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风尘三剑客”胡雁、宁则熙、龙依依当年俱是行侠仗义的江湖游侠,那时三人年纪均不过二十,少年成名,难免有些傲骄,做了很多年少轻狂的事。
他们三人中又以胡雁最为成熟稳重,但终究敌不过年少无知,爱出风头的天性,为了出名做出不少现在看来算是幼稚的事。但若没有这些幼稚的事,想来也不会有现在的风尘三剑客了。
那时三人都还不认识,在各自听闻对方的名声后都想找对方比试一番,只是碍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机缘巧合下三人在不知对方名字的情况下共同做成了一件震动江湖的侠义之事,事后三人互报了姓名,这才知道对方竟是自己一直找寻要与之决斗之人。
三人不禁大感诧异,年轻好胜的心理使得三人约好比试以决胜负的时间、地点。一场打斗过后三人结拜为异性兄妹,三人中以胡雁年纪最大,宁则熙年纪稍小,三人便以年纪改了称呼。
在那之后三人形影不离,各地游荡赏玩,专去寻那不平之事。三个人三匹马,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江湖中几乎无人不知他们的姓名,久而久之就得了风尘三剑客这个名号。
那也算是风尘三剑客最无忧的一段欢乐时光。二男一女,况兼龙依依又是巡遍天下也难再得的奇女子,宁则熙本是个家世优渥之人,父亲经商多年,顺风顺水,家中巨富。宁则熙从小不愁吃穿,俨然过着风流公子的生活。后虽染上了任侠之气,但骨子里的风流之气仍是根深蒂固。他自第一眼见到龙依依起,便已对她深种情根,只是碍于三人的关系不好说明,又害怕说出来的种种后果,是以将这份情一直深埋在心底。
可后来他突然发现龙依依和胡雁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已互相产生了情愫,只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一直没有将这层纸捅破。
他得知此事后,虽是悲痛欲绝,但少年义气为先,决定退出以成全他们。于是在一个灯阑人静的夜晚留下一封书信后便悄悄走了。
在那之后江湖中再难打听到宁则熙的消息,他仍到处行侠仗义,可再不留姓名。胡雁、龙依依到处打听他的消息,走遍了各个他可能去的地方,可结果还是找不到,他就像是突然人间蒸发了一般。
可即使是这样,胡雁龙依依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找他,两人两马同时踏上了任侠与寻找两条道路。
直到一年前,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胡雁突然踏上了仕途,并撇下龙依依和镇国大将军林安国的女儿定了亲。对于这件事,之后龙依依绝口不提,不管什么人问她总是很小心地避开,江湖中人当然也就无从得知这其中原委了。
胡雁踏上仕途后龙依依便孤身一人离开了,也就是从那以后,阿息再没见过龙依依的面。
阿息之所以会对胡雁有如此大的成见,也正是因为这件事。
在她心中,龙依依简直就是她脑海中幻想的侠女原型,她对龙依依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她永远忘不了,就是这样一个被她崇拜到不能再崇拜的人,有一天会满面泪水地跑来找她。她觉得那天龙依依已经哭得肝肠寸断,仿佛是要将她一生的眼泪都流尽。哭完之后龙依依陷入了可怕的安静,再之后便是不辞而别,一句话也没有,一个字也没有,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消失不见了。
后来阿息也各处寻找过她,但一点消息也没有。阿息生性是个豪爽之人,见找不到她,久而久之也不再对这件事那么上心了,又恢复了她以往的生活。可每当她想到最后一次见到龙依依的场景,她便觉得万分痛恨胡雁,简直是咬牙切齿的恨,真恨不得将他痛打一顿,可即便如此仍不能解她的气,她心里为龙依依感到不值。
直到这次见到宁则熙,这种不值才淡了些。她心里还隐隐有些开心,觉得一切好像都是命中注定……
回到藏兰阁,阿息将宁则熙介绍给了凌少雄,凌少雄一听来人就是宁则熙,一扫脸上的愁容,高兴得嘴都有些合不拢。这可能是愁闷的一天听到的惟一能让他开心的事了。
凌少雄马上命人备了饭,又命人收拾好了客房,叫上众人一起吃了饭。宁则熙在凌少雄面前只扯一些闲话,却只字不提偷心老妖之事。
饭后各自回了房,宁则熙叫上阿息陈玉锦以及柳白鹤,几人一起来到了赵雷的房间。
宁则熙很小心地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关门,表情很严肃地走了进来。赵雷压低声音问道:“宁少侠是有什么关于偷心老妖的消息吗?”
