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标签: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 §《她》

关于即将到来的未来,一个生动的例子可见于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执导的《她》(her)。这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可谓是大获成功。在我看来,《她》对人所能辨的恶托邦未来的刻画,在某程度上可以媲美《1984》和《美丽新世界》,而且它拍摄出了一种奥威尔和赫胥黎都没能描绘出的恶托邦。

这部电影的主角叫西奥多·托姆布雷(theodore twombly),他的谋生手段是基于发信人和接收人的大量信息,代人撰写高度个性化的便签和卡片,比如妻子写给丈夫的周年纪念便签。在托姆布雷的世界里,情书既是外包加工的,又是量身定制的。他当然不是一个计算机一样的操作系统,但的确像操作系统那样工作。他即将与妻子离婚,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被电子游戏和匿名电话性爱(当然,这也是个性化定制的)所填充。但当他购买了一个操作系统之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想想siri 4.0),给“她自己”取名为萨曼莎(samantha)。

萨曼莎可以访问托姆布雷的电脑,包括他的电子邮件。她有很强的信息读取能力:她知道他的好恶,也了解他的优缺点。或许,最重要的是,她对他很感兴趣。她愿意倾听,渴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当他醒来的时候,她就在“身旁”。她是那个每天向他道晚安,也每天听他道晚安的人。当他睡着的时候,她注视着他。

当然,如果萨曼莎只能做到上面说的那些,那么托姆布雷的热情将迅速消退。除非你是一个无药可救的自恋狂,否则你不可能会爱上一个只会说“告诉我更多!”的人。按照人工智能的构造,萨曼莎拥有独立的兴趣和关注。她喜欢创作音乐,爱开玩笑,好奇心重,有不安全感,爱调戏人。虽然我们并不完全确定,不过这些性格特征或许也是个性化的产物。也许它们正好满足了托姆布雷的所想所需。也许从他的浏览习惯中,这个算法得知了他希望自己的理想伴侣拥有多大程度的独立性,以及何种类型的独立性。

托姆布雷爱上了萨曼莎。他怎么能不爱呢?她了解他的一切。萨曼莎从托姆布雷的“我的日报”变成了他的爱人。也许这真是不可抗拒的。祈祷吧,祈祷我们的操作系统在现实中永远不会变成我们的爱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系统变成爱人的预想并非荒诞不经,这部电影对真实的人性、不完善的个性化等都做出了一种有力的论证。无论未来会怎样,我们可以把《她》视为程序的隐喻,这样的程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就是我们的网络浏览习惯,包括我们使用的字眼、去过的地方、结识的朋友、点“赞”的东西,等等。它们都提供了无数关于我们的喜好和价值观的线索。人们并非一定需要一个萨曼莎才能满足这些趣味和价值观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一些当今已经普遍的算法。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