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民国之双钗记 第四章 去世

天亮的时候,路上开始有了零星的赶路的人,就这么走到了中午,他们才找了个地方停下来,准备休息休息。

“你看着点我娘,我离开一下马上就回来,有什么事就大声叫。”

温澄应了,走到叶大娘的面前,问她有哪里不舒服,想不想喝水。

叶大娘枯瘦的手拉住温澄,“你也歇一会吧,别忙前忙后的了。”

温澄喂着叶大娘喝了点水才停下来,“我还好,不累。”

叶大娘扯了一下嘴角,脸上好像有了点光彩。

“一看你就是富贵的出身,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苦吧?樟儿这孩子有时候凶是凶了些,可心地不坏,你别见怪。”

温澄忙说:“大娘,您可别这么说,你们能够收留我,我就很感激了。”

叶大娘拍拍温澄的手,“你是个好孩子。”

叶樟在这时候回来了,“娘,你怎么坐起来了?”

叶大娘笑着说:“我觉得好些了,躺的我腰疼。”叶樟闻言立马给叶大娘按摩起来。

温澄觉得,叶樟还真是个孝顺的人,她突然有一个想法,从行李里面把照相机翻出来,还好还有点电。

“叶樟,叶大娘,看这边。”

“咔嚓咔嚓”照了两张,温澄看了看,嗯,还不错,拿给叶樟和叶大娘看,两人的眼神都亮晶晶的。

“真好,真好。”

叶大娘把叶樟拉到身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叶樟,好像看不够似的。

叶大娘从贴身处掏出一个小布包来,打开。

拿出一对金镯子来递给叶樟,“回去以后,当了,给你娶媳妇用。”

叶樟推拒,“娘,这是爹给你买的,你自己留着吧,儿子能自己挣。”

叶大娘坚持塞到了叶樟的手里,说道:“娘拿着没用,这就是留给你的,樟儿,娘让你从小习武,是让你强身健体,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惹是生非。”

“等灾过去,回家娶个媳妇,再生上几个娃,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娘就是死了也瞑目了。”

“还有,温小姐,把温小姐送回家。”

叶樟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只听他嘴里说道:“娘,我知道了。”

“我们开始赶路吧,娘觉得有些困了,想睡会。”

叶樟忙不迭起身推车,温澄看过去,却见他无声地张着嘴,双眼通红,泪流满面。

温澄大惊,这是怎么了?

转头看向叶大娘,只见她面带微笑,微闭着双眼,嘴里还轻声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温澄默默地跟在叶樟的身边。

等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叶大娘的声音停止了,好像是睡着了,温澄突然觉得不太对劲。

“叶樟。”

叶樟不理她,卖力地推着车,好像要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一样。

“叶樟!”

温澄一把拉住他,被推了个仰倒,屁股硌在满是石子的地上,疼的她直抽冷气,强忍着爬起来,温澄冲到车子前面去,伸出双臂拦着,大声喊:“叶樟!”

叶樟一下停顿住。

“叶樟……你看看大娘。”

叶樟双目无神,好像终于下定了决心,走过来,把手贴在叶大娘的脉搏处,半晌都没有拿下来。

温澄心里发慌。

“叶樟?”

叶樟仿佛回过神来,慢慢的收回手。

‘’我娘走了。”

温澄心里一沉,果然……如此。

叶大娘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才对叶樟说那些话,叶樟又何尝没有察觉?只是不愿意面对罢了。

可怎么办呢?生老病死,此时的他,无能为力。

“叶樟……”

温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只能走到他身边,默默地陪着。

叶樟静静地站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都已经黑透了,才起身,推车。

“你去哪?”

叶樟不发一言,温澄连忙跟了上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他们到了一个山坡跟前。

没有棺木,没有香火,一座新坟就立了起来。

是叶樟用手刨出来的,血滴滴答答落进了土里,跟叶大娘埋葬在了一起,温澄的心就像是被一只大手攥住一般,紧紧地,喘不过气来。

叶大娘是个好人。

叶樟也是个好人。

她没有阻止叶樟,她知道他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过程中,叶樟始终不发一言,也没有再流一滴眼泪,但温澄的记忆里,已经深刻印上了那个,固执地推着车,无声哭泣的叶樟。

叶樟在坟前跪到了天亮。

他们再次启程,好像跟以前一样。

“等到了徐州,你就走吧。”

温澄咬咬嘴唇,“你是要赶我走吗?”

叶樟抿抿嘴,说:“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给你一笔钱,你自己回家去。”

她能去哪?她没有家。

温澄没有说话,打定主意要跟着叶樟,叶樟也没再说话,以为温澄同意了他的提议,其实,哪里用得着管她同不同意呢。

他们跟灾民的大部队汇合了,温澄又不得不小心翼翼起来,生怕被什么人盯上。

值得高兴地是,经过一天的跋涉,他们终于能看到水了!

