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蚕丝业无疑是一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很长时间以来还是一种先进技术,所以,无论哪朝哪代,国内国外的君王们对蚕丝业的关注都是竭尽全力的。外国君王们想的是怎样千方百计地弄到这项技术,发展自己的养蚕丝织业;中国君王们想的是如何想尽办法保守秘密,保持丝绸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自古以来“帝亲耕,后亲蚕”的传统皇室礼仪也表明了中国帝王们对蚕丝业所持的态度。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蚕丝业的发展和传播一直与帝王们紧密相联,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各历史时期与蚕丝业相关的重要事件,都离不开帝王们的身影。前面的章节中你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后面的故事中你还会继续看到。
不过,百姓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离开了他们,蚕丝业是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传播的,是他们发明和发展了蚕丝业,开拓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当然,这里包括了海上和陆上的多条通道。最终,使蚕丝业得以在全世界落地生根。
话虽这么说,我们也不能否认,帝王们在蚕丝业发展和传播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比在其它方面可能要多得多,要不然,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当然,帝王们这么做的目的还是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统治,但客观上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东渡扶桑国
最早的丝绸之路恐怕是东方的海上丝路了,它比陆上丝绸之路要久远得多。它的起点在中国的东部海域,经朝鲜半岛,终点是日本。
据传,在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建立之初,武王便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于是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便最先传到了朝鲜。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兵吞六国时,齐、燕、赵等国的百姓为了逃避苦役,纷纷携带蚕种和养蚕技术不断泛海赴朝,更加速了养蚕丝织业在朝鲜的传播。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也有说周武王灭了商朝,箕子逃到朝鲜,打败土著,做了朝鲜第一代君王,然后,开始发展朝鲜的田蚕织作技术。
不管是周朝还是秦朝,那时候的朝鲜还是华夏大地的一部分,养蚕丝织技术传到朝鲜并不能算传出了国。
扶桑国日本与中国一依带水,养蚕技术较早传到那里一点也不足为怪,不过,正因为早,也就史实难考,版本颇多。
其实史实不清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文明开化时间很迟。当我国封建社会到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时,日本才刚刚走出漫漫的原始社会,站在古代文明的门口。那时候,日本连自己的文字记载都还没有,当然就无从查考了。
直到我国的盛唐时期,它们才有最早的史书《古事记》。现在有关日本养蚕业起源的记载很多都以《古事记》和稍微再晚一点的《日本书纪》为依据。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日本文字还没有发明以前,蚕丝业已经传到了日本。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中国的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三世纪,日本肯定已有蚕丝业,但最早传入日本的时间、地点还很难说清楚。
经考证认为,日本的蚕丝业最早是由朝鲜的乐浪、带方两郡间接传入的。因为那时候汉帝国本身摇摇欲坠,无暇顾及朝鲜半岛的内乱,大批汉族遗民因难以忍受战乱的煎熬便纷纷渡海来到日本,把养蚕业带进了刚刚进入文明社会的日本。
日本的文字是在公元七至八世纪初创立的,也就是说,在此以前500多年前就有了养蚕丝织技术,难以想象吧?
之后,可能还有多次多点的直接传入,分别从东海和黄海东渡,通过汉族移民的方式把养蚕丝织技术带到了日本。其中有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述:“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帝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药,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就是富士山),而徐福借此逃避现实,就在日本定居下来,把从大陆上带来的桑籽、蚕种就地繁殖,从此有了养蚕丝织技术。这一说法把养蚕技术传入日本的时间又提早了400多年。
史学家们比较认同的说法是融通王渡日归化说。
三国末年,国内战乱,秦后裔融通王于公元270年(中国为晋初,日本为应神天皇时代)率一百二十七县人口归化日本,居住在大和地方,把养蚕丝织技术带到了大和。仁德天皇即位(公元314年)后,重视农桑,效法中国皇室“帝亲耕,后亲蚕”的礼仪,并赐给融通王的子孙秦姓,专以养蚕为业。到了雄略天皇(公元457年)时代,秦氏部民已有一万八千余人,天皇命融通王的子孙秦酒公率领所有部民从事养蚕丝织业。因为连年丰收,绢帛堆积如山,天皇大喜,赐姓“禹豆麻佐(太秦)”。
日本历史上把从各路移民来日本的汉族人叫做“归化人”,以来自朝鲜半岛乐浪、带方二郡的居多。“归化人”的迁入,把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带到了日本,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可以说,日本的文明发展基础就是建立在“归化人”之上的。
