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中国人的大局观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

每一种文明的形成,都有其独到的历史密码。

中国最早的政治,在部落时代,兴奋点和焦灼点不是权柄的角逐与操控,而是顺天时而治,政治术语称为“君权天授”。

天,高高在上,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但一场天灾,突如其来的洪水,蔓延的疾病,或耕猎歉收带来的食物困乏,就可能产生灭顶之祸,造成一个部落的崩溃。那个时代,人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解决温饱和繁衍后代上,填饱肚子、抵抗疾病和让孩子健康长大,是日常生活的三大主题。中国人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能够辨识和熟练地使用一些草药了。智慧是在对困境的挣扎和摆脱中产生的。

神农氏时代,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盛世阶段,神农氏即炎帝,接下来是黄帝时代,这两个时代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的上游。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所谓时代,在历史学中一般是指强盛时期。此之前有发生时期,此之后有衰落或转型时期。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盗跖》)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学会向造物者低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向谁低头,是艰难之中的智慧选择。

在对天灾、疾病、早夭和饥馑的恐惧中,古中国大地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对天地的顶礼膜拜,听天由命、昊天罔极、天大地大、天长地久、苍天有眼、奉天承运、谢天谢地……后世的这些成语,昭示着先民们敬畏天地的拳拳初心。

部族之间发生火拼和战争,始自黄帝时代,“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时候,多个部落繁衍壮大,人口增多,领地意识致使人们野心膨胀,相互之间征伐不断。在此之前,人们生活在荒野之中,“卧则居居,起则于于”,却是没有野心的,肚子里跳动着一颗与天地共甘苦的祥和温良之心。

中国早期的部落领袖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遥远的上古时候,有一个三百或五百人的族群,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在初民阶段,这样的人口规模已经是大族群了。这些先民过着极简的日子,刀耕火耨,随遇而安。此时已经发明了刀、斧、凿子等生产工具,都是石质的,因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学会制造并使用生产生活工具,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水岭,是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研究古代科技史的学者告诉我,这时期属于“迁移农业”形态,人们刚刚摸到春种秋收的门路,用石刀、石斧铲除田野中的杂草和低矮树丛,铲不掉的就用火烧,但对顽强的草根和树根,他们则无能为力。一块土地整理出来了,就撒下种子,然后等着收获。当时还没有田间管理的概念,这一时期最高亩产大约五十公斤。对这块土地的收成感到不如意,就再去整理下一块,荒地多得是。此时还没有完全定居下来,居住地随时可能迁移。“迁移农业”类似于游击队战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里安全就在哪里落脚。

土地产出的粮食是填不饱整个族群的肚子的,他们还成立了渔猎组织,结绳织网,或去河里捕鱼、蛤,或进入森林捉拿麋鹿一类弱小的动物。让族人吃饱,并且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是部落首领的首要责任。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

每个族群里都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大姐大”,但大姐大不是凌驾于整体之上的人,也不是那种叱咤风云的表率人物。母系社会的治理方式一直是个谜团,由谁发布命令,由谁管理,由谁执行,一直处于臆想和猜测之中。一位学者说出了他的“研究心得”:大姐大首先是一位英雄母亲,生育能力突出,孩子们不仅健康长大,而且出类拔萃,那个时候“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母因子贵。母系社会的生活模式与“蜂群思维”相类似,一个蜂群出动,蜂后是在队伍后边的,女儿们在左右照料母后,几只工蜂飞在前头负责侦察,搜索食物,判断有无危险,并及时向后方传回信息。其余都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窝蜂地跟随响应。一只蜂后的在位时间通常是三到四年,蜂后生育能力衰弱以后,新蜂后就取而代之了。一个族群中大姐大的在位时间,与她儿女的能力强弱息息相关。

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庄稼成熟了,一个人向大姐大禀告:三天后天将降大雨,如果不及时收割,粮食就会烂在地里。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三天后果然天降倾盆大雨,但庄稼已收获,粮食颗粒归仓。入冬以后,粮食出现短缺,这个人再次禀告:十五天后天将降大雪,抓紧时间多捕猎,一旦大雪封山,后果就严重了。他这个建议再次言中。冬去春来,一个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族群中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病倒,母亲们万分焦虑又无比忧伤。这个人去野外采回一些草叶和树根,放入水中煎熬,孩子们服用几天后痊愈如初。这一年,整整一个春季没有降雨,旱情极端严重,庄稼秧苗出土不久就枯萎了。这个人又禀告并发出预警:接下来还会发生更大的灾难,入夏之后,天会连降大雨,河水暴涨,我们的居住地会被洪水淹没。之后,他带领众人,选择了一个新的居住地,在半山腰上,那里地势迂回,不受山洪侵扰,而且动物多,树上的果实也多,这些举措使族群成功渡过了洪灾以及庄稼绝收带来的危机。

这样的预测多次应验之后,这个人,以及他的母亲,会被族群奉为神明一样拥戴。

叙述到这里,需要做一个说明,在这个时候,春和夏的时间概念并没有形成,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所谓原始,就是文明还没有萌芽,一切都在模棱两可之中。

最早的“作息时间表”是挂在天空的。

先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对天象的耐心观察中,最先发现了太阳和月亮的“轮回”运行规律,由日出到日入,再到日出;由月亏到月盈,再到月亏。就这样,“日”和“月”的时间概念产生了。发现了时间,才开始有渐而清晰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是一根棍子,初名叫“表”,棍子被垂直竖立在地面上,用来观察太阳影子的位移,因而时间的另一种表述叫“光阴”。大自然中的“时”本来是混沌“无间”的,先民们用立“表”的方法区分出间隔,有秩序的间隔构成了“时辰”。据科学史学者推断,日、月的时间概念成形于伏羲时候,公元前6500年前后。把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要晚一些,在计时工具由“表”升级为“日晷”之后。

