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白话侃史之楚汉风云 正文 第9章 这颗大树能乘凉1

原陈胜手下大将周市率军来攻刘邦的方于。周市和武臣一样,原先也是陈胜手下大将,被陈胜派出去平定魏地。去了魏地之后周市很轻易的就把魏地给平定了。在平定了魏地之后,周市也不回陈胜处报到了,直接自立了。但他没有像武臣那样自立为王,而是立了魏王族后人魏咎为魏王,周市任魏国丞相,掌握魏国大权。

在乱世中起义军造反,推翻统治者是绝对目标,但各个军事集团之间的弱肉强食也是必然的,最后与统治者决战的往往是弱肉强食的淘汰赛中留下的最强者。

已经是背陈胜而自立的周市,这次来攻刘邦的方于,无非是想扩大自己地盘罢了,周市来抢,刘邦也不会双手奉上。怎么办?开打吧。刘邦的起义军队刚刚成立怎么会是周市军队的对手,结果是刘邦大败。而就在刘邦战败的同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几乎当场吐血。原来镇守他们根据地丰邑的雍齿竟然背叛刘邦,举城投降魏军了。没想到自己光顾外面了,后院竟然起了这么大的一把火。雍齿之所以投降魏军据说是原来跟刘邦有过节,但是什么过节史书上没说,肯定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不然最开始雍齿也不会跟刘邦混。

丰邑是什么地方?那是根据地,是老窝。现在老窝都没了,刘邦能不着急吗?更何况老婆孩子还在丰邑呢。刘邦马上带人回去,想把丰邑夺回来,结果到达丰邑,城池没夺回来,还被魏军好好的教训了一顿,折了几百个兄弟。不得已刘邦带兵退回沛县,气的生了一场大病。

周市正想乘胜将刘邦一举歼灭,但在这时,他突然接到魏王让他回军的文书,原来是章 邯来了。在章 邯打败周文后便出关攻伐各诸侯,魏王很害怕,便急招周市回国商议御敌之策。章 邯可是有五十万大军,周市毫不犹豫的带着军队回去了,只留下小部分人在丰邑等城池镇守。

周市走了,刘邦算是暂时安全了,但以刘邦手中的兵力,想要夺回被周市抢走的地盘还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丰邑攻了两次都没能攻下来,刘邦对雍齿的背叛简直恨得牙痒痒,这种恨就这么一直延续了下来,等到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别人问他你最恨谁,他还是说最恨雍齿,由此可见雍齿的背叛对刘邦来说伤害有多大。但最后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刘邦竟利用对雍齿的恨,封雍齿做了侯,用以收揽人心。

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的刘邦却是被雍齿气的一病就是一个月。就在刘邦养病的月余时间里,陵县人秦嘉听说陈胜已兵败身亡,他便想着自立为王,手下人劝说道,陈胜之所以最后兵败,就是因为他是立己为王,而不是立楚王后人为王,难以服众于天下人,虽然也是风光一时,但终不能长久。所以手下人劝秦嘉不要自立,而是要立楚王后人为王,这样才能服众,以此号令诸侯一心,才能成就大业。秦嘉也觉得手下人说的有理,但王位的宝座就在那摆着,看得见吃不着,心中还是很不爽的。

于是秦嘉派人四处寻找楚王后裔,东阳宁君与楚王后人景驹相识,在东阳宁君的帮助下,找到景驹后秦嘉与东阳宁君两人在彭城立了景驹为楚王。

秦嘉立景驹为王,别人答不答应不好说,但章 邯是绝对不会答应的,章 邯的军队打败陈胜后就驻扎在雍丘,本意是想攻击赵国的,因为赵国出了内乱,原赵国大将李良背叛赵国,将赵王武臣给杀了,可怜武臣只当了几个月的王就一命呜呼了,李良杀了武臣后投奔到章 邯帐下,说愿意帮助章 邯带兵攻取赵国。但就在章 邯准备进军的时候,秦嘉早不自立晚不自立,偏偏这个时候自立了,啥也别说了,章 邯马上调转枪头指向秦嘉,派司马仁领军直奔秦嘉而来。

