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文艺的春天也已经到来,科学与文艺的万花园中正是百鸟争鸣,众芳争艳的时刻,又有一本新的刊物,在我们面前——《科学文艺》出版了。
科学文艺,也许有人会感到惊奇:科学是以自然世界为研究对象,文艺以人类社会为描写对象;科学是逻辑思维,文学是形象思维。科学和文艺怎么能搞到一块呢?
能!不特能,而且十分必要!
谁是祖国明天科学的主人?我们社会主义的广大人民群众。要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对于科学的兴趣,我们必须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科学的种子,使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但是,科学知识往往艰深难懂,正如鲁迅说的那样,“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因此,必须使科学通俗化,这就要借助于文艺这个形式,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述玄妙的道理。这就是科学文艺。
科学文艺在中国和外国都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我们的鲁迅在七十年前就提出:“……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苏联大作家高尔基也在五十年前赞扬科学小说显示了“人们预见未来现实的一种惊奇的思想能力”。我们知道大科学家法拉第自认他是读了玛尔赛特的科学通俗作品《谈谈化学》才引起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念头的,他自己写的《蜡烛的故事》,就曾经引导几百万青少年对科学发生兴趣。而比利时的大诗人梅特林克称赞法国以清新文笔描述昆虫生活,写出了《昆虫记》的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额上理应戴上一顶双层的灿烂的皇冠”。
我们要培养明天的科学家,就需要今天的科学文艺。也许一篇引人入胜的科学通俗作品,能引导出一个明天的非凡的科学家,像法拉第自认的那样;也许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猜想的通俗介绍,带来一个未来的大数学家,像我国数学家陈景润所经历的那样。安知一部星际旅行的科学探险电影,不能启迪一个未来的宇宙的征服者?安知一部历精察微的科学幻想小说,不能鼓舞一个未来的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神奇美妙、瑰丽多彩的世界上呀。我们的广阔无垠的平原,磅礴逶迤的山峦,波涛汹涌的大海,繁星闪烁的星空,该蕴藏了多少的神秘。就是一片彩霞,一声雷霆,一阵风,一丝雨,池塘里一泓绿水,古树上一抹斜阳,深林中一声鸟唱,天际边一钩新月,峰峦间一缕云烟,都能勾起我们多少奇思遐想。宏观大至宇宙,微观小至粒子,都会激励人们去幻想,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
是的,我们需要幻想。这正如列宁所说的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没有幻想,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文艺作品,没有幻想,也不可能出现伟大的科学发明。幻想,也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可以激励人们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去追求知识的瑰宝,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文艺去把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引导进理想和幻想的广阔天地里去呢?让他们在夏夜繁星闪烁的星空遨游,让他们去云蒸霞蔚的天空中驰骋,让他们在数学的迷阵里玩耍,让他们在电子轨道上飞旋,让他们进蛋白质里观察,让他们和计算机赌输赢,让他们和机器人交朋友。出神入化,标新立异。使他们真如古人刘勰说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陆机说的“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而从他们这些科学的幻想、探索、追求和创造中,将如群星闪耀,涌现出许多卓越的科学家,将为我们创造出高度科学文明的明天。
是的,科学需要幻想,但是幻想需要自由,自由需要民主。没有科学自由和科学民主,就不能激发出科学幻想来,只有从绽开的幻想的繁花中,才能结出丰硕的科学果实来。回顾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在中世纪没有民主和自由的黑暗时代里,在那宗教裁判所的火堆里,烧灭了多少有着为科学创造开辟途径的奇思遐想!而一当民主自由思想冲破封建的牢笼,科学就像骏马一般飞跃前进,带来了20世纪的现代文明。让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搞科学文艺的坚定方针。我们要为捍卫科学的民主和创作的自由而献身。
科学需要文艺,文艺应该帮助科学。那么,中国的科学家们,中国的文艺家们,让我们为了明天,为了明天的科学家,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科学文艺作品吧,让我们共同来办好《科学文艺》吧。
197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