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健康快乐100年—洪昭光养生秘诀 §第五节 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

中国有句话说“民以食为天”,其实就是“民以吃为天”,但吃的不同所造成的后天身体状况也不同。吃的不同连健康都不同。吃对人的影响很大,按照“维多利亚宣言”讲的“健康四大基石”,第一块基石是“合理膳食”,第二是“适量运动”,第三是“戒烟限酒”,第四是“心理平衡”,若都能按照这四大基石去实践,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肿瘤等发病率将会明显下降。按这种科学的方式生活,人类可以预期平均延长寿命10年,这是科学上的不得了的成就。在美国,要想所有的人都延长一年的寿命,需要几百亿美元来支持,更不要说十年了。今天我们讲第一块基石“合理膳食”。说起来复杂,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我们用中国营养学会的观点和美国“健康食物指南金字塔”结合中国国情,可以把它概括成简单易记的两句话,叫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和饮食中的“红黄绿白黑”。有了这两句话,基本上可做到合理指导膳食,使人体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了。什么叫“一二三四五”呢?“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为什么呢?因为东方膳食习惯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韩太少,钙一少容易造成“骨痛”、“驼背”、“骨折”。第一,钙少就会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增生都是由缺钙造成的;第二“驼背”,岁数越大,个子越矮,60岁变矮了,70岁再矮,80岁更矮;第三“骨折”,稍微一摔就骨折,很痛苦,骨折是老年人一大痛苦。有一个病人起初只是因为咳嗽,觉得胸部很疼,最后不咳也疼,一照片子,把放射科医生吓了一跳,光是咳嗽,就咳断三根肋骨,后来住院,由于行动不方便,护士扶了他一把,又断了一根肋骨,一共断了四根肋骨。还有一个女同志下楼梯,最后一个台阶滑了一下,用手一撑,桡骨、尺骨双骨折,尾骨也断了,也是三根骨头。

咱们中国人有99%都缺钙,因此我们的膳食按营养学会要求,一天需要800mg钙才能满足需要,但我们的普通膳食平均才有500mg的钙,每天少300mg的钙,正好一袋牛奶补充了,一袋牛奶含有300mg的钙,所以每天喝一袋牛奶非常重要。牛奶什么时候喝起呢?一岁开始,终身喝奶,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喝奶特别好,特别是睡前喝奶,而且要加一片维生素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这样孩子夜里增高快。一天喝一袋牛奶的儿童比不喝牛奶的儿童身高平均高2.8cm,一天喝两袋奶的平均高4.8cm。另外,喝奶者不但个子高而且肌肉发达,皮肤、眼睛、头发有光泽,脑瓜儿也聪明。国外很多育儿机构的研究证明儿童喝奶好。中年人喝奶更好,喝奶以后,骨密度增高。老年人喝奶可以预防和减少高血压、动脉硬化。所以每天一袋牛奶在我们的饮食结构当中非常重要。但有些同志说喝不了牛奶,一喝肚子胀、腹泻,那怎么办呢?那可以喝酸奶。有人说酸奶也喝不了,那可以喝豆浆,但豆浆要加一倍,豆浆里的钙是牛奶的一半,所以应当喝两袋豆浆。如果说连豆浆都不想喝,那就没有办法了。

“二”是什么呢?“二”指250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5~6两主食,米饭或馒头,但这不是固定的,可以有伸缩。比如,男性个子高,体力消耗很大,可以8两或1斤;如果是女性,比较胖,劳动量又不大,那5两就行,4两甚至3两也可以。通过合理调配主食量,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国际上认为控制体重最好的办法是合理膳食加上适量运动,比药物要好得多,安全得多,而且很有效果。比如说,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叫帕瓦罗蒂,他体重151公斤,医生让他减肥到90公斤,那怎么办呢?他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调控主食。有一个病人身高1.49米,个子不高,体重却有99公斤,那是相当胖的,结果调控主食,一天二两半,早上半两,中午一两,晚上一两,最后一年下来,体重减少了33公斤,当然还有每天需要吃的蛋白都要够,但主食很少,动员脂肪出来参与热量的消耗,通过主食调控,一般非常有效。

