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白话侃史之楚汉风云 正文 第35章 战神韩信2

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话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时,韩信在刘邦军营中犯了罪,犯了什么罪呢?史书上没写,可能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韩信在军中犯了罪,马上就要被杀头了,这下倒好,奔向投靠刘邦会有前途,这下前途没了,命也没了。与韩信同犯的共有十三人,在法场上,韩信跪在最末。同犯十三人皆以被斩之后,马上就要轮到韩信了,真味韩信捏了一把汗。要说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老天爷都不想让他这个战神酒这样碌碌无为的结束他的一生。

韩信马上就要被行刑之时,恰好夏侯婴从这里路过。韩信看到夏侯婴,他知道夏侯婴是刘邦面前红人,于是大声对着夏侯婴喊道,韩王不是想得天下吗,那为什么还要诛杀壮士呢?

夏侯婴听了韩信的喊话后,觉得汗腺出语不俗,相貌不凡,便救下了韩信。随后两人一番促膝长谈,夏侯婴首先发现了韩信这个潜力股,知道了他是个人才。于是夏侯婴找到了刘邦,把韩信的事情跟他说了,说韩信是个大才,你一定要重要啊。刘邦不以为意,不就是个小兵吗,能有什么才的?但刘邦与夏侯婴一向交好,便卖了了个面子给夏侯婴,给韩信封了官,你道韩信做的是什么官?治粟都尉。说白了就是管理粮食的。

夏侯婴知道韩信是个大才,千万不能埋没,但自己的面子只值个管粮食的都尉,说再多了刘邦也不听啊。于是夏侯婴找到了萧何。萧何现在是刘邦汉国的丞相,刘邦想来相信萧何,夏侯婴把韩信介绍给了萧何,让萧何在刘邦面前推荐。

萧何认识韩信后,两人几次交谈,萧何大为称奇(何奇之)。说你有这等奇才,我必定亲自在汉王面前举荐你。

韩信静下心来等萧何的好消息,可一连过了好多天,都不见萧何那里有什么动静。韩信灰心。萧何急想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但就是好i一直不得机会,而韩信不知原因,觉得既然刘邦不用我,那走了得了,军中士卒逃亡者众多,干脆我也逃吧。出了蜀地在找明主相投。

韩信趁夜从军中牵了一匹马,一路向东而去。而军中的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来不及禀报刘邦,马上骑马向东追去了。

军中士兵见萧何一声不吭,骑上马匆匆的跑出了军营,便以为萧何也像普通士兵一样受不了蜀地的艰苦环境逃跑了。于是士兵们禀报刘邦,说,萧何也逃走了。

听到萧何逃走的消息,刘邦大惊失色,这还得了,萧何也跑了。萧何帮助刘邦打理军中事务做的井井有条,现在刘邦听闻萧何也逃走了,如失左右手一般惴惴不安。

而此时的萧何可没想这么多,他正在月下追着逃跑的韩信,一路追了百余里才追上韩信。对韩信说明了不是刘邦不用你,而是我还没来得及想他推荐你罢了,你这么这么着急就跑了呢?好一阵劝说,萧何才把韩信带了回去。

刘邦以为萧何真的逃跑了,正了军中焦急不安,没想懂啊饼来一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一件萧何回来,那是既生气又高兴。对着萧何骂道,军中士卒逃了也就罢了,你这么也逃了呢?

萧何说,我不是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

刘邦问,你追何人去了?

萧何说,我追韩信去了。

刘邦一听大怒道,军中每天都有人逃跑,光将军都跑了好多个了,也没见你追,你说你追韩信去了,你骗谁呢,撒谎都不会撒。

萧何说,跑再多的将军也没事,只有韩信是国士无双,如果你要是安心在汉中做个大王,不想得天下,那你要韩信没用,你若是想争天下,那你就必须要用韩信了,反正韩信我是给你追回来了,用不用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邦说道,我这么会想在这个鬼地方待下去呢?我日夜都盼着东归呢,只是韩信只不过是一个小兵,他会有什么才干?

萧何道,你既然想着东归争天下,要是用韩信韩信就留下来,你要是不用他,那他早晚还得逃走。

刘邦听了萧何如此说,心想这韩信到底有什么才干,能让萧何如此执着。便对萧何说道,我看在比的面子上,就让他做个将军吧(吾为公以为将)。

萧何道,你虽然把他封为了将军,但他还是会逃走的。

刘邦无奈,那我让他做大将军总行了吧。

萧何道,这就对了。

刘邦道现在还真想见识一下这个韩信,他到底能有多大本事。对萧何说道,你让他来吧,就说我拜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不行,大王你想来傲慢无礼,怎么拜大将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这正是韩信逃走的原因,你要真想拜他做大将,就应该选蚌好日子,沐浴包衣,斋戒,设拜将台,这样才行。

刘邦让萧何整的都没了脾气,答应了下来,于是刘邦下令设拜将台,沐浴斋戒。

刘邦手下的将领听说刘邦要拜大将,个个心中激动不已,都觉得刘邦拜的大将可能会是自己。真正到了拜将当日,一听刘邦拜的大将是韩信,全军惊得目瞪口呆,军中很多人都还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有人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管粮食的都尉吗?怎么成了大将军了。

一番礼毕之后,刘邦请韩信上座,说道,萧丞相多次在我面前举荐你,说你如何如何了得,那你有什么号的计策献给我呢?

韩信起身拜了拜刘邦,问道,挡着大王争天下的人可是项羽?

刘邦说,是。

韩信说道,你觉得你士兵的英勇抵得过项羽吗?

刘邦沉默,这个问题以前张良问过他,刘邦当时也是沉默了一下,这对刘邦来说是的尴尬的问题,就好比有人问你,你能打得过隔壁邻居那谁谁谁吗?你肯定打不过,但你必须还要亲口承认。所以对刘邦来说这是一局让他服软的话。刘邦这次的回答和张良问他时 的回答是一样的,我不如他。

韩信又拜了拜刘邦,道,我也认为大王实力不如项羽,但我曾在项羽手下做过事,让我来告诉你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项羽一声大吼,上千人都能吓的瘫倒在地上,但是他不能知人善任,所以项羽只是匹夫之勇罢了。还有就是项羽的妇人之仁。项羽对待手下人恭敬慈爱,手下士兵有人生病了,他会心疼的掉眼泪,他还会把自己的饭分给生病的人吃,他心地很好。但是一碰到别人有功,该的封赏时,项羽他把手里的官印把玩的棱角都磨平了就是不舍得封给手下人。再有就是项羽虽然霸有天下,使得诸侯臣服,但他竟然没有在关中建都,关中阻山河四塞,易守难攻,是建都称霸的最好地方,他竟然有跑回老家彭城去了,这是他在战略上的失策。项羽又负义帝之约,把亲信将领全都封到了好地方,使得诸侯们个个愤愤不平。项羽残暴不仁,所过之处无不一片狼藉,爱生遍野。他已经是大失民心了,只是百姓们惧怕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罢了。

韩信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都是他对项羽的看法,那他说的对吗?非也。你不能说项羽勇力冠天下,就说他是匹夫之勇,可知项羽一生征战无数,却只打过一场败仗,那就是最后败给韩信,乌江自刎那一仗。项羽也是后世工人的伟大的军事家,试问,一个匹夫之勇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军师家呢?所以韩信认为项羽匹夫之勇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韩信自认为把项羽砍头了,那他到底有什么号的建议给刘邦,好让刘邦对付项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