三行”)的中行将,此时随着军队合并回三军,接替狐射姑做了中军佐。因为曾经当过中行将,得氏为中行氏。中行氏从荀林父起,世代是晋国六卿成员之一。

介绍完中军,说上军,晋上军将领是郤缺,此人是恐怖分子郤芮的儿子,二十年前,吕饴甥、郤芮发动袭击重耳宫殿的恐怖事件,逃跑后被秦穆公诱杀。不久,胥臣在郤芮的老家发现了于那里种地的郤缺并向重耳推荐。郤缺本事很大,最终在赵盾死后,继任了晋中军元帅的位子。

上军佐将由骈臾充当,此人是赵盾家的家臣,有勇有谋。

下军将是名人栾枝的儿子栾盾(看来那时候取名字也赶时髦,什么盾啊、克啊,类似我们的军啊、振啊)。栾氏和狐氏一样,是晋国公族,也就是早时候某任晋国君的儿子受封形成的家族,与国君同姓(姬)。栾枝不是追随重耳的流亡派,但他迎降有功,在城濮之战,栾枝踢右前锋,如今他儿子栾盾继续踢右前锋。

下军佐将是八袋长老胥臣的儿子胥甲,胥家、赵家和先家(先轸)都是跟晋国君不带血亲的异姓大夫,全是因为追随重耳才有了名位。重耳出逃时,跟随他的五大长老,分别是九袋的狐偃、赵衰和先轸,八袋的颠颉、魏仇和胥臣。颠颉、魏仇因为烧了郑国好人僖负羁的房子,被杀被废,狐偃家已经穷途末路,这些长老里面,就剩赵家、胥家、先家了。

上述三军将佐合计六人,在晋国就是所谓的六卿,相当于政治局。可见,六卿的人选也是动态变化的。

晋灵公六年,公元前615年,秦国为了报复令狐之役惨败,秦康公亲自带兵来攻晋国,夺取羁马。晋国立刻响应,晋国六卿,特别是赵盾、栾盾、胥甲这一班儿子辈的将官,雄姿英发,横戈跃马,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开赴河曲前线去阻击秦国入侵军,要与秦穆公的儿子辈一见高下了。

晋军到达永济县的河曲(黄河大拐弯处),赵盾决定坚守不战,按上军佐骈臾的意见深沟固垒,以待敌军之衰。他们认为秦军给养线长,跨河来战,难以持久。[注释1]

军队的给养运输的确是麻烦事,弄不好的话,就搞得人民劳顿,赋税加增,战马疫病,辎重损坏,最后将士们头疼肚饿,溃散了事,所以兵贵神速。迎立晋公子失败而流亡在秦国的晋大夫士会深明此中道理,他建议秦康公诱敌出战,尽快交兵。可是,诱谁好呢?

士会说:“赵盾的叔伯兄弟赵穿,有勇而狂,诱他好了。”

赵穿这人年少好勇,一看敌人天天在上军壁垒外撒尿吐口水扒眼睛,就愤恨了,赵穿说:“我们啃着难吃的干粮,穿着讨厌的牛皮甲,目的不就是为了打仗吗?眼前就有仗不打,干什么吃的!”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个把人儿,直取秦军主阵地。赵盾一听,阻拦也晚了,为了避免覆军杀将,只好硬着头皮冒一次险。晋军全员出壁垒交战。晋三军并肩突破,支持赵穿先头部队。秦军飞蝗乱射,钳制晋军攻势。两国军队都不敢恋战,特别是晋国这样的滑头,更惜力气。秦国人呢,其实也滑,在战国时期,秦国骗六国,特别是骗楚怀王,骗得天昏地暗。(当时北方人狡黠,南方人愚直。)

既然两个国家都滑,这次战役又事先没什么深仇大恨,两伙兵油子打了一会儿,各自敲锣收拢队伍回去。

当夜,秦国人过来说话:“我们秦国是一点伤亡都没有,你们不行了吧,咱们说好,明天再打,再让你们尝尝厉害。”

骈臾对赵盾说:“钧座,根据我的观察,秦国使者说话时眼睛乱滚,大话压人,显然他是在骗我们。我估计,秦军是想逃跑,所以发起佯攻讯号,保护主力平安撤退。我们趁机今夜在黄河岸边设下埋伏,把撤退的他们逼死在那里吧。”

赵穿和胥甲听了,非常嫉妒骈臾的高明主意,于是俩人故意使坏,莽撞人赵穿和大嘴巴胥甲在辕门当着秦国使者乱喊:“约好明天打,不到钟点就去设伏,无勇无信,算什么好汉!”