当天晚上歇脚的地方,是围着一个水塘,虽然水不多也浑的很,可逃难的人们好歹是看到了点希望了。

当即就看到有人去水塘舀水,有人升起火堆,有人去揪野草,煮起了食物。

“你愣着干嘛,还不生火煮东西吃。”叶樟打水回来看见温澄站那不动,就呵斥道。

这水这么脏,也不知道吃了会不会生病。

温澄找出第一天喝完水剩下的矿泉水瓶子,她本来是打算用这个来喝水的,这几天也一直没有机会用上,就一直放在了包里,反正也没有重量。

借了叶樟的匕首,把瓶子分成两半,在盖子上戳两个眼,又从水塘周围挖来一些细沙,再填进一层烧好的碳棍,做了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

叶樟撇撇嘴,“麻烦。”

温澄不服气,解释说:“这水太脏了,肯定有好多细菌,你看,我过滤一下,是不是干净了许多?”

别说还真是,叶樟也就不再管温澄,麻烦点就麻烦点吧。

等到温澄把水壶灌满,再煮上叶樟给她的像面粉一样的东东西,叶樟就把棚子搭好了。

温澄搅动着陶罐里的糊糊,看起来黑乎乎的,闻着却有一股麦香,温澄的肚子咕咕叫起来,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终于可以吃点热乎的东西了。

一个妇人向温澄走来,眉眼细细长长的,举止看起来跟其他逃难的人不太一样。

“这位小姐,我能不能麻烦您件事?”

温澄问:“什么事?”

“我想借用一下你刚刚用的那个东西。”指了指温澄过滤水的器具,说:“这塘里的水看起来不甚干净,怕是直接吃了会长病,我看你刚刚那样处理一番之后就干净许多,所以……就厚着脸皮向你借来使使。”

温澄没想到,在这难民队伍中,除了她之外,还有这么“讲究”的人。

妇人见温澄没说话,又急急补充:“我保证用完就还回来,小姐…….”

“没事没事,拿去用吧。”

妇人感激地道了谢。温澄的目光随她转去,妇人一家跟她们是挨着的,一个老人,两个女人,两个孩子。

这个配置对逃荒来说实在是不利,温澄算是见识到了,为什么有的人那么重男轻女,在某些背景下,一个壮劳力的存在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现在。

不过这家子也算不简单,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到现在,听叶樟说,他从青州出来到现在为止已经在路上走了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这家人是从哪里开始走的。

妇人一会就把东西还回来了,看着温澄欲言又止。

“您还有什么事吗?”

妇人终是问出了口:“怎么没有瞧见叶婶子?是出什么事了吗?”

温澄诧异,“您跟叶家的人……认识?”

妇人微微一笑,“我们是相邻两个村子的,叶婶子的绣活很好,偶尔会给我家送点绣品来。”

温澄恍然,接着面色浮起了一丝悲痛,“叶大娘她……已经去了。”

妇人大吃一惊,“怎么会?”

温澄也不知道叶大娘到底得的什么病,只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妇人向温澄行了一礼,“实在对不住,我并不知道叶婶子她…您还请节哀。”

温澄正要再客气两句,就听到叶樟在棚子里叫她,只好抱歉地辞别了妇人。

“怎么跟谁都那么多话?”叶樟貌似有点不高兴。

温澄忐忑,“是不是,不能提起叶大娘的事啊?”

叶樟瞪了温澄一眼,没有说话,温澄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默默吃着糊糊。

“诶,那家人说认识你啊。”温澄转移话题。

“刘家,隔壁村的大地主,名声很好,帮了很多穷人,闹灾的时候被抢了。”

温澄好奇,“抢了?被土匪吗?”

叶樟顿了一下,“不是,是被他们村里人,大部分是他家的佃户,他家本来两个儿子,在被抢的那天,一个被踩死了,一个被打死了。”

温澄张大了嘴巴…….不知该说什么好。

怪谁?怪你太富?怪我太穷?还是怪这个世道?好像都有,好像又都不对,只能说,在绝对的灾难面前才能最直观的显现出人性的恶。

叶樟还没有说出口的是,刘家原本还有个儿媳妇,也在混乱中被三个男人强奸致死了。

温澄的心情有点沉闷,走去外面想透透气。

隔壁的两个小孩在外面玩,一儿一女,都瘦瘦小小的,出来了一个年轻些的姑娘把他们拉进去,估计是妹妹或者亲戚吧,在如今狼狈的情况下都可以看出应该是长得很好的。

她又逃避似的钻进了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