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只当了六个月的王便一命呜呼了,想当初起兵之时,各地捷报频传,海内之地,三据其二,那是何等的威风。但陈胜这人志大才疏,好听谗言,妄杀功臣,从头到尾犯了很多错误。不听陈余张耳之言,毅然称王,杀功臣葛婴,使得人人自危,至使武臣等人背而自立,周文孤军深入咸阳不派一兵一卒西进增援,使得周文兵败身死,这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了他今天的结果。
但不管陈胜此人有多大缺点,做过多少错事,但他以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向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发出反抗的呼喊,其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他是中国农民反抗暴虐统治揭竿而起的鼻祖。
陈胜的时代过去了,但他点燃的这把反秦之火却燃遍了华夏大地,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起兵,刘邦在沛县起兵,田氏兄弟在齐地起兵,田儋自立为齐王,武臣自立为赵王,韩国韩广自立为燕王,魏王室后人魏咎被陈胜部下周市立为魏王。
我们把主角项羽和刘邦扔在一旁的时间太长了。 项羽和刘邦谁先登场呢?就让刘邦先来吧,他在芒砀山待的时间也不短了,用刘邦的话说就是憋的蛋都疼了。
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刚刚起兵两个月的时候。没办法,咱还得倒过来讲,因为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在一个时间重叠着一起发生的,无奈一杆笔难叙两家话。
那时陈胜起兵才两个月,风光无限,各地响应者不断,纷纷杀县令杀郡守以响应陈胜起事,项羽叔侄杀殷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当时仅楚地几千人以上的起义军队你数都数不过来,太多了。
这个时候所有的地方官都坐不住了,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正吃着饭就有一帮人闯进来,割了自己的头,跟着陈胜闹革命去了。沛县县令也不例外,他非常害怕,急的焦头烂额,便召集县里的官员商量该怎么办,他召集的这些人中有两个人,一个叫萧何,一个叫曹参。这两个人未来成为了大汉帝国开国的第一第二功臣,尤其是萧何,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语形容他,那就是,有才哥。萧何特别的有才,办事能力也强,在沛县里威望也很高。当初县令见萧何有才,便想着推荐萧何到上级有关部门做事。这对谁来说都是件好事,由县公务员升为省鲍务员,那还不是好事吗?可是萧何拒绝了,他谢过县令的好意,说自己生在沛县,舍不得这一方山水,不想出去。县令以为萧何不贪恋功名,便更加器重他了。其实县令不知道,萧何是有自己打算的,以萧何的见识,他早就看出了秦朝气数将尽,出去做大官早晚免不了以身殉秦,不如坐在沛县里静待时局变化。
县令对县里的官员说,现在陈胜造反,很快就会打到沛县来,我要是跟他打吧,我肯定不是陈胜的对手,我要是不管吧,按秦朝法律那是要砍头的,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萧何和曹参说,我们来给你想个办法,让你即在朝廷面前有话说,也能过了陈胜这一关。
县令说,什么办法?
萧何说,你是秦朝的官,你要是带着我们大家造反跟了陈胜,肯定会有人不服你,你驾驭不了大局那怎么办?你不如把在外的逃犯刘季召回来,赦免了他的罪,毕竟他手下现在有几百号人,等他回来之后你再利用他手下的几百号人驾驭众人便轻而易举了。你赦免了刘季的罪,刘季肯定会对你感恩戴德,让刘季出头保沛县一方太平。若是朝廷胜了,你就随朝廷继续做你的官,若是陈胜胜了,你也可以随陈胜,这样你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县令一听这个主意不错,马上命樊哙去茫砀山找刘邦回来。樊哙和刘邦不仅是好哥们,还是连襟兄弟,县里也只有他知道刘邦的藏身所在。
很多人都要感谢陈胜点燃的这把反秦之火,但最应该感谢陈胜的人是刘邦,刘邦丰泽西纵徒已经成了死刑犯,走到了人生的死胡同,如果没有陈胜的揭竿而起,刘邦也只能带着百十来号兄弟在山上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说不定那一天就让官府给剿灭了,更别说什么当皇帝了。现在刘邦绝处逢生,还摇身一变成了沛县起义军的领袖,上天对他真是眷顾啊。