秦国人一听,妈呀,不设伏就好,赶紧连夜拔营逃遁。晋军也来不及伏击了,赵穿和胥甲因为泄露军事机密罪,接受处罚。胥甲被革职,用他的儿子胥克佐下军(全是看胥甲的爹八袋长老胥臣的面子,要不就非杀了胥甲不可)。赵穿呢,因为有赵盾这层关系,就不了了之了。(赵盾这种小事情上宽于律己的马虎态度,终于酿成大祸,被董狐记上了弑君一笔。)

此次河曲战役,士会给秦国人支招,帮了好大的忙,晋国六卿决定把士会弄回晋国来。于是士会使用了类似徐庶逃离曹营的办法,以过河去招降一个晋邑为借口,跑回晋国,继续为晋所用,成为赵盾的得力助手。

附记:最后啰唆几句。此次战役,晋三军向河曲前线集结的途中,还发生了一件插曲。晋三军主体,众所周知,是战车,战车这种东西由来已久,西方也有,亚述人最早的战车是用驴子拉着的,轮子是圆木板。公元前一千多年,商朝中期,中国辐条式车轮和马拉战车出现,到春秋时代,战车制造已相当成熟,连轮子都有统一直径: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130~160厘米之间,车厢进深80~100厘米。车厢前后扁,左右长,因为上面要横着站三个人。在车轴等急剧转动部件,还装置青铜件,以减少摩擦,轴两端也包铜,减少和障碍物撞击造成的损坏。为了加大稳定和阻挠敌人迫近,战车的车辕远比民用车辕长。车辕长,就不容易翻车。[注释2]

不管战车怎么进步,它的机动性还是受地形道路限制,所以,战车行军需要保持队形整齐,交战时也要保持严整的阵形,即便追击敌人也不能追太远。为此,晋国三军特别设了司马一职,专门纠察战车的队列秩序。

河曲之役,晋三军司马是年轻人韩厥。韩厥家也是晋国的老牌家族,赵魏韩三国中韩国的祖先里,第一个可称道的人就是韩厥。韩厥大约并非嫡子,所以从小被赵盾家收养。赵盾专门举荐他给晋灵公,做司马,小孩儿晋灵公毫不含糊地批准了之后,韩厥押着晋三军往河曲开拔,韩厥说:“谁也不许给我乱伍。”偏巧,恩人赵盾的车夫却先乱起来了,这家伙奉赵盾的什么命去拿什么东西,一激动,就把车队给闯乱了。韩厥二话不说,把这个痛哭流涕的家伙给杀了巡众。大家都说:“完了,韩厥。早晨赵盾给他刚升了官,晚上丫就把赵盾车夫杀了。”

赵盾传见韩厥,走下席子,对韩厥深鞠一躬(当时不同等级的人,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坐同一块席子)。赵盾说:“我听说,侍奉君主的人以义相结,而不是结党营私。举荐有义的人,就叫以义相结;举荐别人以求自己的私利,就叫结党营私。我把你举荐给国君,又怕你不能胜任,所以故意派我的车夫来试验你。请你努力吧,将来掌管晋国之政的,除了你还有谁呢?”然后,赵盾遍告诸大夫:“诸位可以祝贺我了!我推荐的韩厥非常合适,算是我老赵没有结党营私啊。”[注释3]

韩厥果真成长为晋国要人,后来赵氏被诬告谋反,几乎全族覆灭,好在有韩厥求情,才弄活了一个赵氏孤儿(是赵盾的孙子)。韩厥小的时候是赵盾养大的,赵、韩两家的情谊一直相当好。后来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赵鞅当执政官时期,赵鞅与范氏、中行氏火并,把晋定公给气怀了,驱逐了范氏、中行氏,韩魏两家向国君求情,使赵氏免于处分,度过危机。