宁则熙点点头,接下来问出一个让众人很不解的问题,“你们有谁知道三十年前的信阳苏家吗?”
信阳苏家?三十年前?那时众人还没有出身呢!众人正自奇怪他为什么要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旁边柳白鹤却像是突然醒悟一般,两手一拍,道:“是啦!就是信阳苏家,宁少侠你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我只道偷心老妖这事是二十年前发生过的,便一直去想二十年前发生过的江湖大事,竟忘了还有这一桩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事。”
赵雷道:“到底是什么事?你们不妨细细说来。”
宁则熙道:“这件事我也是偶然从一些前辈口中探听得来的,其中具体事项可能还有些不清楚,既然柳前辈知道这事,不妨将它从头到尾细细说来。”
柳白鹤道:“这事我记得很清楚,你们现在虽然无人再听闻过此事,可在三十年前这可算是江湖第一大事,那时我才十几岁……”
众人听他一路说完,中间没有一个人打岔,直到最后故事嘎然而止,人们还兀自沉浸其中抽不开身,这实在算得上一桩奇闻!
原来三十年前的信阳苏家,也算是江湖上的一大家族,这个家族曾有过很辉煌的时期,可在三十年前已渐趋败落。当时的苏家掌门人名叫苏正远,他虽出身武学世家,可从小不爱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偏偏对文学之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虽从小迫于无奈学了很多武功,可因为他不用心,没有一样学精的,反倒是在文史方面有了颇高的成就,整天只爱结交一些文人朋友,吟诗作画,游山赏月。可奈何苏正远那一代又只有他一个儿子,没有办法,他父亲死后苏家掌门人的位置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身上。
没有了人管,苏正远越发的任意而为,武功差不多已经完全荒废,还经常邀朋友各地访名川胜景,将家中一应事务都交给自己儿子苏虹,日子过得好不惬意,苏家也因此在江湖中渐渐败落下去。
直到有一次苏正远随朋友去安徽游黄山回来,突然性子大变,将自己关在一个宽敞无人的密室里,命人除了送每天的伙食外,其他时间不准踏进一步。
苏正远将自己在密室里关了整整一年,期间不接见任何朋友,妻子儿女更是靠都不准靠近,就连送饭的下人将饭送到密室门口之后也得立马走。众人只当他是在黄山游玩时遇上了什么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将自己关起来到底是在做什么。
一年后苏正远神清气爽地从密室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生平最为得意的笑。但不论别人怎么问他关于在密室当中干了什么事的时候,他都是避而不答。
他一出密室,便命人写了很多张英雄帖,其中大多都是当时江湖上最为出名的英雄好汉。他将那些人全部请至家中,开了一场英雄大会,要求到场的每个人都和他比试一番。
那时到场的人数不下五十人,而且个个都是闻名天下的好汉,反倒是苏正远武功早已荒废的事在江湖中人尽皆知。是以没有一个人将他的话当真,只当他是文人脑袋不知天高地厚。
可谁知苏正远决意要和众人比试一番,众人没法,想着同他玩玩算了。可谁知一番比试过后,众人大惊失色,他一口气连赢十几个好汉,而且每个和他比试过的人不出十招都被他重伤,他却还是一点事也没有,任别人再怎么想赢他就是连他头发都伤不到一根。
那一场打斗中在场的五十多人全部都被他逼着过了手,可结果是他连赢了五十多人,而那些被他打过的好汉轻则重伤,重则残疾,没有一个人幸免。
苏正远因那一战声名大振,那时没有一个人敢去得罪苏家,因为但凡有得罪过苏家的人都莫名其妙的死亡了。
可是好景不长,在那之后不到一年,苏正远突然离奇死了。那时他还不到四十岁,身体硬朗得像块石头,而且没有一点疾病,不可能是因为生病死的;身上也没有一点伤痕,再加上那时根本不可能有人打得过他,所以也不可能是和人比武或者不小心摔死了。他死的前一天甚至还在和家人说说笑笑,第二天就突然死了,没有一点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