还有一说,也是在应神天皇时代,百济博士王仁携带典籍到日本,以儒学教授皇子,后来成了日本皇廷的文学侍从。日本皇廷赐姓汉氏,居大和,称东文氏。据传,王仁是汉灵帝的远孙,生长在朝鲜,他带领七姓十七县人口从朝鲜的带方郡来到日本。应神天皇三十七年,王仁父子奉天皇之命,出使中国南朝,在中国江浙一带聘请了缝工和织工,名叫兄媛、弟媛、吴织、汉织四名女子,去日本传授养蚕丝织和缝纫技术。
据记载,王仁携带了《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成为日本人学习汉文化的开端,同时,还带来了韩锻(朝鲜的冶炼技术)、吴服(中国江浙一带的服饰)和酿酒技术。有可靠记载的汉字传入也是在这一次。可见王仁对日本贡献之大。
自唐代以来,宋、元、明、清历代便都有大量中国丝绸销往日本。日本成了东方丝路上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文化也伴随着丝绸一直影响着日本的文明进程。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唐朝。在盛唐时期,日本贵族热衷于吸取中国文化,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处处模仿唐朝的各种文化,甚至连京城建筑都是模仿长安来设计的。
从吴服、唐装,到和服的演变也反映了丝绸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当然,在日本民间,也有种种神乎其神的日本蚕业起源传说。最著名的是《日本书纪》中记载的天照大神口中含茧抽丝的传说。还有金色姬化蚕说、缢女化蚕说,与中国传说最接近的是马女化蚕说。从这些传说中,你仍然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可见,无论是史实,还是传说,日本与中国都是一脉相承的。
西走欧罗巴
自张骞开通了以长安为起点,直达古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后,欧洲就已经见识了华丽无比的丝绸,并成为贵族们的奢侈品,但直到公元六世纪以前,欧洲都不知道丝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更不用说养蚕丝织技术了。
改变历史的地点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丝绸都是从这里贩运到欧洲的,所以,养蚕丝织技术从这里走向欧洲也就不奇怪了。
拜占庭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现在,它不过就是土耳其的重要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历史上还曾叫过君斯坦丁堡,位于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是欧洲和亚洲的门户。从它的名字变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你可以想象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历经的沧海桑田。
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斯丁尼。他为了打破波斯人的贸易垄断,不惜与波斯人大干一仗,化了二十年时间也没分出胜负。又为了得到养蚕丝织技术,多次派人到中国偷窃蚕种、桑籽和养蚕技术,终于如愿以偿。
又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岁月,养蚕丝织技术从拜占庭传到希腊,由摩尔人带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然后是法国、英国……
“摩尔人”这个名字你有些陌生吧?它其实是一个从摩洛哥进入西班牙的混血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早在欧洲大陆还是一片蛮荒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西班牙建立了安达鲁西亚王国。了不起吧?
在这几百年东方技术和文化向西方的传输过程中,其实也伴随着血腥,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十字军东征从1096开始(相当于我国的北宋时期),先后有八次之多。起因是突厥人攻占拜占庭帝国的心脏君士坦丁堡,帝国在亚洲的半壁江山全部落入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手中。拜占庭帝国无力抵抗突厥人,皇帝亚历克塞一世只好向信奉同一宗教的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求援,罗马教皇以圣战的名义发动了十字军东征。
按理说这是一次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征讨,但在实际东征中,因为缺乏严密的纪律,东征变成了打着上帝旗号的强盗行径,给双方百姓和物质文明都带来了极大的摧残,给两大教派教徒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当然,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了某些有利于西欧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十字军东征”中,南意大利王罗哲儿二世俘虏了两千名丝织工人,把他们带回意大利从事养蚕、缫丝、织绸。虽然手段有点野蛮,但由于主观上是意大利王室对养蚕技术的重视,使意大利在客观上养蚕丝织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欧洲养蚕丝织业的中心。
时至今日,意大利仍然是世界上丝绸印染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远远领先于丝绸发源地的中国,这实在是令人深思!反观我们历史上的治国之道,随着文明史的推进,却越来越重视擅长吟诗作赋、八股对仗的所谓人才,而视实用技术为雕虫小技、视技术人才为下等匠人。其结果,怎能不落后挨打呢?
