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异度大明 【002】辽沈噩耗

“出发”,汪节一挥手,大步上船。身后跟着他赖以征战的江湖汉子,一个个皆是一副武将的装扮,这是汪节亲往山海关上买的上好链子锁甲,由精铁打造,重达三十斤。走起来哗哗作响,很有几分将帅的魁梧模样。就连白疏影也一身戎装,束发紧腰,外裹犀牛皮战甲,红色披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汪节站在最大的一艘渔船上,手扶着栏杆,目光如炬的看着深海,好像辽东半岛就在眼前。

“扬帆”

渔家的首领杨屿大喝一声,率先拉起了船帆,几个精壮渔民一起喊着号子同时用力拉扯,一丈多高的帆布呼啦啦的顺着桅杆向上蹿起。风一吹便鼓满了,舵手调好方向,船渐渐远离了海岸,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轮廓,进入深海。

海边的渔船较内河打鱼用的要大十几倍,这百十条海船一般在三丈长大概十米左右,而汪节所在的这艘略微大一些,船身四丈半长,两丈宽,算是这队船的旗舰了。

可能由于前些日子北方普遍的暴风雪缘故,大动之后大静,船队并没有遇到很大的海风,海面可以算得上是清平。

风和日丽,天空蓝透了,看起来像秋日里一般的高远,海水让阳光一照,也泛着晶莹的蓝色。某一刻里汪节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天相接里,天堂一般的梦幻美妙。要不是辽东战事,他倒想出钱买下这一艘艘海船,携一红颜傲游四方。

船队里都是熟练的渔手,将和和的海风鼓满整个船帆,只两日多时间,他们就远远的能看见半岛的模样,像从陆地上伸出的一条臂膀,从海上看很是突兀。

“大山,把你们的船先靠上去,六子,让张爷将小船放下来运战马”,将近岸边杨屿站在船顶上指挥着众渔民,一板一眼的很有点老船长的模样。

这是个人才,汪节如是想。

“公子,靠岸了,准备下船吧”,身旁的汪平提醒说,还把那件锦布厚棉披风给他系在甲上,“这辽东到底冷了些”

他们停船的地方就在盖州城边上,背靠着连云岛,是个不错的港口。

跟汪节他们预料的差不多,此时海州甚至包括整个辽东半岛都没有了战事,显然建虏已经退了,这也就意味着辽沈之战已经开始。

汪节不敢再做迟疑,让白氏父女跟老怪留下看护船只,带上其余人策马向辽沈奔去。

由于战事已停,再加上建虏这次本就是为了袭扰明军转移视线,所以难民已经不多,多数在各地方长官的命令下重新回到住地垦田。因此汪节带来本欲接应难民南归的船队也就大部分没用,都停泊在港口里。

“公子,等遇到建虏可否让老夫打个先锋,当年跟鞑靼数千兵马交战老夫就是先锋,带领弟兄们杀了个昏天黑地,血流成河”,林振东策马到汪节身边大声喊道,老爷子年近花甲手里的活倒也没落下,一手控马的技术在这一行里无人能出其右,看的汪节不禁赞叹,到底是老马贼……

“林老爷子不末了当年名头啊,好,等跟建虏遭遇后你就作先锋吧……广琪跟马五注意掩护林老”,汪节应下后又叮嘱左右道。

一行十七人快马加鞭,直奔重城辽阳。

由于下船后天色就已然不早,众人赶了三十里路也就停下休息了。虽然在海上不用他们出力,但旅程的劳累却不少,再加上这阵奔波,众人倒头边睡,一会儿功夫就鼾声大作。这帮江湖汉子,论起呼噜声一个比一个嘹亮,有的还歪着嘴打着哨,竟还很悦耳。

此时海州港口边上,少女已经脱去衣甲,披着厚厚的貂绒大衣独自坐在海边,望着灰蒙蒙的大海发着呆。

他去辽阳了,带着十六个果勇的汉子,当地的人都说城里的军爷不敢出去跟建虏交战,都缩在城墙里。连几万人都老老实实的他十六个人怎么就敢呢,真是个不知深浅的小子。他要有个好歹他父母怎么办,还有他的那些跟着来的汉子。想到这里少女竟有些烦乱,一股莫名的恼怒就起来了。