晋灵公时代的巴尔干地区局势还算比较太平。但是,晋灵公(襄公的儿子)毕竟幼小,对中原就有些震慑不住。楚穆王(商臣)在杀掉老爹楚成王即位之后,就以城濮之战的将星令尹子玉的儿子成大心为令尹,先后灭掉沈国、江国,并在晋灵公三年时(河曲之战前三年),在智囊的劝说下,抓住晋灵公年少的这个机会,楚军北上围击郑国,试图瓦解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等赵盾约齐、宋、卫、许的四国联军赶到,楚军已经俘虏了三名郑大夫凯旋归国了。

同年,楚军又攻破陈国,陈、郑都开始向楚国摇摆。到了晋灵公八年(河曲之战两年后),楚穆王商臣死掉了(当官时间不长),他的儿子楚庄王一声咆哮坐上了王位。不过,楚庄王上台之后,岁数也小,子文、子玉、子上、成大心这些同属于“斗氏”的楚国功勋最大的家族,因为在前几代国君时长期为令尹、司马,权势颇大,楚庄王也无可奈何,只是喝酒度日,一待就是三年。这也就是所谓他的“三年不鸣”了。

到了楚庄王三年,晋灵公十一年(河曲之战后五年),公元前610年,中原依旧貌似平静,没有战事。

但是这年冬天,晋国最亲密的战友宋国,却闹出了凶杀案——国君宋昭公被人刺杀了,凶手是他的奶奶。

宋昭公是当年“大恐龙”宋襄公的孙子,宋成公的儿子。宋襄公的遗孀乃“老而好淫”的富婆,她爱上了自己的亲孙子公子鲍,想跟公子鲍做爱,准备过把瘾就死。公子鲍长得美而艳,但对老龄妇女不甚感兴趣,拒绝了她,于是这老太太就急了,把自己的私房钱全拿出来了,资助公子鲍,叫公子鲍用于去收买宋国人心。公子鲍这才答应跟老奶奶好了。等人心收买得差不多了,政治局的六个卿有五个都支持公子鲍了,宋遗孀干脆向宋昭公下了毒手,派人把他杀死在去打猎的路上,从而给公子鲍扫清了当国君的路。

杀死了宋昭公,公子鲍把大哥的位子接过来,自己开始做宋文公。宋国举国上下,却都歌颂这个恐怖分子(女恐怖分子)抬上来的新国君,因为他有钱啊,其实也不是他的钱,是他奶奶宋遗孀拼命给他钱,他拿着去给老百姓发馅饼吃。

巴尔干地区出现这么嚣张的恐怖主义活动,霸主晋国看不过去了。次年,晋灵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执政官赵盾在都城附近实施军事演习,然后集结晋、卫、陈、郑四国军队,由中军佐荀林父率领,准备实施对恐怖主义分子的武装打击。

四国军队一路鸣钟击鼓,杀奔宋国,要把犯有共谋弑君罪的宋文公(公子鲍)缉拿归案,接受人民的审判和唾沫。

然而,这场义正词严的讨伐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弑君嫌疑犯宋文公拉出好几大车宝贝贿赂晋国军首长和领导人,以及诸侯国参战部队指挥官。具体什么宝贝,不过良马美玉和大鼎大钟什么的,现代人眼里乍一看,还以为这是废品站搬家的家什呢。把宝贝们塞到腰包之后,这些世界的宪兵们你我对望了一眼,然后做结论说:“人已经死了,咱也别得礼不饶人了,还是收了礼走人吧。”于是,四国宪兵就地解散回家。剿恐行动好戏收场。四国中的郑穆公不禁发牢骚说:“山西人就知道贪财,虚有霸业之名,实无霸主之德。我还是趁早找南边的楚庄王报到去吧。”

宋国的弑君案不了了之,下一年,公元前609年,前恐龙齐国又发生了弑君案。

被杀的是齐桓公的儿子公子商人。从前齐桓公被饿死的时候,他的五个儿子(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和公子雍)在停尸的朝堂前玩五国大战,最后,公子昭在宋襄公保护下杀死公子无亏,获得君位,是为齐孝公。齐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潘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齐昭公。齐昭公死后,其子又被公子商人杀死,公子商人登上宝座,是为齐懿公。如今齐懿公又被杀了,公子元即位,是为齐惠公。(唉,都是些英勇的儿子啊!)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齐桓公的嫡系儿子们就这么花了三十四年的时间互相杀光了,抖搂光家底了。

其中,最后这位齐懿公的死,最具浪漫色彩。这位爷夺位前一直致力于散放家财,周恤贫民,收买人心。可是他还继承了他爹齐桓公的好色基因,他夺位后就购求国中美色,昼夜采阴补阳,还扣留了自己的跟班的媳妇,说:“寡人爱上你的妻子了,你再另娶一个媳妇吧!”