公元1147年,有一位叫圣奥伯思的法国骑士随十字军到达叙利亚,回法国时带回一株白桑作为纪念。旅途中,他想尽办法确保桑苗存活,终于把它种在了自己的庭院里。后来,这种树在法国传播开来,它则被尊为法国白桑的始祖。
在十三世纪,法国就已经有了丝织厂,但他们仍不会养蚕缫丝,所用的丝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所以成本相当昂贵。终于到1603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决心发展自己的养蚕事业,他号召农民种桑养蚕,从意大利进口蚕种,还专门派出间谍打入意大利的蚕场,画下许多技术草图偷偷夹带回国,并买通意大利的技术雇员,到法国来培训技术。
据说,法国的产丝计划花了朝庭不少钱,但终于获得了成功,并繁荣了数百年。不过,法国的养蚕业也曾经有过两次重大挫折,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一次是在1685年,基督教徒遭到迫害,他们的宗教自由权被剥夺。40万胡格诺派教徒逃出了法国,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从事丝绸生产的,他们的出逃使法国的丝绸业很快变得萧条,以后又化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原来的景象。
那些胡格诺派教徒穿越欧洲,到了那些允许他们宗教自由的国家,如德国、英国、瑞士等,他们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新的祖国发展了丝绸业。
法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大教派,一个是传统的天主教派,另一个是新教胡格诺派,两大教派争权夺利,还曾爆发过“胡格诺战争”。
还有一次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当时正是法国蚕丝业的鼎盛时期,忽然间,一种可怕的传染性蚕病传遍全国,大量的蚕莫名其妙地死去,许多蚕农颗粒无收,使法国的养蚕业几乎毁灭。1865年,法国农业部长委托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破解蚕病之谜。
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巴斯德终于搞清楚病原是一种叫“微孢子虫”的寄生性原生动物,既能通过吃下去的桑叶传染,也能通过蚕卵传染给下一代。针对这种病原特点,他发明了一种叫“袋蛾法”的隔离、检验有病蚕蛾的方法,凡是有病蚕蛾产的卵都要一律烧毁,从而切断了继代传染的途径。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控制了疫病病情,重新挽救了法国的蚕丝业。为此,巴斯德还受到了法国皇帝拿破仑3世的表彰和百姓的热烈称颂。
你应该知道巴斯德的大名,他相当于微生物学界的“牛顿”。他发明的低温消毒法、疫苗法至今在造福于我们的卫生保健事业。鲜奶消毒、狂犬病疫苗等都是他的功劳。
他的“袋蛾法”简便、易行。就是让每只母蛾单独在一只口袋里产卵,然后检查这只蛾子是否带有微孢子虫,如果有,则销毁它所产的卵,这样,就保证不会把病原带到下一代。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虽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没有找到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取而代之。中国养蚕业真得好好谢谢他,因为,中国也曾多次爆发过这种蚕病,就是用这种方法,保证了蚕丝业的持续繁荣。
在此之前的1837年,法国汉学家儒莲把中国古藉《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和《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出,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当年就译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分别在都灵、斯图加特和杜宾根出版,第二年又转译成了英文和俄文。
凑巧的是,我国清代也出版了一本《蚕桑辑要》,是清代文人沈秉成编撰的,系统描述了江南蚕丝业的面貌和技术。“神圣篇”和“神韵篇”中都有谈及。
因当时几乎整个欧洲都被蚕病防治经验不足等原因所困扰,引起生丝产量锐减。《天工开物》和《授时通考》则为之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和蚕病防治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丝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阅读了儒莲的译著后视之为权威性著作,把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对生物进化影响的一个重要例证加以引用。
这也算是中国蚕业走向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吧。
英国的丝织业与法国有点相似,也是从十三世纪就开始了,用的原料丝也是从意大利或西班牙进口的,所不同的是,他们创立了一些新的丝绸品种,如塔夫绸、人造天鹅绒等,使英国的丝织业名闻遐迩。不过,不知什么原因,养蚕业从来就没有在英国兴盛过,他们一直依靠进口原料来支撑自己的丝织业。
当然,也有让英国人倍感自豪的例外。其中之一便是令英国丝织业值得炫耀的丝袜的发明。