科学史学者补充说:截至目前,伏羲、神农氏、黄帝以及尧帝,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尽管有典籍记载,但多为零落散碎的“风闻”,彼此之间缺乏通联和互信,尤其缺乏史迹的实证。也就是说,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之间,均为史学界的模糊地带。模糊地带之前,则是一片更遥不可及的混沌与苍茫。

我向多位历史学家请教过一个问题,在我们中国,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在哪里?得到的回答基本验证了我的思考。突出的转折点有三个:一是农耕生产规模扩大,人们逐渐定居下来,领地和家园意识出现了。领地是要维护的,有了家园,对家长的依赖和期待就增加了。二是人口增加,部落之间的火拼和战事不断升级。火拼和战争,是用拳头和武力说话的。三是对天象的研究持续深入,逐渐产生了对天地有意识的敬畏和崇拜。第三个转折点是中国独具的,在世界史中不具备共性。人们不仅敬畏天地,而且对天地的气象变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由此构成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法。

传说,是最早的口述历史。

传说,是把真相隐藏在缥渺的层层云雾之中。在四千多年的模糊地带中,我们搜寻相对清晰的记忆标识。

伏羲时期,“八卦”问世了。“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伏羲八卦是中国人最初的世界观,是对天地之间时空秩序的首次解构,大千世界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元相化相合中变化生发。当时,还没有文字,用八种符号指示这一切,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伏羲八卦图在时间上对应一天中的卯、午、酉、子四个时辰,在空间上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乾为天,□,三线完整联通为纯阳。坤为地,□,中间发生裂变为纯阴。图形中的每一画,称为“爻”,爻是交流和变化的意思。每卦三交,寓指多般变化。“爻,交也”(《说文解字》),“爻者,言乎变者也”(《周易·系辞下》)。乾、坤两卦拉开了天地之间的大帷幕,天地相映,昼夜相续,阴阳相持,动静相和。世间万物在大帷幕之间衍生千姿百态的多重变化。“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系辞上》)

当代有几位学者把阳爻解读为男性生殖器,把阴爻解读为女性生殖器,是美好的联想,不是祖先的初心。

离□坎□,是日和月,衍化为火和水。

天、地、日、月这四个大象,构成八卦基本元素。在天地之间,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钻木取火,凿井而饮,乃至月盈与月亏,人们的生活既错综又和谐地融汇于其中。

震□是雷,巽□是风。这两种物质元,就带着科学判断的意思了。天地间的万物凭据雷和风两种动能发生变化。“雷以动之,风以散之。”(《周易·说卦》)雷动万物,风协调万物。“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系辞上》)这是我们古人的观念,在遥远的古代,万物自身的生长动因还没有被认识到,但当时能具备这样的认识,已经是“科学前沿”了。

艮□是高山,兑□是河流湖泊。八卦符号是象形的,因形而画,是文字之源。艮卦下方两个阴爻,代表水,上面一个阳爻,以实体构成山的形状。兑卦下方两个阳爻,代表河床,上面一个阴爻,象征水在流动。

大约在宋代时,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八卦符号,还总结出了“八卦取象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伏羲是中国首位既观天象又释天象的老人,或许是一个人,如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位伟大的部落领袖,又或许是一个智慧群体的化身。在距今八千年前的遥远时代,给我们留下了烙印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伏羲八卦的创世价值是巨大的,简而述之有五功:

1.天地是神圣的,天覆地载,包容涵养万物。

2.创立时空秩序观念,思维方式由平面而立体,进而奠基早期的中国天文学。

3.发端中国的方法学。在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过程中,发现并形成阴阳互映的思维模式,开启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中国方法。八卦图是在繁复错综的天地万象中梳理出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4.发端易理。观察世象的方式是在阴阳对立中求中和,万事万物在变化中守恒成为硬道理,由此构成中国哲学的基本元。

5.八卦,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表达思想,是文字产生之前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萌芽,是文明史的标志性曙光。

伏羲八卦图是一颗深藏于上古时代的时间胶囊,内储既奥妙又朴实的多极信息元。“八卦”这个词,是后人追溯着命名的,“卦”字的本身,包含着中国天文学的两个阶段。

卦,从卜从圭。

卜是象形字。一竖,是最初垂直立于地面的那根棍子,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表;一点,象征光影的移动,喻示先民们通过立竿见影的方法捕捉时间。

圭是测量光影长度的尺子。初表的“卜”只是一根棍子,之后,观天工具技术升级,更新换代为“圭表”。在棍子正下方的地面上,正南正北方向各安置一块长方形的石板,板面上标有刻度,用来测定一年之中每一天正午的光影长度以及变化规律,因此也叫“量天尺”。

由“卜”到“圭”,时间跨度是漫长的,先民们用“卜表”锁定了日和月的时间概念,用“圭表”锁定了春分和秋分两个季节的节点。先民们认识春秋两季的时间,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

中国的观天工具是不断升级的,今天到了“天眼”级,据说贵州大山深处那座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一百三十七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这仍是阶段性的,以后会看到更遥远的太空。

在中国古代,仰观天象和俯察地理民情是密切相连的。由“圭”又引申出“圭臬法则”,臬指水臬,古代测量水平面的工具。在古人的认识中,宇宙万物中最守信用的是“天时”,是比“诚信”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是“至信”。“圭臬法则”的含义是循天时,应天理,守人心。

伏羲八卦的次序,是在阴阳对应中达成中和: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周易·说卦》)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周易·说卦》)

乾坤(天地)恒定上下大位,艮兑(山泽)交融气脉,震巽(雷风)相应相搏,坎离(日月水火)相克又不厌不弃。此八种物质元在宇宙间错落相连,相互依存,不可割裂。

雷醒万物,风融万物,水(月)润万物,火(日)耀万物,山以制衡,泽以愉悦,乾主君临,坤主藏养。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句话是伏羲八卦运行原理的智慧眼。