“三”——三份高蛋白食品。高蛋白食品对健康非常重要,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1.5g蛋白质,三份高蛋白。什么为一份呢?一两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是一份,二两豆腐、二两鱼虾、二两鸡鸭也算一份。一天三份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像我吧,早上一个煮鸡蛋,这是一份,中午一个肉片苦瓜,第二份了,晚上二两豆腐泡,愿意再来二两鱼,这样算四份,一天三到四份高蛋白,这样保证了身体基本营养的需要,还不太多,也不太少。蛋白质多了不行,蛋白质多在其分解代谢时增加肾脏负担,增加肠道负担也不好;太少也不行,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每天要有三份高蛋白,以满足营养的需要,在各种食物蛋白中,鱼类蛋白最好,鱼类蛋白吃得越多,冠心病发病率越低。鱼类蛋白里的鱼油,也有很好的作用。淡水鱼、咸水鱼的鱼油含量基本相同,长江中下游,像鲢鱼、鳙鱼、草鱼这些鱼,鱼油含量5%~7%,人们一周吃两到三次鱼,鱼油基本上就够了,养成每星期吃两到三次鱼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保持较低的冠心病发病率,这很有效。另外,除了鱼类蛋白质外还有豆类蛋白,比如豆腐,多吃会降低胆固醇,而且豆类蛋白质还能减轻中年妇女更年期的症候群,因为豆类蛋白质含有植物样雌激素作用,能减轻更年期的症状,同时豆类蛋白还能预防减少肿瘤的发生。一个是鱼类蛋白,一个是豆类蛋白,是比较好的。

什么叫“四句话”?是“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什么叫“有粗有细”呢?单纯粗粮或单纯细粮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粮细粮搭配。粗粮细粮搭配有营养互补作用,是最理想的食物结构。一个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对健康会有好处。

“不甜不咸”是说不能净吃甜的,白糖里也没有别的营养,吃多了不好,不能吃太甜太多;“不咸”这个“咸”比较复杂,一般最理想的是一天吃6克左右的盐。中国人的膳食分四个类型,第一是广东型,广东人平均一天吃6、7克盐,最清淡,这样最好;第二是上海型,上海人一天吃8、9克盐,他们喜欢放点糖,不太咸,这也很好;第三是北京型,北京人一天大约吃14、15克盐,这样就多了,应该砍掉1/3或一半;第四是东北型,东北人吃盐最多,一天要吃18、19克盐,就太多了,所以东北人高血压、脑卒中也多。而广东人发病就少,当然原因很多,但盐少是一大影响因素。虽然人群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盐敏感,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吃盐是偏多的,最好学广东人和上海人,少吃盐。有个相反的例子:日本北海道居民过去有吃咸鱼的习惯,一天要吃30多克盐,结果得了个外号叫“胃癌王国”,另一个是“脑卒中王国”,就是因为盐吃得太多了。后来有了冰箱以后,可以低温保鲜了,不再靠用盐腌保质了,这样一来居民吃盐少了,胃癌发病率直线下降,这说明高盐膳食影响还是很大的。据调查,我国的河北、北京为心血管和高血压病的高发地区,专家分析这与盐摄入较多、口重极有关系。

第三句话叫“三四五顿饭”。一天至少三四顿饭,有些人只吃两顿饭,这很不好。小学生吃两顿饭,考不上中学,中学生吃两顿饭,考不上大学,为什么呢?只吃早晚两顿饭的人11点钟低血糖,血糖一低记忆力就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也下降,日积月累对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国家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吃早饭。中年人如果不吃早饭,容易得很多病,第一糖尿病,第二脂肪肝,第三高血脂,第四冠心病,所以中年人也不能不吃早饭。

最好一天吃四顿饭,如果条件许可尽量鼓励少吃多餐。老年人离退休以后,生活条件很好,建议可以改成一天吃五顿饭,为什么呢?越是少量多餐,血糖和血甘油三酯波动越少,而且胃肠的负担轻,有助于减肥。一天吃五顿饭,不是越吃越多,而是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

怎样安排五顿饭。比如说早上加一顿,下午四五点吃一顿,像点心一样,晚饭吃得晚一些,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这样总量不是越吃越多。

第四句话是“七八分饱”。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千万不要吃太饱。我国古代中医就提出,“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大人也一样。动物实验、历史经验都证明,吃七八分饱的人最少患病。美国科学院做过一个研究:养200只猴子,100只猴子随意吃,另100只猴子,定量供应,七八分饱,观察10年下来,100只充分吃饱的猴子,肥胖的多,胆囊炎的多,胆石症的多,高血压、冠心病的多,死得快,死了50只;另外只吃七八分饱的猴子,苗条的、身体健康的、精力充沛的多,10年当中仅死了12只猴子。最后研究证明,健康的、长寿的猴子多在吃七八分饱的这一组。什么叫“七八分饱”?就是你离开饭桌时还有食欲,肚子没撑。

对于一个人来讲,要明白其中道理,思想通了,就有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这个习惯就好了。不要吃得太撑,七八分饱对胃很好,这句话很简单,对健康却很重要。

最后讲“五”。“五”是指500克蔬菜和水果,什么意思呢?4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这样一天的纤维素就够了,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对预防肿瘤有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