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马识途文集:文论讲话 §马识途给周永年的复信

永年同志:

来信收到,你所提出的建立专业创作队伍和关心业余创作队伍的问题,我也颇有同感。四川不是一个不出文才、不出作品的地方。过去出过不少,现在也还有许多后起之秀显露头角。我总认为四川的文艺创作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希望并不等于现实,把希望转化为现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还有一段长长的路程要走。我想,建立一支比较好的专业创作队伍,是繁荣四川文艺创作的当务之急,也是文联和各协会的当务之急。只要把创作队伍这个问题抓住了,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再不犯或少犯过去那些令人惊怵的错误,再不干过去某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蠢事,若干年后,四川的文艺百花园里将出现一个繁荣兴旺的局面,作家辈出将如群星闪耀,是可以期望的。

我们决不忽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我省本来少得可怜的专业创作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还没有很好地聚集起来,振作起来,团结起来。还布不成阵,势单力薄。有一批可以补充到专业创作队伍中来的青年作家(我说的包括现代意义的“青年作家”在内),却老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征集入伍,还在当散兵游勇,可怜有的已是鬓染微霜了。至于广大的业余创作人才,或者自生自灭,没有得到园丁的发现和栽培;有的还在磐石的压力之下,奋力在夹缝中弯弯曲曲地挣扎着成长,暖和的文艺春风似乎还没有吹到那个地方。我们这壮丽的巴山蜀水,确是千里骏马驰骋的好地方,可惜的是许多千里骏马仍然困顿于盐车之下,我们时时听到他们的呻吟。我看,倒不是完全没有伯乐去发现他们,而是盐车的主人不肯叫伯乐牵走,让他们纵蹄奔驰,引颈长啸。这便是我们的困难,有待于我们认真去克服。

但是,我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垂头丧气,文艺的春天是的的确确到来了,形势的确是大好的。我们省的第二次文代大会已经开过。会议的隆重,领导的关心,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的诺言总是要实现的。文联和各协会的新的领导机构也建立起来了,我想他们对繁荣我省文艺事业,积极组织和推动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为文艺工作者分忧解难,是不会漠然无动于衷的。省文联各协会的一个当务之急,我认为就是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一、认真把专业创作人员的情况,逐个进行了解,包括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在想什么,在搞什么创作,有什么困难,他们深入生活的情况怎么样等。

二、把一批有才华的已经初露头角可以补充进专业创作队伍里去的中青年作者的情况,一个一个搞清楚。他们的苦恼和困难怎么解决,怎么使他们从“单位所有制”甚至“首长所有制”的重轭下解救出来,把适合搞专业创作的人逐步补充进我们的专业队伍中来。我们的专业创作队伍,首先是文学专业创作队伍,和许多省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小了。没有强有力的专业队伍,要想出大作品是困难的,而且业余队伍也带不起来。正如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主力部队,要进行大的战役,取得辉煌战果,是不可能的,而且地方部队和民兵队伍也带不起来。我想,只要我们把道理说清楚,把人选得准确些,党委是乐于把他们从别的工作中抽出来,拿出三五个、十个八个编制来解决的。正如你说的,如果全省能组织起一百个人的专业队伍(一百个人,还顶不上一个街道小厂的编制。其实扣除现在已有专业创作人员数,不过要几十个新增编制便行了),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磨炼,有二十人成为一流作家,三十人成为中流作家,那真是我省文艺事业的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三、把我省广大的业余队伍进行一次广泛的调查,进行摸底登记。

他们写过些什么作品,正在创作什么,他们的困难是什么。古语说:“十室之中,岂无俊彦;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偌大一个四川省,难道没有人才?有许多有希望的幼苗,很可能还埋在荆棘丛莽之中,不得出头,或者被权威覆盖住,冲不上来。一定要把这些苗子找出来一棵一棵加以培植,施之以阳光雨露,使之根深叶茂,茁壮成长。即使选得不准,培植起来的不是好苗子,终于长不成材,也不要紧。一千一棵苗子中能有一百棵长成好材,这一百棵好树中又只有十棵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繁花美果来,也算很不错了。如果没有去培植一千棵幼苗的功夫,便不能指望有一百棵成材和十棵善材的收获。这需要极细心和耐烦的园丁的关怀扶植,这便是已有成就的专业作家和文艺报刊以及出版社编辑同志的光荣职责。当然文联和各协会更有不可推卸的组织任务。