于是今年,在临淄城外,这个戴绿帽子的家伙联合齐懿公的另一个仇家,看齐懿公在清澈的池水旁、茂密的竹林下一边避暑,一边喝酒。懿公喝多了,咧嘴乐着睡着了,两个仇家爬上来,一个抱腰,一个抽剑。齐懿公觉得胳肢窝痒痒,还没来得及笑,脑袋就被切下来了。然后两个恐怖分子把尸体藏入竹林,逃奔他方。

鉴于齐国的恐怖分子已经逃跑,而新继任的公子元(齐惠公)也与恐怖分子无染,这事就交给齐惠公自行处理吧。于是晋国也就没再对齐国进行国际剿恐行动了。

重耳的孙子晋灵公和赵氏家族的赵盾,是连在一体的,晋灵公即位时还是小孩,赵盾辛辛苦苦辅佐他。但是等如今晋灵公长大些了,可能出于逆反心理,却开始反咬赵盾。

赵盾这人虽然刚烈,是夏日之日,但其实也还是很仁义的。有一次,赵宣子赵盾(不是两个人,赵盾死后谥为宣子。他爹赵衰谥为成子,两者都是美谥)在马路上走,看见一棵桑树下有一个饿人。赵盾停下车,问:“你为什么饿成这样?”那人回答:“我出来找官做,回家断了粮,羞于乞讨,又不会偷,所以饿成这样。”赵盾给了他一些饭吃,又送他老妈一些干肉。(顺便说一句,那时代的猪肉往往是生制,牛羊鹿麋里脊肉,用棰捣碎,去筋,调成肉酱。不经火化,是最古老的吃肉法。)

到了齐懿公被杀的两年后,公元前607年,十六七岁的少年晋灵公已经执政十四年了(其实他一天也没有执政,都是赵盾承包),这个长大成人后的晋灵公,丝毫没有他爷爷重耳的气度志向。相反,可能因为从小生在深官之中,成于妇人之手,长大以后,极其不争气,是个昏君。

少年晋灵公最大的爱好就是玩弹弓子。一开始他是射飞鸟,但命中率低,不好玩,后来就改射人,人比较多,又不会飞,好射。晋灵公在闹市区修起奢侈华丽的楼台,涂上超过国君标准的油漆,然后笑眯眯地掏出弹弓子,从台子上用弹弓射人,欣赏大家抱头鼠窜、躲避弹丸,拍手叫笑(这属于一种和观众互动的行为艺术吧)。

晋灵公实在顽皮得够呛,国人都捂着脑袋上的紫包向赵盾告状。赵盾就来进谏,士会说:倘若您劝他不听,路就绝了,还是让我先去说。于是士会这个从秦国跑回来的徐庶给小青年晋灵公背了好几段《诗经》,劝他洗心革面。被说得一头雾水的晋灵公倒是不再射人了,改杀人了。他的大厨师煮熊掌,没煮熟,晋灵公等不及,一把杀了厨师,让宫女用车子拉着尸体从朝堂上经过,故意给赵盾看看我马王爷的三只眼。(让宫女拉尸体,这还带点性虐狂味道。)

赵盾说,这回该我去谏了。谏了一次,没用,于是“骤谏”,骤谏是怎么谏,不知道,大约像暴风骤雨那么夹着雹子去谏吧,一下子把晋灵公给谏急了。古代进谏,虽然是为主子好,如鲁迅所说:“老爷您的袍子有点泥,穿出去恐怕不好看呀。”但是谏也要讲技巧,你可以故作高深,说些“海大鱼”之类引起对方好奇心的玄语,也可以像触龙说赵太后那样从拉家常人手,还可以像东方朔数落汉武帝奶妈那样正话反说,或者像优孟那样唱着戏说,师况那样弹着曲儿说,或者编个三年不鸣的鸟故事去说,总之,最好不要像鬻拳说楚成王那样举着刀子以死相谏,多少要讲点艺术。可是赵盾这种根本没有笑肌肉和幽默感的执政大臣,只会一本正经找主子犯颜强谏。晋灵公本来跟赵盾就有代沟,寻求个性自由的他终于给逼急了,真想把赵盾的肠子一截一截抻出来绕在脖子上,一勒,把赵盾勒断了气儿。