伏羲八卦的易理秩序,由乾开始,到坤为止,“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从“伏羲八卦方位图”可以看出来,由乾位左旋,乾、兑、离、震,皆为阳卦,由乾位右旋,異、坎、艮、坤,皆为阴卦。这个秩序称“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朱熹在《易学启蒙》中,对这句话的注释是:“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故云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阳卦是已生之卦,由震、离、兑到乾位,是从立春、春分、立夏到夏至,阴消阳长,顺天时之势,因此称“数往者顺”。

阴卦是未生之卦,由巽、坎、艮到坤位,是由立秋、秋分、立冬到冬至,是阳消阴长。貌似顺天势,实则逆行。这是伏羲八卦图的智慧高点所在。伏羲八卦图的易理秩序是天与地互为参照。观察天,以地为参照,是人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自震至乾为顺”。观察地,以天为参照,是人在空中俯察大地,与在地面上观察的结果截然相反,因此称“自巽至坤为逆”(《周易·说卦》)。朱熹说“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可以这么说,伏羲八卦图是两张图合而为一的,一张图在大地上仰观天象,一张图由天空中向下俯察地理。

《周易·说卦》这篇文章,依司马迁《史记》记载,为孔子所作。孔子晚年痴迷《易经》,爱不释手,以至穿竹简的牛皮绳子多次磨断。“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

文王八卦之于伏羲八卦,是整体的更新换代,思维的方式和方法都变了。

比较着说,伏羲八卦是宏观看世界、看整体、看自然世界的构成气象。文王八卦是微观分析,看自然世界的内部变化,既看世界,也看世道,并且形成了规律性的哲学认识。文王八卦荟萃于《周易》这部开山著作,熔中国天文学、哲学、逻辑学、谶纬学乃至文学于一炉。《周易》之后,中国的著作之风才开始兴起。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竞相著述,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中首个创作峰值期。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周易·说卦》)

春雷一声响,万物出乎震。世间万物在春分节气里觉醒,开始茂盛葱茏,震居东方,即“帝出乎震”。到立夏,清明风袭来,万物洁齐,齐通粢,是祭祀的谷物。“洁齐酒食,以供祖宗”(《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即“齐乎巽”。到夏至,草木丰茂,滨纷呈现,即“相见乎离”。到立秋,天地开始颐养万物,即“致役乎坤”。“役,事也”,“万物皆致养”。(《周易·说卦》)到秋分,庄稼成熟,果木飘香,一派丰收的喜悦,即“说言乎兑”。到立冬,阴气上升,阳气收敛,二气相缚相搏,即“战乎乾”。到冬至,阴气与阳气经历“战乎乾”后呈疲弱之势,即“劳乎坎”。到立春,三阳开泰,新年肇始,大自然新的一个轮回又将启动,即“成言乎艮”。

文王八卦在空间方位以及时间顺序方面,对伏羲八卦均做出修正,最重要的是,破译了自然世界中空间方位与时间大序之间相互通联的密码,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和谐构筑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空间方位上,震兑为东西,离坎为南北,巽为东南,坤为西南,乾为西北,艮为东北。在时间顺序上,坎为子时,艮居丑寅之间,震为卯时,巽在辰巳之间,离为正午,坤在未申之间,兑为酉时,乾在戍亥之间。

周文王是政治表率人物,还是一位智慧超凡的天文学家,是他那个时代的学术领袖。

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四十七岁时承袭西伯爵位,成为周部族第十五代首脑。西伯,是商朝君主赐给周部族首领的封号,相当于西部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八十七岁时,在伏羲八卦易理的基础上,潜心推演七年而成周易。公元前1056年卒,享年九十七岁。又十年后,其子姬发灭亡殷商,建立周朝,追谥其为周文王。

周,是渭河流域的古老部族,根深叶茂。始祖的名字叫“弃”,意思是出生时被丢弃的孩子。弃长大后成为闻名遐迩的稼穑高手。弃的了不起之处,是对山形地理的来龙去脉有研究,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种植相应的庄稼。后世这种人被称为堪舆家,民间称风水大师。因为这种高超的本领,弃被尧帝任命为首席农业专家,并在全国推广他的种植技术。“及为成人,……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史记·周本纪》)

舜帝继位后,任命弃为“后稷”,执掌国家农业,并封疆赐姓。在尧舜时代,农官是天官,相当于宰相。《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一文中,对“后稷”的职位职能有具体记述:“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天官。”(《国语·周语》)国计民生之首要在于农耕,天地的祭祀用品出于农耕,百姓的日常生活出于农耕,国家财政供给出于农耕,国家和谐稳定出于农耕,经济贸易往来出于农耕,国力强大出于农耕,自古以来后稷为天官。弃的封地在邰(今陕西武功境内),赐姓姬。周部族自此发端,立地生根,祖脉袭传,渐而繁荣壮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史记·周本纪》)

《诗经·生民》对弃的一生有生动的文学描述,摘选其中两个章节: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十月怀胎之后,始祖吉祥顺生,母亲的宫门完美,安然无恙,康健的小生命,弥漫着神灵的气息,是上天有什么旨意么,人们以畏惧之心祈祷着,放弃吧,这是神灵之子。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第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稷的种植之道,有神灵护佑,锄除杂草,在沃土之中,埋下精心选择的种子,萌芽了,破土了,秧苗苗壮成长了,拔节抽穗了,颗粒一天一天饱满着,谷穗们低着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我们的祖源之地。

周文王的天文学养,是有家传的,始祖弃的血脉里具备这种基因。

文王推演周易的经过,得先从他的父亲季历说起。季历是有政德之心的人,这种品质,也源自周部族的传统。所谓政德之心,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行政之才,有能力,有智慧,能做成大事;再是敬职守本,敬畏天地,恪守职任。用老话讲叫吃饭敬碗,是敬行当的意思。从后稷开始,周部族行大义,守臣道,历经尧帝、舜帝、虞朝、夏朝至商朝,十几代人生生不息。周部族的领地几度迁移,由邰至岐(今陕西岐山),至豳(今陕西彬州,《诗经》中《豳风》之地),再回到岐,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但谨守人臣职任的初心和初衷不变。政治势力不断增大增强,但仁心不野。“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史记·周本纪》)