过去的英国人是不知道穿袜子的,就用一块长条布裹在腿部和脚上,后来,有钱买纱线的人开始手工织袜。在那个年代,所有的妇女到了晚上总要围在火炉边织袜子。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1589年,出现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织袜机。
伊丽莎白女皇对织袜机非常感兴趣,令她遗憾的是,这种机器只能织羊毛袜或棉袜,而她梦寐以求的是一双用真丝织成的袜子。在她的怂恿下,织袜机的发明者化了九年的时间,织出了第一双丝袜,把它献给了女皇。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双用机器织成的丝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蚕丝袜一直是英国女人的最爱,直到尼龙丝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另一件让英国人得意的事发生得更晚,但它根本改变了英国不适合养蚕的传统观念。
二十世纪初的英格兰,在一个叫做平安石的古堡里住着一个女孩,她从小就对养蚕非常痴迷。1932年,已经成为哈特戴克夫人的小女孩决心把养蚕作为一件事业来做,她要证明英国也能生产出像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那样的好丝来。
她从巴勒斯坦购买桑苗,从法国购买蚕种,到意大利学习制丝技术,还建了温室培育桑苗,在短时间内就扩大了桑园面积。她腾出很多房间做蚕室,旧厨房成了结茧的蔟室,洗衣房成了缫丝房,她丈夫哈特戴克先生还专门为她设计了一台缫丝机。
四年以后,她的蚕场成功了。到1937年,她的蚕场每周可生产五磅的生丝,其中大部分用的是她自己生产的茧子,也有一些是附近孩子们送来的。这一年,是令哈特戴克夫人自豪和激动的一年。皇室决定,制作国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服装所需的生丝由她来提供。她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拿出了二十磅生丝。
二战期间,战争打破了古堡的宁静,她的桑园和蚕场在飞机轰炸中遭受很大的破坏,但她依然苦苦支撑。为了保证蚕能吃到足够的桑叶,她还曾登报向社会求援,四面八方的人们为她送去了桑叶,挽救了蚕的生命。
战争结束后,蚕场又恢复了生机。1952年,蚕场又一次获得为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提供生丝的殊荣。此后,古堡后面的圣伯托弗教堂有了一个惯例,每年复活节前的一个礼拜日都要为蚕举行祈祷仪式。仪式上会供上一些蚕和生丝,附近的村民都会赶来参加这一隆重仪式。
哈特戴克夫人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英国也能生产蚕丝!
今天,古堡已成为一个名胜,画着三张桑叶图案的蚕场场旗高高飘扬在古堡上空,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静静地走进蚕室一睹蚕宝宝的神奇。它因此成了引发英国孩子们科学兴趣的场所。
跋涉新大陆
养蚕业登上美洲新大陆也与一位帝王有关,他就是英王詹姆斯。虽然他在开拓殖民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蚕业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失败的君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曾竭力想把养蚕业移植到美洲殖民地,让它们成为英国丝织业的原料基地,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在美国独立一百多年前的十七世纪初,詹姆斯国王在位,有一件令他头疼的事一直搁在他心里,令他难以释怀。那就是从美洲大陆传过来的吸食烟草的风气在英国大行其道,大量的英国臣民染上了抽烟的恶习。
詹姆斯决心制止这种现象的泛滥,他曾在1604年掀起禁烟运动,并把烟草的进口税由原来的200%提高到4000%,可是,他的禁烟运动不但没有收到成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宣传效果,使吸烟成为一种时尚,原本不吸烟的人也开始吸烟了。
说说烟草的来历吧。人类吸食烟草的最早证据是建于公元432年的墨西哥一座神殿的浮雕。浮雕上有玛雅人吸烟的情景。把烟草带到欧洲,并传遍全世界的是哥伦布。他在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接受了印第安人送上的烟草,他们回到西班牙后,他的船员因为吸烟而被认为是魔鬼附身,宗教法庭把他投入了监狱。
詹姆斯国王意识到许多人已嗜烟如命,靠国内的禁烟运动已经行不通了,最好的办法是切断烟草的源头。那时,烟草是弗吉尼亚殖民地的经济支柱,英国的烟草都是从弗吉尼亚运过来的,要是不让殖民地人种烟叶,那么,他们就会丧失谋生的手段。
当时,英国的丝织业已很发达,正需要大量的原料丝,每年不得不从意大利和其它国家进口,詹姆斯也曾想在本国发展自己的养蚕业,一直没有成功。当他把这件事与烟草的问题连在一起考虑时,一个圆满的方案终于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在白金汉宫,至今仍保留着詹姆斯国王的养蚕发展计划,很难说清楚计划失败的原因,也许是英国寒冷、潮湿的气候吧,可是,二十世纪的哈特戴克夫人却证明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他决定让弗吉尼亚农民以栽桑养蚕来替代烟草业。1619年,他下令禁种烟草,并把从别国进口的桑籽和蚕种送到弗吉尼亚,可是,毕竟远隔千山万水,殖民地的农民并不理会他的好意,依旧我行我素。后来,他还制定法律,规定每一百英亩土地至少要种十棵桑树,否则要处以五十美元的罚金。结果,依然是种烟的照种,吸烟的照吸,烟草业反而越来越兴旺了。
