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白话侃史之楚汉风云 正文 第27章 修成正果

刘邦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武关后志得意满,而近在咸阳刚当上秦王的子婴却是急的焦头烂额。眼看祖宗的基业就要败亡在自己手上,子婴很无奈。虽说今天的一切并不是他造成的,但毕竟后世史书会写上‘亡秦子婴’的字样。子婴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人,他不想坐以待毙,他的这种性格在上任秦王后第五天就显现了出来,杀赵高。赵高何许人也,人渣中的人渣,玩弄秦二世与群臣于股掌之中,在朝廷根深蒂固。而子婴上任五天就把他杀了,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赵高在朝中的党羽瞬间铲除,足以说明子婴之才。

子婴不想背上亡国君的千古骂名,那怎么办呢?只能打了,武关已被刘邦拿下,咸阳之郊还有最后一道屏障,侥关。子婴把都城中能调动的军队全部都抽调到侥关防守,虽然他知道这样也很难挽回秦亡之势,但子婴还是想做最后的挣扎,毕竟一个王朝将要覆灭在自己手上,这样的重担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亡国的重担之下不值一提,生命有时很重要,但生命与某些事情比起来又很不重要,所以子婴困兽犹斗,视死如归。

子婴要做困兽之斗,刘邦很不高兴。说你都到这地步了还跟我打,打就打,谁怕谁。刘邦马上整顿兵马,想要攻打侥关,刘邦手下多少人?两万。这个数字确实不多,但刘邦是急眼了,我一路从楚国打到秦国,半个天下都服我了,你小小的侥关居然驻守不降。正在刘邦想要出兵时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说你不能带兵打侥关,秦朝虽已是困兽之斗,但实力还是很强的,你手下只有两万兵马,就算攻下了侥关,你想想得死多少人。说这番话的人是张良。

张良不让刘邦出兵,他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张良对刘邦说道,我听说侥关守将是商人的儿子,自古商贾重利薄义,何不以利诱之,在对他晓以利害,十之八九他必定归降。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派郦食其带了金银珠宝前去侥关诱降秦军。

在郦食其带着珠宝前去诱降的同时,张良又让刘邦派人在附近的山上遍插楚军旗帜。郦食其还没走到侥关,侥关守将便看到山上漫山遍野尽是楚军旗帜。这时张良的疑兵之计,秦军见,满山都是楚军旗,还以为楚军来了多少人呢,马上有了畏惧之心,而此时郦食其带着金银珠宝也来到了侥关。侥关守将热情的接待了郦食其,郦食其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对侥关守将分析利害,又拿出所带的金银贿赂,侥关守将脑袋马上就晕了。随即决定投降刘邦,郦食其满意而归。

郦食其走后,侥关守将也不防守了,反正都要归降了,便抱着金银睡觉了。各处守军将主将都不管了,也都懈怠了下来,侥关的防守疏松异常。

却说刘邦听说侥关守将愿意归降非常高兴,想着如约而行,这时张良有站出来对刘邦说道,不能如约而行,现在马上就去攻打侥关。

刘邦说,为什么,他们不是愿意投降吗?

张良说,侥关守将本事秦人,见利归降,如此反复无常之人怎能相信,况且侥关主将愿降,他手下的秦军愿不愿意投降还不知道,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我军岂不危险。不如趁现在侥关秦军懈怠,我们给他来个趁其不备,攻其不意,必能大胜。

张良这招够阴,绝对是厚黑学的高手。

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马上带人连夜抄小路偷袭秦军,可怜秦军没有一点防备,还真以为刘邦仁厚,会如约前来纳降,不想楚军竟骤然而至。麻痹的秦军手上还没拿起兵器就被楚军砍翻了,刘邦顺利的拿攻下了侥关。

侥关守将,就是受了刘邦彩礼的那位仁兄,他在乱战中没有死,二世领着败军,一路往蓝田逃去。刘邦怎能容他逃走,带兵一路追杀到蓝田,在蓝田有与秦军大战了一场,刘邦又得胜。

自此,秦朝已经无险可收,对于刘邦来说,面前的咸阳就好比一个软弱的婴儿,无力的暴露在自己眼前,刘邦心中很激动,只可以说是豪情万丈。

刘邦的豪情万丈,相对着的是子婴的焦头烂额,穷途末路。

刘邦在蓝田大胜秦军后,没有直接进入秦都咸阳,而是把大军驻扎在了霸上(地名)。然后派陆贾为使,前去咸阳说降子婴。陆贾这个人一定要记住,日后我们还会说到他。

陆贾来到咸阳,子婴知道自己现在连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遂接见了陆贾。子婴不得已,只得投降了。有条件吗?有。没条件谁头降,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不杀子婴。然后就是,刘邦为关中王,使子婴为丞相。

一切事情商定之后,第二天子婴乘白马素车,脖子上带着铁链,手捧天子玉玺,带着文武大臣跪在咸阳城外轵道旁迎接刘邦。

这种投降方式是子婴首创的,以后的历代王朝覆灭投降也都是以这种方式演绎的。

子婴的投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就此覆灭,成为历史。

据说因为秦国赢氏一族祖先善于养马,周孝王时期被封到了秦地,作为周朝的附庸存在着。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秦国建国,但建国之后秦国一直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存在着,这道春秋早期都还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后来秦穆公是方才参与中原诸侯争霸,秦国始兴。后又至公元前361年商鞅变法,秦国不断强大,最终成为天下大国。公元前246年赢政登基为王,公元前238年掌权。赢政掌权之后开始了他对战国六国的侵略征服,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国,历时十年,统一天下,秦国大盛。

赢政废王号而称皇帝,赢政自称秦始皇,后世接为二世、三世、直至千秋万世。统一天下后赢政采用严酷刑法,重刑治世,致使天下怨声载道,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不但重刑治世,更兼昏庸无能,秦朝没落,反叛四起,后又赵高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王,有废帝号。公元前206年,子婴为王第47天,白马素车投降刘邦。

秦朝从秦襄公建国,再到子婴投降刘邦历时600多年,30多代国君,曾经的不可一世也随着历时的尘烟消散,功过任人评。

公元前206年,《史记》上这一年也叫汉元年。

刘邦从彭城出发,一路上征战不断,历时27个月,终于修成正果,灭掉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