于是晋灵公派著名猛士鉏麂去暗杀赵盾。这个猛士呢,是个慷慨悲歌的壮士,他后半夜扑人赵府,看见门开着,赵盾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正准备上朝呢。因为时间还早,赵盾坐在那里,端端正正穿着肥大的朝服,思索着国家的大事,不觉间睡着了,一派日理万机,公而忘私的氛围,场面非常感人。组麂觉得惭愧了,从门里退出来,叹道:“赵上卿不忘恭敬,真是民之主也!贼杀人民的主人,这是不忠,弃掉君命,这是不信。不忠不信,人有一条,也不配当人了。”鉏麂不愿意残杀国家栋梁了(杀之是不忠),但是弃掉君命又是不信,于是这个壮士就“触槐树而死”,自杀了。这是一个有名的故事,教育着无数后来的古人,他在两种都要坚持的精神信条中,矛盾无法取舍,干脆以自我死掉,保全所信奉的两条原则。

鉏麂见贤慕义,为保全忠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无愧于“闻义而徙、视死如归”,被誉为刺客中的义士。当时,古代没有手表,国君宫殿里设漏壶(铜壶滴水),水尽了,就敲鼓,城里的官员们听见鼓声,就出发上早朝。大臣们家里也有漏壶,但跟国君的未必同步,偶然起早了,像赵盾那样,等着敲鼓来喊,也是常事。老上卿赵盾在等候去上朝朝拜君主前的行为举止,惟庄惟敬,神态肃然,活脱脱一个持重守正、一丝不苟的元老重臣形象,神态和举止给人以信赖和无比的安全。凭史书上这画龙点睛的一笔刻画,赵盾给人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印象。

然而谋杀并没有结束。九月,晋灵公又想了个主意,摆下鸿门宴,要宴上杀死赵盾。晋灵公还专门养有一条猛犬,叫獒,简直就是条狼,身高四尺,人高狗大,咬住人绝不松口,不死不放嘴。晋灵公准备筵席上用它。

收到请吃饭的邀请后,面对自己亲手扶立而日益荒谬的暴君,赵盾知道不是好事。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为国家社稷稳定,赵盾还是带着副官提弥明昂然赴宴。(提弥明是他的车右,战车上的保镖。)

酒刚开始喝上,两厢的晋灵公的甲士也布置好了。提弥明上前拉住赵盾:“国君赐酒,按礼仪喝三杯就够了,再多无礼。”说完,拖了赵盾就往外跑。

晋灵公赶紧叫唤:“关门,放狗——!”于是那只大獒“嗷——”的一声蹿到殿当间。提弥明是个训练有素的保镖,三拳两脚把半人高的恶犬击毙。呼啦后面的甲士又全上来了。赵盾抱脑袋夺门而出,提弥明断后,被砍成肉泥。甲士刚要追,自己内部却开了花了——其中一个甲士反水,就是桑下那个饿人,终于找到工作了的——他噼里噗噜跟同僚甲士殴成一团。一看敌人自己斗起来了,赵盾赶紧以撒丫子跑丢了鞋的速度逃出宫殿,来到大街上,侥幸逃得活命,也不敢回家,出城往国境线奔,打算像他爸爸赵衰似的,也跑到翟国去避难。[注释4]

这时候,赵盾的堂弟赵穿,是个莽撞人,就是河曲之战中的大嘴巴,听说赵盾被国君打跑了,就对自己的私属嚷嚷道:“国君太不像话,你们跟着我,找国君给我大哥求求情。”

于是莽撞人赵穿见了国君晋灵公,二话不说,把这个可恨可笑又可悲怜的昏君小伙子给杀了——他其实满可以不当国君,当个春秋时代无忧无虑的乡下野小子多好,爱怎么打鸟怎么打鸟。

