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澄很是苦恼,她原本是想着当掉两样首饰,给刘嫂子做衣服的钱,可万万没想到一个钻石项链,一个某地亚的手镯只当了十两银子……她做衣服一共可是花了八十两。
早知道就少做几件了,还差七十两她要上哪找去?
回去以后,她翻了翻自己的行李,还有一副钻石耳钉,一支手表,一个翡翠镯子,估计耳钉也值不了多少银子,手表应该是值钱的,但是手表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没有手表她就对时间没有概念了,不像这里的人,还能看天认时辰,她只好把魔爪伸向了翡翠镯子。
温澄的内心是万分舍不得的,这是哥哥送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她平时都不舍得戴,就怕磕着碰着,可是如今也没办法了。
哎,就是拿她房间里任何一件首饰来换一换也好啊。
这么想着,温澄突然感到一阵晕眩,她又回到了她的房间!
这次温澄比前两回要淡定一些了,照例四周查看了一下,走不出去。
温澄突然有一个想法,她刚刚是在想到房间里的东西时就进到了这里,是不是说明只要她想进来就可以进来?
温澄闭上眼睛,想着她在刘家住的屋子的样子,睁开眼,果然又回来了,如此反复地试了几次,温澄可以确定,她能够自由地在两个空间来去。
温澄开心地从梳妆台里找了另外一支和田玉的镯子,这比那只翡翠镯子还要贵呢,应该能当不少钱。
果然,当了整二百两银子,除去做衣服的八十两,还能剩下一百二十两,有了钱她心里也有了些底气,不过也暗暗告诫自己,以后要省着点花了,她现在没有任何的收入,不能总靠着当东西过活吧?何况东西也有当完的一天。
当她把银子给刘嫂子送去的时候,刘嫂子还大大的吃了一惊,一是她没想到温澄能拿出这么多钱来,二是她没想到温澄会如此客气。
再三的推辞之后,刘嫂子终是收下了这笔银子。说实话,他们现在也是靠着大姑奶奶的接济过活,确实也不太好白白多养几个人,如果换成以前,倒是不会介意,为此刘嫂子还有些不好意思,遂热情地邀请温澄来帮她参谋买哪里的铺子好。
温澄饶有兴趣的听刘嫂子介绍。
其实她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熟悉,哪里懂得什么,只不过她听到刘嫂子的介绍以后,倒是起了些别的心思。
“徐州城的铺子这么便宜吗?”听刘嫂子说,最繁华街道的一个旺铺也才六十两银子。
刘嫂子讶异,“京城一个中等地段的四合院也才八十两银,六十两的价格也是正常的。”随即又想到温澄一下子就做了八十两银子的衣服,是她们全家加起来的两倍,也就释然了,这姑娘想必不是一般的出身。
温澄则是心潮澎湃起来,后世北京的四合院多贵啊,如今只要八十两就能买一个,只可惜她现在不在京城。
“那徐州的民宅呢?得多少银子?”
刘嫂子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是位于城南,算是徐州最好的地界,住的也都是富豪显贵,一个二进的宅子起码得一百两起步吧,再次一点就是城东,差不多的也就六十两左右。”
温澄立马就决定了要自己买房,住在刘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刘嫂子,您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城东的房子?我不要太大的,一个四合院就足够了。”
刘嫂子也没有再对温澄要买房的决定而感到惊讶,爽快地答应了温澄的请求,又问了温澄一些要求。
过了两天,刘嫂子就请了温澄过去,说是找来了一个牙人,牙人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见人三分笑。
“城东有两处宅子都符合小姐的要求,小姐是否要去看一下?”