季历在位期间,广修仁政,但周边的戎狄部落不断犯边滋扰,于是精兵治武,连克戎狄,令其远遁。此时正值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文丁执政时期,文丁忌惮周部族不断壮大的势力,先以“伐戎有功”之名晋封季历西伯爵位,之后召其进京述职,随后软禁,再之后杀害。

姬昌是在悲痛中承继西伯位的。

姬昌继位后,光大周氏族脉体统,天下多位俊杰人才慕名来归。“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周部族第四代首脑)之业,则古公(古公亶父,周部族第十三代首脑)、公季(季历)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史记·周本纪》)贤士中有一位叫鬻熊的人,是观天象的专家,与周文王亦师亦友,后来出任大巫师(天象官)。周成王时,为感念鬻熊功德,晋封其孙鬻绎为子爵,是为楚国开国的始祖。

公元前1066年,商纣王召西伯姬昌进京述职。姬昌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仍效法父亲季历,从岐地赴国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履职。这一年姬昌八十七岁。

到朝歌之后,即被软禁在羑里城(商朝国家监狱,今河南安阳汤阴境内),由此开启了长达七年的潜心推演周易的生活。七年后被纣王赦罪释归,又两年,姬昌迁都丰邑(今西安鄠邑区内),再一年去世,享年九十七岁。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姬昌被拘禁而推演周易,是另一种卧薪尝胆,是蒙蔽纣王的政治用心,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我的依据有三点:

第一,行仁政,守德心,是周部族的政治传统。仁政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君臣各守其道。君有失,不能作为臣失德的理由。正因为君有失,臣子更应该尽心而行。姬昌一直信奉这样的“愚忠”信念。

第二,姬昌无反逆之心,他主政西北已经四十年,政通人和,也具备拥兵自重的条件。如果有反心,不会以八十七岁高龄只身赴京。但他对纣王有取舍心,由岐地到国都朝歌,他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决意效法父王季历,以自己的一躯,换取周部族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卧薪尝胆之心,是忍耐心和忍辱心,而姬昌有圣贤心,同时具备天赋大智慧的恒定之心,以八十七岁高龄,在被囚禁的七年间,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天文,对伏羲八卦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对易理进行系统性思考。如果胸中跳动的是一颗躁动的心,是无法完成这种超强脑力工作的。

先民们对一年之中四个季节的认知,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突破,最先被“发现”的是春和秋两个季节。据考古实证,“发现”年代在公元前4500年之前。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河南濮阳老城区西水坡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期的大墓,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实地考证后,撰文《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认为蚌塑龙虎图案是中国“四象说”起源的物证。

四象,“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又称“分至四神”,既正四方,又循四时,春分为青龙,秋分为白虎,夏至为朱雀,冬至为玄武。

中国古人仰观天象,观测太阳和月亮,同时观测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曜”。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古人发现并捕捉到了一年之中太阳运行的主轨迹,以黄道和赤道(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轨迹)沿线的二十八颗恒星为观测坐标,并将之想象成太阳沿途休息的空中客栈,因此称之为“二十八星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就是黄道。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王力主编、马汉麟主笔《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二十八星宿是观测日月五星的参照坐标。

二十八颗恒星是组团运行的,每七星为一结构单元,共四个组团。先民们以春分时节为观测的基准点,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春分时节,第一组团的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出现在东方的夜空,形状如苍龙;第二组团的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出现在北方上空,如龟蛇互绕(玄武);第三组团的七星(奎、娄、胃、昂、毕、觜、参)出现在西方上空,如猛虎下山;第四组团的七星(井、鬼、柳、星、张、翼、轸)出现在南方的上空,如大鸟飞翔。中国古人的观察力宏阔而且细微,同时又富有充沛的艺术思维魅力。

依据西水坡遗址可以推定,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先民们已经掌握了春和秋两个季节的天象变化规律。对夏、冬两个季节的认知要晚一些,已到了尧帝时期,而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的形象认定则更晚,到战国时期才有史籍记载。

尧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轫阶段,设立了世界上首家全职能的天文台,任命重臣,专司天文星象的研究,制定历法,并在东南西北分设四个观测站,跟踪观察春夏秋冬四个节点的星象运行,并督导人们顺应节气变化从事生产与生活。这个时间点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尧帝)任命羲与和担任“天地四时之官”,敬奉天意,按照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用以指导人们遵循时令节气从事生产。

羲与和是两大氏族的首领。受命担任这一职务是世袭的,在《尚书》另外一篇文献《吕刑》中,也有任命“重”和“黎”相关职务的记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思维方式,是天与地相呼应着的,因此称“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不要降低格候之人的地位。格,在《尚书》中是常用字,含义也多有不同。此句中的格,指格候,专指依天象推衍时令。季候之人,通俗的解释就是天象师,地位相当于国师。重、黎是羲、和的祖辈,尧帝任命羲与和,是承守世袭的规制。

《国语·楚语》中,也有相关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海滨一个叫旸谷的地方,观测日出。“平秩东作”,秩是次序,考据一年之中不同时间日出的变化。“日中”,指昼夜平分,以昼夜平分那一天作为春分。“星鸟”中的“鸟”,即二十八宿中南方七星中的“星”,星,以鸟替代,是避开星星两字重叠。以星鸟显见于南方天空正中,作为确定仲春的依据。南方七宿的形状,被古人想象成大鸟,此时还没有“朱雀”的命名。“厥民析”,厥是虚词,析是分散,仲春时候,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人们分散在田野中劳作。“鸟兽孳尾”,这个时令,是鸟兽交配繁殖的时候。