赵穿迎接赵盾回来再立新君。

赵盾说:“算上晋灵公,老晋襄公的儿子迄今已经死了俩了,想挑再好的也没有了,还是找襄公的弟弟吧。”于是,赵盾让赵穿从洛阳迎来晋襄公的弟弟,即位为晋成公,此年为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十四年,南方的楚庄王已经即位八年,进入其青春后期了。

晋国的胡闹终于收场,晋成公即位。此人是重耳最小的儿子,名叫黑臀(实在不雅),他生下来屁股有块胎记,估计还是黑的,所以叫这名字。

晋国更始,皆大欢喜。不料,这时候,有名的史官董狐却出来了,他在档案里写道:“赵盾弑其君。”然后拿到朝堂上给大臣们看。赵盾很惊诧,向董狐说理。董狐回答:“你是国家正卿,你逃跑但是没有逃出国境,你回来了也没有杀死作乱的人,我不说你弑君说谁呢?”

赵盾也没奈何,背了这个恶名。这就是所谓“董狐直笔”,传为史学美谈。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董狐是古代优秀史官,据法直书、毫不隐瞒。赵盾是优秀上卿,遵守法制甘愿承受坏名声。可惜呀,如果赵盾逃出国境,也就免除罪名了。”——难得他老人家夸别人一句好。

赵盾被太史董狐按了“弑君”恶名,但他没有借助自己的冲天势力强求改写,也没有杀这个仗义直笔的董狐,可见他的确“心古”一些,比起后来齐国连杀两个史官的崔杼,或者大兴文字狱的“我大清”,要雅量高致得多了。后世人都很同情赵盾,不过赵盾毛病也很多。千秋功罪,还待后人和高人评说吧。

公元前7世纪的风云变幻和粉墨登场的将相王侯,就在我们面前已经全部鱼贯而过了。在我国伟大的历史长河中,公元前七世纪是伟大中的伟大者,美好中的最美好者。在这一百年里,大的战役有长勺之战、泓水之战、假虞灭虢之战、韩原之战、城濮之战、崤之战等等,穿插其中的春秋五大恐龙像五彩流星一样划过我们远古的夜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成王。齐桓公以其王道风范,北驱山戎,存卫复邢,南平召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高山仰止、不可逾越的一矗丰碑;宋襄公以其仁,获得他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晋文公以其智,南击狂楚,西却强秦,维护了中原的衣冠文化;秦穆公以其公益精神,诚朴憨厚,扶助晋国,独霸西戎;楚成王则是南方异域的代表,九岁即位,奋战四十六年,艰苦卓绝,死不瞑目,鞭挞中原,正是他促成了齐桓公和晋文公在诸侯们的需要及拥戴下,成为北方霸主,虽然有时犹豫不决,带有一些文化自卑心理,但他尊待重耳,fair play(公平条件),对华夏文明抱着开放的心胸,同时又与他的后人一起,把楚文化这颗历史明珠,发扬光大,余波一直推动和滋养到未来的两汉时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知有多少人,愿意向往那梦中的春秋,质朴自由的时代。公元前7世纪这一百年里,超群绝伦的坚强人物还有晋献公、楚武王、楚文王、周襄王,还有其他可爱人物如晋惠公、鲁桓公、鲁庄公、齐襄公、卫懿公、晋灵公、蔡哀侯(这俩是活宝)。这一百年的慷慨悲歌人物,有长于论战的曹刿,据实直书的董狐,年少多智的王孙满,年中多智的狐偃、阳处父,年老多智的蹇叔;长于治国的管仲、子文、赵衰、赵盾、百里奚;摇舌唇辩之士宁戚、屈完、吕饴甥、烛之武;将星子玉、先轸、先且居、孟明;心有原则、视死如归的臣子荀息、庆郑、共华;不怕死的猛士曹沫、鉏麑、鬻拳、桑下饿人,以及美女文姜、息妫、宣姜、骊姬、齐姜,坏蛋易牙、庆父、优施等等,还有可怜人急子、申生、南宫长万、里克、介子推等等,以及部分色鬼和变态。我们这个名单罗列到这里吧,再说下去还得有几十号人物。