刘邦在芒砀山待了这么长时间,蛋都憋疼了,樊哙来到山上把事情跟他一说,刘邦那叫一个高兴,马上通知兄弟们,说咱们可以回家了。这些人其实早就不想在山上待下去了,但无奈没有别处可去,现在一听说要回家了,个个高兴的手舞足蹈,马上收拾好东西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沛县去了。
刘邦这一行人高高兴兴的想着回家,但县里却起了变化,原来在樊哙走后县令怎么想也觉的事情不对,刘邦不回来我驾驭不了众人,难道刘邦回来了我就能驾驭得了刘邦吗?万一刘邦到时一心想造反,杀自己立威怎么办?于是县令变卦了,他马上命人关闭城门,想杀了萧何曹参两人。其实县令还是挺聪明的,如果刘邦回来肯定第一个拿他开刀,只是他脑子没萧何曹参转的快罢了。
想杀萧何曹参那有那么容易,萧何曹参是何许人也,怎会让一个小小县令就这么给杀了,他两人听说县令变卦之后,马上翻墙出去投奔刘邦去了,没想到走到半道上正好碰上回来的刘邦。
萧何曹参将县令变卦一事与刘邦一说,刘邦说,县令说的不错,我要是得了沛县,那里还有他的活命之日。
随后刘邦带人来到沛县城下,找了几块破布,命人在上面写道,天下苦秦久矣,现在各路诸侯全都奋起反抗,若沛县的父老依然为秦县令守城,等到诸侯们打过来时,你等皆有大祸,到时悔之晚矣,不如杀县令以自立,响应诸侯起义,推翻暴秦。写完之后把这几块破布投入了城中,城中的老百姓见上面写的有理由有据,于是都心动了。
城中刘邦的好哥们夏侯婴见时机已到,便煽动众人杀了县令,大开城门,把刘邦迎进了沛县。
刘邦在沛县有很多好哥们,包括萧何、曹参、卢绾、樊哙很多很多,因为刘邦这人很能混,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夏侯婴一样对刘邦忠诚。
在刘邦做泗亭长之时。我们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是他误伤了夏侯婴,就是不小心把夏侯婴打伤了,两人是好朋友,夏侯婴当然也不会去报官,但偏偏有人就好事,把刘邦给告了,把他们这事给捅了出去,他这一告不要紧,可刘邦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因为按秦朝法律,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打伤了人那是要坐牢的。
县里就传刘邦过去,问他有没有打伤夏侯婴,刘邦一口咬定说没有,而夏侯婴当然也护着刘邦,硬说是你自己不小心弄伤的,他俩口供一致那告状的人就不干了,这自己不成了诬告了吗?按秦法,诬告那也是要受罚的,那人就非说夏侯婴是被刘邦打伤的。而刘邦硬说不是自己打的,夏侯婴也说是自己不小心弄伤的。这个案子的结果是,夏侯婴为了给刘邦开脱,硬说是自己弄伤的,最后他挨了衙门几百板子,还坐了一年牢,但他没有丝毫怨言,由此可见他跟刘邦关系之铁,为人之义气。
刘邦带着萧何、曹参、樊哙和百余号兄弟进了城,现在已经是杀了秦朝县令,按秦朝法律全都是犯了砍头之罪,等于是刘邦让全县人民上了他这条贼船(丰泽西纵徒刘邦已经成了死刑犯,他反正是什么都无所谓了)。
那刘邦你得负责到底啊,于是大伙一致推举刘邦做沛县县令,当他们的头,刘邦假意推让说,我刘邦何德何能,敢叫大伙如此抬爱,只是本人担心能力有限,应该选一个更合适的人才对,那个萧何,还有曹参都行啊。
萧何曹参也是极力推举刘邦,因为他两人太有远见了,说白点就是考虑太多,他俩人担心万一起事不成,自己就成了首犯,到时全族人都要受到牵连,只要自己不出头,就算起事失败,法不责众,自己也能逃得一死,其实萧何曹参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包括后面我们会说到的陈婴,也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才带着手下两万人投奔项梁的。
萧何曹参两人是绝对不会干的,经过一系列的占卜抓阄,还是泼皮大胆的刘邦当了县令,也就是沛公,秦时县令都称公。
刘邦当了沛公,大伙杀鸡宰羊,祭祀上天,刘邦反秦的旗帜算是立起来了,那时陈胜正春风得意,各地捷报频传,反秦之火燃遍中华大地,所以刘邦这杆旗帜下很快也聚集了三千人,包括纪信、曹无、周勃、审食其都是这时跟随刘邦的。
刘邦带着手下三千人马也是四处攻城略地,很轻易的就得了胡陵、薛县、方于、戚县等十余座城池,这时的刘邦也算是志得意满。但刘邦的麻烦马上就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