申命義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尚书·亮典》)

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一个叫明都的地方。“南交”,指交趾,《墨子·节用》中也有相关记载:“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此文中涉及的四个地点,与尧帝设置的东南西北四个观测站相合。“平秩南讹,敬致”,说是运行,致同至,观测太阳由北向南运行的次序。“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以白昼最长的那一天为夏至,以火星(二十八宿之心星)显见于南方天空正中时,作为仲夏的依据。“厥民因,鸟兽希革”,仲夏时节,溽热难挨,又逢多雨,人们择高地而居,这个时令里,鸟兽脱毛。“因”这个字,甲骨文的写法,是人躺在席子上,有身份的人才能享用席子。此句中的“因”,是“高就”的意思,指人们住在高处。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毯。(《尚书·尧典》)

命令和仲,居住在西部一个叫昧谷的地方。“寅饯纳日”,寅是虚词,表敬意。饯,即饯行。观察太阳落山,为太阳饯行。“平秩西成”,西,指太阳向西运行,考据一年之中日落的变化。“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以昼夜平分这一天作为秋分,以虚星显见于南方天空正中作为观测仲秋的依据。“厥民夷,鸟兽毛选”,夷,指平坦之地。人们由高地搬回平坦之地,便于收获庄稼。这个时令里,鸟兽皮毛状态最佳,可以为人们所利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陵,鸟兽氄毛。(《尚书·亮典》)

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一个叫幽都的地方。“平在朔易”,观测太阳由南向北运行。在,指观测。朔易,太阳由南向北运行。“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白昼最短的这一天作为冬至,以昴星显见于南方天空正中,作为确定仲冬的依据。“厥民隩,鸟兽氄毛”,人们居住在室内取暖,这个时令里,鸟兽为了御寒,皮毛密实丰厚。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尚书·尧典》)

尧帝说:“拜托呀!羲与和,望你们以三百六十六日为太阳的一个回归周期,以置闰月的方式推算确定春夏秋冬四时而成岁。并以此规范各行各业的职能,这样,一切事务都可以有序进行了。”

尧帝这番话,在基本意思之外,还透露出三个信息:

第一,当时已经测定到了太阳一个回归年的周期是三百六十六天,这个数字是比较精准的。

第二,“旬”的时间概念已经产生。旬是干支纪时的概念,十天干对应十二地支,由天干甲日到癸日的十天为一旬。

第三,由这句话可以推定,当年已实行置闰。中国的农历,以观测月亮的运行规律为基础,一年十二个朔望月,其中六个月为平月,每月三十天,六个月为小月,每月二十九天,一年三百五十四天,比太阳的一个回归年少十一天左右。古人用置闰月的方法补足时间差,三年增加一个月。“一岁有余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尚书·尧典》)闰月的基本原理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大历史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国家分裂时期,长达五百五十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由镐京(今陕西西安)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平王东迁”是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西周时代结束,东周时代开始。由于国家形态不再是一个整体,朝代名称也不叫东周,而由两部史书《春秋》和《战国策》的名字替代,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从公元前475年到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公元前221年,史称“战国”。春秋时期,诸侯列国渐而坐大坐强,彼此之间割据争霸,战火硝烟不断,但在表面上,还认可周天子为荣誉君主。进入战国之后撕下伪装,众脚把周天子踢开,战事连年升级,整个国家成了四分五裂的大战场。

春秋时期,诸侯列国重视编修国史,“吾见百国《春秋》”,国史多以《春秋》命名,“可见《春秋》乃当时列国史官记载之公名”(钱穆《孔子传》)。其中,孔子在鲁国国史基础上编撰的《春秋》最为卓著。“孔子《春秋》因于鲁史旧文,故曰其文则史。然其内容不专着眼在鲁,而以有关当时列国共通大局为主,故曰其事则齐桓晋文。换言之,孔子《春秋》已非一部国别史,而实为当时天下一部通史。”(钱穆《孔子传》)

孔子著春秋,至今仍有三个待解的谜团。

谜团一,孔子的《春秋》,止笔于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孔子七十一岁。但从哪一年开始动笔写作,不可考。“是年,鲁西狩获麟,孔子《春秋》绝笔。《春秋》始笔在何年,则不可考。”(钱穆《孔子年表》)

谜团二,《春秋公羊传注疏》中记载:“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孔子受周王室之命,著《春秋》,派子夏等十四个学生搜集史料,得到一百二十个诸侯国档案,用九个月时间撰成《春秋》。当时的诸侯国只是一百二十个么?子夏等人有没有疏漏,不可考。

关于“孔子受端门之命”,依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假托周王室之命,“孔子以私人著史,而自居于周王室天子之立场,故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亦惟《春秋》也’”。谜团三,孔子是在鲁国国史基础上编著《春秋》,鲁史已佚失,或丧于秦始皇的焚书之祸火。两部史书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可考。

秦始皇把诸侯国史作为首烧之书,“非秦记皆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实在是罪孽沉重,试想,墨子说的“百国《春秋》”如果能够沿袭下来,将是何等的文明大观!

