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白话侃史之楚汉风云 正文 第25章 只恨他俩死的晚1

赵高在咸阳指鹿为马,闹的热闹非凡,可苦了抄小路逃命的司马欣。一路上披荆斩棘总算回到了河北大营,早已是狼狈不堪。

司马欣见到章邯之后,把咸阳所闻和赵高相害之事一一对章 邯说了,章邯听了之后气到鼻子冒青烟。

司马欣对章邯说道,现在朝中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所有事情都是赵高一人说了算,将军你在外征讨,若是胜了,赵高嫉妒你功劳太大,肯定不能相容,若是败了,自然也是难免一死。总之,你东争西战,最后不论胜败都只有死路一条,还望将军认清形势,早做打算。

章邯听完司马欣的话后呆立当场,这时有人报章邯说,赵军使者来了。章邯让赵军使者进帐。这个赵军使者是范增和陈余商量之后派来的,他两人知道章邯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便遣使者送来书信,想招降章邯。这封信写的很有水平,信的内容先从白起说起,白起是秦将,一生戎马,南征北战,尤其在对赵国的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让赵括臭名留千古,俘虏赵军四十万。但白起的最后的结局是被赐死。后有说蒙恬,蒙恬也是秦将,为秦国驱逐北胡,把他们赶到了千里之外,最后的结局不还是被秦朝杀了吗?他们为什么会被杀,因为他们功劳太大了。再说你章邯,出关征战已三年多了,手下将士也死了几十万,而起义军不但没打下去,反而越打越多,秦王朝走到这一步赵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赵高只有杀了你,把罪责全推到你身上他自己才能脱身免祸。你章邯现在是胜不得功,败不得身,胜败都得死,不如投降吧,与天下诸侯共同反秦,将来裂土封王,岂不更好。

这封信是陈余和范增密谋之后送来的。按说招降章邯,不战屈人之兵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要密谋呢?因为项羽,项羽的叔叔项梁在定陶驻军时由于骄傲轻敌被章 邯趁夜杀了。项羽一直记得章邯的杀叔之仇,他是绝对不想让章邯活命的。范增和陈余之所以偷偷的送一封信就是想确认一下章邯的态度,如果章邯有意投降,那项羽这一边就好办了。

章邯看完这封信后真的动了心,因为他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了,这仗打到最后不论胜败他都不能活命,那还打他干嘛,干脆投降算了。

章邯派人去楚营说明想投降一事。项羽一听章邯想投降,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说,章邯与我有杀叔之仇,我是绝对不会让他活命的。

章邯想投降,项羽不同意,没办法,双方只能再次开战。又打了两仗下来,章邯又是大败,损兵折将无数。楚军方面虽然气势正盛,但也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军粮草快不够吃了。也难怪,诸侯联军四十万人,一吃就是几个月,有多少粮食也得吃完。现在项羽面临两种选择,第一是在大军粮草用完之前马上解决章邯,但这太难了。虽然章邯接连着打败仗,毕竟手下还有二十万人,岂是一时说灭就灭的。那剩下的只有第二个选择了,允许章邯投降。

这两种选择项羽肯定想选第一个,项羽性情刚烈,他认为血债只有用血来偿还。

范增这个时候也来全项羽,说你就让章邯降了吧,咱都快没饭吃了,还怎么跟人打仗。项羽也知道当下的状况,但还是不想让章邯投降。范增说不动他,有一个人说动了,这个人就是司马欣。

章邯现在情况更糟糕,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还接连着一直打败仗,想要缴枪投降人家都允许,言说非要取自己性命不可,章邯拔剑自杀的心都有。就在这时,司马欣出场了,他说,让我去楚营劝说项羽,保管他项羽恭恭敬敬的迎将军投降。

章邯一声叹息,去吧。

司马欣到达楚营之后见到项羽还真说成了,其实司马欣也没什么高明的地方,只是把两军形势分析了一下,说你要不让章邯投降,毕竟章 邯现在还有二十万可战之军,如果那二十万人知道你非要逼死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誓死抵抗,就算你最后得胜了,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对你也没什么好处。最后项羽答应了章邯的投降。

司马欣之所以能说成,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司马欣跟项梁是故交。项梁在没有造反之前曾经犯了杀人罪,项梁杀了人,按律也是要被砍头的,但项梁托关系托到了司马欣那里,司马欣救了项梁一命。这才有了项梁避难吴中。就是因为这件事,项梁和项羽对司马欣均是存感激之心。项羽对司马欣也一直以长辈之礼相待,司马欣来劝说项羽,加上范增在旁开导,项羽也知道眼下形势,最后决定接受章邯投降。

在今天河南省的安阳,项羽纳降了英雄气短的章邯。其实章邯有今天的结果,都是拜胡亥和赵高所赐,胡亥昏庸,赵高忌惮章 邯拥兵功高,欲杀之而后快。如果不是他二人,章邯和项羽正是对手,毕竟章 邯投降时手下还有二十万可战之军。

投降那天章邯跪在道旁,不肯起身,项羽知道章邯羞愧,便亲自下马将章邯扶起。章邯到此英雄气短,在项羽面前痛哭流涕,说我本是秦将,本该忠臣不事二主,但奈何赵高迫害,二世昏庸...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

在章邯心中还有一块心病,就是项羽真的能放弃杀叔之仇吗?纳降章 邯那天,项羽表现的很是大度,说道,以前你我各为其主,现在既已投降,那就让他过去吧。

纳降章邯之后,项羽为了表示诚意,随即在军中立章邯为雍王。这是项羽自己做的决定,并没有申请楚怀王,这说明此时的项羽已经完全把怀王架空,对怀王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