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每天学点长寿经 §怎样才能老有所乐

每个中老年人都希望老有所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你必须对自己的中老年生活有长远规划,然后才谈得上一步步加以实施[1]。

一切顺其自然

老有所乐的首要因素,是一切顺其自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处处顺风顺水,自得其乐。如果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但不会其乐无穷,而且还会处处碰壁、苦不堪言。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国际集锦摄影大师郎静山(1892-1995)的健康长寿案例。郎静山出生于江苏淮阴(今淮安市)的一个长寿世家,父母都活到80多岁。在将军父亲的熏陶下,他13岁开始玩照相机,后来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摄影大师。

郎静山的长寿秘诀就是一切顺其自然,吃东西不忌口,想吃什么吃什么,没有任何保健方法。他的口头禅是:“两条腿人不吃,四条腿板凳不吃,软棉花硬石头不吃,其他全吃。”在运动方面,他小时候就打过拳、蹲过马步,年轻时因为拍照走遍了大江南北,炼出一身好体力,其他方面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活上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药。他98岁那年远征途中发生车祸,随行的友人死伤惨重,他仅受一点皮肉之伤。面对悲痛,他幽默而自嘲地说:“阎王不收我,可能是我阳间的罪还没有受尽的缘故吧?”心情豁达如此,不长寿也难。

还有***(1921-2008),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位置上退下后生活很有规律,心情很平静。每天在家勤练书画,从不议论时政;偶而外出转一转,逢年过节看看老战友、老部下。一切顺其自然,终于活到87岁。

让生活过得充实一些

俗话说,“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一些中老年人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感到的不是悠闲而是空虚,反而不快乐。对他们来说,只要生活得更充实一些,快乐就会随之而来。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1125-1210)的养生之道。陆游一生写过1万多首诗,堪称高产作家;他活到85岁高龄,堪称历代文豪诗人中的寿星。两者相得益彰,得益于他一张一弛的养生之道。他的主要爱好有:

①喜欢喝粥

陆游是个美食家,他偏把喝粥比作神仙。他在诗文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②喜欢闲嬉

写作之余,陆游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以此活动筋骨,放松精神。他写道:“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③喜欢养花

养花种草既能修身养性,又能赏心悦目,还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陆游写道:“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喜欢扫地

扫地不只是家务劳动,也是一种体育锻炼。陆游不但喜欢扫地,而且还总结出了扫地养生的经验:“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⑤喜欢洗脚

洗脚养生在现代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可是陆游早在他那个时代就把洗足上床当成人生一大快事。他在诗文中写道:“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足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子女孝顺添快乐

子女孝顺是中老年人最大的快乐。从某种角度说,你的子女孝顺,就说明你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有鉴于此,生儿育女时应该对他们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孝顺父母的人。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林春女可的晚年生活。2003年10月,福建泉州市109岁老人(1895年10月出生)林春女可的三儿子庄宗龙,专程和妻子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回乡看望她,还特地送她一枚坠子,上面印有她的头像、姓名、出生年月。林春女可乐不自禁地说,她的健康长寿就全托子孙孝顺的福。

林春女可15岁时嫁给村民庄兴发,一共生育4儿1女,现在是五世同堂,内外子孙后代近200人,有10多个曾孙在地读大学。令她骄傲的是,她的14个孙子都很孝顺。从2000年开始,林春女可的14个孙媳妇开始轮流照顾她。她们在老人的床边搭了一张简易床,每天24小时守在身边,为她洗澡换衣,梳头、聊天。这些孙媳妇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也有35岁。因为平时不住在一起,所以有的要从两三公里之外赶来服侍老人,但多年来风雨无阻,即使遇到农忙时也从不间断。

林春女可虽然已经100多岁,可是胃口很好,从不挑食。早上喝豆奶,其他东西只要煮烂了就都喜欢吃,身体很硬朗,日常生活能基本自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人的性格十分乐观,从不打骂小辈们,还经常唠叨着说,不愿意给子孙后辈们添麻烦。

老人的这种乐观态度,深深影响着小辈们。所以,洋溢在她周围的是一种甜蜜温馨的家庭气氛,这种气氛更增添了老人的乐观性格。两者相辅相成,林春女可越活越开心。

子女们的事让他们做主

人到中老年,想必子女也不小了。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有必要记住一点:子女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主,自己少管。这样,既有利于处理家庭关系,又乐得轻松,何乐不为呢!

有些中老年人经常要在家里发脾气,甚至咆哮如雷:“在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子!”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子女们是尊重老人的,更不会到如此不孝地步。多半是你过虑了,或者不客气地说是你干涉得太多,因而招致抱怨或骂名。

中老年人最喜欢多管闲事的项目,无非是子女的夫妻关系、异性交往、就业跳槽,孙辈们的学习、教育、管教方式,有的甚至还要扩大到邻里之间的各种表现。基本上可以说,自从子女成家后,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当家做主了,中老年人不该过多干涉。他们有独立的住处、独立的经济来源,离开你同样过日子,你过多干涉得到的只有烦恼,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更严重的是,许多年轻人的婚姻破裂就是这些老人“管”出来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产生这种烦恼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代人之间观念有冲突,与子女孝顺不孝顺一般无关。

中老年人的正确态度是,要像唐代宗李豫引用的俗语那样:“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作为一个封建皇帝,他在女婿和女儿吵架、女婿说了一些对他很不敬的话之后尚且能淡然处之,更何况我们老百姓呢?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能否老有所乐,主动权掌握在你手里。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具有强大的再创能力[2]。这是病人的本能,也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所做的只是帮助病人的本能以一臂之力。

身体是这样,心情也是这样。一个人心理是否乐观关键靠自己,这符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原理。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怎样才能老有所乐呢?很简单,关键是掌握三点: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自己,就是要有准确的人生定位,不要越位,也不要过分自卑;正确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就是要以一种乐观而不是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看待社会。

用乐观态度看世界,会觉得这世界很美好。就像沉浸在初恋甜蜜中的少男少女,一身轻松,走在大街上,仿佛所有人都在朝他们点头微笑。相反,如果用悲观态度看世界,就会觉得这世界很可怕[3],看看周围的人似乎所有人都要与他吵架似的,吃饭饭不香,睡觉睡不着,浑身没劲。这就是心情的作用。心情好,一切都好。

中老年人应当明白,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这世界还是这样子[4]。既然如此,要痛苦还是要快乐,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1 据台湾媒体调查,老年人中只有1/5能够积极安排老年生活,一半以上的人很少想过这个问题。在这1/5中,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比例越高。能够积极安排老年生活的人,通常都能描绘出一幅相当美好的晚年前景,因而生活得更开心。

2 例如,一个人手上划破了,冒出的血一会儿就凝固了,过几天伤口就会自然愈合。人体内脏有许多器官坏了,切除了一部分,其余部分仍然能维持正常功能。

3 大家还记得前苏联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吗?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不留神,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个喷嚏、惊扰了将军。从此,这位小公务员就整天生活在恐惧中,生怕将军生气。他三番五次地找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挨了一句骂,不久就死了。他是被吓死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位小公务员的性格属于典型的衰弱型人格,这种人格在公务员中比较常见,在工人、农民中就很少见。换句话说,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乐观的人身上,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4 梁启超曾经给冰心写过这样一句话:“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意思是说,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都胸中有数,心里各种各样的烦恼啊,做一个梦、睡一个觉就过去了。这就是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