因此,我已和文联和作协同志研究,今年我们如果什么事也没有做,只要调查了我省专业作家和广大业余作者的情况,恢复档案,并且把要解决的问题排出来,可能的话,更进一步促进各级文联物色好并建立起一支小队伍来,便是很大的成绩了。明年春天,我们便有可能来开专业和业余作者的创作会议,讨论文艺创作的问题了。

我年岁虽然已经大了,而且有别的工作任务缠身,但还是愿意和大家一起,为我省文艺事业的繁荣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意替大家摇旗呐喊,看到我省的中青年作者迅速成长起来,一代强过一代,拿出传之久远的作品来。

啰啰唆唆地给你写这么一封回信,谈了我对建立创作队伍问题的一些想法,并且商得《四川文学》编辑部的同意,把我们的通信刊登出来,希望引起广泛的注意,我想这不是多余的事吧。

此致

敬礼!

马识途

1980年8月2日

附:周永年同志给马识途同志的信

识途同志:

在作协第一次理事会上,我本想发言。因为时间不够,就没有讲了。文代会散后,思之再三,我觉得有关业余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还想向你反映一下,于是决定写这封信。

我想说的是:从业余文学创作骨干中,把一批有一定创作实践,有一定成绩和培养前途的同志迅速“拔”起来,扩大专业创作队伍。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友欣同志在作协筹备组工作报告中讲了这一点,我和许多业余作者很拥护,但觉得有些问题需要展开和补充,特别是需要有落实的措施。为了不耽误你更多的时间,我把要说的话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当前业余创作遇到的困难

主要是时间少,眼界窄,有的单位领导不支持。

中青年业余作者一般是双职工。以我自己为例,每天六点钟下班,骑半小时车从工厂回家,做家务,辅导督促孩子们学习,做完这一切后已近九点钟。这时才能坐到灯下,又想读书,又想写点东西,时间不够,只好开夜车。搞业余创作七八年来,很少在午夜前睡觉,节假日也难得好好休息过。爱人在川大工作,也是“人到中年”,又要教书,又想自修,家里平常发生矛盾,根源都出自“争时间抢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把上下班路途时间也搭上,许多作品都是在“马”上断断续续构思出来的,难怪有的同志告诫我:“你小心哪一天垫进汽车轮子里。”写长一点的东西就更其难了。1976年我和贾万超同志酝酿草写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起早睡晚,整整苦干了一年,有几次拉地震警报,我们还蹲在防震棚里讨论。由于起码的条件不具备,加上水平的限制,这个初次尝试的长篇写了三十多万字的草稿,现在还搁浅在那里。其次是眼界狭窄和有的领导不理解,不支持。业余作者长期困守在一点上,在一个工厂,一个生产队,一个班组,当井底蛙。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应当从比较、联系中观察了解,才有助于加深认识。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是对立统一的。由于视野不开阔,虽然多年在基层,对生活的认识反倒不深,这几乎是有些业余作者的通病。至于各单位的领导对业余创作的态度,有的比较关心支持;有的从本单位的工作出发,你写新闻报道,他很高兴,搞文学创作,就往往被视为“不务正业”。特别是一提到外出开会,请创作假,领导就觉得头痛,感到是额外负担。某单位一位作者为去重庆文联开会,用了换休,加上另一位女工“拼”给她一天假,回来超假一天,被扣去了一个季度的奖金。还有一个厂的业余作者构思了一篇小说没时间写,去拔了两颗牙,拔一颗给两天假。这些不是危言耸听,业余作者们聚到一起常常谈起这样的辛酸事。大家说:图的啥?把别人钻桌子、看电视的时间都用上了,辛辛苦苦,冒着挨棍子的危险,还不是想为人民多做点事情。结果反而得不到承认,得不到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许多同志都相继搁笔了,另有一部分同志转到编辑部、剧团去了。