《春秋》这部书,经历过一次劫难,就是秦始皇制造的焚书之祸。

秦始皇的焚书范围,主要是历史、政治以及诸子百家著作。“焚书令”的第一款是,“非秦记皆烧之”,不是记载秦国历史的史书全部烧毁,其目的是抹掉其他诸侯国的国家记忆,《春秋》在首烧之列。第二款是,“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三款是,“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一个朝代行将灭亡,是有噩兆的,会发生丧失理智的疯子行为。“焚书”这个事件发生在秦朝灭亡前七年,即公元前213年。这一年是中华文化史中最黑暗、最寒冷的一年。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之后,下达“征书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整理、修复遭焚之书,再之后,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确立为“五经”。所谓经,是治国之书的意思。并且设立“五经博士”,地位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是国家认证的学术代表人物。同时,推出一项官员入仕选拔考试制度,即察举制,备考用书就是“五经”。察举制到唐代完善为科举制,入仕备考用书增为“十二经”,其中《春秋》衍为三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明清之后的科举考试,又增加《孟子》,成“十三经”。儒家十三经不是束之高阁的典藏著作,而是古代官员入仕考试用书,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世之书。

禁书与尊书,是雾霭时代和昌明时代的标志性分野。

《春秋》,天子之事也。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这三句话是孟子对春秋的学术定位,他讲了三层意思:《春秋》这部史书是剖析世道和世事的。圣贤治世衰落之后,《诗经》的醒世之功被淡化,粉饰浮华之风弥漫。迷惘而失去方向感的时代里,真是万幸,《春秋》问世了。孔子所著《春秋》,是有一定震慑力的书。

在董仲舒的认识里,《春秋》既是史书,也是治世之书。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春秋》研究专家,是当年的“五经博士”,他把《春秋》的核心内容概括为“十指”,即十种要旨。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系也,王化之由得流也。举事变,见有重焉,一指也;见事变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别嫌疑,异同类,一指也;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一指也;亲近来远,同民所欲,一指也;承周文而反之质,一指也;木生火,火为夏,天之端,一指也;切刺讥之所罚,考变异之所加,天之端,一指也。(《春秋繁露·十指》)

《春秋》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天下之大,世事变迁之博,广有包容,概括起来有十种要旨:记录世事变迁,择重略轻,此为一旨;察世事变迁所涉及的社会诸多层面,此为二旨;根据世事变迁的态势,梳理归纳治世的原则,此为三旨;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强干弱枝,固本疏末,此为四旨;观察世事变迁的基本方法,是辨识嫌疑,区分异同,此为五旨;治世之首要是发现人才,以及对人才的因能任用,此为六旨;治世的长久之道,是亲近抚远,安定民心,此为七旨;治世的理想状态,是承袭西周制度,返璞归真,此为八旨;治理人间事须循守天地运行的四时大序,天之端,即以春为始,春木生火,火为夏,此为九旨;为国家著史,须明确指出治世者的失误导致的恶果,切中时弊,明察乱象,并纠察恶果的成因以及影响,此为十旨。

举事变,见有重焉,则百姓安矣;见事变之所至者,则得失审矣;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则事之本正矣;强干弱枝,大本小末,则君臣之分明矣;别嫌疑,异同类,则是非著矣;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则百官序矣;承周文而反之质,则化所务立矣;亲近来远,同民所欲,则仁恩达矣;木生火,火为夏,则阴阳四时之理相受而次矣;切刺讥之所罚,考变异之所加,则天所欲为行矣。(《春秋繁露·十指》)

中国古人的意识里,天地为大,民为重。重视民生,则百姓心安;考察世事变迁涉及的社会诸多层面,则见得与失;因世事发展态势而施治,可以正本清源;强干弱枝,大本小末,则国家秩序井然守度;别嫌疑,异同类,则是非卓然显见;礼贤尚能,则百官有节;承袭西周制度,则宣民教化有道;亲近抚远,安定民心,则仁行天下;以春为天之端,则阴阳四时交替守衡;切中时弊,明察乱象,是替天行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董仲舒关于《春秋》写作动机的一段话:

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董仲舒年长司马迁约三十五岁,司马迁尊称“生”,汉代称呼中的“生”,依唐人颜师古考注,是先生,“生,犹言先生”。我听仲舒先生说:“周朝的政治衰败之后,孔子出任鲁国司寇(司法部长),诸侯陷害他,大夫排挤他,孔子自知谏言无门,政见无路,于是考辨评述二百四十二年历史的是非得失,作为世人行为的规范。《春秋》一书中,贬抑昏聩天子,抨击无道诸侯,声讨失德大夫,以彰显王道。”

司马迁身为西汉的首席史官,倍加推崇《春秋》: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

在司马迁的眼中,《春秋》是一部给中国史书写作树立标准的大作品。

第一,《春秋》上明三王之道(此处指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夏禹、商汤、周文王及周武王),下辨人伦纲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亲善憎恶,崇尚贤良,抑止不肖,使亡国存,绝学继,补弊起废,彰著王道。

第二,《春秋》是拨乱反正之书。

第三,《春秋》数万言(近两万言),要点数千,世道兴衰之理尽在其中。《春秋》一书中,记述臣弑君事件三十六宗,亡国五十二个,诸侯四处奔走,仍不保国的不可胜数。洞察其中失德失势的教训,尽在丧本。臣弑君,子弑父,这样的恶果,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变,均有其渐变之因。

第四,一国之君不可不知《春秋》,否则,明不辨谗人佞臣,暗不见窃国之贼。大臣不可不知《春秋》,否则,处置常规国务不得其法,遭遇突变不谙应变之策。为人君父不通《春秋》之义,必蒙首恶之名。国家之重臣不通《春秋》,必陷篡弑之罪而遭诛。

第五,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种有悖伦常之事发生,在于礼义之丧。君失君道则臣子犯上,臣失臣职则有杀身之险,父无德,子不孝,此四者,为天下大恶。《春秋》以此为标准评判历史人物。

第六,《春秋》是关乎礼义的典范作品,“礼义之大宗也”,礼的功用是防患于未然,法的功用是除恶于已然。法之止恶可以显见,但礼义防患于未然则难察,这是《春秋》的卓然远见之处。

第七,《春秋》并不是以抨击为主,“非独刺讥而已也”,其功在于为世人衡定标准,扬善贬恶。

第八,孔子著《春秋》,确定了史书写作的基本规则,“笔则笔,削则削”,撰写国家历史,于赞颂处则赞颂,于抨击处则抨击。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幾对《春秋》有些微辞,指其叙事粗枝大叶,细节疏失,“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史通》)。但对《春秋》于中国史书写作的开山贡献,则极尽尊仰之敬意:“逮仲尼之修《春秋》也,乃观周礼之旧法,遵鲁史之遗文;据行事,仍人道;就败以明罚,因兴以立功;假日月而定历数,藉朝聘而正礼乐;微婉其说,志晦其文;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故能弥历千载,而其书独行。”(《史通·六家》)