秦嘉和景驹听说章 邯派兵来攻,两人吓的心惊胆颤,马上派人四处求援,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齐国的田儋,田儋这时已经在齐国自立了,而且齐国离楚国还挺近,于是秦嘉派使者前去求援,请求田譫出兵,共御章 邯。没想到田譫非但不出兵相助,反而把秦嘉派去的使者都给杀了,说秦嘉算个什么东西,也配立王?要说田儋这事儿办的挺不地道,人家来求你了,你想帮就帮一把,不想帮也就算了,但你为什么非要把人派去的使者给杀了,完事还侮辱人家。这不是故意与人结仇吗?要说这姓田的这事办的真不对,包括日后项梁请田儋的弟弟田荣出兵,田荣谈条件,也是不出兵,导致项梁兵败身死,最后与项羽结怨。这都是他姓田的不对在前的。这个我们以后会说到。

齐国是不可能帮助秦嘉了,秦嘉在留城时便想到了被雍齿气的一病不起的刘邦。其实刘邦当时不算什么厉害人物,手下也就几千人而已,秦嘉之所以在留城想到刘邦,完全是因为刘邦的沛县离留城很近,既然这么近你就来吧。虽然刘邦对战局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但秦嘉的想法是,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于是秦嘉马上派人去招刘邦下水。

到底去不去呢?刘邦跟手下人商量,最后决定还是去,刘邦想去秦嘉处入伙的想法很简单,大树之下好乘凉,顺便再借点兵把丢掉的地方夺回来,然后再把雍齿大卸八块。

决定之后刘邦命萧何驻守沛县,他自己带人前去留城相投秦嘉,刘邦不知道他这一投竟让他在路上遇见一个人,一个他一生的贵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人,项羽得不得天下不好说,但刘邦是绝对得不了天下的。这人对刘邦来说他重要了,他就是张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字子房,韩国城父县人,祖上五代全是韩国丞相,绝对的名门世家,后来韩国为秦所灭,张良心蓄大志,一心想为韩王报仇。韩国灭国时张良家里还非常有钱,但张良没有拿这些钱来享受,而是散尽家财,遍地寻访有能力的刺客,想要刺杀秦皇赢政。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良终于找到一个身长九尺的大力士,张良专门为他打造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用以刺杀秦皇。秦始皇东巡走到阳武县博浪沙,张良与这大力士早就埋伏在一边,等秦始皇的马车走近时,那大力士一把将铁椎扔了出去。秦始皇命大,铁椎只砸中了副车,秦始皇逃得一死。之后秦始皇便下令捉拿张良,张良一下子成了秦朝的首号通缉犯。没办法,张良只能改名换姓逃到下邳避难,秦始皇抓不到刺客,一气之下将博浪沙周围所有人都杀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博浪沙刺秦。张良虽然刺杀失败,但他的大名却从此传开了。

张良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之所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据说完全是得益于黄石公送他的一本《太公兵法》。而这《太公兵法》的得来也颇有传奇。张良在下邳避难时,有一天他去下邳桥上散心,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坐在桥上。老头看见张良走过来,便把自己的鞋脱了下来,直接扔到桥下的河里去了,唤张良道,年轻人,你去给我捡回来,张良奇怪,这老头怎么这样。揍他一顿的心都有,但见老头这么大岁数了,强忍着怒气还是帮老头把鞋捡了回来。鞋捡回来之后那老头非但没有半分感谢,又对张良说道,你来给我穿上。张良心说,不是看你这么大年纪了,我非揍你个眼冒金星。但想想,捡都给他捡回来了,干脆就一并帮他穿上吧。于是毕恭毕敬的帮老头穿上了鞋。穿好鞋之后,老头对张良说道,孺子可教也,五日之后天明,你我在此相会,当有重礼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