二、打破保守思想,壮大专业创作队伍

我们四川近一亿人的大省,现有专业创作人员仅十多个,不到千万分之一。地、市亦如此。成都三百万人口,除剧团创作人员外,没有一个文学专业创作人员。渡口八十万人,据说只有一个创作人员,还是文工团写歌词的。这种极端畸形的现象,是不利于我省文学事业发展的。抓文艺,必须从队伍建设抓起。

产生这些问题,据了解首先是主管部门对专业创作人员名额卡得太紧、太死,不知是不是控制上层机构脱产人员的缘故。其实,我们机关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偌大一个省,增加几十个、上百个创作人员不啻九牛一毛,应当是能够办到的。另一原因,是我们从事文艺组织工作的某些领导同志存在保守思想,看人的框框较多,圈子画得很小。事实上,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思想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可能整齐划一,看一个人不应求全责备,只要总的方向是好的,是有培养前途的,就应不拘一格,放手选拔培养。假定全省选拔了一百个专业创作人员,过十年、二十年后来考察,其中有二十人成为一流作家、诗人,三十人成为中流作家、诗人,三十人居于末流,其余的什么也写不出来,甚至出了一两个坏蛋,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算有了伟大的成绩。因此,选拔专业创作人员不需要那么忧心忡忡,顾虑重重。

三、培养人才必须在成“材”之前

人才的培养,工作应着重在成“材”之前,即在嫩芽、幼树时,就应该施之以阳光、雨露、肥料,如果等到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大家才争先恐后地去投肥料,那非但没有必要,恐怕还会把它淹死的。

目前,我省业余创作队伍中,有一大批中青年作者,他们有三四十年的人生体验,有较深厚的生活底子,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作品。他们亟待培养。这些同志,既处于年富力强的“最佳年龄”时期,又处在事业的十字路口上。条件好一些,雨露丰厚一些,他们可能长大成“材”。反之,“花期”一过,就会枯萎、凋谢了。《人民日报》6月28日的社论讲得多好啊:“我们应该对那些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确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人,趁他们精力最充沛、创造能力最强、最有希望的时期,多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及时授予同其水平和贡献相适应的职称,及时把他们选拔到相应的岗位上来。”

成熟,只是相对的。

不抓中青年,培养人才只是空谈!

还有一个经费和作协机构的问题。为了培养业余作者,我建议仿效中央的办法,不定期组织作家、诗人访问团,到省内外,工农业、科研战线参观访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去年春天《四川文学》编辑部组织我们业余作者一行七人到渡口凉山参观,仅仅一个月时间,回来后几位作者都写了歌颂攀钢和凉山建设的诗文,可见是不虚此行的。另外四川作协也可以创办文学讲习所,把作者召来,读书、研究、写作、修改作品,请老作家传授技艺。做这些工作,一要钱,二要人,现在作协的经费和机构都是不可能胜任的。

最后,我还想说,提出想从事专业创作,作为我们本人,是难以启齿的,其心情,就像姑娘年龄大了该嫁人一样。我们不是想追求高雅、舒适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慕“专业作家”的虚名。论工作,本单位驾轻就熟;论工资奖金福利,工厂比“清水衙门”的文联强。不少同志羡慕的,是在本次省文代会上受到称道的克非、周克芹同志“生活在下面,供给在作协”的道路。大家希冀的是发挥一技之长,自找苦吃,为民族,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只是给牛一块耕耘的地,给鸡一个生蛋的窝而已。

许多老前辈总是劝诫业余写作者不要轻易专业化,谆谆善意,我们是完全领会的。但是我觉得,这些同志对业佘作者的处境缺乏深切的感受。“轻易”固然不好,但对有培养前途的人,也不给予适当的条件,永远不搞专业创作,恐怕人才也就出不来了。

以上这些意见,可能有许多是片面的,希望得到你的批评。

仅此,顺问

夏安!

周永年

1980年7月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