我想他做什么,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林老伯没事就好,他要有事我跟爹拉上林老伯就回去。不管这个自大执拗的少爷了,哼。

少女气呼呼的拾起一块石头就扔进了海里,夜晚凛冽的海风顺着她一挥手的空就钻进怀里,冷的她一个哆嗦,紧紧了鼻子赶忙将袍子裹好。腿边的炭火一亮一暗,就像她自己的心,波澜起伏。

三十里外的汪节朦朦胧胧的包了包身上的棉衣,嗯嗯了两声,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

第二日汪节被清晨的凉意冻醒,吸吸鼻子略微有些受凉,“这辽东真冷,汪平,汪安,把大家伙叫起来,吃完饭马上赶路”,汪节踏出野外扎的帐篷大声喊道。

不一会儿十多个汉子就裹着大衣聚了起来,坐在火堆旁边喷嚏连天,纷纷咒骂着辽东这该死的天气。

“今天还算暖和的呢,像那几日的暴风雪恐怕一夜就成了冰雕。不是让你们都备了烈酒了么,来上口”,汪节拧开酒带对着众人一让,仰头就喝,烈酒下肚不一会儿热气就伴着酒气翻上来,脸色都红润了许多。

“啊,好,好”

“痛快”

“好东西”

众汉子咧着嘴一阵大笑。

将近午时他们便跑出去了几十里路,耀州已经在眼下了。耀州城并不算大,处在盖州跟海州中间,驻扎着最多有个千户的兵力。城墙上旗帜都不算多,孤零零的几面迎风摆着,倒是跟四野里的一片荒凉很对付。

“公子~”

负责前面哨探的鬼箭手左廷臣快马奔回,此人一手箭法号称连鬼都躲不过,因此才得了这么个混名,在汪节招的年轻一辈里是唯一一个小有名号的汉子。有了这个远程攻击的手段被汪节用作了尖兵,每当赶路就在前哨探。

“公子,前面有不少辽兵正向耀州城里挤,也有的绕过城向这边跑,大概有三里左右就过来了”,左廷臣详细的将情况禀报。

汪节示意他继续哨探,转身看了看张四鸣,从对方的眼神里他看出了跟自己同样的忧虑——辽兵溃了!

与忧虑同时共存的则是疑惑,辽沈之战对明清优劣势态关系重大,史书记载的很清楚,三月十二破沈阳,十六破辽阳,辽东全溃。可是这才刚进二月,汪节怎么想都不应该,不过万事都有意外,就像自己穿越到这明朝又哪里是定数了,所以他想尽快探明情况。

到这时汪节也顾不得爱惜马力,挥鞭一抽大宛马的屁股,带着众人就冲了出去。

“你们是哪里的兵,怎么如此狼狈”,汪节挥鞭拦住一个士兵,点着他的脑袋问。

那士兵一看来人十多骑具是披挂整齐,一副将官模样,早已吓得打开了颤。

“回,回将军,小,小的是,是沈阳城的守,守军”

沈阳失守了,汪节心里咯噔一声,被这消息砸的纠了起来。

从沈阳到这里骑马一般都需要四天,若是徒步跑了来,那沈阳丢了得几日了。汪节竖起眉毛来厉声又问:“从沈阳城逃出来可是一路跑来的?走了几日了?”

看着汪节如此在意沈阳的情况,士兵反而从最初的惊慌里镇定了下来,深呼了口气,认真的答:“回将军,城破时贺总兵尤总兵就战死了,城里还有鞑子的内应,弟兄们没有主心骨,被鞑子一冲就散了。大部分沿着官道撤向辽阳,也有弟兄们怕被追杀,一路绕着跑的,小的从沈阳到这里已经,已经过了九天了”

九天了?难怪这一路上盖州,耀州以及沿路的城堡都跟如临大敌一般,城门禁闭,想是他们已经得了什么风信了。想到这里汪节愤愤的一甩马鞭,破口大骂:“误国,误国呀,这些守将,真是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