孔子著《春秋》,考据西周礼仪制度,遵循鲁国国史基本脉络,据史实,守人事,述衰败以示贬罚,立兴盛以树功德。以日、月、岁、时,推衍天地运行规律,以朝觐天子框定国家礼义规则。语气婉约,不露锋芒,用意含蓄,绵里藏针。《春秋》以不容更改的言论,为后世确立了史书写作规范,所以历经千年,仍彰著于世。

中国的国家历史,为什么以“春秋”命名,刘知幾是这样诠释的:

又案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史通·六家》)

考据儒家研究《春秋》的写作体例,叙事具体到日,以事系日,以日及月,春以包夏,秋以兼冬,一年四时,循而成序,因此以《春秋》命名。

十一

守拙,是我们中国人的防身术。

三四岁的小孩子,家长是进行阳光教育的。湛蓝的天空,笑呵呵的太阳,皎洁的月亮,爱眨眼的星星,爱和温暖贯穿一切。但岁齿稍长,话锋就变了,有阴沉的云雾袭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再稍长,云层渐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群居防口,独坐防心”,“枪打出头鸟”,乃至还有种“厚黑学”款式的箴言,“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大智若愚”被置顶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人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磨难,才会构筑出如此橡胶坝般的内心防线?

一切文明的形成都有各自独具的历史,其成因由多种元素汇聚而得。有些成因可以堂而皇之地娓娓道来,但有些则讳莫如深,苦不堪言。我们文化性格中的“守拙”意识,就是不可堪言之一种。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大分裂,长达五百五十年。诸侯国群龙无首,彼此之间使坏斗狠,尔虞我诈,世态万般炎凉,民心碎了满地。

春秋二百九十五年,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周天子只是面子上的君主,实际上已经失去对国家权力的掌控。诸侯国之间丛林政治风行,强凌弱,大吞小。西周时期究竟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家不可考,但最初是“八百诸侯不期而遇”,到春秋末期,孔子《春秋》中只记载一百二十个,其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三十六个大臣弑君篡位,五十二个诸侯亡其国。

战国二百五十五年,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诸侯国割据杀伐,硝烟遍野,国家被完全撕裂,中华大地成了角斗场,不停歇地上演兼并与重组的大戏。《战国策》一书中,有记载的诸侯国是三十四个,到末期浓缩为“战国七雄”,最后由秦始皇以“暴秦”的方式灭亡六国,天下重新归为一统。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史学界有多种说法,但基本上采信司马迁《史记》中的观点:“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史记·六国年表》)

司马迁因循《春秋》,《春秋》止笔于公元前481年,三年后,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又三年,是周元王元年。中国古代的史家界定时代的起始有一个惯例,以国家君主的立与废为宗,因此,司马迁把周元王继位元年(前475年)定为战国起始之年。

我们一直津津乐道并推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灿烂,但众多思想者并没有照亮并导引那个时代,反而加重了“小国政治”的重重泥泞。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警惕。

病态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的思想可能更具尖锐性,但如果不具备长远的导航能力,只是图谋一时一地的生存,则必定是短视的。孔子的伟大之处是着眼于社会形态的礼崩乐坏——对大国秩序感丧失的忧心忡忡。但他的思想,对正处于撕裂之中的时代是软弱无力的。孔子是时代之痛的揭示者,而不是改变者。

我在旧作《没有底线的时代,笨人是怎么守拙的》中有过记述:

春秋和战国,是天下无主,达人料理国家的时代。

达人,是社会精英,是文化翘楚。诸侯国君们是董事长,聘任达人出任ceo,达人们不仅是思想智库,还是执行官,由后台走上前台,像运营企业那样各自治理国家。儒家、墨家、法家、黄老家、兵家、刑名家、阴阳五行家以及黑恶势力、车匪路霸,各彰其长,同场角逐,中国思想史中最璀璨的时代来临了,但思想者闪烁的光辉并没有照亮那个时代。思想者们为自己的思想寻找落脚点,或叫试验田。悲剧式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他周游列国,走了九个诸侯国,到处碰壁。儒家奉行以规则治国,礼仪天下,寻求放长线钓大鱼,但这在当年是行不通的。公元前479年孔子辞世,三年后,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启,速效政治与趋利主义的特征更加突出,诸侯国君与达人们双向选择,达人们是教练员,也是运动员,但没有裁判,没有共守的法则,一切以胜负输赢为前提。如果思想者之间的理性碰撞,固化为你死我活的政治丛林,究其本质,这样的文化生态是反文明的。诸侯列国在这样的生态中尔虞我诈,相互兼并,由三十四个(《战国策》记载)诸侯国重组为七个,即战国七雄,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暴秦”模式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但仅仅过了十五年,公元前206年,秦朝这座大厦轰然倒塌。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超级帝国,仅存世十五年的时间,在世界史中也是只此一例。

秦始皇灭亡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但他治理国家的思维方式仍是“小国政治”式的,急功近利,为所欲为。经历数百年战乱之苦的国家千疮百孔,国疲民乏,巨大的伤病之躯,被他拖着加速度奔跑,才导致大秦王朝猝死的结局。

大国建设是以大国思维为基础和前提的,国家之大,不仅在规模和版图,更重要的在于意识形态要“蹈大方”。

“三丈之木”的故事,是秦国思维模式的典型例子。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也就是今天说的改革。在改革措施出台之前,做了一次旨在“取信于民”的实验。在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的南门,竖立一根三丈高的粗大原木,一旁贴出募民告示:谁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奖励十两黄金。十两黄金在当时是巨款,但老百姓以为是政府设置的套路,无人响应。随后又将奖金提升到五十两。有一个人豁出去了,碰碰运气,把原木搬到了北门,他果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

