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夜的旅途劳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琅州。
琅州,这座坐落在淮安地带的城池,虽规模不大,却因为地势高,在水灾到来时幸免于难。也因为离灾区近,此处几乎云集了在灾难中幸运活下来的所有难民。
因此,救灾,要从琅州下手。
车队浩荡驶入古朴的街道,掀开窗子上的珠帘往外望,入眼的景色果真不如姑苏繁华。
地板上铺着的石砖满布着青苔,两旁的朱楼设计保守,笼罩着一层肃穆。
街道两旁冷清无比,不见卖东西的小摊,偶尔走过两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看起来,分外萧瑟。
但,此处似乎也不像入耳的话那般悲惨,难民遍地,死伤遍地,哭喊漫天。
朝廷官员出巡,一般都会落脚暂住在当地最高地方官的府邸里。
最终,车队停在了琅州司马府前,那处,早早就侯了一群小官小吏和琅城司马杨立。
我们刚刚下车,他们一群人立马伏在地上,齐刷刷地跪了一排。
“拜见世子殿下,长墨大夫,苏寒小姐——”
嗓音嘹亮,整齐划一,震耳欲聋。
只见苏辞淡然拂袖,“都别跪着了,起来吧……”那声音冷若冰霜。
“是——”
又是整齐的一声,一群人再次齐刷刷地起身,那场景,霎是壮观,我不得不叹一句,当真是训练有素。
片刻,那群人中带头的一个穿着分外夸张华丽的大胡子男人上前,微微鞠躬,笑容满面地凑过来:“殿下远道而来,实在是幸苦了,鄙人在陋室内设了宴,若殿下不嫌弃,可否赏面入席?”
正在他说话期间,我在一旁悄悄打量着这个大胡子男人,如果不出所料,这个家伙就是琅州司马杨立了。
我不喜欢他的笑,他不笑还好,一笑时,眼睛几乎被上下的皱纹压成了一条缝,那大胡子一晃一晃的,张扬又狰狞。
真是笑比哭还难看。
况且,这笑里,更是藏着不少的阿谀奉承与讨好结巴。我想,这所谓的琅州司马,应该也不是个忠实善良的茬。
苏辞没有回答他的话,甚至连正眼也懒得看他一下,直接撇下围在门口的那一群家伙,像回自己家一样,径直抬脚走了进去。
见苏辞已经进去了,我和苏长墨也心领神会,不做久留,自顾自地就跟着也进去了。
……
环顾四周,府上四处都是奇花异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设计布局,一点也不必世子府差。
那杨立还当真是不要脸,连这样一间好宅子也敢说成是陋室,真是睁眼说瞎话。
杨立在前方带路,一边带路,还一边哈着腰说着“殿下,里边请,饭厅就在前方,就快到了……”之类的话。那模样,仿佛生怕得罪了苏辞。
活脱脱的一条狗。我暗骂道。心中对他忽而升起一股厌恶感。
我们三人连带着一群小吏,由杨立带路,绕过层层叠叠的楼宇,最终到达一处大厅。
放眼望去,那大殿似是通体铂了一层金,闪亮亮的,几乎要将人眼晃瞎。
其上,更是早早地就摆满了美酒佳肴,山珍海味,各式各样,横列在桌面上,浑然一桌满汉全席。
正要抬脚进入大殿,忽然,苏辞的身形顿了顿,不再前行,只是在殿门口停下了。
见苏辞停了,我等跟在他身后的一行人自然也停了下来。
“怎么了,殿下?”前面的杨立惊觉到了后面所发生的情况,急忙回头,询问原因,“何故停下了?”
“杨立……”苏辞突然唤那琅州司马的名字,声音分外冰寒刺骨,入耳时,犹如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连已经听惯他说话的语气的我也猛地打了个颤。
虽然他平日里说话语气淡然,但总不至于寒得如此渗人。
即使苏辞背对着我,我看不见他的表情,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他定是有些生气了。
苏辞不易生气,苏辞生气时从来不溢于言表,但是,总不意味着他不会生气。
紧接着的一字一句,刻骨铭心:“杨立,身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本该造福一方,可现在,水灾当前,百姓还在受灾受苦受难受累,而你在此处公然大摆筵席,就凭此举,你当真对得起朝廷给你的这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