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我将重点关注民众日益增长的过滤所见内容的能力,以及网络运营商日益增长的、基于它们对网民的了解而为我们每一个人过滤信息的能力。在讨论这些过滤能力的过程中,我将努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治社会中言论自由的意义。我的主要目标是,探索运作良好的表达自由体制所需要的条件。首先,我要强调,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表达自由体制所需的远不止限制政府审查和尊重个人选择。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直是美国法律和政治的头号议题。事实上,它们也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南非和以色列等国的主要法律和政治议题。审查制度的确是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胁,但过分关注政府审查造成了严重的盲区。就此而言,一个运作良好的表达自由体制必须需要满足以下两个特定的条件。
第一,民众所接触的信息应当避免被事先筛选。非计划中和意料之外的不期而遇是民主的核心。这样的不期而遇,往往涉及一些人们事先没有获知,甚至让人相当不快但最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生活的话题和观点。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对抗诸如碎片化、群体极化和极端主义这些在偏听偏信情况下必然产生的后果。无论如何,真相很重要。
我不是在建议政府应当强迫民众去接触他们不想看到的东西。但我确实认为,一个配得上民主之名的社会,其民众生活——包括数字化生活——应该得到精心安排,这样人们就能经常接触到他们没有做出特定选择的观点和话题。实际上,这种组织方式就是一种选择架构,能让个人和群体获益匪浅。因此,这就是我对探索性发现的辩护。
第二,很多或大多数公民应当分享广泛的共同体验(common experiences)。如果不能共享体验,一个异质性社会(heterogeneous society)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将会度过一段相当困难的时期。人们甚至会发现很难做到彼此间相互理解。共同体验,当然也包括社交媒体可能带来的共同体验,它们提供了一种社会黏合剂。一个全国性节日就是一种共同体验。譬如一个重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或世界杯),或者一部跨越个体和群体差异的电影(如《星球大战》)。又比如对某些重大发现或成就的庆祝活动。各种社会都需要这些共同体验。一个从根本上消减社会成员共同体验的传播系统,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由碎片化的扩大造成的。
作为一个运行良好的民主国家,需要具备不期而遇的机会与共享体验这两个先决条件,这对任何大国都适用。这些条件对一个不时面临分裂危险的异质性国家来说尤为重要。随着许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英国脱欧或留欧),而且每个公民也或多或少地成了“世界公民”,这两个先决条件的作用就日益凸显。世界公民的理念充满争议,但是如果考虑到诸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传染病等风险,其合理性不言而喻。假如人们把自己封闭在自设的回音室中,那么他们便不可能获取应对这些风险或其他类似风险的理性观点。此外,在国家内部,封闭的社区传播系统在解决最普通的问题方面都会变得极为困难。
坚持民众应当享有不期而遇的机会和分享共同体验的机会,不应根植于所谓田园牧歌式的过往怀旧。关于信息交流,过去的时代可谓是乏善可陈。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相比,我们都处于一个成就非凡的时代,尤其是从民主本身的角度来看。对我们来说,怀旧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毫无意义。人类社会正在进步,而非倒退。
这里谈论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视为“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的动机——这两者都是对新技术发展问题清晰思考的潜在障碍。如果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就务必选择乐观主义。4但是,鉴于许多潜在的得失必然与海量的技术变革相联系,任何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表态都不过是泛泛而谈,因而无济于事。汽车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但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车祸。塑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在这里,我想提供的不是一个悲观主义的依据,而是一个切入点。它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表达自由的社会为何在一开始就是胜利者,以及一个运行良好的民主社会需要什么条件。这种改良后的理解方式将会帮助我们理解一个自由国家的雄心壮志,从而帮助我们评估传播系统的持续变化。它还将为更清楚地理解公民身份的本质及其文化先决条件指明方向。
正如下文所述,如果仅仅因为其允许个体看到或听到他们选择的内容,就说某个传播系统是理想的,未免太过武断。日益增长的选择性当然是好事,多如牛毛的利基市场【1】的兴起带来许多好处。但是,意料之外的和未经筛选的信息披露(exposures)和共享经验也同样重要。
【1】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指被占有绝对优势的大企业所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niche也被译为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