温澄转头看向刘嫂子,刘嫂子说道:“我跟你一块去,正好去看看那几间铺子。”
于是,温澄第一次见识到了大顺朝城市里面的风景。
她们坐的是马车,令她惊讶的是,马车居然安装的是橡胶轮胎!接下来的街景更是让她大吃一惊。
路边伫立的铜色路灯,青灰的水泥路面,与街边典雅的木结构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两边的店铺种类繁多,有卖灯具的,有卖瓷器的,有卖成衣的,有卖香水的……温澄看的目不暇接。
牙人是本地人,看得出温澄等人是从外地来的,对什么都不了解,就不停地给二人介绍着,哪家的料子好,哪家的点心好吃,哪里的饭店最有特色,哪家的裁缝师傅手艺最好,哪里的洋货最是齐全。
刘嫂子听的很认真,还在心里默默地记着。
马车越往东行驶,路边上的小摊贩也渐渐多了起来,牙人说,城东的夜市是最有名的,能够吃到最地道的“啥汤”。
温澄想着等安顿下来了,一定要出来好好逛逛。
大概行了半个多时辰,就到了一户宅院门前。
“这是第一处,主家是个秀才,废除科举后就断了科考的路,一直靠变卖祖产度日,如今实在过不下去了,打算卖了这最后的一处宅子回乡下去。”
出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胡子拉碴,衣衫也随意的披在身上,双眼浑浊,看见温澄的时候却一下子亮了起来。
“我可不是吹,我们家祖上那可是出过大官的,显赫的时候,半个徐州城都是我家的,只是现在这世道,不给我们读书人活路,才不得已卖了宅子”
房子很不错,虽然小,但是该有的都有,家具也都是齐全的,且是一水的黄花梨,就是院子里的杂草比较多,看样子主人是不常打理的。
就是那个男人看着温澄的眼神太让人难受了,几乎没有犹豫,温澄就放弃了这处选择,连价格都没问。
又行了十分钟,到了第二个目的地。
牙人说,这处房子的主人是徐州下边一个县城的商人,在徐州做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母亲病重,才打算把铺子都转移到县城去,房子也要卖了。
这处房子其实不如刚刚的那处好,家具比较简单,也没有小园子,只在院子东南角有一棵老槐树,但收拾的整整齐齐,给人感觉还不错,一问价格,才三十两银子。
“我看这个院子还不错,就定下来吧。”
主家和牙人都挺惊讶的,这姑娘也忒爽快,连价都不砍砍。
于是,当场就完成了交易,相关的过户手续和到衙门备案的事情都交给了牙人去办,温澄和刘嫂子又继续去看了几处铺子,刘嫂子也定下来了两个。
温澄心想,看样子刘家是打算在徐州定下来了,也是,如果是她的话也不会想再回去老家。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路灯也亮了起来,晕黄的光给半个徐州城渡上了一层朦胧的纱,使得城市更添一丝魅力。
………
牙人没过多久就把房契送来了,房子的事情也算是定了下来,只是叶樟等人还没有出现,温澄开始焦急起来,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或者是要借此机会甩开她?
就在温澄胡思乱想的时候,萧子业出现了。
“叶樟呢?”
“樟哥哥和我哥呢?”
萧子业没有想到这两人异口同声问出来的都是叶樟,心里说不出是羡慕还是什么。
“叶樟在城南呢,他如今已是徐大人麾下的一个哨长,抽不出空来,就让我回来看看。”
俞青河兴奋道:“真的吗?樟哥真的已是哨长了?那我能跟着樟哥吗?我也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萧子业点点头说:“当然是真的,至于你,年纪还太小,等你长大了再说吧。”
俞青河撇撇嘴,他已经十四了,不小了。
叶樟从军了?温澄并不像俞青河那么高兴,军人是多辛苦的职业啊,何况是现在这种乱世,更是增加了不少生命危险。
“我过来主要是给你们送点银子,还有,叶樟说了,让你们再在刘家待上一段时日,等过几天就接你们出去。”
说完萧子业掏出一包银子来递给温澄。
温澄推了回去,“我们用不着,我有银子,而且我还置办了一个小宅子,打算现在就搬过去,青柳和青河也跟着我一块。”
不只是萧子业,连俞家姐弟两都惊讶地望着温澄,他们还没听她说过呢。
萧子业并没有多问什么,只是想了一下,便说:“那这样吧,反正今天我也过来了,就帮你们搬出去,顺便也去认认门。”
反正温澄也是打算这两天就搬,闻言就同意了萧子业的提议,温澄没有多少行李,她把之前的破旧衣服都扔了,手机电脑等物都放到了那个特殊的房间里,所以她只有一个包袱,就是那天新做的衣服,俞青柳倒是把她之前的衣服物品都带上了,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袱。
刘家的人也都知道温澄刚买了一个宅子,没有过多的挽留,只是邀请他们要常过来串门,特别是刘婉,她在徐州城没有什么朋友,刚跟温澄俞青柳熟悉了一些,她们就要搬走,她是最舍不得的一个。
刘家派了马车送他们离开,俞青柳掀起帘子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一切,温澄也跟着她一起讨论着,两个人兴奋的叽叽喳喳,温澄觉得,俞青柳不像一开始那么的针对她了。
她想起昨天晚上,俞青柳来找她,扭扭捏捏的从身后伸出手,手里捏着个金蝉玉佩,玉质比较一般,但表面光润,看得出来主人是经常把玩的。
“这是我娘留给我的,是我最值钱的东西……送给你,就当是抵了做衣服的银子。”
当然,温澄并没有要,只说,等她以后有了银子再还给她,玉佩让她自己好好留着。
到了地方,萧子业在四周看了看,又交代俞青河要多照顾着点温澄和俞青柳,有什么事就到城南去找他们,就离开了,等他走了以后温澄才发现,那包银子静静地躺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