这一百年里的政治,天子式微,礼乐征发由诸侯出。各国除了有少量的布衣士人如管仲、百里奚登上了政坛,主要还是世代卿族为政。因为是卿族为政,以家族形式,而不是流动的职业官僚,所以基本上文武不分。军事方面,宋襄公那种仁义之师的正规军阵战还是主要作战形式,但奇变战术和伏击偷袭也日渐出现。科学方面,周天子史官甚至在世界上第一次观测记录到了哈雷彗星。

这个世纪末的最后一件我没说的事,是公元前601年,晋成公(黑臀)第六年,晋国上卿赵盾逝世。十几年后,赵盾的子孙还遭到了满门抄斩,只存活了一个孤儿赵武,是赵盾的孙子。这就是戏台上的“赵氏孤儿”。

赵盾权力虽大,但还不能说是专权。后来,到了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专权,国君和公室(不是办公室,是国君一族)的权力不断被削弱,慢慢变得“政在私门”了,诸侯国君也像周天子那样靠边站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最后堕落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是孔子所最讨厌的。为了维护君族的统治,孔子搬出了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理论,但是没有人理他那一套。这种权力下移,似乎是分封制所注定的。

不过,国君们的反扑贯穿了整个春秋,也是相当凶猛的。晋景公曾经灭掉先氏,晋厉公灭郤氏,晋平公灭栾氏,其他羊舌氏、祁氏、范氏、中行氏都是在卿大夫的内斗或晋国君的辣手下被整族整族地从史书上抹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易经》的意思,所以大家族都要有家法,遇上不肖的子弟,都要乱棒打死。不过,即使防微杜渐、积德行善,一个家族延伸久了,难免树大招风,在门阀势力的斗争中,变成众人眼中的钉子,最后像《红楼梦》的贾府一样,成为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就是一个家族大了,招惹的恩仇最后将埋葬掉它。月满则亏,弦紧则断。赵家就是这样被满门抄斩的。

赵衰为人谦让,赵盾就性格刚烈,此外赵同、赵括、赵婴齐则傲慢无礼。这哥仨都是赵衰的儿子,赵盾同父异母的弟兄。赵盾在灵公、成公年间执政完了,在晋成公六年时趋势,他的亲儿子赵朔嗣位,还娶了晋成公的女儿为夫人,即赵庄姬。不料这位金枝玉叶赵庄姬公主却跟他们的三叔赵婴齐私通。赵同,赵括捉了奸之后,决定把奸夫赵婴齐放逐到齐国。赵婴齐说:“有我在,栾氏不敢加害咱们赵家,放逐我,两位兄长怕要罹祸了!上帝啊,饶了我吧,都是一个爸生的。”赵同、赵括没有接受,还是把弟弟赵婴齐驱逐去了齐国。这是晋景公(晋成公的儿子)十四年的事。

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因为情夫赵婴齐被赶跑了,倍感生活无聊,遂向晋景公诬告说赵同、赵括要作乱。栾氏、郤氏也跑来作证。于是晋景公可逮着机会了,恨不得这些尾大不掉的白眼狼大夫们都死掉,赶紧把赵同、赵括灭族。老赵家就剩下一个赵氏孤儿,即赵朔的儿子赵武,让他妈妈赵庄姬养在深官里,看他妈妈是国君的姐姐的面子上没杀。随后,韩厥(此人是赵盾提拔的,对赵家有情有谊)找晋景公求情,说:“赵衰有功,赵盾很忠,如果他们的后代没落好,人们就不愿意学着立功和忠诚了。《周书》说‘不敢侮鳏寡’。”于是晋景公复立赵武为赵氏的掌门人。赵氏几户灭家,靠着韩厥帮忙,保住了赵盾的孙子赵武。这是《左传》的说法。