用这种不靠谱的方式构建诚信政府,是速效政治丧失民心的根本症结所在。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史记·商君列传》)

十二

《三国演义》是写国家分裂的书,具体写分裂之后,意识形态和人心是如何裂变的。

李宗吾讲《三国演义》是厚黑的鼻祖。提到“偶阅《三国志》”,事实上应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其中曹操、诸葛亮、刘备以及孙权的形象也不是野史中描写的模样。

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经群史,茫然也;求之诸子百家,茫然也;以为古人必有不传之秘,特吾人赋性愚鲁,莫之能识耳。穷索冥搜,忘寝与食,如是者有年。偶阅《三国志》,而始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

三国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弑皇后,粮罄而杀主者,昼寝而杀幸姬,他如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完辈,无不一一屠戮,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次于操者为刘备,备依曹操、依吕布、依袁绍、依刘表、依孙权,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稗史所记生平善哭之状,尚不计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又次则为孙权,权杀关羽,其心黑矣,而旋即讲和,权臣曹丕,其面厚矣,而旋即与绝,则犹有未尽黑未尽厚者在也。

总而言之,曹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乱世,山西人,丝绸富商人家出身,自小打下扎实的读书功底,后来又有投身反元义军做军机参谋的经历。反元义军领袖叫张士诚,盐贩出身,先反元,后又降元,再之后与朱元璋的军队苦战,兵败之后自缢。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罗贯中隐身杭州,以写作度日。作家的经历是其世界观的基础,罗贯中虽不是大开大合,但也是栉风沐雨,悲欣交集,尤其晚年,因为参加过与朱元璋的多次战争,他是需要避世的。因此他看世事,看人生,比一般作家多几分跌宕与冷眼。

《三国演义》第一回开篇即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是必然,分也是必然。这种醒世的认识,有世态炎凉之苦,也透着颓然超脱之涩。书中写战事与战争,场面波澜壮阔,写人物的人生际遇与无常,入木三分。类似的情景,他见过,也经历过。罗贯中的文学笔法老到,视角如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的东西都是立体的。写忠义,濒临着伪;写信,濒临着失信;写真,濒临着失真。世事险恶与人心不测,是这部小说的底色。罗贯中是古往今来写尔虞我诈的翘楚,无人可以匹敌。权变与机心,不变与应变,预防与攻防,在他的笔端活灵活现,如入实境。《三国演义》这部书是丰富多端的,有文学笔法之美,但不宜深读,领略多了会生出不敢向善之心。

在罗贯中的笔下,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但有一些残酷的历史真实被遮蔽了,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政治动荡失序,人祸与天灾不断,民生极度凋敝,人口由五千六百多万骤减至三千七百万(具体人口数字依据葛剑雄先生《中国人口史》)。《三国演义》由东汉建宁二年(169年)写起,到司马炎建立西晋(266年)止笔,覆盖九十七年间的历史。此间包含两个历史档期,从公元169年到220年,属东汉一朝。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废汉献帝刘协,“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221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后汉书·孝献帝纪》)从公元220年到265年,即是三足鼎立的三国,存世仅四十五年。

公元169年到220年,是《三国演义》的书写重心,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有哪些被遮蔽了呢?

首先是公元166年到168年的“党锢之祸”。

“党人”是当年的知识精英,“党锢之祸”指的是对“党人”进行杀戮和迫害的文化惨案。中国政治史中,自西汉创立学而优则仕的官员选拔制度,以读书取士,称“察举制”(隋唐之后完善为科举制)。到东汉逐渐形成士阶层,与外戚、宦官构成官场中的三方势力。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相互角逐权力,士阶层站队在外戚一边,宦官赢得主动之后,于公元166年对士阶层大开杀戒。到公元168年,仅三年间,遭杀戮、迫害、流放的“党人”及家眷有数十万之众。“党锢之祸”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标识性转折点,自此之后,文化开始与政治疏离,心生戒备。用通俗的话讲,文化人开始给自己留一手,在进取的同时,也给自己留好退路。东晋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唐代田园诗的归隐意识,都是具体的文学呈现。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仅用一句话,将这桩文化惨案简笔带过,“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再是大瘋疫。三国时期国家人口骤减的原因:一是无休止的战争,五十年间大小战事有数百场之多,士兵及平民百姓大量伤亡。二是瘟疫,《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公元169年至220年之间,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瘟疫:灵帝建宁四年(171年)三月,大疫;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光和二年(179年)春,大疫;光和五年(182年)二月,大疫;中平二年(185年)正月,大疫;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大疫。

公元217年的大瘟疫,尤其惨烈,死亡人口在数百万之巨。曹操、曹植、张仲景均有文字记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嵩里行》)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这场瘟疫致使“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不仅平民百姓,连富贵人家和名门望族也无力幸免。张仲景家族二百余口,十年之间,疫亡三分之二。这一时期名闻青史的文学人物“建安七子”,有五位丧生于这场瘟疫,具体是王粲、应玚、刘桢、徐幹、陈琳。另外两位孔融和阮瑀,在此之前已去世。

三是连年战乱,民生极度凋敝。摘录《后汉书·孝献帝纪》中的记载,可见其悲惨程度,甚至人相食的事时有发生。

“(兴平元年七月,公元194年)三辅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三辅是京城周围地区。京畿之地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是时(建安元年八月,公元196年),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郡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野生庄稼),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朝廷官员落魄到这种地步,平民百姓的生活亦可想而知。“是岁(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饥,江淮间民相食。”人心在恶劣环境下是怎么裂变的呢?

比如一粒种子,在萌芽破土的时候,迎头遭遇了压在地表的石头,幼苗也是顽强的,它会沿着石缝蜿蜒扭曲着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