三十年以后,弗吉尼亚议会也曾试图发展养蚕业,还制定了生产生丝奖励烟草的政策,而且奖励越来越丰厚,但从来没人去领过这种奖励。原因很简单,烟草的利润要比养蚕高得多,而养蚕却比种植烟草辛苦得多。
另一个殖民地佐治亚也有过一段养蚕历史。早在十六世纪,英国派了一位牧师到佐治亚去发展养蚕业。当时的条件非常优厚,凡是愿意在十英亩土地上种植一百棵桑树的,都可以免费得到这块土地,还能免费得到桑籽和蚕种。这个计划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三年后,英王得到了一份八磅重的生丝贡品。不过,养蚕业也并没有真正在佐治亚兴旺起来,它在这儿也碰到了竞争对手,这回不是烟草,而是棉花。
美国的历史就是从这些殖民地开始的。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已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殖民地人因不堪忍受英国政府的盘剥,爆发了举世闻名的独立战争。次年通过《独立宣言》,宣告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1783年,英、美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之后,美国以各种方式扩张自己的领土,到1898年兼并夏威夷时,短短100多年时间,美国领土几乎扩大了10倍。
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前,各个殖民地都有零零星星的养蚕丝织业。当时,缫丝机刚刚诞生,农民们养一点蚕,然后把蚕茧拿到缫丝作坊去加工,在自家的手工织机上织成面料,供自已家庭穿用。独立战争爆发后,连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小规模生产也中断了。
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养蚕业突然在美国各地兴盛起来。原因是从菲律宾引进了一种新的桑树品种,据说,这种桑品种生长快,叶片大,很适宜养蚕。很多人纷纷购进桑苗,规划建立大型养蚕场,短短六年时间桑苗价格从每百株四美元涨到五百美元。
据记载,当时还有人发明了一种桑苗新种法,就是把桑苗横过来埋在土里,结果,300株桑苗种下后,得到了3700株小苗。后来,很多人用这种方法来种植篱笆桑,既可以作为庭院的篱笆,又能用于养蚕,两全其美。
其实这种方法就是横埋法,是桑苗的一种繁殖形式,并没什么新鲜的,甘蔗也是这么种的,不过,这个方法在当时的美国或许也算是个新技术,在“洛阳纸贵”的时候,也节约了不少购买桑苗的钱呢。
不过,这股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先是1837年的经济危机,使所有的产业都变得异常萧条,而且,这种桑树的生长情况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接着是1844年,一种致命的植物病害使全美的桑树遭到严重摧残。从此,美国的养蚕业就再也没有繁荣过。
不过,也有个别有趣的例外。
1927年的加利福尼亚,一位从亚美尼亚来的养蚕专家诺尔决心要用科学的和美国的方式来发展蚕丝业,一对叫戴尔和格伦的兄弟加入了他的行列。他们坚信,在加利福尼亚一定能建起大型工业化的蚕场。
他们在气候适宜的圣马科斯种植了大片的桑园,盖起了带温控设备的蚕房,购进了大型缫丝机,采用连续循环的方式进行孵化养蚕。据说,用这种方式,他们开创了一年饲养二百四十期蚕的记录。
二战期间,他们生产的生丝正好用于做降落伞和炸药袋,弥补了原来从日本进口的空缺,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二战结束后,有两个因素改变了蚕场的命运,一是尼龙的发明,使过去非得用蚕丝制造的降落伞和其它东西改为用这种价廉物美的合成纤维了;二是日本为了恢复战后经济,又拼命发展蚕丝业,使蚕丝产量大幅度提高,以低价冲击美国市场。这样一来,诺尔的蚕场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最终不得不关门大吉。
几千年来,伟大的蚕丝业传播一直所向披靡,但在美洲大陆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虽然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艰难跋涉了四百多年,但从来都没有形成过像样的产业。其中的原因很难说清楚,是气候的原因?产业竞争的原因?民族性格的原因?还是生产方式的原因?好像都有,却又都不是那么确切。
不过,四百多年对于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产业来说并不算长,但愿有一天养蚕丝织业同样会在这块大陆上繁荣起来。
这儿,倒是提出了一个值得史学家和蚕学家们研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没能使蚕丝业在美洲大陆兴盛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对蚕丝业今后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巴西的蚕丝业方兴未艾,而且基本上延用了日本的一整套技术,是不是预示着这块大陆也不会是一个例外?