《史记》作者司马迁另有一种接近小说家的说法。司马迁大爷因为被汉武帝欺负了,所以整天幻想侠客义士之类人物去踩平大路。于是他在赵氏惨剧里也弄出两个义士——公孙杵臼和程婴。司马迁说:“故事是这样的,晋灵公生前有个宠臣叫屠岸贾,到了晋景公三年,屠岸贾向晋景公进谗言,翻出‘赵盾轼其君’的历史遗留问题。”景公点点头,把大拇指竖起来(这是古罗马皇帝的杀人手势,拇指往下一按,人头落地)。随即赵同、赵括的人头落地,远处的赵朔坐家里也不反抗,他说:“我们赵家世代忠良,我宁可去死,也不给祖先抹黑。”所谓族大逼君,连主子都忌恨赵家,没办法,赵朔也被干掉了,他刚生下儿子赵武,靠两个知名的忠义门人——杵臼、程婴保护,采取类似狸猫换太子的手法,偷着从宫中带出。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灭家惨案发生时,赵朔的媳妇带着身孕,跑到弟弟晋景公的宫里住下,随即生下小孩赵武。屠岸贾又带着人来宫中搜查这孩子,赵朔媳妇一时把孩子藏了起来。但是屠岸贾还会再来。没办法,义士杵臼只好找了个别人家孩子,假冒是赵武,抱在怀里。程婴把这个情况举报给屠岸贾。屠岸贾得知后,高高兴兴地杀死了杵臼和假孩子。真孩子赵武——赵家最后这点儿骨血,由程婴从宫中偷着带出,藏在民间抚养。

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戏台上唱的赵氏孤儿就是按这个来的。后来赵家又恢复元气,孤儿赵武十五岁,出落得弱不禁风、神经过敏,执政官韩厥向景公建言,恢复赵武的贵族身份,归还封邑。赵武逐步步人政坛,从将新军、将上军,一点儿一点,终于在二十五年后执晋国国政。搭救和抚养赵武的忠义门人程婴,在赵武有出息以后,又杀死了屠岸贾报仇,心满意足的程婴也不想再活了,赵武怎么拦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由着他离开这个血腥的人间,去天堂找他的老哥们杵臼了。

赵武为政七年,温良恭俭让(跟他爷爷赵盾反了个个儿),到他死于任上时候,经历坎坷的赵武变得未老先衰,年仅四十七岁,但是《左传》上的他一幅老态龙钟,跟诸侯会盟,光拣泄气的话说,什么“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什么“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年)?”众大夫使者看着堂堂晋国首相光说些苟且偷安、混饭过日子的话,以及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的大真话,都惊异地瞪大了眼,与会使者纷纷认为“赵孟将死矣!”

果然,这个颓废派的执政大臣当年死去,他也是被上一代的惨剧和儿时的坎坷摧毁了健康的心理。

赵武的儿子赵成继立,其后是赵成的儿子赵鞅(赵简子)接班。赵鞅可是个咄咄逼人的铁腕人物,与知氏、韩氏、魏氏一起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拥有晋阳、邯郸等大城封邑。赵家的实力和财富再次凌驾于国君之上,无诸侯之名而有诸侯之实。

赵鞅的下一代是赵无恤,赵无恤灭掉代国,联合韩、魏两家,淹死智伯,终于实现轰轰烈烈的三家分晋。

赵家带领河北、河南、山西的毗邻地域,是为赵国。赵国后来的名人,有享誉战国四公子美名的平原君赵胜,也有纸上谈兵的败将赵括(此“赵括”非刚才被灭族的彼“赵括”也)。

司马迁说过,三晋之地,多权谋机变之士。权谋机变,那就不够慷慨悲歌。综上所述,赵的悲歌,比起燕来,总要苍白一些,不过呢,赵地的女子倒是蛮漂亮的!

古代赵姬多美丽,私生活也开放,如上面的赵庄姬。这大约是因为赵地的北疆——比如中山一带,就居住了夷狄的异族,相互掠夺俘虏,于是就和赵人之间有了许多混血的产物,往往便多了美姬。中原衣冠文化虽然很骄傲,但论起女孩,还是夷狄的更性感些。那时期著名的性感女孩儿如妲己、褒姒、骊姬这一群红颜祸水的狐媚子,都是夷狄的子女。她们的家园被中原摧毁了,她们作为贡献品送给中原的天子国君们,与此同时也把中原天子们搞得亡国了事。

[注释1]此战发生在黄河曲折大拐弯的地方,故名“河曲之战”。黄河从北向南流动再向东拐去,具体是今永济县地区。

[注释2]以上战车规格描述,据《考工记》。

[注释3]赵盾走下席子,如同从老板椅上起来,是主动示敬的表现。此事据《国语》。

[注释4]这个桑下之饿人,按《吕氏春秋》《说苑》等书记载,终于是战死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